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指導學生朗讀《沁園春·長沙》

2023-04-09 01:41郭秀霞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 2023年12期
關鍵詞:沁園春·長沙沁園春詞作

郭秀霞

《沁園春·長沙》是新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這首詞一直備受朗讀者們的喜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借此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和愛國主義精神。本文主要談談如何指導學生朗讀《沁園春·長沙》。

一、幫助學生知人論世,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敝苏撌朗呛苡斜匾?。朗讀是一門語言藝術,可以借助聲音來表達情感與思想,展現文學作品的美學價值。朗讀作品,首先就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并體驗其情感,從而把語言文字更好地轉化為聲音。正如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說:“語言就是一架展延機,可以拉長感情?!币虼?,在指導學生朗誦《沁園春·長沙》之前,教師需幫助他們知人論世,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沁園春·長沙》創作于1925年。當時的毛主席只有32歲。他離開故鄉韶山,來到了長沙,重游橘子洲,萬分感慨,因而創作了這首經典的詞作。1925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的工農運動高漲,各種反帝反封建的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與此同時,反動勢力為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開始瘋狂地鎮壓革命力量。此時的毛主席面對壯美的湘江秋景,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面對復雜的革命局勢,面對翻滾的革命浪潮,他展現了寶貴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斗志,表達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豪情。從整體上看,《沁園春·長沙》一詞的情感基調是樂觀向上、豪邁激昂、深沉大氣的。

了解了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帶著飽滿、向上、積極、樂觀的情感去朗誦,通過聲音的輕重緩急、節奏的快慢來展現作者的情緒,與作者對話,與時代對話,用聲音去再現被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毛主席的樂觀豪邁、斗志昂揚。通過知人論世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學生就能借助聲音更好地傳遞作品中的情感,達到以聲傳情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關注字句,把握作品的節奏

詩詞與音樂有著密切的關系。經典的詩詞作品往往具有音樂美。著名詩人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詩歌創作要注重“三美”,即:建筑美、繪畫美和音樂美。歐根·希穆涅克在《美學與藝術總論》中曾指出:“文學作品的語言,特別是詩歌作品都與音樂分不開?!睂Υ?,在指導學生朗讀詩詞作品時,我們要引導他們關注作品中的字詞,在含英咀華、仔細回味的過程中把握詩詞的節奏,讀出韻味,讀出節奏。

《沁園春·長沙》兼具內容與形式之美。全詞分為上下兩片,上片著重寫景,下片重在抒情。整首詞的韻律猶如一曲激昂的交響樂,情感非常飽滿。一開始,節奏非常舒緩,隨著景物的變化,詞人的情感噴薄而出,節奏慢慢加快。在指導學生朗誦該詞的過程中,我們要讓他們品讀其中的字詞。如:首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中的“獨”,是整首詞的“詞眼”。在朗誦上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聲音拉長,用舒緩的節奏去讀。進入下片,詞人的情感逐漸飽滿。學生應該慢慢加快節奏,提高音量,使情感更加飽滿、激昂。

三、指導學生想象畫面,感受作品的意境

蘇軾曾這樣評價王維的作品:“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敝袊脑娫~往往極具畫面感,能以文字呈現出圖畫之美?!肚邎@春·長沙》就是這樣一首典型的作品。在指導學生朗誦時,教師可以帶領他們想象具體的畫面,感受詞作的意境。

在詞作中,作者一共描繪了四幅圖畫(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展現了無比美麗的湘江秋景。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朗誦時想象具體的畫面,感受作品的意蘊。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文字與畫面之間建立起具體的聯系,將聲音、畫面、情感融合在一起,借助聲音去呈現畫面,展現作品的美。具體來說,可以播放名家的朗讀音頻,讓學生閉上眼睛,跟隨聲音去想象具體的畫面。之后,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合適的音頻,跟隨音樂朗誦作品,再現畫面。當然,學生也可以借助視頻、圖片等輔助朗誦。

總而言之,《沁園春·長沙》是一首經典的詞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合適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誦這首詞,提升其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沁園春·長沙沁園春詞作
沁園春·贊中原
沁園春
沁園春 ·春朝送暖
《沁園春·長沙》“誰”主沉浮之質疑
以《沁園春·長沙》教學為例培養中職生的社會參與素養
解讀《沁園春·長沙》中的“獨”
讀毛主席《沁園春》感懷
更 正
《沁園春·長沙》的詩意化預言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