?

高??鐚W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關系及特征分析
——基于T 大學工程學科的案例分析

2023-03-08 04:30郄海霞王佳昕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跨學科編碼權力

郄海霞 王佳昕

(天津大學,天津 300350)

一、問題提出

隨著跨學科知識生產成為現代知識生產的形式之一,科研成為集體協作式活動。個體獨立開展研究愈加困難,多學科文化逐漸取代單一學科文化。[1]為此,整合各類資源以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跨學科科研組織應運而生,跨學科研究成為當前知識生產的主流范式。

在傳統科研組織向現代跨學科科研組織轉型過程中,其資源配置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學科分界組織壁壘影響,沒有考慮跨學科科研組織本身的特殊性,而這恰恰對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效率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探討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關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目前,學界對跨學科科研組織研究多基于經典組織理論,如從新制度主義[2]、領導力視角[3]、組織文化視角[4]以及三角協調理論[5]等對其運行機制[6]、影響因素[7]及治理策略[8]進行分析,但有關知識本身對知識生產主體權力的影響則鮮少涉及。本研究從知識本身探析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關系及特征,試圖深入發現其與傳統科研組織的組織差異,呈現當代高??鐚W科科研組織新型特征。

二、研究設計

(一)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知識社會學是就知識本身所處社會條件展開系統分析[9],權力與知識始終是其割舍不斷的兩個研究對象。知識社會學的發展經歷了從知識社會學到科學社會學再到科學知識社會學三個發展階段,不同階段學者對知識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曼海姆(Mannheim)關注人文社科意識形態屬性,默頓(Merton)關注科學建制內部結構,庫恩(Kuhn)重點研究權威在科學與非科學知識劃界中的作用,科學知識社會學則重點研究實驗室內部以及科學知識在外部世界的標準化重構過程中的權力關系。

具體而言,知識社會學強調權力是知識的重要構成要素。知識不是中立的,它帶著主觀性與意識形態成分,知識是一種權力。從尼采(Nietzsche)的權力意志[10]、??拢‵oucault)的知識權力理論到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再到后現代知識社會學家,如伯恩斯坦(Bernstein)、利奧塔(Lyotard)等提出知識的分離[11]與異化[12],都表明知識與權力相互影響。知識內嵌于具體事物和行動之中,是知識實踐復雜體共同形塑的結果,二者有高度互動性。在本研究中,知識的權力要素指向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個體角色是組織符號,符號特征源于個體行動塑造,個體在組織中的角色參與、權力交織影響著組織知識生產過程。在社會化規訓中,組織中的個體在知識生產過程中扮演角色并通過權力“制造”組織。

同時,知識的權力要素體現在知識生產共同體間復雜交錯的權力關系中。組織權力分為職位權力和角色權力,職位權力取決于組織制度安排,與組織的結構、規范等非人格因素有關;角色權力取決于個人履行角色的素質和能力,與成員的個性、知識等人格因素有關。[13]個體與組織成為組織生存發展的兩個重要變量,體現出組織權力與個體權力之分。由此試圖揭示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權力樣態及關系,以期為深入了解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活動本質提供切入視角。

具體而言,首先,通過實踐考察收集分析資料,探明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主體的構成;其次,通過理論研究呈現主體知識權力清單,從組織與個體的視角探討主體間的權力關系;最后,澄明當代高??鐚W科科研組織的新型特征。由此構成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見圖1)。

圖1 分析框架示意圖

(二)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T 大學先進動力與智能車輛控制課題組為對象,選取該案例源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課題組的社會聲譽及影響。在技術發明方面,該課題組依托現有資源成功產出諸多應用成果;在科研論文與專著發表方面,包含SCI 論文160 余篇,專利50 余項、軟件著作權22 個、專著4 本、行業標準1 篇等;在獲獎方面,該課題組至今已獲20 多個獎項,累計58 萬獎金。同時,課題組與國外知名高校進行密切合作,師生多人在國外進行高級研修交流訪問,與日本上智大學、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等高校及研究機構保持著密切合作關系。這充分說明課題組的整體實力非常強,社會影響顯著,是較為成熟的跨學科科研組織。二是對研究者開展研究的條件。T 大學屬于典型的研究型大學,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跨學科發展較為深入,如先進動力與智能車輛控制課題組即為跨學科科研組織的典型代表。同時,本研究需經歷較長時間才能獲取深入且較全面的研究資料,故研究對象的選擇要盡可能不受地域、時間等因素制約,而該課題組能為研究開展提供便利條件。

知識生產主體的識別主要源于研究對象的官方網站與宣傳資料等。該課題組官方網站主要介紹了組織簡要情況、人員構成、研究團隊概況、合作機構以及論文專利等情況,有助于了解課題組的基本情況和組織架構。在組織內部涉及的知識生產主體有團隊負責人、科研骨干、學生團隊、行政管理團隊與合作專家等。同時,課題組相關項目中還涉及項目合同簽署的兩大主體,即課題組與合作企業。此外,由于合同撰寫與項目管理是科研行政團隊的管理范疇,科研經費的管理則需通過學校的科研院下撥到學生手里,故一項跨學科研究涉及的知識生產主體還有合作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等。

三、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關系

在組織運行過程中,各主體通過發揮自身職責體現相應的權力。因此,在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活動中,可以通過明晰知識生產主體權力清單探尋知識生產主體間的權力關系及其運行。

(一)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清單

知識即權力,不同知識生產主體掌握不同類型的知識。根據波蘭尼(Polanyi)的研究,人類知識可分為編碼知識和意會知識。編碼知識進一步區分為嵌入編碼知識和非嵌入編碼知識。其中,嵌入編碼知識是知識內嵌在特定人群和語境之中,只能在所“嵌入”范圍內流通;非嵌入編碼知識是牛頓定律、進化論、量子力學、相對論等基本科學知識,它的非嵌入性決定其可在大多數人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14]。不同知識生產主體掌握不同且獨特的嵌入編碼知識與非嵌入編碼知識(見表1)。嵌入編碼知識具有語境性,體現著權力的合法性,同時權力合法性反過來強化并鞏固了嵌入編碼知識,使嵌入編碼知識具備了權力屬性;非嵌入編碼知識具有普遍性,但由于個體學習經歷不同使其具有了特殊性,從而產生知識權力[15],由此構成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樣態。

表1 知識生產主體權力關系清單

第一,團隊負責人一方面承擔著項目管理、把關項目建站情況,對項目運行進行控制與協調的職責;另一方面,憑借其豐富的基本科學知識儲備與對專業知識的全面掌握對團隊成員進行培養與指導,其掌握兩類編碼知識,是整個組織的權力中心。第二,主管部門掌握對組織項目進行過程管理、結題鑒定、申報獎勵、成果歸檔、科研成果轉化等嵌入編碼知識,與行政管理部門事務對接頻繁,但不具備關于具體項目的學科知識,只具備針對組織的嵌入編碼知識權力。第三,合作企業通過與組織簽訂合同,規定項目要求,具備關乎合作項目技術的部分理論與實踐經驗知識等;與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項目交流緊密,既掌握部分非嵌入編碼知識,又擁有項目開展管理與實施的具體嵌入編碼知識。這兩類知識權力小于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但較于主管部門和行政管理團隊則更大。第四,團隊成員具備一定的基礎學科知識與專業知識,就項目本身與合作企業、團隊負責人和行政管理團隊的聯系也較為緊密。但由于其知識儲備相較于團隊負責人稍顯薄弱,故兩類知識權力較小。第五,行政管理團隊在團隊制度、管理與建設方面經驗較為充足,但其管理權力只限于該組織團隊,同時要遵守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制度安排,嵌入編碼知識權力較小。

(二)跨學科科研組織中的權力運行

1.組織權力運行

在組織權力運行中,就組織本身而言,針對跨學科科研組織的一系列制度等,嵌入編碼知識往往需要借助某種權力得以推行,其本意旨在維持知識生產共同體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加上研究項目相關約定及成員認可,組織成員以接受特定的嵌入編碼知識和相應權力作為成本,實現對組織的貢獻以獲取自己的利益。因而,實際上權力的作用者和承受者同為知識生產共同體的每一位成員。而組織的非嵌入編碼知識權力具有潛移默化的特征,它因非嵌入性而滲透整個知識生產過程。權力并非強加,也不依賴于接受者。無論被接受與否,總在不斷增長、發展中發揮影響。非嵌入編碼知識并非淹沒各知識生產主體的專業知識根基,而是各知識生產主體對源于特定語境知識的改造,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知識增長點。同時,組織權力在運行過程中不會與職位權力實現重合,但能通過組織成員不斷努力盡可能接近目標,從而使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運行在共同知識生產目標引導下提高知識生產效率。此外,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關系并非建立在傳統科研組織等級序列之上,而是由作為組織成員的個體所決定。具體而言,如果團隊成員能理解團隊負責人及其他知識生產主體所提出的命令訴求,認為此訴求與組織目標相一致,同時該任務與組織成員個人利益相一致,那么其就會自覺遵守命令,認真完成任務,權力關系本身也就具有了合理性,并獲得被組織成員接受的可能??梢哉f,跨學科科研組織如果能得到此種合理性權威的加持,組織權力關系合法化程度將會提高,組織運轉自然無需外力施加影響。

2.個體權力運行

對各知識生產主體而言,其所具備的專業知識成為進入組織的鑰匙。組織為了獲取各知識生產主體的異質性資源,彼此間會產生知識依賴關系。當組織對一個主體的依賴性大于另一主體時,權力關系就會不平等。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團隊負責人處于組織中心性地位,其個體權力最大,能從合作的其他知識生產主體那里獲得所需的外部資源,也能通過企業得到行業發展的最新信息,及時抓住新問題,獲得新研究,進一步加深與強化自身地位與權力。第二,充當“橋梁”角色的知識生產主體具有較高權力。在該課題組中,行政組組長是學術與行政之間的一座橋梁,主要通過例會、團建等多種方式連接著企業、團隊負責人、科研骨干、其他學科參與者與團隊成員,有機會獲得兩種知識異質信息流,能在網絡中保持較高權力。第三,知識生產主體對跨學科科研項目的處理能力、組織知識生產的貢獻是決定成員在組織中權力大小的重要標準。由于各知識生產主體科研能力存在差異,其擁有的關鍵資源稀缺程度及不可替代性必有所不同??梢钥闯?,各知識生產主體的個體權力權重并非一成不變,組織權力也隨各主體發揮作用的不同而變化。

(三)跨學科科研組織中的權力規訓

1.合理組織設計保障組織權力穩定

組織及各知識生產主體目標都必須通過合理方式使權力得以規訓。首先,通過合理組織設計提供盡可能“去人格化”的權力運行規則體系,使各個知識生產主體一旦進入組織系統,便能按照角色要求履行組織權利和義務,實現組織知識生產目標。由于跨學科研究的外部環境變化迅速,彈性的組織結構能有效提升知識生產效率,防止組織權力瓦解,使組織權力在既具穩定性又不失靈活性的組織結構狀態下獲得良好運行。

2.合理授權促進組織權力有效運行

在跨學科研究中,時常受外部信息不充分和負責人有限理性等因素影響,團隊負責人不可能包攬組織中的所有知識生產活動,其通過授權使組織有效運轉。在該課題組中,團隊負責人往往把部分職權與責任移交給其他知識生產主體,促使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能互相分享信息和知識,高效完成工作。通過授權,能增加權力總體數量,使每個知識生產主體發揮自身長處,助力跨學科研究。

3.交換策略規范組織權力有序分散

權力運行本質是一種交換,組織權力有效運行常常取決于有效交換。對互惠行動或交換的期待在組織中反復發生,使組織權力有效行使在許多情形中成為可能,其原因在于每一知識生產主體都希望得到回報。在該課題組中,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具備的權力知識都具有特殊性,知識生產過程中的權力取決于能提供其他主體所需知識與技術經驗的能力。擁有更多知識權力的主體在其知識貢獻上得到承認,就能獲得權威,并得到預期回報,從而保證組織權力有效運行。

總之,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關系既受制于研究情境影響,又為新權力的涌現提供了組織化平臺,使各個知識生產主體可以通過非嵌入性知識的網絡共享以超越各自的語境而實現有機整合,并在研究項目推進過程中實現組織目標。與此同時,一門學科中的非嵌入編碼知識在向其他學科領域滲透過程中,逐步與各具特性的組織成員、新的研究語境、新的技術生存背景結合起來,創造新的嵌入編碼知識。兩種知識交互存在且有序運行,各個知識生產主體雖有權力大小之差別,但彼此間不會存在權力之爭,而是組織中個體、正式、非正式組織的自我創造過程。各知識生產主體間權力就像一個按照性能優化原則調節的系統,實現自我合法化,權力的有用性及合法化經過內外部信息的生產、存儲、提取與操作得以實現。

四、知識生產主體的權力特征

組織權力是組織呈現出的整體性影響力,個體權力是組織中各個成員所具備的影響力?;趯嗔﹃P系的分析,從組織權力與個體權力視角入手,進一步明確跨學科科研組織的知識生產主體權力特征,對認識當代高??鐚W科科研組織的權力本質有重要意義。

(一)組織權力特征

1.關鍵資源打造組織競爭力

當前,獲取先進技術資源、有效組織信息以及研究項目的積累與應用成為跨學科科研組織的核心競爭要素,跨學科人才、來自企業的關鍵資源與各學科人力資源在跨學科科研組織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在開放化網絡模式下,各種類型與規模的跨學科科研組織開始出現,加劇了組織本身面臨的競爭,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的掌握需要擁有一手信息、核心技術、特色化的管理能力等關鍵資源,才能在項目獲取上增加優勢。[16]對于以課題組形式發展起來的跨學科科研組織而言,負責人需主動尋求企業合作、積極調動其他學科知識生產主體的加入,積累并掌控組織的關鍵資源,提升跨學科科研組織的競爭力。

2.異質結構約束組織權力

隨著技術問題不確定性的加劇,問題需求導向特征更加凸顯,跨學科科研組織成員的異質性開始彰顯,實現知識生產主體能力發揮、組織分工協作與成員互助有機融合成為跨學科科研組織的發展方向。組織開始從半封閉式管理結構走向開放式網絡異質結構,試圖破除自上而下的垂直結構,實現各個知識生產主體跨邊界的網絡交流活動,呈現出靈活性、創造性與柔性并存的新型特征。各知識生產主體根據研究問題情境需求表達各自的知識權力,在組織內部形成異質性的權力結構樣態,成為跨學科科研組織的新權力特征與實踐樣態。

3.多層依賴關系形塑組織權力

來自不同學科知識生產主體間交往產生的相互依賴關系是構成跨學科科研組織外部權力的主要因素。傳統型科研組織下的壟斷式管理模式權力高度集中,對稀缺資源的控制能力和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極為有限。[17]隨著跨學科科研組織網絡化發展態勢愈加明顯,知識生產主體對跨學科科研組織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組織權力影響也更為突出??鐚W科科研組織實踐活動一旦得到拓展,圍繞其形成的知識生產網絡就會不斷蔓延,知識生產主體間便形成知識依賴、資源依賴、結構依賴等多層次依賴關系。正是由于知識生產活動的特殊性,跨學科科研組織自身所處的中心位置、知識生產能力、科研行動的決策與實施就會成為影響組織權力的重要因素。

4.價值觀賦予組織權力

在傳統的封閉式管理模式下,單線性科研活動被規約在組織層級化模式下,組織成員對組織權力的認同不是自發形成的。而隨著跨學科科研組織管理模式由封閉走向開放,[18]對各知識生產主體而言,在開放科學環境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脫離集體化限制和約束,尤其體現在科研行動和科學思想上開始彰顯個體知識意志,逐步解構了傳統科研組織管理理念。組織所秉承的價值觀對組織權力彰顯愈加顯著,這種價值觀極為強調組織對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精神情感的號召力,有了號召力各知識生產主體才能主動認同組織、服務于組織。因此,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過程中組織價值觀的熔煉與認同成為跨學科科研組織新權力的特征。

(二)個體權力特征

1.權力生成由職位限定轉向跨界流動

隨著跨學科科研組織的出現,組織中各個知識生產主體的研究邊界在多學科參與中逐漸變得模糊,成員關系由以崗位為基點逐漸轉向以工作任務為基點,[19]成員在組織間流動次數愈加頻繁,根據研究任務的開展不斷進行職位調整??鐚W科研究帶來的跨界流動能為知識生產主體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為獲得新個體權力奠定知識基礎??鐚W科科研組織管理瓦解了傳統的科研職位賦權,催生了新的個體權力,組織具備了自我調節功能和權力再生產功能,所有知識生產主體構成一個混合性階層,其中包括合作企業和多學科相關人員、團隊負責人、科研骨干以及其他相關主體等。圍繞跨學科研究項目形成的臨時契約正在取代永久性制度。臨時契約得到系統支持,其靈活性最大,費用最低,這有助于更佳的操作性。

2.權力賦予由天賦型能力轉向成長型能力

組織中某個體的人格特質能帶動組織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對組織工作績效產生影響,擁有個人魅力的成員會產生使其他組織成員認同的權力,具有明顯的“權力天賦”導向??鐚W科科研組織在開放化網絡組織模式下,個人魅力式的權力逐漸退居其次,轉而關注對個體能力的認可??鐚W科研究問題的解決需不斷吸收學習新知識,終身學習型個體成為跨學科科研組織達成知識生產目標不可或缺的要素??鐚W科科研組織中成員對知識信息的掌握與解決能力、對不確定研究問題的解決思路與處理能力、主動學習以及自我創新能力成為構成組織個體新的權力來源。[20]

3.權力關系由縱向束縛轉向網絡合作

跨學科科研組織作為社會系統的權力已逐步擺脫縱向束縛,呈現橫向發展態勢,[21]組織角色分工不再產生服從關系,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都是知識的表達者。[22]隨著對研究項目理解的不斷加深,非正式組織開始承擔組織部分正式職能,在非正式權力基礎上產生了組織的新權力來源。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獨有的知識儲備通過知識權力的表達形成了相互交錯的復雜網絡,每一個知識生產主體扮演著權力施加和承受研究命令的雙重角色。非正式組織中某一個知識生產主體所掌握的物質資源、學科知識等愈多,權力也愈大。因而,在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演變的過程中,動態化的網絡關系本身是新權力的來源(見圖2)。

圖2 跨學科科研組織權力特征

總之,在跨學科科研組織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層級關系和合作關系,而是平等的網絡關系。隨著組織資源與平臺的社會化與網絡化,個體自主性更加凸顯,其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愈加重要,并加強了跨學科科研組織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五、總結與討論

目前,眾多研究型大學正經歷從學科的、同質的傳統科研模式向跨學科的、異質的新科研模式轉變。[23]通過闡明跨學科科研組織各個知識生產主體之間的權力關系與特征,按照主體間結構關系與研究任務確立組織架構,產生非線性的相互促進作用,[24]共同提升組織知識生產效率。

一是處理好知識生產與“內部”認知利益的關系。在跨學科科研組織知識生產活動中,一邊是研究工作與知識追求更強的專門化趨勢,一邊是試圖聯結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方法的努力,使知識在組織建構過程中位于“進退兩難”的境地。[25]因此,知識生產活動的開展需有一定的學術權威,但并非需要某一門學科的權威,而是要有整合各門學科知識的人才作為跨學科組織的領袖。不同學科在組織中權力的“不均等性”只要達到均衡與穩定就是合理的。

二是重視負責人跨學科科研活動管理,科學高效發揮自身權力。目前,我國大多數跨學科研究仍然處于學科整合階段,還未實現各個學科有機融合。因此,未來首先應重視團隊內部與外界環境的跨界管理,激發團隊成員與外界知識生產主體主動構建良好關系的行為,通過這種交流不斷尋求有利于團隊創新的技術、信息和資源,為學科知識整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領導者還應積極優化團隊內人際邊界管理,有意識地通過工作與任務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為動態領導角色轉變創造持續有效的途徑,引導團隊不斷進行創新。

三是適度“放權”遵循跨學科研究敘事規則??鐚W科研究固然具有很強的與境性,但必須要保證學科措辭的標準化,尤其是概念術語詮釋的標準化。知識生產主體在共同的研究平臺中,必須克服來自各自學科的片面性,適當作出權力讓渡,才能最終形成跨學科研究集體話語,從而超越各個學科規范的邏輯,又與各學科規范邏輯相適應,最終推動各學科發展。

猜你喜歡
跨學科編碼權力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Genome and healthcare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權力的網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