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期滿后員工未返崗,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等

2023-03-14 03:20
中國社會保障 2023年12期
關鍵詞:津貼異地養老保險

醫療期滿后員工未返崗,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主持人:

王某系某網絡公司職工,在工作中不小心摔傷,經診斷為左臂骨折,后被認定為工傷。王某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以尚未康復為由并未按時返崗,對此,公司按照醫療期處理。醫療期滿后,王某以繼續治療為由,向領導申請延期返崗,但未出具醫院證明材料,人力資源主管多次索要無果。一個月后,公司以王某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為由,向王某出具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王某認為自己系因傷情無法返崗,用人單位的做法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此種情況,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違法?

河北讀者 王先生

王先生:

醫療期是指職工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限。王某因已被認定為工傷,應按相關規定享受工傷待遇。但王某在醫療期滿后,以未完全康復為由申請延期返崗,并未出具任何傷情鑒定、醫療證明等,無法印證其病情是否屬于因工傷無法到崗的情形,進而無法延長醫療期。

王某在醫療期滿后,應及時返崗,服從用人單位管理并提供勞動。但其在醫療期滿且未能提供任何證明材料的情況下,拒絕返崗,屬于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勞動的情形?!秳趧臃ā返诙鍡l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秳趧雍贤ā返谒氖畻l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的做法不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主持人

隱瞞工傷致殘辦理病退并享受養老金是否合法

主持人:

某參保人員在A 省甲市發生工傷,經勞動能力鑒定,傷殘等級為四級,但因受傷時未參加工傷保險,未能領取傷殘津貼。后該人員赴B 省定居,將戶籍遷至B 省,并在B 省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在B 省以該工傷事實經非因工負傷勞動能力鑒定后辦理病退,按月領取養老金。之后,其返回A 省甲市,補繳了工傷保險費,開始領取傷殘津貼。后來,該人員被發現重復領取養老金與傷殘津貼,應如何處理該人員的重復領取待遇行為?

山西讀者 吳先生

吳先生:

工傷保險與養老保險的承保范圍有明確區分。非因工負傷、疾病致殘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可以辦理病退并領取養老金,將工傷事故傷害申報為非因工負傷,屬于隱瞞事實真相,進而申辦退休并領取養老金,符合《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之規定,屬于違法行為,且涉嫌犯罪。審批其退休的機構通過核實工傷認定材料,確定申報病退病情、傷情即工傷傷害后,應當撤銷病退審批決定,由社保行政部門或社保經辦機構責令其退還騙取的養老金,同時將其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現行工傷保險制度規定,其補繳工傷保險費后領取傷殘津貼,符合現行法律規范,可以繼續領取傷殘津貼。

主持人

特殊工種退休人員能否享受退休醫保待遇

主持人: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碧厥夤しN提前退休人員能否適用該條規定?

遼寧讀者 趙先生

趙先生:

《社會保險法》未對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進行進一步的限制,則該法定退休年齡包括特殊工種法定退休年齡,也應包括特殊工種退休。所謂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說法并不準確,特殊工種退休年齡雖然相對于正常退休年齡提前了5 年,但亦屬于法定退休年齡。當地出臺的《沈陽市城鎮靈活就業等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沈勞社發〔2003〕41 號)第十二條規定:“靈活就業等人員符合退休條件辦理退休手續后,且繳納醫療保險費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男滿30 年,女滿25 年),持退休審批表、醫療保險卡,經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認定后,按照規定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以上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一次性補繳醫療保險費后,自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病退、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繳費年限可作相應扣減?!痹撘幎ň哂泻戏ㄐ耘c合理性,可予適用。據此,如果符合規定的繳費年限,則特殊工種退休人員可以按照規定享受退休醫保待遇。

主持人

職工本人不能享受生育津貼的情況下,其配偶能否享受

主持人: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已經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其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钡胤秸咭幎?,行政事業單位參保職工不享受生育津貼。據此,行政事業單位參保職工的未就業配偶能否享受生育津貼?

甘肅讀者 金女士

金女士: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的未就業配偶可以享受生育醫療保險費用待遇,但并未規定可以享受生育津貼。因此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未就業配偶主張可以享受生育津貼并無法律依據。當地出臺的《武威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實施辦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參保職工配偶女方,屬待業或沒有固定收入,產假期間,可享受半費生育醫療費用和半費生育津貼?!痹摰胤秸咴黾恿藢β毠の淳蜆I配偶享受生育津貼的規定,是對民眾更好的保護,值得肯定。該條第四款同時規定:“各級財政供給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職工不享受生育津貼?!必斦┙o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職工在生育期間的工資一般并不降低,因此不再支付生育津貼是合理的。據此,該行政區域內各級財政供給的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不能享受生育津貼待遇,其未就業女性配偶應當在參保職工本人所享受的生育保險待遇范圍內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本人不能享受生育津貼時,其配偶亦不能享受。

主持人

競爭關系是否影響雙重勞動關系的成立

主持人:

李某從事醫療器械銷售工作,自2020 年2 月起,李某為甲市A 公司在乙市推銷醫療器械。A 公司每月向李某支付工資,并為李某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費,李某在工作微信群中經常向A 公司主管牛某匯報工作,李某未與A 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李某表示牛某雖為A 公司主管,但牛某未與A公司簽訂勞動合同,A 公司也沒有為牛某繳納社會保險費。在同期,丙市B 公司每月也向李某支付工資,工資金額高于A 公司支付金額,且B 公司也為李某繳納了社會保險費。李某聲稱其系為B 公司朋友幫忙,也是推銷醫療器械。后李某起訴要求確認自2020年2月起與A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請問,其訴求能否成立?其若與B 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是否影響認定其與A 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廣東讀者 劉先生

劉先生:

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 號)的規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判定主要依據這幾個方面: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由于A公司每月向李某支付工資并為李某繳納了社會保險費,故一般可推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如果A 公司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推翻這一推定,則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

一般而言,目前立法并未禁止雙重勞動關系,因此勞動者通??梢耘c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秳趧雍贤ā返谌艞l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工作內容相同情形下,從一般商業常識來看,具有競爭性的銷售工作通常會對本單位的銷售工作造成較大影響,通常為禁止性行為。如果本單位能夠證明該勞動者為競爭企業作出了較大的銷售貢獻,且勞動者在本單位的銷售任務完成狀況不佳,則可以推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除非勞動者能夠反證,否則本單位可以終止與該勞動者的勞動關系。

主持人

從事業單位離職后能否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主持人:

某勞動者原系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依法繳費。后其從該單位離職,雙方辦理了解除手續。離職后,該勞動者未再參加養老保險。該勞動者現達到退休年齡,要求按照事業單位編制身份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這位勞動者主張,原單位并未明確解除其編制身份,其沒有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且原單位沒有說其不能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這位勞動者能否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辦理補繳手續?

湖南讀者 京女士

京女士: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參保對象必須具備機關事業單位編制身份。機關事業單位編制人員辦理離職手續后,其編制身份自然終結,用人單位無須特別通知說明其編制身份終結。此后,該勞動者不屬于事業編制內人員,不能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其如果在企業重新就業,形成勞動關系,則必須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果沒有形成勞動關系,則可以自愿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渡鐣kU經辦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等不同性質用人單位之間流動就業,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同轉移?!比绻搫趧诱邲]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無法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轉移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此情形下,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關系只能封存,但養老保險關系封存不能作為其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理由,其主張沒有法律依據。

主持人

無教師資格證人員能否與學校建立勞動關系

主持人:

某勞動者為舞蹈專業本科畢業生,畢業后在某中學從事舞蹈教學工作,未取得教師資格證,該勞動者與所在中學已經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F該學校提出,根據《教育法》第三十五條以及《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雙方所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請問,該主張是否成立?

北京讀者 方先生

方先生:

關于教師需要具備教師資格證的要求,除了《教育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外,《教師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教師資格條例》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應當依法取得教師資格?!庇纱?,教師需要具備教師資格證屬于“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當無疑義。但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是否一定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是值得商榷的。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狈▽W界和司法實務通常認為,該條款后句的“強制性規定”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前句的“強制性規定”則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違反管理性強制性規定并不會導致合同無效。

要求教師具備教師資格證,主要是為了規范教師行為、統一教師基本教學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質量。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相關專業本科學歷畢業生,且經過學校的面試等諸多環節考驗的勞動者,沒有教師資格證并不表明其不具有教學能力,也不表明其不能勝任教師工作。因此,對教師資格證的要求主要是管理性規范而非效力性規范,不具備教師資格證不宜一概認定勞動合同無效。

主持人

異地非急診就醫能否納入醫?;鹬Ц斗秶?/h2>

主持人:

某參保人員于2021 年年底在異地(跨省,子女家)以急診名義入院,2022 年1 月16 日出院。參保地醫保政策規定,未經轉診,不屬于急診急救的,醫?;鸩挥柚Ц?。其異地入院治療未經參保地醫保機構同意,也沒有辦理轉院手續,并且根據醫學規范沒有實施急救。據此,醫?;饹]有支付相關費用。請問,醫?;鸩挥柚Ц妒欠襁`反國家政策?是否違反《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

黑龍江讀者 藺女士

藺女士: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屬于醫?;饒箐N范圍。但是該法沒有對“急診”進行定義,也沒有對“急診、搶救”的關系進行限定,即“急診”或“搶救”的醫療費用都應當納入基金支付,還是“急診并搶救”的醫療費用才能納入基金支付?從現實狀況、基金支付范圍的限制以及對參保人健康權益保護的平衡來看,在《社會保險法》及其他法律政策沒有相反規定時,地方政策對此進行適當限制是有效的。

目前,國家異地就醫政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22〕22 號)規定,跨省異地長期居住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其中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此外,該文件還明確允許補辦異地就醫備案,跨省異地就醫參保人員出院自費結算后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的,可以按參保地規定申請醫保手工報銷;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可低于參保地相同級別醫療機構報銷水平。根據該政策,類似上述人員在該政策2022 年6 月30 日實施后,可以辦理備案或補辦備案后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或手工報銷。

主持人

猜你喜歡
津貼異地養老保險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公示制度讓村干部津貼更“明亮”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圖表
社會保障基金發放情況
推進醫保異地結算 穩字當先
如何開拓異地市場?
你適不適合異地戀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破除異地結算的地方抵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