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通信工程專業建設

2023-03-27 20:13張銀勝單慧琳劉罡
科技資訊 2023年4期
關鍵詞:建設措施通信工程專業建設

張銀勝 單慧琳 劉罡

關鍵詞: 產教融合 通信工程 專業建設 建設措施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和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1]。教育部也明確提出地方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過程中,要把辦學思路轉變到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以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為目標。

如何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為地方經濟和產業培養最具競爭力和較高契合度的人才,對高校的工科專業建設提供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2-3],在此背景下,對通信工程專業建設提出了很多迫切的改革要求。校企深度合作對通信工程等工科專業建設尤為重要,校企深度合作能夠轉型到以堅持需求導向、服務地方經濟、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上來,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有著積極意義。

1 產教融合內涵

產教融合內涵核心是形成專業與產業密切契合、相會依存、相互促進、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讓產和教充分發揮各自獨特的優勢,進而優化社會各類資源配置,促進信息和資源共享,最終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目前,產教融合種類較多,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政策誤區困境、合作停留在協議階段無法深度合作及產教存在矛盾等問題。

在歐美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工科專業建設的實踐實驗教學環節,實踐環節形式多樣,高校、企業合作并與工科專業結合的教學模式各有特點,其中德國的雙元制把實踐分成專業理論與技術技能培訓兩方面,其對應教材采用雙重內容,學生角色也具備兩種身份。法國的學徒制是政府、學校、培訓中心、企業四部門全員協同參與,基礎理論及技術課程在學校和培訓中心進行,實踐和實習在協同企業進行,全程配有專業教師和工程師進行指導。英國采取三明治模式,即把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應用、綜合實驗實踐教學融為一體 [4]。國外高等院校產教融合發展較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其共同特征是頂層設計具有政府和法律的支持與保障,高校教育教學緊貼產業和企業需求,學制靈活,企業高度參與,真正做到產教深度融合。

產教融合在我國工科類專業建設上也開展較早,尤其在部分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其根據企業需求定制,依靠企業資源由學校主導開展合作,但企業沒有發揮主導作用,校企合作深度遠遠不夠。劉和劍等學者于2018 年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為對象,對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進行專業建設的思路和具體策略進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實踐操作辦法。李清波等學者于2017 年研究淮陰師范學院與北京華晟經世公司合作,推動教育、產業、人才和創新等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構建措施和建設方案。魯春陽等學者于2016 年以河南城建學院為例從產教融合的視角闡述雙師型師資培養渠道與構建教師多元發展平臺的重要性。景莉莉于2016 年以長春財經學院為例探討了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和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綜合看來,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專業建設有了新的內涵,深度還有待挖掘和完善,同時產教融合也為培養實用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強大的動力[5-8]。

2 通信工程專業建設面臨的難題

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是新時期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產物,其存在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新型的應用型人才,根據目前就業環境分析,企業和公司為降低成本,傾向于招聘有一定工作經驗可以迅速開展工作的畢業生,在中國中小型企業較多,調查表明此類企業一般不愿意去培養新人,其員工入崗培訓周期低于一個月。另外,從學校層面,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存在質量下降,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日新月異,學校培養的學生遠遠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其中工科畢業生競爭力尤其不足等問題,主要表現在創新意識缺乏、不具備初步工程實踐能力、知識結構單一、實踐動手能力差等。從無錫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具體來看,該專業畢業生對所學知識應用領域不熟悉、就業目標不清晰,導致專業和工作行業關聯度較低。

通信工程專業的建設對教學實踐條件較高,專業實驗室建設初期投入經費較高,且相關實驗設備先進性有一定的時效性,例如:無錫學院初期投入通信通信綜合系統實驗室、通信技術融合實驗室、系統仿真實驗室目前面臨升級和換代的要求,否則跟不上同行等技術發展的要求,人才培養目標淪為空談,因此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尤其是讓學生操作不過時的技術設備是人才培養的前提[9-10]。

3 建設目標

根據無錫市“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需求培養具有復雜工程問題研究分析和設計開發的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培養適合江蘇科技發展特點的、信息與通信領域的緊缺人才,培養服務于未來通信網絡、物聯網通信和通信設備的一流本科應用型創新人才。

在專業建設中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逐步形成以“工程導入、產教融合、協調發展”等特色優勢,人才培養理念得到了進一步凝練,特色優勢如圖1所示。

3. 1 工程導入特色

按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與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合理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形成學校、企業、專業、職業機構的四級特色專業建設體系。

3. 2 產教融合特色

依托無錫物聯網優勢產業拓寬專業建設口徑,成立了華為ICT 學院、中科芯微電子產業學院;與20 余家企業深化校企合作,在課程教學、實踐實習等方面與企業共享師資;設立校企實踐基地,緊跟通信最新技術,增設了物聯網近程通信、通信全網融合、軟件無線電等特色課程,課程設計上推行案例式、項目驅動式教學,共同編寫實踐實訓類教材;堅持“傳授知識、能力培養和實現價值”三位一體融合,全面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具體如圖2 所示。

3. 3 協調發展特色

以校企、校地、校校共建課程資源為先導,形成了以“學科競賽、技能證書、成果培育”聯動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特色。

4 建設舉措

根據產教融合內涵要求,通信工程專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師資建設為手段,以教學內容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適應通信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建設優質的核心課程,改善實驗實踐條件,建設教學科研團隊,建立相關教學標準,帶動和示范同類專業的建設。構建“一條主線、二大目標、三類支撐、四種手段”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如圖3所示。

4. 1 探索四輪驅動,優化產教融合機制

積極探索基于“四輪驅動”(即責任驅動、價值驅動、內涵驅動和愿景驅動)的產教融合合作機制,學校各職能部門與學院高度重視,校企雙方從“融入”走向“融合”。校企雙方的專業負責人和課程負責人定期深入行業調研,通過深入銜接與合作,打破“表層”合作,豐富合作內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持續發展為目標,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和評價,共同推進課程資源、課程教材建設,方案制訂后提交教學指導委員審批后執行。

4. 2 發揮體系優勢,推進專業建設規劃

立足無錫及江蘇地區,對產業鏈上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密集調研,深度研討,尋找校企合作、體系共建的新途徑。重點在對開放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兩類教育融合路徑與人才隊伍建設進行研討,明確通信工程專業建設思路,樹立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的信心,為未來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4. 3 對接新興產業,協同培養創新人才

以立德樹人為宗旨,結合無錫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交叉融合;創建了“分階段、分類別、分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堅持通信工程專業實施專業雙負責人制度,即校企雙方各派一名骨干教師擔任專業負責人。充分利用產教融合行業資源優勢,調研設置新專業必要性和可行性,向學院的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專業論證報告;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全程指導,并提供咨詢指導意見。

與多家知名企業展開合作,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論證,把專業理論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緊密結合,課程目標滲透到實習實踐的全過程,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4. 4 融合多方資源,形成特色教學體系

依托學?,F有的創新創業實踐中心、ICT 學院和產業學院,與多家知名企業建設通信全網融合產教融合基地、創新平臺和考試認證中心和就業實踐基地,基地和中心為通信工程專業提供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通信全網融合實踐,以及軟件無線電綜合系統設計和物聯網綜合實踐等共建課程的實踐教學,工程創造學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等雙創課程邀請聘請校外工程師進行教學,遵循OBD 理念,實踐學分占總學分的30% 以上,形成分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教學手段,為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條件保障。

4. 5 深化教學改革,建立“3+1+X”教學模式

堅持“專兼結合、校企聯合”師資建設原則,建立產教融合的優秀科研教學團隊,目前建有高能效5G 工業互聯網風險控制技術科研團隊、物聯網通信教學團隊和創新創業實踐課程教學團隊;基于“厚基礎、強技能、高素質”的理念,建立“3+1+X”的校企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和多家公司探索出“工程實訓”“以證代考”等應用型人才教學方式。

4. 6 堅持成果導向,完善創新創業機制

學校和學院建立基礎科研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創新創業基金和創業載體與孵化的長效機制,形成了省—?!喝壌髮W生創新體系;以賽促學,開設競賽培訓課程和學科競賽實驗班,形成了由學科競賽、技能證書、專利申請等沖抵學分的機制。

利用學校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積極與無錫大中型企業、研究院所合作,創建一流實踐創新平臺;進一步推進學科競賽建設,堅持以教促賽、以賽促學、以學促教,實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因材施教與分類培養相結合,兼顧“專業+專長”以及“特色+特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強化實踐能力,著力培養滿足地方先進產業發展需求的多元化創新人才。

5 結語

該文以無錫學院為例,重點闡述了產教融合模式下通信工程專業建設目標和建設措施,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建設該專業的工程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結合無錫市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產業規劃,以“新工科”為指引,打造區域一流、特色鮮明的通信工程專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教學內容改革為動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建立相關教學標準,帶動和示范同類專業的建設,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撐。

猜你喜歡
建設措施通信工程專業建設
高校辦公室凝聚力建設探討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建設 
國有企業信息工程一體化建設管理模式初探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探析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淺析鐵路通信工程應用接入網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