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主義的當代回響
——評劉詩偉長篇小說《一生彩排》

2023-03-22 17:14汪樹東
長江文藝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劉虹懸案彩排

◆汪樹東

小說家劉詩偉于20 世紀80 年代初期大學畢業,人生的主要歷程見證了改革開放歷史的繁花似錦與重重隱憂。他于20 世紀90 年代曾下海從商,成為一位著名的營銷專家,對政界和商界中的運作奧秘洞若觀火,對人性的波詭云譎別有慧解。因此,他的長篇小說《在時光之外》《拯救》《南方的秘密》等始終圍繞著改革開放以來的國人生活展開,描摹荊楚大地上的風俗人情,致力于勾勒國人在政治波動、市場經濟大潮中精彩紛呈的人性戲劇,探尋亙古如斯又變幻莫測的人性真相。劉詩偉雅好哲學,在其小說中有意融入當代小說難得一見的奧妙哲思,并強調小說的閱讀趣味性,精心編織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情節,塑造富有時代蘊涵的人物典型,洋溢著幽默感,對生活、對人性始終保持著難能可貴的熱情和希望,因而他的長篇小說自成一格,別有特色。他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一生彩排》(作家出版社2023 年2 月版)聚焦于20 世紀80 年代初期四位同校畢業的男大學生的人生,寫他們為了追求同一位善美兼備的女同學而綿延三十四年的情感糾纏與精神感悟,從而對改革開放的宏大歷史做出了別具慧眼的小說求解,首肯了追尋善與美的崇高人性,定格了精彩紛呈的歷史風云,讓讀者聆聽到了理想主義的當代回響,并見證了這種理想主義的疑難之處。

長篇小說《一生彩排》的核心情節無疑是趙、錢、孫、李四人在三十多年的漫長歲月里對女同學劉虹女的共同追求。從表面上看,這只關乎個人的情感選擇;而從深層上看,這卻是關乎作者對宏觀歷史的深邃理解。趙錢孫李追求劉虹女的三十多年,正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因此長篇小說《一生彩排》真正要揭示的就是作者眼中改革開放的宏大歷史的本質維度。

當代小說家到底該如何理解改革開放的宏大歷史呢?這是人言言殊的話題。對于20 世紀80年代初期的改革小說而言,改革開放乃是中國社會追求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的必然階段,是中華民族革故鼎新、脫胎換骨的歷史機遇。但是到了20 世紀90 年代許多具有尋根傾向的小說那里,改革開放往往又成為物欲橫行、精神沉淪、道德頹敗的罪魁禍首。到了新世紀初期的底層小說那里,改革開放更是成為資本與權力媾和、底層人民無奈沉淪乃至被消聲、社會兩極分化、階層沖突日漸尖銳的根源。至于近幾十年流行的鄉村小說也大都關注改革開放以來高速城市化對鄉村的急劇蠶食、鄉村傳統倫理和鄉村生態環境的雙重潰敗。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越過小說的改革開放敘事,看到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例如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穩步提升,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科學技術等體系的日臻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擺脫中世紀式的思想牢籠,表現出自由、平等、博愛、開放的現代胸襟。其實,改革開放的兩歧性恰恰是當代文學最應關注的張力結構。劉詩偉的長篇小說也無不植根于這種深刻的兩歧性之中。

劉詩偉在長篇小說《一生彩排》中別出心裁地虛構了趙錢孫李四人對劉虹女的狂熱追求的主體情節。耐人尋味的是,劉虹女在1983 年的懸案中就已經主動消失了,趙錢孫李四人沒有追求到具體的劉虹女,而是把劉虹女當作信仰一般的存在。例如趙春在從政的途中,因為心中有劉虹女的存在,始終沒有搞歪招損招,沒有彎道超車,也沒有半途翻車,甚至并不像其他人那樣把官位當作奮斗目標;他甚至相信同為情敵、后來當上副省級干部、對他提拔有加的馮遠志也因為心中停泊著劉虹女的樣子,而保存著人性底色的光亮。經商的錢夏雖然貴為華夏保健品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坐擁數十億元的資產,但因為心中有劉虹女的存在,也成為商人中的異類,他不嫖娼,不會騷擾女下屬和女員工,也不會限制有親密關系的女人的自由。對于孫秋而言,劉虹女更是他心中的神圣存在,他曾經從事過十幾種職業,現實無法羈絆他,他始終迷戀著現實之外的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雅典娜人工智能的研制中,試圖創制出萬治優選法,為全人類尋找出良善政治的出路?!霸谖?,劉虹女是潛伏在心靈深處的光芒,它確證世間有一種極致的美與善,神圣而誘人,是一種非書本非教義的、有質感的、活著的、生動的、長在靈魂里的慰藉與懷想,它讓人保有高貴精神的底色,無論遭遇什么,哪怕反復面臨挫折或陷入頹傷,人性也從來不會窳敗———她是我個人的存在性荒謬中的西西弗斯?!盵1]西西弗斯是存在主義哲學的經典象征,經過加繆的闡釋,他已經成為了直面現實、反抗絕望、具有崇高信仰的人物。而在孫秋看來,劉虹女就是極致的美與善的象征,就是信仰的原型,就是西西弗斯精神的化身。至于李冬,無疑是把劉虹女視為美與善的象征的,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南平師范學校,在王昭虹(劉虹女母親)面前扮演女婿角色,按照心目中的理想培養小劉虹女,冷對柳清新(小劉虹女生母)的冷酷與世故,無不彰顯出極高的人格操守。

可以說,趙錢孫李四人的人生就是在劉虹女精神引領下的人生,就是追求極致的美與善的不凡人生。這也恰恰是劉詩偉在《一生彩排》中對改革開放宏大歷史的理想主義的闡釋。在作者看來,改革開放不是發源于人們對物質貧困的恐懼,也不是發源于對極端政治的逃避,而是源于人對生活、對極致的美與善的追求。無論是趙春從政,還是錢夏經商,抑或是孫秋做企業咨詢與主持人工智能,李冬堅守教育行業,都是源于對美與善的追求。個人生命的精彩紛呈、返本歸根,終于在這種超越性的追求中凝結成為一種鏗鏘有力的歷史總體性。如果我們整體觀照當代小說,我們會發現,幾乎很少其他小說會像《一生彩排》這樣對改革開放的宏觀歷史做出如此富有超越意味的哲理闡釋。

當然,在對美與善的超越性追求中,現實社會和現實人性的制約又是無法逃避的,改革開放的兩歧性于焉而生。例如該小說寫到趙春在從政過程中遭遇的各種挑戰,其中所謂的老領導數次在其人生關鍵時出場,干預他的施政方案,那就是體制性權力的蠻橫和霸道。至于錢夏在經商過程中不得不賄賂像黃尚禮這樣的地方領導也是一種癌癥般的時代特色。而孫秋主持的人工智能雅典娜項目最終被叫停,也源于現實社會和現實人性的殘缺。李冬的溫情堅守與柳清新的冷漠絕情恰好構成了理想與現實的協奏曲。不過,現實社會和現實人性的暗影畢竟無法遮蔽劉虹女所象征的良善與美,改革開放的宏偉歷史還會繼續滾滾向前。劉詩偉在小說開篇就寫道:“一切都在流淌……未來沒有格式?!边@可以看作是作者對歷史的熱烈希望。

其實,筆者在肯定劉詩偉在《一生彩排》中對改革開放的宏觀歷史做出的理想主義闡釋的同時,更看重的還是他對人性真實的深奧洞察。

劉詩偉特意選取百家姓最前面的四個姓趙錢孫李作為他筆下的四個男主人公的姓,把春夏秋冬作為他們的名,這似乎就暗含著他要寫的乃是普遍人性。換而言之,在趙春、錢夏、孫秋和李冬的身上體現的乃是普遍人性的個體真實。而這種普遍的人性真實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他們對劉虹女的共同追求,其實就是對終極的美與善的超越性追求。這種超越性的追求不但表現在趙錢孫李身上,也表現于同樣追求劉虹女的武永強、“普希金”、馮遠志等人身上。劉虹女所到之處,會引起所有人的追慕甚至嫉妒。例如她當知青下放在鴿子坪時,當地的村長和知青李光正追求過她,女知青柳清新嫉妒她。她到南平師范學校工作時,追求她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漢江邊,趙春、錢夏、孫秋、李冬甚至把劉虹女看成了一道光,“在四雙眼睛的余光中,河床上游匯聚了太陽的光亮,劉虹女越來越璀璨奪目:她款款地走著,是輪廓清晰的側影,垂肩的長發帶著光輝一波一波地蕩漾……可那光亮過于強烈,她的樣子分明逼真,卻顯得寫意而縹緲,瞬刻便幻化了,讓我們只看見一束耀眼的光影。原來劉虹女是一道光?”[2]至此,劉虹女明顯已經成為趙錢孫李心目中的一種神圣存在。

有限的人總是試圖追求無限的終極存在,在超越性的追求中展開自己的人生歷程。但是人常常因為受到外在世界的束縛,把有限的存在者視為無限的存在,從而展開對有限的存在者的追求和占有。在長篇小說《一生彩排》中,劉虹女就是暗示出無限存在的有限存在者,人們對她的追求其實就是對他們心目中的無限存在的追求。

劉詩偉在小說中塑造的劉虹女形象,最初來源于宋代曾慥編的筆記小說總集《類說》中關于虹女的記載,“首陽山有晚虹,下飲溪水,化為女子。明帝召入宮,曰:‘我仙女也,暫降人間?!塾菩?,而有難色,忽有聲如雷,復化為虹而去?!边@就是一個關于美與占有的故事。明帝試圖占有晚虹化成的仙女,其實就是有限的人試圖占有無限存在。趙錢孫李四人試圖追求劉虹女時,也是一種占有的沖動。但美其實無法占有的,就像孫秋編導的無年代話劇《虹女》中的虹女所言,“譬如美,你甚至可以將它的承載物打碎,但你無法占有,而它永在人間!”[3]無論是明帝,還是趙錢孫李,若想占有無限存在的美時,他們必然就會毀掉它。武永強后來得到了長得極像劉虹女的Q 的愛情,但是他并不珍惜這種愛情,而是把Q 轉讓給了領導。其實這并不是武永強屈服于權力,而是他發現得到Q 之后,他并沒有得到劉虹女所象征的美。當有限的人試圖占有美時,他最終只能得到自我和丑陋。

那么,對于趙錢孫李而言,如何追求劉虹女所象征的良善與美呢?其實,當劉虹女主動消失后,趙錢孫李對劉虹女的追求就是把她所象征的良善與美不斷內在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他們不斷地在自己的內心中去發現源源不斷的良善與美,并在生命中把這種良善與美不斷地實現出來。最后趙錢孫李在荒島上看到彩虹,發現了心中的光,感受到了世上的神靈?!盎膷u上空橫跨一道巨大彩虹,雨后的陽光清澄地歇在七彩弧影之上,光芒仿如金子閃爍,景象絢艷得讓人瞇起眼睛……那是劉虹女看過的彩虹!……原來她真的是一道永不消逝的光,一直駐扎在我們心里,時時照耀著我們的靈魂!而我們,事實上從未放棄向往這可望不可即的美好極景,并且一直在那里預支人生的喜悅……此刻,彩虹是我們在蕪雜歲月里等待的戈多!……這一刻,我們感到了世上的神靈!”[4]當初他們為了追求劉虹女幾乎要成為不共戴天的情敵,但是最后在荒島上,他們不再彼此為敵,而是共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和諧。這是從此岸到彼岸的超越,是從生存的外在化到存在的內在化的升華。劉詩偉最初把這個小說命名為《每個人的荒島》,其實就是希望通過趙錢孫李的人生故事啟發人們去發現內心中的終極之美。

孫秋是長篇小說《一生彩排》中的靈魂人物,他最終理解到了極致的美就存在于每個人的內心,就存在于塵世之上的荒島。他策劃的“虹的美容機構”也提出了一種關于美的全新的概念:“世上每一張臉都可以是最美的!”但是在日常世界中,人們往往理解不了這一點,總是把美理解成為某種外在的標準,因此就像小說中的周亦敏醫生所言,美容造成遍地的災難,“這些年,她接診的皮膚病中,與美容相關的患者越來越多,什么祛斑祛痣發炎、肌膚養護感染、煥膚美白煥出異色、去屑洗發洗得頭癢,七七八八很是常見;尤其是照著明星割眼皮、修鼻梁、敲腮骨、打玻尿酸,不少人已落下面癱或死臉的后遺癥……滿城的美病其實都是蠢病或癡病?!盵5]的確,人們意識不到自己生命的內在之美,意識不到超越自我的生命之美,意識不到每張臉只應該是內在之美的自然表現,于是去追求千篇一律的、標準化的外在之美,結果進入到無休止的競爭和內卷中,百病叢生,丑陋于是泛濫。

在《一生彩排》中,真正能夠理解孫秋的生命感悟的只有小劉虹女。小劉虹女本來執著于推出服務人類的人工智能阿豬等系列實用產品,但是接觸到孫秋的人工智能雅典娜計劃后,遂為其崇高的理想所迷,強烈要求投身其中。她最終也認識到人工智能也是服務于人類對良善與美的追求偉業,她在演講中講道:“最能保全共存的是存在中的美好——有了存在,存在之上必然生發保護共存和體驗共存的光榮,這光榮也需要(他者的)觀賞和掌聲——這光榮就是良善之美——就是一把小小的鑰匙!它像一道虹,照亮自然與生命,帶來個體與社會、與自然互動互惠的美好,讓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所有人為之驚嘆:美好多么好??!至此,我前面提出的‘永恒’就有了答案——良善與美!”[6]可以說,小劉虹女也觸摸到了塵世之上的荒島,感悟到了生命中的極致之美。

當我們看到劉詩偉在《一生彩排》中通過劉虹女的象征形象展示生命的這種超越性追求時,他也就與文學史上那些經典著作構成理想主義的精神呼應。例如但丁在《神曲》中展示的貝雅特麗齊引領但丁的靈魂上升天堂,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讓杜爾西內婭給予堂吉訶德以精神引領去完成騎士道的偉業,歌德在《浮士德》中詠唱“永恒之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當然,真實的劉虹女主動消失了,雅典娜人工智能項目最終自我叫停,兩者構成了一種沉重的呼應。這意味著現實與人性的殘缺深刻地制約著我們。真實的劉虹女出現時,她只會激起生存高度外在化的人們瘋狂的占有欲,從而導致無休止的競爭與沖突。雅典娜若問世,也不可能給出完美的治理決策,反而有可能被邪惡力量利用。作者對人性的陰暗面的深刻洞察,畢現于此。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作者的絕望。作者最后寫到錢夏、孫秋、李冬三人終于知道真實的劉虹女并沒有死,他們都感嘆道“她活著多好,她必定時??粗覀儭肝覀儧]有傷害她?!眲⒑缗钪?,他們心中的良善與美活著,雅典娜人工智能還會繼續發展,人永遠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追求極致的良善與美,但永遠無法抵達。這恰恰構成了永恒的人生戲劇。

劉詩偉的長篇小說《一生彩排》在藝術上有著獨特的追求。情節上,他沒有按照常規的線性時間順序來安排,而是把整部小說分為三個懸案,分別為1983 年劉虹女失蹤懸案,2000 年小劉虹女的身份之謎懸案,2017 年荒島上劉虹女的墓碑懸案。三個懸案,三個時間切點,跨越三十四年,恰好與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吻合。這種情節安排引入了偵探小說的相關元素,啟用懸念,極大增加了小說的閱讀趣味。例如下卷“懸案2017”中,開卷便是趙春在鴿子坪荒島上發現了劉虹女墓碑,隨后緊緊圍繞著到底是誰立了這塊墓碑展開,趙錢孫李相繼調查了“普希金”、武永強、柳清新等相關人物,最終才發現原來是劉虹女自己立的墓碑,從而證明劉虹女當初沒有投江自盡,只是主動消失于眾人眼前。一環緊扣一環,令人欲罷不能。而且該小說的情節也極為開闊多變。上卷“懸案1983 年”寫趙錢孫李和武永強等人追求劉虹女,看似一部青春情感小說。中卷“懸案2000”中,寫趙春的奮斗歷程第二章《一縣之急》看似一部官場小說,寫錢夏的奮斗歷程的第三章《時代之癮》看似一部商戰小說,寫孫秋的奮斗歷程的第四章《萬治之志》看似一部科幻小說,寫李冬的人生歷程的第五章《遺址之謎》看似一部家庭小說。趙錢孫李對三個懸案的偵查實際構成人生的三部樂章。

敘事人稱的設計也頗具匠心。整部小說中三個懸案的開篇都以孫秋的第二人稱“你”來敘述,體現出了孫秋對時代和人生的自我反思。上卷“懸案1983”中,趙錢孫李四人都在追求劉虹女,以“我們”來敘述,體現了他們互相關聯的命運,涉及到具體的人物的人生經歷時就以“你”來敘述,這也表明是他們彼此知根知底的。中卷“懸案2000”中,涉及到趙錢孫李四人十七年來的奮斗歷程和愛情經歷時,都讓各人以第一人稱“我”講述,體現出強烈的親歷感;涉及到小劉虹女的身世之謎時,小說就采用客觀的第三稱敘述。下卷“懸案2017”中,第三章《虹女活著》采用第二人稱敘述,第八章《在荒島上》以“我們”的口吻來敘述,其余各種都以客觀的第三人稱敘述。敘事人稱變幻多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難度,但也豐富了閱讀的感受與趣味。

象征意象的設計也是該小說值得重視的特色。為了凸顯劉虹女的象征性蘊含,小說著重描繪了白鴿和彩虹兩個核心的象征意象。劉虹女當知青時下放到鴿子坪,當地的珙桐被稱為鴿子樹;后來劉虹女到南平師范學校工作,獨自到漢江的沙灘散步,也有白鴿子跟隨著她。白鴿子無疑象征著劉虹女超塵出世之美。至于彩虹的象征意象更是美妙絕倫。最早是《類說》中的化為仙女的晚虹,后來是劉虹女當知青時下放到鴿子坪,那個荒島常有極美的彩虹,最后趙錢孫李四人在荒島上看到彩虹,感悟到極致的美。作為物象的彩虹,遠看美輪美奐,接近時卻不可觸及。這顯然也是對極致的美的象征。人不能占有或接近終極的存在,只能在它的引領下不斷地自我超越,凈化人性。趙錢孫李四人的姓名也頗有象征意味。趙春從政,暗示著春天萬物勃發,政治在人們生活中至關重要。錢夏經商,暗示著夏天天氣悶熱,人的欲望勃發,直接導致社會的商業繁榮。孫秋是知識分子型的人物,從事企業咨詢,主持雅典娜設計,為人類尋找良治之法,擔憂地球的命運,暗示秋天時知識分子的反思活動。李冬堅守南平,培育小虹女,代表冬天時分對家庭和情感的溫情守護。

當然,哲理意蘊的豐厚也是該小說的藝術特色。小說的標題便具有濃郁的哲理氣息。彩排與演出相關,一生彩排,都沒有演出,何其殘忍與悲傷?!但是趙錢孫李四人追求劉虹女一生,真的只是在彩排嗎?顯然不是,他們精心彩排,而彩排便是實演——他們一生追求劉虹女,恰恰是把劉虹女所象征的美與善內在化的歷程。他們的人生早已真實演出了,最后在荒島看到彩虹,感悟到神圣的存在,就是他們人生的最高潮。孫秋曾說:“我們經歷了許多,我們仍然在生活中,但常常莫名地孤寂,哪怕是在鬧市里、在人群中、在講臺上,那莫名的孤寂一直指向一片浮在塵世之上的荒島,心在它在,因為荒島上有誘人的幻影——那是極致的美,讓我們熱愛,讓我們溫暖,也讓我們因此獲得慰藉與光明——有點兒等待戈多的意思?!盵7]這樣的荒島無疑具有耐人尋味的哲理意味。小說有不少富有哲理的語言,例如,“美是人人皆可加入的戰爭?!薄笆郎厦恳粡埬樁伎梢允亲蠲赖?!”“美在自然,人類也應當屬于自然的范疇;極美是患,丑陋的人往往更能掠奪和占有極美?!钡鹊?。

整體看,劉詩偉的《一生彩排》以一種理想主義的哲思闡釋改革開放以來的宏大歷史,對人性真相洞幽燭微,情節曲折,構思精巧,敘事視角多變,哲理意味濃郁,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長篇小說力作,值得關注。

猜你喜歡
劉虹懸案彩排
互聯網平臺的封禁行為及其法律規制
懸案?
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彩排
“太平洲”懸案
胡釋中、劉虹、肖文莊、張志成作品
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亮相彩排
彩排等2則
相親不成遭誹謗,女子用法律維護名譽權
9A 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 (speaking and writing)
懸案上的絕地反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