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通識課體驗式教學探索

2023-04-18 12:54馬亞靜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通識心理咨詢體驗式

馬亞靜

通識課教學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但目前在很多高校,通識課仍然幾乎是“水課”的代名詞。除了管理和觀念方面的原因,通識課的教學模式也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何改進通識課教學模式,化通識課教學的痛點為亮點,發揮通識課在培養人的主體性、感受性、創造性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就成為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高校通識課教學的痛點

1.教學目標偏離,重教輕育

作為一種人文教育,通識課的教學秉持“回歸人本身”的理念,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增加受教育者對不同學科知識的了解,使其在學習、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能夠以開放的思維搜集資料、尋求合作、融會貫通,最終孕育出完全、完整、真正的“全人”。其重點是促進學生在獨立思考、健全人格、科學精神、人文情懷及社會責任感上的收獲與成長。因此,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重在“育”而非“教”。

很多通識課教師將通識教育簡單理解為專業類課程的通俗化或大學本科的基礎教育,將專業課教學的方法和授課流程直接搬入通識課堂。這使得通識課程雖然注重了系統性、理論性和專業性,但在打破學科壁壘、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有機關聯、形成融會貫通的知識體系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意趣更是較為忽視的。

2.教學形式單一,重講輕練

為培育“全人”,通識教育課程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社會交往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程和學生特點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然而由于通識課教學仍較多沿用專業課的教學思路,重視課程信息量和對理論的掌握,因此通識課的教學方式以介紹性講授為主,即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屏幕展示教學內容,而較少組織學生討論、辯論、練習、合作等,較少從學生個人興趣和發展需求的角度設計教學教法。其優點是效率高、信息量大,缺點是通識課容易成為知識普及課而流于說教,學生的主體性難以被激發。

3.教學內容狹窄,重理輕情

在信息時代,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網絡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獲取感興趣的知識和信息,因此單純的知識傳授已不符合時代和學生的現實需求。然而目前通識課的教學仍然會按照教學大綱、教材按部就班地講授固定章節的內容,而教材的知識較為專業和狹窄,這就限制了既有理論學習之外的討論、對話、練習、應用等。

4.教學參與度偏低,重績輕能

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道德、理智、情感的和諧發展的教育,其選擇內容寬泛,選修方法自由,學生從中可以開放自我、充分合作、獲得有效的個人學習體驗。這有助于化解單純專業教育的弊端,滿足素質教育的多種需求。但是,由于通識課的成績高低對學生各項評優和求職就業影響不大,因此對一些學生而言,通識課是不重要的,只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而學習,于是出現了選而不修、修而不聽、課堂上參與不足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注意調整課程內容、采取多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會使學生能力培養受限,課堂死氣沉沉而成為大學生混學分的重災區。

二、體驗式教學融入高校通識課教學的優勢

1.體驗式教學及其理論基礎

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育對象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創設的教學體驗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獲得感受、激發情感、建構知識、生成意義、指導行動并最終使學生產生正向變化的教學模式。

體驗式教學的基礎是體驗式學習理論。18 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強調自然主義,認為“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1];20 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學”,強調個體體驗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勒溫提出群體動力理論,認為人的心理、行為決定于內部需要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皮亞杰的學習與認知發展理論認為,體驗、觀念、反思和行動四個維度構成了成人基本的連續性發展思維;1984 年,美國教育家庫伯提出了體驗學習圈理論,他將學習定義為“一種通過經驗轉化創建知識的過程”,認為體驗學習是連接個人發展、教育和工作的紐帶,其過程是由“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行動應用”四個適應性學習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2]。

2.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及優勢

(1)以學生為主體。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教師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對知識被動接受,獨立的、批判式思維的訓練相對缺乏。體驗式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對學習自我負責且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們在課堂體驗活動中發現自己的能力盲區,繼而通過對話、合作、思考、感悟,對知識進行主動學習和建構,發展出相應的能力、情感、人格和價值觀。老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為學生創設有利于知識建構的課程框架,設計和引導體驗活動,推動學生反思和行動。同時,老師也是平等的對話者。老師尊重學生的思想和體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并樂于分享個人的觀點和經驗,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差異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擺脫了工業時代“標準件生產”的模式,發掘了師生潛力,為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2)以體驗為基礎。沒有真實生動的體驗,記憶和理解的內容往往是空洞的、外在的。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含義和追求知識的意義。個體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地內化知識、運用知識,而不是囫圇吞棗地儲存知識?!案惺堋笔沁M入內在歷程的入口,當學習進入感受層面,課程對學生來說就不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鮮活有趣的經驗,進而愿意投入其中。與傳統“我講你聽”的模式不同,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本人的親身體驗,這種體驗包括實戰層面和心理層面。實戰層面是指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參與活動,如演講、合作、模擬、執行任務、解決問題。心理層面是指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學生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情緒的變化、意志的強弱、行為的模式、觀念的沖擊等并對這些情況進行回顧和反思。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在行動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運用、在運用中驗證。它在課堂上提供實驗的場景、行動的機會、互動的機會、實踐的機會、反饋的機會,讓學生覺察成長的方向,懂得合作的意義,然后開始尋找答案。這時,真正的學習就開始了。

(3)以全面發展為中心。通識教育旨在使學生受到更廣泛、更全面的教育。通識課程用更加全面、寬泛的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具備在走向社會之后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3]。體驗式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認知,還關注學生的情感、意志、動機、行為和價值觀等多個方面,致力于促進人的整體協調與全面發展。傳統的教學之所以低效,是因為在教學目標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過于注重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忽視了對意義的追求。與此不同的是,體驗式教學不但注重以理服人,而且珍視師生情感的變化和生命的體驗,善于以情感人,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望。只有認知與情感達成一致和共振,才有可能實現從認知到認同,進而轉化為內在信念。經過體認的知識和師生間的平等交流,會建構出與符合社會要求的價值觀。

(4)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保障?!秾W記》有言:“親其師,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引發學生參與興趣的關鍵。良好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師生之間處于平等交流和內在聯結的狀態。在自由開放寬松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對學生真誠有愛,無條件地接納、信任和欣賞學生,傾聽、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想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引導學生拓展和豐富自己的眼界,學生也可以了解教師真實的感受、觀念和主張,而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坦誠深入地進行交流。課堂上沒有評判和指責,只有共同的交流、探討和嘗試,師生教學相長,彼此的體驗和感悟都可以得到進一步深化。

三、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通識課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在通識教育課程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化現有的痛點為亮點呢?以下將以“心理咨詢與治療”課程為例來進行具體闡述。

1.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通識課中的應用過程

“心理咨詢與治療”是通識類公共選修課,適用于全校各專業。作為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心理咨詢與治療”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生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為宗旨。通過該課程學習,學生將掌握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和助人能力。傳統的教學側重知識的識記、思維的訓練,重“腦”。但由于心理咨詢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真誠、接納、尊重等特質更為關鍵,因此課程突出“心”的升華。為此,結合教學理念及課程特色,本課程主要采用了體驗式教學方法。

(1)明確目標,建立聯結。課程之初,教師向學生明確闡明體驗式教學的意義和總體安排,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對課程的期待,師生共同制定雙方認可的具體教學目標,并且彼此做出積極投入的承諾和尊重、保密等倫理承諾。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通識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關鍵。因此,在課程之初,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信任,建立心理的聯結,形成支持性的、安全的課堂環境。

(2)創設情境,生發體驗。教師在課堂和課后,創設不同主題和層面的情境和情感體驗。例如,每個學生向全班做自我介紹,臺下同學分析其語言和非語言信息,推測其個性和經歷;畫家庭圖,讓學生體驗到對自己、對家人的情緒情感;讓學生面對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體驗危機干預過程;讓學生面對一個失戀的朋友,體驗安慰的幫助作用;等等。針對學生在體驗過程遇到的困難或挫折,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示范、指導、檢查、提醒、點評。值得注意的是,“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大學生的實際,學生能夠理解,也愿意參與其中。否則,只是教師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罷了”[4]。

(3)總結反思,構建知識??偨Y反思是體驗式教學中的升華環節,包括階段性總結反思和最終的總結反思。教師以兩周或一個月為一階段,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觀察和體會進行總結反思,彼此交流觸動情感的共鳴。之后,教師進行評價反饋凝練,以此來促使學生打破原有的知識體系并將新的知識內化到個人的認知體系和價值體系。

(4)躬行實踐,主動檢驗。在課堂內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業創業、人際交往、社會實踐方面多做自我挑戰,在實踐中檢驗課堂上的學習所得是否可以運用于生活和個人成長。例如,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是否可以調整看待問題的視角,是否有助于對自我的了解和情緒的調節,是否能夠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因為,“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東西,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檢驗之后,學生再回到課堂討論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心得,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反饋,教師進行支持和答疑并鼓勵學生的正向思維和積極行動。

2.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通識課中的應用層面

(1)體驗式教學理念。其一,因材施教,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在通識課程“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學生來自全校各學科、各專業,在接觸心理咨詢與治療之前,對該課程并沒有太多了解,甚至存在誤解。他們的選課動機各異,大致可歸為四類:一是解決個人心理困擾,二是了解他人,三是興趣愛好,四是獲得學分。因此該課程就不能僅僅講授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專業知識,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動機和期待,找到每個學生的最佳學習區,實現多方面、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面對解決心理困擾的需求,教學要具有操作性和實用性;面對了解他人的需求,要促進課堂對話和人際互動;面對心理愛好者或心理委員,要提升他們的心理咨詢知識技能;面對只是獲得學分的初衷,要在課堂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其二,聚焦改變,在體驗中成長。老師不聚焦在學生負面的事件或行為上,而是聚焦于改變。這意味著教師不是分析、評判學生的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從想法、期待和渴望去做調整,增強良性應對的行動力。其三,全人目標,避免學習的異化。通識課以培養“全人”為教學目標,它并非只關心單一的智識,而是兼顧思維、情感、能力、價值觀以及社會參與等各個領域,旨在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情感能力、溝通能力、價值踐行能力。其四,正向導向,增進師生關系。課程把重點放在學生正向積極健康的部分,而非負面病理的部分。這種導向滿足了學生 維護自尊的需要,創造出一個安全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勇于開放自我、樂于合作。課程主張“小改變可以推動大改變”,這有助于消除學生對改變的畏難情緒和逃避傾向,進而也更容易認同和融入課程教學。

(2)體驗式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整合了情境體驗法、案例分析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并將心理咨詢技術融入其中,打造了豐富的、沉浸式體驗的課堂。例如,邀請學生上臺從別人的視角介紹自己,繼而老師帶著好奇對該生提問,引出他更深的自我認識,然后讓臺下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說出對自我介紹者的印象和推測;請學生準備某個心理議題,在課堂和學生現場演示如何進行薩提亞模式的“歷程性提問”;用OH卡牌為學生做現場咨詢;在講“心理咨詢技術”時,讓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來訪者和咨詢師,進行咨詢模擬;運用冥想幫助學生探索自己、與人聯結;等等。

(3)體驗式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上,通識課強調普遍性和入門性,專業性、復雜性和難度不宜過高,以適應不同基礎的學生。知識點之間不必線性排列、環環相扣,而是可以分散安排,強調知識的趣味性和生活化,這樣可以加快課程進度并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此外,通識課并不完全是價值中立的知識教育,而是貫穿著價值觀引領、品德塑造和能力培養?!靶睦碜稍兣c治療”課程內容涉及人的感知、情緒情感、思維、行為、能力、人格、價值觀等多個方面,蘊含著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盡可能地在每章內容中挖掘立德樹人元素。例如,通過對不同心理問題和成因的分析,訓練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對差異的包容性;通過正念冥想、同理心練習和咨詢過程模擬,培養學生對自我和他人的接納、尊重、理解;通過對生存姿態的雕塑,使學生加深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改善溝通方式并發展更融洽的人際關系。

四、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通識課教學中的實施效果

經過為期五年的教學實踐,體驗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對教學的評價中,“非常滿意”占95.65%,“滿意”的占4.35%,滿意率100%。根據課堂觀察、課程反饋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前后測對比,在本課程結束之后,學生的焦慮水平降低,感恩和希望感增加,心理彈性提高。以下選取學生的部分評教反饋,以期展示教學的實際效果。

“老師更注重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并且很細心地想讓我們在比較沉重的學業壓力之下得較好的心理慰藉。課堂上老師通過一些貼合主題并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心理案例,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心理心理學概念,讓我們能夠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也能處理自己跟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老師所講到的‘看見即療愈’?!?/p>

“通過半個學期這門課程的學習,我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便是冥想。最近一個月里,我堅持每天晚上睡前進行一個十分鐘的冥想。逐漸地,我發現我變得更加平和起來。冥想在疫情期間集中隔離點的日子里,起到了緩和心情、減輕封控帶來的孤獨感和提升了我網課期間緩解焦慮的多個作用?!?/p>

“最讓我感到驚心動魄的是每次的自我介紹環節,能看到不同的同學介紹自己,讓我認識了更多不同性格的人,深刻理解了多元化的含義,同學們也能從介紹人的神態、動作、語言等方面合理地推斷出進行自我介紹的同學的性格和當時的心情?!?/p>

“寫個人成長報告的時候我哭了很多次,也許是想起了過往不好的經歷讓我感到難過,但眼淚里更多的是對過去的一種釋懷。坦言之,我不感謝這些傷痛,我感謝在傷痛中成長起來的自己,感謝這份堅強和勇氣,未來也會帶著這些珍貴的品質繼續前行,怡然自得?!?/p>

總而言之,“心理咨詢與治療”課程的體驗式教學讓學生綻放出生命的五朵金花,即愛的能力、獨立自主、聯結、價值感、安全感。通過課程學習,他們看到了生命的各個層次,了解到了行為背后的個人內在系統,通過與內在的聯結獲得了自我接納、自我成長,通過人際互動理解了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

猜你喜歡
通識心理咨詢體驗式
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體驗式作文教學之我見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除法豎式的體驗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讓快樂充盈高中地理課堂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