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構建

2023-03-23 02:01韓明霞金想茹王福娟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理念信息化體育

韓明霞,金想茹,王福娟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學院,合肥 238000)

以人為本理念,旨在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尊重人和重視人。在教育教學中以人為本理念意味著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和全面發展?;谝匀藶楸纠砟顦嫿w育信息化課堂,符合高校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以及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目的,是現代教育教學的應有之義。在國家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應當承擔起為國家輸送體育人才的重任,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培養國家所需要的體育人才。信息化課堂的構建代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進步。高校體育教學已經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忽略學生主體性、主動性的問題,導致教學質量降低、教學監督困難,影響了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

1 高校體育信息化課堂現狀

1.1 信息化建設不足

具體表現為課堂中信息化設備和基礎設施不足,以及課堂中缺乏相關信息設備的運用。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體育教育也應當完善信息化建設,增加現代信息設備在體育課程中的運用。由于高校體育課程信息化建設不足,缺乏成熟的體育信息化課堂建設,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學習體育知識的效果不理想。

1.2 教師信息素養較低

部分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缺乏,不能適應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導致體育信息化課堂的建設停滯不前。教師的信息素養低下,不能有效利用信息資源與手段促進教學的能力和自我專業發展提升。

1.3 教學效果不理想

體育信息化課堂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對教師的綜合水平、高校體育專業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高校僅從表面實現信息化課堂的建設,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體育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不理想,具體體現在學生的成績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出現明顯改善。

2 以人為本理念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構建的價值

2.1 推動體育教學改革

構建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可以推動體育課程改革,推進高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體育教學的深度。以人為本強調學生是教育的中心,符合新時代體育教育的目標和需求。對于體育教學而言,是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豐富學生精神內涵的教學理念。傳統的體育教學并不承擔性格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等責任,而以人為本理念的體育教育,以培養學生素質為基礎,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將不同類型的體育實踐方式運用到不同學生個體之上,有助于推動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

2.2 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以人為本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滿足現階段學生教育的需求。以人為本理念轉變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刻板觀念、教學中的師生關系,轉化課堂的重心。以信息化賦能體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2.3 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

以人為本理念在體育信息化課堂中的應用,將學生自身的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納入整體教學計劃之中,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信息化賦能體育教學,拓展和增加了優質的體育教學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思想,促進了學生能力全面提升。

3 以人為本體育信息化課堂構建的核心要義

3.1 創新體育信息化課堂構建理念

構建體育信息化課堂,不僅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還需要創新課堂構建理念。新時代體育課程應當由配合其他科目的、單一的增強體質的課程,轉變為增強身體素質、強健體魄、培養道德素養等教學目標的課程[2]。體育信息化課堂的構建理念,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在整體教學目標上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但在實際教學環境中,通常難以達到體育信息化課堂的要求和目標,因為信息化課堂對于教師,以及課堂本身的環境都有著更高的要求,沒有面對面傳統教育方式作為依托,很難全面掌握學生狀況,進而難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秉持以人為本理念,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創新教學理念,才能發揮構建體育信息化課堂的價值。

3.2 科學構建體育信息化課堂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運用在教育教學領域,對科學構建課堂、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具有指導意義[3]。學科教育的全面信息化進程,與現階段終身學習的趨勢相符。終身教育需要保持便捷的學習途徑,開拓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體育信息化課程的構建,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構建素質教育的目的。體育課堂的構建應該保持“素質育人”的最終目的,將體育課堂中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占比進行提升。在學科教育發展過程中,體育課堂始終是不能忽視的學習科目,將體育課堂的構建重心設置為學生需要獲得的品德、個性以及身體素質教育,是科學掌握體育課堂構建的基礎。因此,將以人為本理念作為課堂構建的基礎,才能更好地發揮體育信息化課堂的育人作用。

4 以人為本體育信息化課堂構建的三重邏輯

4.1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理念,能滿足各階段學生的學習,教學內容符合各階段學生理解和接受,指導學生理解人與人相處、人與環境共處、人與運動一體的理念。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教學理念,可以將選擇權、決定權交給學生,由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是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中的主要內容。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使信息化課堂具有輕松愉悅的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此外,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理念,應當秉承著先進的、多元的、開放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多元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可以運用大數據、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將體育內容結合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體育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在課程中增加中華傳統體育文化、民族體育項目、體育精神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4]。

4.2 以人為本的教學方式

體育信息化課堂,應當以人為本,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利用信息技術,使教學不受空間、地域的限制[5]。首先,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通過教學內容的設計,展示體育項目的分解動作以及其他教學內容,利用軟件發布多種形式的學習內容,逐步引導學生發展和探索相關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進一步探索。其次,提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小組協作的內容,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參與度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最后,提升教師授課的靈活度。教師應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制定不同類型的體育學科內容融入課堂當中。另外,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師應依據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數據反饋,對課堂內容的排布設置形成新的考量,不斷跟進與更改,促進課堂中“教師授課—學生反饋—教師提升—學生全面發展”的良性循環。

4.3 以人為本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是由知識的基本結構、框架、內容、方法、過程設計和教學結果評價組成的統一的整體[6]。體育信息化的教學體系,是由除學生與教師外,整個信息化體育教學范圍,覆蓋的主體共同構成的。首先,教學課程安排,應當以信息化基礎軟件為依托,保證體育信息化課堂基本的軟件和硬件配備,同時增加體育教師軟件應用技術,結合體育教學理論知識,制作相應的課程安排。其次,教學過程設計,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同時保持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設備,保證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監督,或運用信息化建設,在教學過程中保證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教學結果評價,基于信息化建設,設置針對體育課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例如,一些需要場地才能完成的體育活動的考核,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和信息化設備,實現遠程考核和靈活考核,將其轉變為排除場地因素的動作考核或體能考核。在學生完成考核后,教師可以及時地通過計算機對學生考核內容進行評定,打破固有的場地要求。

5 以人為本體育信息化課堂的構建策略

5.1 明確體育信息化教學目標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體育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原則,基于以人為本的體育信息化課堂,其教學目標應當是學生自身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和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升。具體而言,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明確教學目標,要以學生為根本,因此,教師需要考量學生接受能力、體能訓練程度等,在不同教學階段中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梢苑譃槿齻€階段:第一階段是體育知識的教學,主要為理論課程,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應是普及學生體育知識,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第二階段是體育能力的提升階段,主要為實踐教學,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應是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發展學生的體育能力;第三階段是體育意識的形成階段,主要集中在課后和考核環節,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應是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實施以人為本的體育課堂教學,需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身體鍛煉狀況,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

5.2 創新體育信息化教學方式

明確教學目標后,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具體而言,信息化課堂背景下,體育教學方式應當從單一的任務式教學,轉變為互動性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將傳統的熱身鍛煉口令轉變為參與式熱身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7]。信息化教學在此方面具有相應優勢。首先,信息化的體育項目互動可以促進學生產生極高的興趣點;其次,信息化內容可以有效解決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無法感知體育運動方式的狀況;最后,信息化教學的課程記錄信息,以及課程過程回放都可以幫助學生以及教師回顧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體會課程內容以及制定下一步教學計劃。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體育信息化課堂創新教學方式,應當重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關系。例如,可以增加信息化課堂上的提升學生積極性的游戲互動環節,通過信息技術營造單人體育活動的模式,互動的內容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學生根據屏幕上的輪廓實施跑跳等,相較于教師將運動內容實施講解以及實施口令,更符合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8]。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式,更能提升學習的效率,因為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對于教師的口頭講解,或者單純模仿教師的動作要領都難以達到最終的課程要求,而在信息化課堂的幫助下,可以將固定的動作要領進行具象化,使每一個動作的訓練都合理布局,學習內容循序漸進,保證學生完成課程目標。

5.3 高效利用信息化設備

教師在運用信息化課堂時,應當實現信息化設備的高效利用,豐富體育課堂內容,提升體育課堂效率。如今,高校體育軟硬件設施已今非昔比,無論是場館建設、體育教學專屬配套設備,還是各類型的體育健身器材,都為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條件?,F階段信息化課堂的使用率很高,但是高效利用信息化軟件的情況卻不多,因為信息化課堂,不只是將理論知識制作成PPT供學生閱讀,而是高效利用信息化設備,要求教師應當提前學習信息化相關內容,掌握運用信息化設備的方法,靈活運用信息化設備,發揮信息化課堂的價值。如,在課程簽到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課程軟件實施打卡確認,將教師一對多轉變為學生共同完成,教師只需要最后讀取打卡記錄,就能夠高效便捷地完成簽到和確認,節約時間學習體育課程內容。教師在信息化課堂中,應當敏捷地捕捉學生的活動狀況,利用屏幕切換功能可以調取學生鏡頭,更好地觀察不同學生在練習時的身體狀況?;谝匀藶楸镜睦砟?,在信息化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當展示PPT,還應當上傳視頻、音頻等體育運動動畫,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體育運動狀態,糾正錯誤動作。

6 結語

以人為本的體育課程理念,豐富了體育課程中學生的選擇。學生在課前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內容,在課中可以選擇多種上課方式,在課程后期考核方式也發生轉變。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拉近,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縮小,將人與體育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簡單明了,學生不再只接受理論知識,而是感受到了體育課程的魅力。在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教學和體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設備進行教學,是現階段體育教師應當具備的技能。教師只有將授課內容與方式同信息化模式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信息化課堂的作用,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理念信息化體育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