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動畫如何創新性表達:基于《中國奇譚》的考察

2023-03-26 02:48譚科宏
視聽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動畫意象傳統

譚科宏

2023 年初,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推出動畫故事集《中國奇譚》,引發網友強勢刷屏,短短半個月,其網絡熱議話題近兩百個,在B 站的播放量破1 億,豆瓣開分更是高達9.5,成為動畫界的一匹開年黑馬。

《“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曾指出,中國動畫要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風格。[1]《中國奇譚》便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它由八個富有東方意蘊但又風格各異的獨立短片組成,其文本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展現了一組特色鮮明的意象符號,帶給觀眾一種“奇境入夢,我在其中”的感知體驗?!吨袊孀T》以極強的文本創造力讓東方奇幻美學煥發新生,被無數網友追捧,成為國產動畫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典范。

一、“束之高閣”的民族特色風格

近幾十年來,中國動畫在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國外動畫的沖擊下,陷入了一種被動輸入、被迫影響的弱勢處境,不少作品在影像制作、藝術表現等方面帶入了濃郁的美、日色彩?;赝麣v史,中國動畫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代,憑借其古色古香的東方民族美學,在世界動畫舞臺上占據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早在1941 年,萬氏兄弟電影公司就制作了亞洲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該片的中國山水畫意境與戲曲藝術造型令無數亞洲的觀眾為之著迷,其中就包括后來的日本動畫鼻祖手冢治蟲。1957 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成立,提出了“探民族形式之路”的口號。之后,中國動畫大力挖掘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傳統文本,以此作為內容創作的活水源頭,同時注重將古典美學的精髓注入技法工藝中,于是,逐漸形成了中國動畫獨有的風格,并迎來大批經典的作品: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彩色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折紙動畫《聰明的鴨子》、第一部木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當中,很多動畫作品享譽國際,如,景色柔和、筆調細致的《小蝌蚪找媽媽》捧回了五項國際大獎,極具傳統文化寫意美感的《牧笛》拿下了丹麥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而1964 年完成的《大鬧天宮》更是被視為中國動畫的豐碑,它融入了西藏繪畫、水墨畫、京劇、昆曲等多種中國風元素,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在動畫領域大放異彩,摘下了多個權威的國際獎項,深深影響了幾代人。在20 世紀80 年代,《三個和尚》和《鷸蚌相爭》也曾先后斬獲柏林電影節的短片銀熊獎。這一高光階段,中國動畫最大限度地開發了民族優質文化,榮獲了近500 項國內外大獎,這一類民族特色鮮明、中國美學元素濃郁的作品,在當時被冠以“中國動畫學派”的美名。

20 世紀90 年代,國外動畫成批進軍中國,攫取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中國動畫創作開始進入低谷,甚至走上對外來文化的模仿之路,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民族元素似乎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中國動畫的世界影響力不斷萎縮,慢慢成為遠去的光影記憶。盡管,中國動畫后來也推出了一些尋根之作,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如今,《中國奇譚》的出現,書寫了東方民族特色符號,激發了觀眾強有力的本土回歸情結,贏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其文本創新路徑為中國動畫的崛起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二、延續與突破:《中國奇譚》的文本創新路徑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積極探索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新路,堅守“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的原則,使《中國奇譚》在意象、審美、議題等文本創作方面均有所突破,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彰顯了東方美學風格和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了傳承經典也要越過高山的創作追求。

(一)意象建構創新:中式想象與現代藝術、現實思想的結合

意象是理性和感性的復合體,“意”為內層,“象”為外層,蘊含著超出直觀形象的深層意義。[2]動畫中的意象是指創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投射到某些物體上,使之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吨袊孀T》建構了眾多的新意象,營造了一個豐富且厚重的精神文化世界。

《中國奇譚》的創作者善于運用色彩傳遞情感,色彩意象是他們表達觀念的一種重要方式。取材志怪小說的《鵝鵝鵝》是一個“非常規”故事,為了映襯其荒誕、怪異的文本基調,創作者從中國傳統色彩審美觀中汲取到靈感,設計了一些頗具亮點的色彩意象。老子曾言“五色令人目盲”,中國繪畫界也認為,過多的色彩會削弱作品所承載的精氣神?!儿Z鵝鵝》全片一共208 個鏡頭,以黑、白、灰為主色調,連轉場都采用黑底白字的形式,偶爾出現鮮明的紅色(例如,紅色頭巾、紅色簪花、紅色耳杯等)則與主體色彩形成強烈對比,使整體氛圍構成了導演所期待的“幽美感”。為了增強意境的陰郁感,該片也吸收了現代懸念電影和黑色電影的色彩技巧,且將其自然地融入畫面,由此造就了自己獨特的色彩語言。一直以來,我國傳統色彩文化內涵表達的精髓便是“以色喻象”[3],通過象征性明顯的色彩之像,創作者可微妙地將其感想、感受釋放出來,并使其為觀眾所感知?!儿Z鵝鵝》的色彩意象立意深遠,具有很大的解讀空間,在故事后半部分,天空變成緋紅色的構思就是一種隱晦、含蓄的文本表達,這種色彩不僅是危險的信號,也對應著人內心的欲望,從而盡顯“立象以盡意”的民族創作理念。

《中國奇譚》的情境意象也很有特色,或唯美詩意,或天馬行空。例如,短片《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的每個畫面都像在瀏覽童年往昔,郁郁蔥蔥的田間小路、飯點聚集閑聊的村子路口、抓螞蚱的玩耍場景等意象極富鄉土氣息,將遙遠的田園記憶瞬間拉回觀眾眼前,在情節的展開中,一副現代鄉土變遷圖景便緩緩映入眼簾,給人帶來一種淡淡的悵然若失?!缎⊙值南奶臁泛汀儿Z鵝鵝》的情境寫意中則穿插了不少的“留白”藝術,比如,唐僧師徒出場通過剪影的方式進行模糊化處理,并用追光和慢動作來展現角色強大的氣場;孫大圣一棒打向小豬妖后,畫面黑屏了幾秒,角色命運的懸念感十足;鵝山的構圖非??侦`,很多場景簡單抽象,保留大面積的空白,畫風令人驚艷又震撼。這類“少就是多”的情境意象韻味綿長,留給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

此外,實物和造型在《中國奇譚》里的表意功能亦很出彩。在實物意象的建構上,創作者的技法比較成熟。比如,《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呈現了諸多寓意深刻的實體意象,片中的巴士象征了現代化進程下城鎮變遷的巨輪,王孩兒代表了村子里最純粹的人,三個影子體現了純真孩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交叉分離的兩條路意味著新舊生活方式的并存,沖天炮和煙花暗指一去不返的童年和傳統鄉村生活,這些意象讓人有觸動、有憂傷,也有治愈?!缎M》中讓人久久回味的實體意象包括舊時信仰之地“船”、象征兒童探索心的毛毛蟲、指代主人公內心變化的金魚等,它們極具情感張力,給予了觀眾一種心領神會但又難以言喻的藝術體驗。而在造型上,創作者們別出心裁,打造了一系列耳目一新的形象,并使之承載起一定的表意作用。比如,《鵝鵝鵝》中貨郎的黑眼圈、狹眼紅腮的狐貍公子耳別簪花等構想,加深了該片的詭異感和荒誕感,還引發了網絡短視頻達人的仿妝熱潮;《小妖怪的夏天》中,狼大人的“哈士奇”喜感、小豬妖的禿毛等現代趣味設計,既揭示了角色的身份定位,又映射了底層的職場百態。

意象是創作者生產意義的手段,也是觀眾理解作品的鑰匙?!吨袊孀T》的創作者在表達內心之“意”時,對外在之“象”的選擇是要求極高的,他們將現代思想投入精心挑選的民族文本符號,再結合現代藝術形式,別具匠心地建構出各類新意象,提升了作品的內涵。

(二)審美旨趣創新:傳統民族美學與現代表達方式的融匯

《中國奇譚》不但有傳統的二維、剪紙、偶類定格等表現手法,也有現代的CG、三渲二等制作技術,在美術風格上,還有將素描與水墨融合的新嘗試,它們雖與傳統有淵源,但又不局限于其中,是創作者對國風美學的一次多維度詮釋。

在視覺上,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和《小滿》均屬于中式審美創新下的古典畫風,但兩者的風格又不盡相同,前者使用了二維平涂方式,其間又添加了傳統繪畫技法,創新了一種水墨融合光影的手法,使得畫面的透視感和體積感得以增強,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中國式青綠山水的意蘊。影片高潮中的狼妖分身更是經過了一幀一幀的水墨手繪處理,充分地將傳統中式的奇幻感與靈動性釋放出來。后者運用了現在少見的剪紙技術,提取了皮影、螺鈿、年畫等傳統元素,部分場景甚至采用了圓形畫框的形式來構圖,圓形畫框是典型的東方美學元素,有著聚焦、抗干擾的作用,它在短片里寓意著“夢境”,同時又似放大鏡,把某些童年的隱蔽往事交由觀眾去窺視和探尋。這種差異化的審美表現正是創作者所需要的,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視覺美感。

《鵝鵝鵝》是一部將中式志怪美學與其他元素進行有效技術嫁接的作品,它用素描寫實結合傳統水墨繪畫(諸如“披麻皴”“雨點皴”“魚鱗紋”“分染”之類)的方法,制作出早期電影膠片的質感。影像中的鵝山山水借鑒了宋朝米氏一派的繪畫方法,又融入了近代哥特式暗黑美學風格,寥寥幾筆便勾勒出驚悚怪異的鵝山氛圍,且整體意境仍又不失中國古典的含蓄浪漫,該片預告一出便成功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另外,《鵝鵝鵝》還可見現代流行的沙畫元素,它使人物運動時的畫面出現了模糊感和頓挫感,這與商業動畫市場對絢麗特效的追求構成巨大反差,卻與志怪小說天馬行空的文本特性相得益彰。再者,該片也借助了配樂、音響和黑白字幕等手段,表現畫面難以言語的波譎云詭,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中式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在古今元素的巧妙交織中,該片的美學韻味亦成為其整體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在美學效果上,《林林》做到了從“美術性”到“電影性”的升級。三維動畫《林林》在CG 技術的支撐下,物體的細節還原度非常高,無論是人的頭發、動物的皮毛,還是森林中的草木,它們的動態畫面都有著逼真的飄逸觀感。與常規的三維動畫相比,該片的流暢度并不是很高,畫面似乎偶爾有些抽幀或卡頓,事實上,這是一種類似定格動畫的“鈍感”,其設計的意圖在于呈現中式傳統審美的意趣。對于創作者來說,該片最大的難度是如何在三維語境下表現水墨畫風格,水墨屬于二維繪畫,具有不確定性的美感,與追求擬真度的三維動畫存在矛盾。后來,通過色彩飽和度調整、畫面空間營造、透視關系處理和燈光控制等手段,該片將水墨畫的意蘊融入三維效果,完成了用現代技術表現東方藝術的構想。與此同時,塤、阮、蕭、笛和琵琶等古風配樂也讓該動畫的東方韻味得以升華。為了帶給觀眾高質量的美學體驗,短片還對標電影技術標準,采用了4K 分辨率與5.1 聲道,并運用大量的“推、拉、搖、移”等鏡頭語言,以增強三維空間的表現力?!读至帧肥荂G 與東方繪畫意境和諧交融的一次重要探索,突破了傳統繪畫的構圖模式,具有極強的電影質感。

在《中國奇譚》的創作者來看,民族形式應與時俱進,而非固定不變,他們通過奇思妙想將傳統民族元素與各種現代形式進行融合,拓展了國產動畫的美學表達邊界,使每個短片都呈現出各自殊異的畫風,讓觀眾深切感受到東方美學奔涌向前的創造力。

(三)議題設置創新: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的碰撞

《中國奇譚》的很多故事脫胎于我國傳統的志怪小說,諸如,《小妖怪的夏天》取材于《西游記》,《鵝鵝鵝》改編自《續齊諧記》中的《壺中人陽羨書生》,《玉兔》靈感來自《嫦娥奔月》。然而,根植傳統并不等于仿古式創作。面對這些經典IP,創作者將重點放置于如何解讀上,使議題能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

其中,《小妖怪的夏天》主角并非家喻戶曉的唐僧師徒,而是浪浪山的一只普通小豬妖,故事以“妖怪要吃唐僧肉”為切入點,用一種幽默甚至無厘頭的姿態描述了小豬妖有趣又辛酸的職場備戰經歷。在角色的設置上,既有勤勤懇懇卻總被踐踏尊嚴的小豬妖,也有對領導唯唯諾諾而對下屬打壓貶低的熊教頭,還有朝令夕改且善于PUA 的大王,由此對應了職場中不同層級的人物狀態。在這里,觀眾可以看到上級訓斥“你在教我做事”背后的“權威不容挑戰”,“四大圣手清洗大王盔甲”背后的“等級森嚴體系”,“抓唐僧一天一項準備工作”背后的“KPI 至上”,豬媽媽碎碎念“頭發怎么禿成這樣”背后的“打工仔血淚史”與“家庭親情的溫馨”……這些畫面讓網友產生強烈的共情,衍生出“我們每一個都是小豬妖”“我想離開浪浪山”等網絡熱議。雖然,《小妖怪的夏天》套用了《西游記》的背景框架,但它卻以現代視角對其進行了解構,全片一字未提打工人,但幀幀都是打工人,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當代普通人的職場環境,讓無數觀眾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儿Z鵝鵝》則描述了送鵝貨郎與狐貍書生的魔幻奇遇,用東方套盒式的敘事結構闡釋了一個“幻中生幻,變化萬千”的荒誕故事。原著大概五百多字,在動畫創作時需要添加很多信息,而該片最令人難忘的改編在于讓小貨郎和鵝女郎之間產生朦朧的情感,使他從原本的局外人化身成套娃內的一環,最后,這段情感因其猶豫不決而煙消云散。該片的觀眾目睹了小貨郎從最初的兩只鵝到三只鵝的失去過程,同時也能感受到“愛而不得,人心似水”的現實悵惘,最終體悟到“一切欲望都不過是個鵝籠”的道理?!儿Z鵝鵝》將當代人的情感折射進故事里,道盡了現代性的“欲望”和“人性”,借助第二人稱敘事,讓觀眾在一路奇觀中先后經歷“代入感”“剝離感”和“失落感”等情感體驗,并反思現代都市的“套娃式”欲望陷阱。

除了解構經典傳說之外,《中國奇譚》也有一些新編的故事文本,它們同樣承載了某些傳統文化,并且充滿了現代哲思。諸如,《小滿》主人公的名字借用了傳統節氣中的小滿,小滿者,不損不盈,恰到好處,是一個極具中國古典思維觀念的詞匯。短片走進小滿的精神世界,展現了一段其與舊時信仰(大水怪)和解的童年隱蔽記憶,這個“小得盈滿”的故事不但詮釋了個體自我的成長歷程,也反映了文明演進下的習俗文化變遷?!缎≠u部》講述了一段市井胡同的溫情故事,這部“都市奇談”雖置于老城亮化改造的新時代背景下,但畫面多處可見傳統的經典符號,比如,石獅子、守衛門神等,并且,它們也是胡同大爺奇幻歡送會的主角,其身上展現了城市高速發展中被人們忽略許久的溫情。故事在民俗文化與絢麗異次元世界的交錯鋪陳下,傳遞了一種對市井人情味的享受和追憶。

不管是以經典傳說為藍本的故事,還是全新創作的故事,《中國奇譚》的內容都或多或少地雜糅了傳統文化與哲學,也深刻地體現了現代人對人性、生命的反思,對未來生活、文明發展的探索,在議題上實現了創新,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碰撞之下的新火花。

三、《中國奇譚》與國產動畫的復蘇之路

《中國奇譚》的動畫文本構建了眾多奇妙的意象,呈現了多元化的審美意趣,更是打開了議題設置的新視角與新格局,展現出一種賡續歷史而不失創新的表現力,其對于國產動畫未來的創作啟發值得深入挖掘。

(一)發展融通古今的新式想象,觀照現實人文

有文章曾指出,很多國產動畫只會運用一般的視聽語言進行敘事,缺失本體論上的創意,[4]它們好像習慣于立足在可感知的現實此岸作有限的構想,欠缺自由的彼岸視野,因此不能帶來超越常規的感受。[5]《中國奇譚》的高口碑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其瑰麗的東方想象,觀眾認為這是一部不受日美風格影響、極具本土色彩的動畫佳作,片子的傳統配色、水墨畫風、留白布局等構思設計,營造了一種氣化氤氳的觀影氛圍,滿足了他們對東方志怪世界的幻想。作為致敬中國動畫誕生百年的作品,《中國奇譚》的創作者傳承了《大鬧天宮》《天書奇譚》等經典作品的東方精神,結合現實經驗,化為融通古今的新式想象,再將其融于筆墨的濃淡變化層次中,這樣不僅將東方藝術“藏與露”“虛與實”“言與意”等古典特征表現出來,也使其建構的各種新意象具備了精妙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從而留給觀眾極大的想象空間。B 站就有很多UP 主積極調動聯想,為《中國奇譚》制作二創視頻,包括續寫番外、解析劇情和角色配音等。其他的國產動畫也需要在現實創作中探索、發展新時代的中式想象力,或對有辨識性的東方符號進行想象再造,或全新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文本符碼,努力確立中國動畫的世界身份。

在為觀眾提供瑰麗奇境之余, 《中國奇譚》把“志怪”延伸到了現實,例如,《小妖怪的夏天》的叫好,一方面在于其中式想象創新下的古典意境,另一方面則在于故事的現實共鳴,它將都市打工人難以排解的孤獨、虛無和苦悶投射到小豬妖的身上,由此表現出強烈的現實人文關懷??梢?,國產動畫要扛起復興大旗,絕不是制作只“往回看”的作品。在未來的創作中,國產動畫需要綜合考慮故事議題、文本意象與精神共情的關聯性,貼合當代觀眾的需求,搭建內在隱喻豐富、彰顯現實思辨的東方敘事體系。

(二)用多樣化、差異性的審美視角進行有傳承的創新

在中國動畫的低迷期,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影響,不少作品表現出明顯的日美審美趣味。近年來,中國動畫的自我意識覺醒,逐漸擺脫了模仿痕跡,并要求重振“中國動畫學派”。然而,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一些作品出現了固態化的民族審美風格,形成了一種保守單一的創作姿態。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面對極其復雜的市場環境,國產動畫如果完全照搬上世紀“中國動畫學派”經典作品的審美模式,可能無法滿足現代觀眾不斷發展的精神需求。為此,國產動畫需要對傳統審美進行有傳承的創新,給觀眾帶來多樣化、差異化的東方審美體驗。

《中國奇譚》正是一個展現多元化民族風格的生動樣本。如何拓展國產動畫的民族美學邊界,是該片創作者們從一開始就在努力解決的一大難題。圍繞著“奇譚”這個核心內容,他們進行了一片一特色的美學設定,在藝術手法、畫面風格、造型氣韻、敘事方式等方面做了諸多的新嘗試,于是,觀眾看到了《鵝鵝鵝》充滿折疊意象的默片演繹,從《小滿》那里體會了一把令人毛孔全開的文學現場感……當然,新的改變也會帶來爭議,像《林林》這一短片運用了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使用了大量的現代樂器來配樂,乍一看似乎不是大眾印象中的“國風”感覺。但深入劇情后,觀眾會發現,這些不太“國風”特色的工具能夠很好地服務影片故事的情緒和立意,在不同元素的化學作用下,該片反而成了一個比較獨特的藝術作品。地域性的民族形式從來都不應是固定僵化的,只有當它處于可交流、可增長的狀態,才能煥發蓬勃的生機。倘若過分執著于某種典范式的風格,深陷于自我東方主義之中而不能自拔,那將很難讓中國動畫耀眼于世界。

因此,對于民族審美,國產動畫應該繼往開來,既要立足于傳統經典的深厚沃土之中,也要提升“自由想象”“探索不同”的創作意識,通過風格多樣化、差異化的作品擴展“國風”的概念,推動本土審美藝術不斷出現新增長與新跨越。

(三)真正講好具有中國文化生命的中國故事

在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6]優秀的國漫應該做到講好中國故事,闡發中國精神,真正體現中國特質。

目前,在傳統探索的道路上,國產動畫的一大誤區是極力追求文化外衣的包裝,忽視了民族情感價值[7]。有研究者分析動畫《姜子牙》之后,指出影片在視效上雖使用了諸多中國元素,但內核依然是渲染好萊塢式的個人價值,與中國文化精神并不相符。[8]在《大魚海棠》《青蛇劫起》等動畫大片中,亦可發現同類問題。由于只停留在傳統文化的“皮相”層面,缺失了民族精神表達,一些動畫最后淪為傳統形式的模仿品?!吨袊孀T》項目在啟動時,就明確其文化內涵一定要有中國特性。[9]例如,《鵝鵝鵝》就蘊含了“黃粱一夢”“色即是空”等古典哲學意蘊,結尾中,鵝女郎遺落的珠玉耳墜在貨郎手里化為群鳥飛去,這一情節的安排更是契合了“虛靈”這一獨特的中式意識;《小妖怪的夏天》涉及了“善與惡”的傳統命題,小豬妖命運的反轉也體現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家思想。正是作品處處可見的“中國魂”,才讓觀眾感嘆《中國奇譚》是“真正的國漫之光”。在互聯網上,該動畫集也促成一種解讀傳統典故、傳播中華文化的熱烈氛圍。鑒于此,在運用傳統文化符號時,國產動畫不可只止步于符號的能指范疇,要挖掘、表達它們的內涵所指,使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富有民族文化張力。

在宣揚中國風格時,不少動畫也存在“厚古薄今”的問題,對當代的中國文化重視不夠。事實上,中國風格代表的是中國獨特的價值、文化與氣質,是一種不斷發展的精神內核,而非只包含輝煌的古代文化。像《中國奇譚》雖以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妖怪為主題,但它的創作空間非常開放,其內容傳承過去,也展望未來,在《小賣部》《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玉兔》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北京胡同的人情味、樸實厚重的鄉村文化、中國人的航空夢,它們充分展示了現代中國的特色,帶給觀眾一種日常且具象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國產動畫若想實現中國動畫學派的復蘇,就應持有開放、發展和變化的眼光,不僅要弘揚傳統文化,也要增強對當代文化的體悟,它們都是國產動畫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力量之源。

猜你喜歡
動畫意象傳統
撫遠意象等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展史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我的動畫夢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我是動畫迷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