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大學生心理素養提升中的作用

2023-04-18 12:54馬千珉周建萍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指導者個體情感

馬千珉,周建萍

表達性藝術治療起源于藝術治療,是一種融合音樂、舞動、繪畫、戲劇等不同藝術形式的心理治療技術和方法。表達性藝術治療強調非語言的肢體、情感表達與抒發,通過整合多種感官刺激,為參與者積極探索自我潛能、自我表達和個人興趣提供了機會和環境[1]。從學術領域來說,表達性藝術治療以心理學和藝術學作為理論基礎,歸屬藝術心理學范疇。它以藝術活動和藝術作品作為媒介,靈活地運用了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等的理論與方法。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以藝術表達為媒介的心理治療方式,能夠吸引大學生的興趣并以此來保障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一、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整合性特質

1.個體內外交融的整合性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藝術表達形式上多種多樣,繪畫、音樂、舞動、游戲等都屬于它的范疇。但它不同于專業藝術傳達,不追求表達上的專業性、審美性,而是更專注于心理體驗上的真實性與心理治療上的實用性、效用性。換言之,它是藝術表達而不是藝術表演,更重于內在情感的體驗和自我創造力的呈現,在表達中追求真實,并不在乎藝術結果的審美性。表達性藝術作為內在心緒與外在行為的結合體,是表達者心中所呈現出的一種意象,是一種融合情感的意境?!熬撤仟氈^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保?]表達性藝術作為意象的具象化具有獨立的生命力,其所體現出的感知性及人性化色彩可以超越理性的認知。這種多重融合的體驗是內心的展示,它“既可以在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和手勢中集中表現出來,也可以在人的談吐、衣著、房間布置方式和運筆動作中表現出來,還可以進一步從人們發表的見解或對于某一事件所作的解釋中表現出來”[3]。外部的表現是內在情緒的表達,內在情緒直接存在于外部藝術的動作之中。身與心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媒質,但它們在結構性質上具有等同性,且這兩種等同性的特質融合為一體渾然于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整體架構之中。

2.各種藝術形式和方法的整合性

對各種藝術形式和方法的整合,是表達性藝術治療不同于一般藝術治療的重要特征。它不追求藝術表達的美與不美,而強調內在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和藝術表達的創造性。這種藝術可以“從生活中攝取一剎那、一片段。給它灌注生命,給予完整的形象,從而成為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4],表現出不一般的心理意涵。在藝術治療方面,傳統的藝術治療一般采取比較單一的藝術形式,而表達性藝術是對各種單一治療形式的技術包括方法的整合。這種藝術療法雖然從理論上可以細化為心理教育取向的藝術療法、精神分析取向的藝術療法、格式塔理論取向的藝術療法等,但這些理論都是從問題的不同角度(或側重于問題的不同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敘述方式而已,在具體的表達性藝術治療過程中,還是會相互融合與相互補充以最終達到治療效果。因此這種整合既體現在理論上的整合,也體現在具體治療方法中,是全方位的整合,如個體與團體治療的結合、多種藝術治療手段的運用等。

3.心理資源與人格特質的整合性

表達性藝術倡導積極性關系的構建及對自我積極心理資源的發現。它體現在對大學生成長能力的培養、對情緒的體驗和關注、對優勢的挖掘和表達等。我國傳統教育傾向于挫折類鞭策教育,而表達性藝術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干預,借助各種藝術媒介激發大學生情感的表達,能夠觸發大學生對自我的發現和認同。大學生在人際關系中會面臨困惑或迷茫狀態,往往對自身情緒具有排斥感、回避感,希望能夠自我消化。表達性藝術以人為中心的理念能夠提升大學生的的自我接納度與認同感,將情感投射到藝術表達上,使得他們將內在情緒或意念化為藝術作品上的符號,將符號與情感結合起來,進而促使自我進行整合和緩解壓力?,F代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表達性藝術的推廣空間更為多元化,既可以近距離接觸,也可以進行遠程輔助,更加凸顯藝術表達的整合性。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大學生的個體化特點,指導者可設置不同的藝術形式和體驗主題,以達到因人利導的效果。例如,在藝術材料的準備上與表達空間的設置上,要體現出舒適性,要注重背景的配合與氣氛的營造。指導者要有能力根據大學生不同的個性特質和心理困惑,選擇不同的媒材和藝術手段。

二、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非言語性溝通特質

1.繞過語言的防御功能

表達性藝術療法是“一種非言語性的心理治療技術”,主要通過藝術媒介的非語言溝通技巧的介入,疏通求助者過往累積淤堵的身心情緒。這種溝通特質上的非語言性,有著語言所不具備的持久性。藝術本身具有慰藉心靈的作用,表達性藝術作品的存在可以給予人更長久的回顧并能夠產生更深的洞察,能夠釋放被言語所壓抑的情感或情緒上的困擾,觸動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使得個體更深刻地認識自我。大學生處于青春期后期,在自我認知、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困擾,甚至很多學生存有比較嚴重的抑郁、焦慮等癥狀。有些大學生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自我情感,警惕心強、安全感缺失,對語言咨詢有阻抗性。另外,大學生的生活閱歷淺、抗壓能力低、產生焦慮情緒快等特征更加深了語言上的抗拒感。表達性藝術治療能夠突破年齡、認知能力、語言表達等限制,通過身體動作、感官體驗、繪畫、隱喻、冥想、吟誦等多種表達形式,繞過語言的防御功能,直接在負責直覺、情緒情感的右腦神經層面工作,同時指導者適時的引領與點化又強化了左腦在意識層面的覺察與整合。

2.發揮自我表達的天性

大學生自我意識突出,但是抗壓能力弱,容易迷茫、恐慌和對外界關閉內心世界自我。有些大學生不愿意用語言表達情感,卻喜歡用肢體性語言或歌唱舞動或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表達性藝術作為載體,是大學生運用身體表達內心、探索自我的一種方式,它可以挖掘大學生的情感表達,提高他們在表達、溝通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不同的藝術媒介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表達自我的天性,使他們在安全的情境下進入自發性、自創性的自我表達之中。個體通過這種不需要語言的藝術表達,及其在表達中的進一步創造,能夠更深地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從而接納自我。這種對自我的接納實際上就是對自我的療愈,是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人的基本條件。表達性藝術使得外在之自我逐漸走向對內在之自我的探索。只有外在與內在的自我相融合,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社會人,才能建立起與他人更為親密的關系。

3.體現自由表達的非邏輯性

“啟于心,游于藝”,表達性藝術治療是藝術對心靈世界的真正走入。它的情感性、想象性、非邏輯性以及無計劃性的直接表達,實際上也在體現個體的一種線性邏輯,表象上的無序實際上是情緒上的有序釋放。藝術所要傳達的真正價值在于藝而不是技,而藝是創造、是真實情感的自由表達。表達性藝術治療遵循的是藝的展現,體現的是藝術的真諦。音樂旋律的準確度、舞蹈動作的優美度、繪畫筆觸的和諧度等不是它關注的重點,它注重的是個體在借用藝術形式表達時情感的真實性、釋放的程度性、精神的放松性、沉浸的投入性等。表達性藝術所體現出的非語言的表達實際上包含千言萬語在其中,注重的是個體情緒的釋放、情感的表達、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創造等,并以此體現藝術之于心理的真正價值。

4.在無意識中發現自我

表達性藝術治療是用身體說話,用動作表達,用情感體驗,這是個體的自由書寫和思考過程。個體的身體動作和藝術創作不需要邏輯上的思維,不用刻意制定計劃,不受任何外部條件的羈絆,而是處于精神的自由和情感的自如狀態。表達性藝術治療過程就是個體通過表達性藝術來展現無意識的自我,在展現中實現自我、完成自我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自我內在的沖突得以舒緩,情感得以調諧,自主神經系統得以平衡,身體、心理和精神逐漸達成一致和諧。在充分放松與清晰的體感里,個體會從內在生發出真實、活力、充實與愉悅的感覺。這種完全投入的狀態勝于千言萬語。這不同于分析性、醫學性的治療,它是讓個體從無意識中逐漸發現那個充滿更高意識的自我。它既是個體的自我治愈,也是指導者參與其中的藝術心理教育。

5.以共情喚醒自我力量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非言語性共情能引導大學生體驗深度的情感與聯結,療愈自我,和諧關系。指導者對大學生的深度共情是其工作的主要部分。指導者定位于自己的陪伴者身份,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只是做一個安靜的陪伴者,認真觀察個體的表達過程,體會他的藝術體驗。指導者以非語言的情感上的共鳴、體驗上的感受來達到對大學生的認可,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覺到被尊重的感覺。這種情境與能量能激發學生喚醒自我力量、覺察自我價值,使他們與內心的自己深層聯結以達到自我悅納的育心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指導者不是理論上的分析批評者,而是情感上的感同身受者。面對需要幫助的個體,指導者不能窺探隱私,不要擾亂正在進行的表達和創作,要體現出對他們的信任、尊重與欣賞;在指導中要能夠精神放松,發揮引導藝術想象、激發情感表達的作用,同時告知表達個體作為指導者自我的共情體驗以鼓勵其能夠更好地進行表達。

三、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創造性特質

表達性藝術治療將娛樂性、象征性與隱喻性等多種特征集于其內,創造性地營造出一個有趣的、真實的場域,在為大學生內在心理的沖突提供釋放途徑的同時也能夠激發起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升其綜合素質與心理素養。

1.促發生命原有的創造性

人類的創造能力與生俱來就擁有,創造性與心理治療之間存在著共性關系。人作為最深刻了解自我的個體,其自身內部具有無限的潛力用于自我理解,而創造力是使得這種潛力被開發出來的主要因素。表達性藝術是對自我內心深處曾經迷失部分的找尋和喚醒,從而促發生命原有的創造性,并進一步解決內在心理的沖突,達到治療的效果。對于成長發展階段的大學生,在關注他們獨特性的同時,要相信大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在“畫”說自己、“圖”表自我、“唱”出情感、“舞”動情緒中充分發揮自我的創造性,使其成為心理治療中主動的參與者、自然的自愈者。創造力能夠使得內心深處的情緒狀態得以表達,自我的情感體驗得以激發,避免了心理狀態失衡。

2.克服自我缺失的安全感

成長過程中的不安全感會在成人后不自覺地向外部投射,潛意識中的不安全感容易在外在行為層面體現出過度敏感、過度在意別人的言行、對外界的過度期望和焦慮等,阻礙了心靈的自由與學業上的深入與創造。藝術表達過程中,對潛意識層面的導入、對深層人格的發現,有助于大學生克服安全感缺失的狀況。如舞蹈治療通過身體的律動,會達到身體的自然性、心靈的釋放性和環境的社會性的整合;繪畫治療通過手部的自由創作、腦部的無限想象,能夠提升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從而享受創作所帶來的美好情趣;音樂治療通過聲音、旋律、節奏等音樂元素的融入,愉悅身心,培養美好的情感與情操,獲得身心自由;游戲活動、心理劇等的團體治療能夠使得大學生自我在一個相對放松、好玩的環境中,通過團體的配合,釋放心理壓力,整合人際關系。這些表達性藝術激發了大學生們參與的興趣與內在的創造性生命活力,能夠真正走入大學生的內心世界,獲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3.在理解與尊重中自我創造

在激發大學生內在自我的創造性上,指導者起到重要的引領與示范作用。指導者在輔導中主要以人為本,不以治療為核心,重點關注的是對大學生的自我成長能力的信任、尊重與啟發。在具體指導過程中,指導者首先要評估學生個體心理問題的形成根源、呈現狀態等。然后,指導者會創設一種平等、尊重、開放、共情的氛圍,引導大學生通過藝術表達的形式將自我困擾展現、解脫出來。他們是合作者與共創者,彼此信任與開放,同時保有界限。指導者對藝術表達中的大學生要發自內心地理解與尊重,接受他的各種形式的情緒宣泄,使得其能夠釋放自我和保持心理的暢通感。指導者在提問方式上要盡可能開放化,還可以播放適合于表達語境的音樂,使得個體能夠在放松中發揮自由聯想,充分發揮其創造力,以達到心理狀態重建的效果。

四、結束語

當今社會大眾面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交融、網絡空間等多維元素的影響,尤其是智能手機的使用,使得他們在享受現代化信息便利的同時也失去了“真實的人”與“真實的互動”,人類本能的感官之間的聯結、互動被虛擬的網絡空間所替代,這必然給大學生帶來諸多的心理沖突、失衡與挑戰。表達性藝術治療所具有的豐富功能,適用于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這是因為大學生群體處于人生身心發展的特定階段與關鍵時期,高校的教育環境與教育資源也為其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表達性藝術治療充滿隱喻性的個性表達,具有降低大學生的防范性、提升自我認知性、強化思想上的開放性等特點,所體現出的非言語性實際上是一種超語言的力量。在與指導教師相互體驗、感悟、感動的過程中,個體的心理狀態不僅能逐漸趨于平和有序,而且能綻放活力、振奮自我、追逐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歡
指導者個體情感
表達感謝的方式與時機對高職學生朋輩群體指導互助效果的影響研究①
——基于目標理論
表達感謝的方式與時機對高職學生朋輩群體指導互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善傾聽會提問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