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戲曲的多樣化傳播與創新
——以2021-2023 江蘇中秋戲曲晚會為例

2023-03-26 02:48李曉丹
視聽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錫劇晚會戲曲

李曉丹

【關鍵字】媒體融合;傳統戲曲;多樣化傳播;創新

一、傳統戲曲的傳播困境與機遇

(一)傳播困境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戲曲借助電影、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之力,有過短暫興起,但隨著電影、電視藝術的成熟和國外大量優秀影片的引進,戲曲電影真正進入院線的極少,戲曲演出的上座率也很低。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其所帶來的多樣化娛樂方式,更是加劇了戲曲受擠壓的狀況,戲曲藝術在融媒體時代發展和傳播的困境是非常顯眼的。

(二)現實機遇

危機即是危險與機遇并存,戲曲在融媒體時代也有新的發展機會,戲曲有適應當代傳媒融合背景的內在動力和藝術屬性。在融媒體時代,戲曲也積極地與新媒體相結合,不斷調整和提升戲曲藝術本身,尋求戲曲藝術的發展之路,戲曲的現代化傳承和傳播也一直深受戲曲研究理論家的重視和關注,積極探索理論研究指導實踐工作。如何將傳統戲曲同新媒體有機結合,成為戲曲界和媒體界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傳統戲曲在新媒體平臺的多樣化傳播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新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具有傳播范圍廣、互動性強、表現形式多樣化等特點。新媒體的應用、技術和平臺為傳統戲曲的傳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貼近受眾的機會,加速了傳統戲曲的多樣化傳播與創新。傳統戲曲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樣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播方式從單向到雙向

戲曲在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通常是單向的,即發布者向受眾傳播戲曲,受眾被動接受。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則是雙向的,傳統的發布者和受眾現在都成為內容的發布者,而且可以進行互動。

(二)傳播行為更為個性化

博客、播客、抖音、快手、B 站、視頻號等新的傳播方式使得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個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戲曲信息,戲曲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等完全由個人決定。

(三)接受方式從固定到移動

隨著5G 技術的普及,移動性已經成為未來新媒體的主要特性,用手機上網、看電視、聽廣播,在公交車、出租車上看刷信息、看視頻等越來越成為普遍的事情,戲曲的獲取場景也更加豐富。

(四)內容實時傳播

新媒體可以實現戲曲內容的實時傳播。不再需要復雜的剪輯和煩瑣的后期制作與排版,技術的簡單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實現實時傳播,增強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歷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的多樣態傳播與創新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特點體現在多元化、個性化、實時化、移動化等方面,這些特點使得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具有更大的潛力和優勢,因此,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和傳播手段,傳統戲曲傳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優勢,拓展傳播空間和內容,提高傳播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索,抓住發展機遇,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

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江蘇省演藝集團主辦,江蘇文藝廣播、江蘇省京劇院承辦的江蘇中秋戲曲晚會是江蘇省一年一度的高水準戲曲藝術盛會,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17 屆。近年來,晚會在宣傳預熱、內容升級、平臺推廣、科技引入、熱點打造等方面,強勢展現了江蘇戲曲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傳播體系和發展成果。

(一)全平臺矩陣式傳播

媒體融合時代的傳統戲曲要突破時空限制。之前受地域所限,人們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戲臺、劇場和城市的音樂廳、藝術中心觀看各類劇目,現在通過媒體融合的傳播手段,可以隨時在電視、個人電腦、手機屏幕上,欣賞到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戲曲表演。這使得戲曲的傳播范圍更為廣泛,受眾群體也更為龐大。

近三年以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均采用“劇場演出+ 平臺播出”的傳播形式,提前一個月預熱宣傳,中秋節黃金時間在江蘇衛視以及荔枝新聞、我蘇網、大藍鯨客戶端等平臺同步播出,晚會還通過江蘇綜藝頻道、江蘇教育頻道、江蘇國際頻道和江蘇新聞廣播、江蘇交通廣播網、江蘇文藝廣播等傳播渠道,為廣大觀眾聽眾呈現晚會精彩內容。此外,還通過微博、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網絡平臺造勢宣傳,安排短視頻多頻次播出,征集網友意見建議,形成集廣播、電視、網站、移動客戶端于一體的全網矩陣式樣傳播。

(二)戲曲內容逐年升級

一是貼近需求,升級演出劇種。江蘇是戲曲大省,南秀北雄,戲韻深厚,通過專家研討和廣泛的社會調研,晚會緊扣時代熱點,逐年升級優化演出內容。2021 年晚會涵蓋了昆曲、京劇、蘇劇、越劇等多個劇種。2022 年引入了在江蘇受到保護的稀有劇種,如海門山歌、通劇、丹劇、丁丁腔等。2023 年更進一步豐富了傳統劇種以及錫劇、蘇劇、揚劇、淮劇、淮海戲、柳琴戲、丹劇等江蘇地方戲劇種,既有《牡丹亭》《雙推磨》等經典劇目重現,也有丹劇《鳳先生》等展現時代精神的新創作品,劇種品類優化升級明顯。

二是優化選角,廣泛邀約省內外戲曲名家。2021年晚會以江蘇戲曲名家及優秀青年演員為主,2022年則引入于魁智、李勝素、孫娟等外省著名戲曲演員的加盟,與江蘇省內名家們充分地外學內練、交流互鑒。2023 年更是匯聚了江蘇省內30 多名戲曲名家,以及省外楊赤、吳鳳花、楊俊、梅院軍等戲曲名家,與近年來涌現出的優秀青年演員共同呈現新時代戲曲藝術盛景,收獲較好的演出效果。

(三)新媒體平臺帶來強互動和大流量

除了傳統的劇場式演出場所和電視端播出平臺之外,通過引入各類新媒體播出平臺,受眾可以接觸到不同劇種、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戲曲節目,大大豐富傳統戲曲的內容,增強晚會的觀賞性和話題量。同時,新媒體平臺還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功能,如評論、分享、點贊等,觀眾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戲曲傳播的過程中,提高戲曲藝術和受眾的黏性。

一是互動強。自2021 年起,晚會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大小屏交互的現代傳播特點,讓觀眾不僅可以在電視上欣賞戲曲視聽盛宴,還可以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回看每一段精彩的節目表演,并參與網上評論,大屏端和小屏端相互結合進行的高密度傳播,老票友大呼過癮,年輕人眼前一亮。

二是流量高。2022 年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在各新媒體平臺累計播放量超1500 萬;# 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達1.3 億次;晚會播出的同時,# 戲曲武戲把三星堆歷史演活了#、# 中秋節教師節在戲曲晚會上適配了# 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2023年晚會播出后次日,微博話題# 江蘇中秋戲曲晚會#總閱讀量破1.3 億,討論量超3.8 萬,在新媒體矩陣等平臺的直播觀看人數及預告片、拆條的播量總計超1500 萬,晚會短視頻在微博、抖音、快手、嗶哩嗶哩、視頻號等多平臺熱度飆升。

(四)高科技制播技術帶來沉浸式體驗

江蘇廣電總臺的劇場化舞美呈現、數字虛擬技術和后期制播水平位于業界前列,晚會利用江蘇廣電荔枝大劇院的空間特點,把舞美景深拉到最大,從臺口到最后一個演出區域的深度約40 米,營造差異化視覺感受。同時,運用電視藝術手段,將現場錄制與攝影棚、外景拍攝相結合,在虛擬、摳像、斯坦尼康、穿梭機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形成更豐富的視效效果。此外,晚會自2021 年起,首次使用了360 度自由視角環拍技術,將頂機位與航拍、升格等主流攝影手段相結合,讓戲曲優美的走位動線與藝術家的表演得到多角度、全方位、更立體地呈現,用極富特色的電視語言創新戲曲藝術。

2021 年晚會《武戲集錦》節目,不僅使用“自由視角”攝影系統將張力十足的動作瞬間定格、全景展現,還采用了“去舞美化”設計,只用燈光勾勒戲曲的寫意之美。通過鏡頭放慢、定格、全方位展現,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動作的難度、演員的功底以及戲曲的美感。2022 年導演組將戲曲、光影、動畫與視頻技術融為一體,創意武戲《叱咤星河》以當時震驚世界的三星堆考古為題材,融合了歷史與現代、虛幻與現實,賦予青銅人像以生命力,戲曲、光影、動畫與視頻技術融為一體,向觀眾展示了江蘇戲曲的突破和創新。2023 年晚會的舞臺,利用懸掛與側面逐層遞進的LED 屏幕矩陣,從空中、背景、側景進行了立體式陳列,增加了舞臺層次感和戲曲的立體感。由呂廷安、方舒卓、滿效國共同出演的《武戲集錦》,以書法飛白筆觸勾勒的金戈鐵馬的巨幅動畫背景與動感的燈光設計,將幾位武生的矯健身手與大將風度渲染得淋漓盡致。

(五)名師帶徒計劃持續閃亮會場

2019 年,江蘇省委宣傳部啟動了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以3 年為一個周期,推動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如今,首輪圓滿收官,二輪接續啟動,100 位名師和100 位高徒攜手結對,其中29 對來自戲劇界,涵蓋了京、昆、錫、揚、淮,以及越劇、梆子戲、滑稽戲等戲曲劇種,未來,江蘇戲曲人將繼續通過“師徒相承”的方式,推進江蘇文藝青藍相繼、薪火相傳。

2021 年晚會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錫劇代表性傳承人、錫劇名家沈佩華老師驚喜現身。作為錫劇第一代傳承人,她受邀與第二代錫劇演員倪同芳,第三代錫劇演員許美霞、卞雁敏,第四代錫劇演員董云華,第五代錫劇演員季春艷,第六代錫劇演員孔珍和第七代錫劇演員蔣靜怡同框共話錫劇傳承。

2022 年晚會中,導演組邀請了五個劇種的名家——京劇李奕潔、昆曲石小梅和柯軍、錫劇倪同芳、揚劇李政成、淮劇陳澄,以師生同臺的方式,體現出江蘇戲曲藝術代代接續、生生不息的繁榮景象。

2023 年晚會上,由黃孝慈親傳弟子高飛、剛剛獲得“黃孝慈戲劇獎”的青年演員黃金朝共同出演的京劇《駱駝祥子》,老“祥子”、二度梅得主陳霖蒼作為“守正創新經典傳承嘉賓”親臨現場,兩代人共同演繹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老帶新,師帶徒,傳技藝、弘藝德、續文脈,已持續形成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的又一亮點。

四、結語

多年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已經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戲曲盛宴。在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傳統戲曲通過主動擁抱新媒體,勇于探索、創新多樣化的傳播內容和形式,媒體人和戲曲人共同努力,既為江蘇乃至全國人民獻上了一份藝術大餐,也充分展示了江蘇省近年來對戲曲事業傳承和發展的高度重視和累累碩果。

猜你喜歡
錫劇晚會戲曲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普及教育對錫劇藝術傳承的重要性
江蘇錫劇文化登陸香港、澳門
傳承錫劇文化,打造中隊特色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慈善晚會3
慈善晚會2
慈善晚會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