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岱小品文用典的特色與意蘊
——以《陶庵夢憶》為例

2023-04-19 11:31陳婉敏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陶庵夢小品文張岱

陳婉敏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州 350007)

張岱(1597—1689),字宗子、石公,號陶庵、蝶庵、古劍老人等,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清之際文學家、史學家,出身仕宦之家,青少年悠游自在,創作了許多詩文。明亡后,避兵災于剡中,于兵災結束后隱居四明山中,潛心著書,著有《陶庵夢憶》和《石匱書》等。張岱的小品文集晚明小品之大成,被譽為“小品圣手”,其代表作《陶庵夢憶》記述明末清初的社會生活,反映作者的心境。本文以林邦鈞注評的《陶庵夢憶》為底本[1],探索張岱小品文的用典特色與意蘊。

一、《陶庵夢憶》典故分類考察

近代作家黃裳評價張岱“是一位歷史學家、市井詩人,又是一位絕代的散文家”[2],深厚的文史修養使其小品文創作典故征引十分廣泛。據統計,《陶庵夢憶》有175處用典,筆者將其分為語典和事典。

(一)語典

語典指已有出處的語句。歷經千百年的積累和沉淀,明清時期可供文人征引的典故數量十分龐大?!短这謮魬洝返恼Z典來源上至《詩經》《楚辭》,下至明清小說,甚至諸子散文、史學著作、大家名言都是其取典之處。

1.對經部典籍的引用。無論是抒寫物我交融,還是記錄日?,嵤?,張岱始終懷抱觀照生活的初心?!短这謮魬洝ゅе僦t雕刻》以“粥粥若無能者”形容濮仲謙卑微謙恭[1],“粥粥若無能者”出自《禮記·儒行》中的“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3]?!短这謮魬洝つ湘偲韷簟分械摹胺瞧湎戎扔X,何以將得位夢棺器,得財夢穢矢”[1],化用《孟子·萬章上》中的“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4]。而引用最多的經部典籍當屬《詩經》?!短这謮魬洝P州清明》寫道:“南宋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而余目盱盱,能無夢想?!盵1]“有西方美人之思”出自《詩經·邶風·簡兮》中的“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5]。張岱曾親眼見證揚州的繁華景象,如今江山易主、物是人非,遺民苦楚無人知,故國之思只能寄托于《清明上河圖》中?!短这謮魬洝つ湘偲韷簟坊貞浤晟倨韷?,“夢兩楹,夢赤舄”中的“赤舄”指古時貴族穿的鞋子,出自《詩經·豳風·狼跋》中的“公孫碩膚,赤舄幾幾”[5]。少年張岱渴望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祈夢之心固然虔誠,然而16 歲少年只問功名和去留,又可曾夢見后半生國破家亡的哀痛潦倒。

2.對史書的引用。張岱不僅熟讀各類史書,而且致力于修史,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并稱“浙東四大史家”。張岱身為文史家,在創作中善于將嚴肅的史書和輕松的小品相結合,呈現一大特色?!短这謮魬洝分泄灿?7 處史書語典,涉及《漢書》《史記》《北史》《宋書》《資治通鑒》等多部史書?!稘h書·王莽傳》中有“復太官之法膳”[6],“法膳”指帝王膳食,而《陶庵夢憶·煙雨樓》以“果蓏蔬鮮,法膳瓊蘇”比喻煙雨樓的美味佳肴[1]?!短这謮魬洝み^劍門》中的“主人精賞鑒,延師課戲,童手千指”[1],出自《漢書·貨殖傳》中的“童手指千,筋角丹沙千斤”[6],一童十指,百童則千指,張岱邀請眾多名師教導家中伶人,足見對戲曲之癡迷?!妒酚洝へ浿沉袀鳌分械摹胺簿帒糁?,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7],被張岱完整引用至《陶庵夢憶·合采牌》中。張岱認為,千百年來的許多斗爭都是為了財富,財富使人肆無忌憚?!短这謮魬洝む迳纭分械摹敖^纓噴飯”[1],化用《史記·滑稽列傳》中的“仰天大笑,冠纓索絕”[7],表現文人之間相互打趣而仰天大笑的神態。

3.對諸子散文的引用?!短这謮魬洝芬玫闹T子語典主要集中在儒、道、法三家典籍,但引用《列子》《莊子》等道家語典更多。張岱在明亡后隱居避亂,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避世觀念更契合他當時的心靈世界?!短这謮魬洝つ湘偲韷簟酚袃商幷Z典出自《列子》。一處是“華胥國里,早見春秋”[1],“華胥國”是寓言中的理想國,是張岱的精神與心靈寄托,出自《列子·黃帝》中的“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8]。張岱認為功名如夢,難以企及。另一處是“夢蕉鹿”,比喻人生無常,出自《列子·周穆王》中的“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秩酥娭?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8]。張岱回顧年少所寫之文恍如隔世,當年熱衷功名之心已枯槁?!短这謮魬洝ぶ燔参募夜稹分械摹伴藱狄圆徊慕K其天年”[1],分別出自《莊子·逍遙游》中的“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和《莊子·人間世》中的“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9]。朱懿文家的桂樹被丟棄在籬笆中,無人養護,自開自落,反而花繁葉茂,與樗櫟命運十分相似。張岱用此類比人才,意為其境遇會隨才華是否受到重用而改變。

4.對前代詩文的引用?!短这謮魬洝芬玫脑娢纳婕啊妒勒f新語》《千字文》,以及嵇康、左思等人的作品,《陶庵夢憶》中有大量語典出自《世說新語》?!短这謮魬洝つ湘偲韷簟分行l玠少年問夢與殷浩中年解夢的故事,出自《世說新語·文學》,表現年少氣盛與暮年落寞的鮮明落差?!短这謮魬洝埵下暭俊分械摹袄夏曩嚱z竹陶寫,恒恐兒輩覺”出自《世說新語·言語》[1],張岱認為只有音樂才能排遣悲抑?!短这謮魬洝ち赐ふf書》中的“土木形骸”,出自《世說新語·容止》中的“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10],張岱以此形容柳麻子體態消瘦。

《陶庵夢憶》引用蘇軾的作品以詩歌為主?!短这謮魬洝そz社》中的“非關匣里,不在指頭”[1],出自蘇軾《題沈君琴》中的“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11]張岱認為,琴音不取決于琴的好壞,也不由琴技決定,只有人琴合一才能發出天籟之音?!短这謮魬洝t花閣》中的“廬山面目”,出自蘇軾《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11]。張岱認為,巘花閣堆砌過多的園林建筑反而有失美感,若是隔水遠觀美景反而盡收眼底。

《陶庵夢憶》有兩處語典出自小說:一處是《陶庵夢憶·虎丘中秋夜》中的“走空之輩”,出自《醒世姻緣傳》中的“我姓駱,俺家是錦衣衛校尉,專拿走空的人”[12];另一處是《陶庵夢憶·世美堂燈》中的“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1],出自《水滸傳》第七十二回中的“燈景詩”。

(二)事典

事典指已有出處的人物故事。楊義認為:“典故的選擇,實際上是攜帶著現實的感觸,尋找歷史的相似性?!盵13]文人在創作中引用古人古事,不僅是為了評價歷史,而且是為了在歷史長河中尋求共鳴和慰藉。文史典故是《陶庵夢憶》用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政客、文人、隱士、僧道等各類角色。

1.政治人物類。張岱雖然棄仕隱居,但是始終心系朝政,致力于修史?!短这謮魬洝氛饕恼稳宋锛扔泄Τ擅偷牡弁跤钟锌锓錾琊⒌奈某嘉鋵?,更有品德低劣的奸臣。張岱在引用帝王的典故時,往往略去帝王的政治成就,褪去帝王的光環形象?!短这謮魬洝ぬm雪茶》寫道:“瑞草固佳,漢武帝食露盤?!睆堘氛J為漢武帝晚年癡迷求仙長生,瑞草正如仙露,服食過多無益?!短这謮魬洝ざ冯u社》講述自己原本熱衷斗雞,直至“余閱稗史,有言唐玄宗……好斗雞而亡其國”[1],遂以史為鑒戒掉斗雞這個不良嗜好。張岱在其小品文中,對忠臣不吝溢美之詞,對奸臣明嘲暗諷,愛憎分明之情顯露無遺?!短这謮魬洝ど蛎穼分v述曾祖父為沈梅岡作品題字,“中郎節……塞外氈,饑可餐;獄中箑,塵莫干;前蘇后沈名班班”,將沈梅岡比作蘇武,贊揚他的高尚情操和矢志不渝的情懷?!短这謮魬洝ぶ焓鲜詹亍分械摹拌b賞之家,尚存秋壑”[1],諷刺朱氏如南宋賈似道一樣荒淫無恥,只圖享樂不問民生。

2.隱士文人類。隱士文人兼具文人與隱士雙重身份,如藏書千卷自號云林居士的倪瓚、佳作累出又醉心田園的陶淵明等。隱入煙塵后,張岱從心靈體驗到生活方式,都學習和踐行古人高風亮節的品質?!短这謮魬洝そz社》中的“但識琴中,無勞弦上,元亮輩正堪佳侶”[1],出自《晉書?陶潛傳》中的“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14],張岱認為品味音樂需要藝術的審美和精神的脫俗。在《陶庵夢憶·梅花書屋》中,張岱直言“慕倪迂清”[1]。倪瓚號云林居士,所居之處稱“清閟”,《明史》將其歸入《隱逸傳》。張岱效仿倪贊,把自己的書屋叫作“云林秘閣”。還有其他一些文人典故,如《陶庵夢憶·表勝庵》中的“重來石塔,戒長老特為東坡”[1],出自蘇軾《重請戒長老住石塔疏》,張岱希望祖父與一金和尚的交情,能像蘇軾與戒弼法師那樣深厚綿長?!短这謮魬洝の骱闶小分械摹安粍倨浜胺饒D之紙貴”[1],源自成語“洛陽紙貴”,西晉左思作成《三都賦》,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短这謮魬洝の骱闶小坊貞浳骱闶惺r,反襯如今衰敗之景。

3.僧侶道士類。無論是兒時家族營建廟庵以供祀奉,還是成年后遍訪各地廟觀,張岱對佛道的虔誠信仰始終如一,在小品文中多處引用僧侶道士類典故?!短这謮魬洝返纳畟H事典占比不大但分布集中,主要在《陶庵夢憶·表勝庵》中。梁圣峰在《張岱〈陶庵夢憶〉中的佛教色彩》中認為此篇主要有三個典故:“舍吝鋪金、道生說法、遠公結社?!薄敖o孤獨長者舍吝鋪金”源自佛經《賢愚因緣經》;“道生說法”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隱虎丘山,聚石為徒宣講至理,石皆點頭;“遠公結社”指東晉慧遠集結信徒,在廬山創立白蓮社,宣揚凈土法門。此外,“懸契松枝,萬回師卻逢西向”出自李冗的《獨異志》,有兩個典故:一是指玄奘西行取經前許愿,歸來時松枝向東而生;二是指唐人張氏致書從軍西陲的兄長,萬里路程朝往暮歸,世稱“萬回法師”。道士類事典數量較少且分布零散,較突出的有兩處:一處是《陶庵夢憶·表勝庵》中的“孤天之鶴,尚眷舊枝”,化用《搜神后記》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遼東的故事,張岱希望金和尚能如丁令威眷戀故地,重回香爐峰;另一處是《陶庵夢憶·露兄》中的“葛灶生塵”,以葛洪的煉丹爐比喻茶灶,表示過去因烹煮方法不當,導致好茶無人品鑒。[1]

二、張岱小品文的用典個性與方法

張岱的小品文用典方法獨特、多樣,善于用典和熱衷用典是其主要特征。

(一)用典個性

1.典故眾多。張岱在《陶庵夢憶·絲社》中,連用八個典故贊美絲竹的天籟之音?!爸欣梢赳薄薄百R令神交”指蔡邕與賀思令,“動操鳴弦,自令眾山皆響”出自《宋書》宗炳臥游,“非關匣里,不在指頭”化用蘇軾《題沈君琴》,“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出自《晉書·陶潛傳》?!叭獠蝗缃z”出自《世說新語·識鑒》,“從容秘玩”“友聲”分別出自嵇康《琴賦》和《詩經·小雅·伐木》?!短这謮魬洝つ湘偲韷簟返牡涔识噙_二十個,引用的事典包含殷浩、衛玠、姜子牙、黃帝等人。張岱在文中自問是像“赤壁鶴”(出自蘇軾《后赤壁賦》)一樣“一鳴驚人”(出自《韓非子·喻老》),還是像“局促轅下”(出自唐順之《狂歌行贈孟中丞有涯》)如“南柯蟻”(出自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一樣空歡喜一場?短短一句話出現四個語典,表現前途未卜的迷惘。[1]

2.典源豐富。如前所述,張岱的用典來源上至《詩經》《楚辭》,下至明清小說,甚至諸子散文、史學著作、大家名言都是其取典之處。以《陶庵夢憶·閏元宵》為例,“春王正月,孔子未得重書”出自《春秋》,孔子尊周王室大一統,但此后二百余年再無閏正月,張岱以此暗示自己留戀舊朝?!包S耇之說有征”出自《詩經·小雅·南山有臺》中的“耇不黃奇”[5],“較書分火,應暫輟太乙之藜”出自《劉向別傳》劉向校書天祿閣的故事,“為龍為光”出自《北史·文苑傳》,“含哺嬉兮”“六鰲山立”分別出自《莊子·馬蹄》和《列子·湯問》,“雞犬不驚”出自宋彭龜年《止堂集·壽張京尹十首》,“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出自王栐《燕翼詒謀錄》[1]。這些典故來源多樣,共同渲染元宵夜的歡樂氣氛。

(二)用典方法

《陶庵夢憶》的用典方法多樣,可分為直用與化用、正用與反用、明用與暗用,體現張岱高超的用典技巧。

1.直用與化用。所謂直用,指作者完整采納或截取典籍中的詞句,并運用到作品中?!短这謮魬洝こV園》中的“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藥”,出自《淮南子·修務》,生動描繪舞者的靈動柔美?!短这謮魬洝ぬm雪茶》中的“牛雖瘠,僨于豚上也”,出自《左傳·昭公十三年》,原指強國即使衰弱也能打敗小國,這里用來形容日鑄茶種類繁多,其他茶沒有可比性。[1]所謂化用,指作者將古語古事按照個人意愿刪削改造成不同形式。在《陶庵夢憶·瑞草溪亭》中,張岱將燕客所為比作“魚宏四盡”[1],即“水中魚鱉盡,山中麋鹿盡,田中米谷盡,村里人庶盡”[15],燕客數月之內將家財揮霍殆盡,比之梁朝的魚宏有過之而無不及?!短这謮魬洝侵薪^技》中的“蓋技也而進乎道矣”[1],化用《莊子》中的“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張岱調換了原句中“技”與“道”的位置,但含義不變,都是說明技與道不可分割,技藝只有日積月累才能達到心神合一。

2.正用與反用。所謂正用,指典故含義與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一致?!短这謮魬洝せㄊV遺石》中的“石后種剔牙松一株,辟咡負劍,與石意相得”[1],出自《禮記·曲禮》中的“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3],松石交錯狀與抱小兒側身交談狀有異曲同工之妙,形象寫出松樹與石頭盤根錯節之態。所謂反用,指引用典故的相反意思或情感,從而產生不同的語言效果?!短这謮魬洝そz社》的“既調商角,翻信肉不如絲”[1],意思是歌喉再美妙婉轉,也抵不過曼妙琴音,反用《世說新語·識鑒》中的“絲不如竹,竹不如肉”[10]?!短这謮魬洝らc元宵》中的“較書分火,應暫輟太乙之藜”[1],原指劉向夜半勤勉校書,而張岱鼓勵學子放下書卷慶元宵。

3.明用與暗用。所謂明用,指讀者可通過典故的字面意義獲取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短这謮魬洝そz社》中的“中郎音癖,《清溪弄》三載乃成;賀令神交,《廣陵散》千年不絕”[1],說明天籟之音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成就?!短这謮魬洝熡陿恰分械摹百慌x魂,文君新寡,亦效顰為之”[1],三個典故分別出自《離魂記》《史記》《莊子》,流傳千年的凄美愛情故事為煙雨樓美景增添情韻。所謂暗用,指作者用典時隱去典故涉及的人或事,讀者只有仔細辨別才能發現?!短这謮魬洝せㄊV遺石》中的“時人比之延津劍焉”[1],指龍泉、太阿兩把寶劍于延平津化龍的故事?!短这謮魬洝け韯兮帧分械摹芭悸牽峦ぶ竦?,留滯人間”[1],指蔡邕經過會稽柯亭時,取竹作笛,能發妙聲,此處形容表勝庵超然塵外。

三、張岱小品文的用典意蘊

張岱為文善于在恬淡中翻新出奇,將題材拓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張岱通過用典廣記風物、民俗,體現他在不同時空的特殊感受,再現明清之際江浙一帶的風貌。在典故中,充滿人間煙火的各地民俗和豐富多樣的各色景觀,被賦予獨特的意義。

(一)民俗書寫

《陶庵夢憶·閏元宵》重在頌揚太平盛世,元宵夜里百姓“含哺嬉兮,共樂太平之世界”[1]。其中,“含哺嬉兮”化用《莊子·馬蹄》中的“含哺而熙”[9],意思是含著食物嬉戲,表現人們安居樂業、賞燈游樂的場景。張岱在《陶庵夢憶·金山競渡》中用“兩岸沓沓然而沸”描寫端午節[1],句子出自《詩經·大雅·蕩》中的“如沸如羹”[5],意思是兩岸人群歡呼聲高漲,像開水一樣翻涌沸騰,表現龍舟賽吸引眾人圍觀的盛況。通過典故,還可以看出當時江南地區盛行飲茶?!短这謮魬洝ぱ€泉》的“昔人水辨淄、澠……何待易牙?”“易牙淄澠”出自《列子·說符》,淄、澠之水相融,只有易牙能嘗出區別,而張岱一口就能嘗出茶水來自何處。

(二)景觀書寫

張岱熱衷在小品文中,描寫自己成長生活之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建筑,通過用典寄托細膩深沉的情感。在《陶庵夢憶·奔云石》中,張岱看見奇石如茶花般開放,層層疊疊,想起生前居住于此的黃寓庸,寫下“不勝人琴之感”[1]?!安粍偃饲僦小背鲎浴妒勒f新語·傷逝》中的“(子猷)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10]后世遂用“人琴”表達哀悼亡友之意?!短这謮魬洝诣峦ぁ分v述作者兒時在懸杪亭讀書,亭子周圍樹木叢生,景致奇妙,后來遭到人為摧毀,寫下“鞠為茂草”[1]?!熬蠟槊荨背鲎浴对娊洝ば⊙拧ば≯汀穂5],意思是破敗荒蕪。張岱認為童年的回憶只能在夢中尋找,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四、結語

在中國文學史上,張岱的小品文素來以獨抒性靈的風格而著稱,用典是其文章的一大特色。清人祁彪佳評價張岱:“其所記游,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其一種空靈晶映之氣,尋其筆墨,又一無所有?!盵16]他指出,張岱紀游散文集各家所長,既蘊藉含蓄、用詞精當又搖曳生姿、幽默風趣,還具有空靈之氣。伍崇曜為《陶庵夢憶》題跋:“奇情壯采,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盵16]在古代眾多的小品文名家中,張岱憑借多樣的用典藝術脫穎而出,樹立小品文的典范。

猜你喜歡
陶庵夢小品文張岱
體悟人生,感悟孤獨
體悟人生,感悟孤獨
——領悟張岱的“癡”
論《陶庵夢憶》的結構藝術
轉瞬即逝的絕美——例談小品文《蟬》的微解讀策略
《陶庵夢憶》“屋幘船”新解
小品文的精神
談談小品文
論張岱小品文的“以詩為文” ——以《補孤山種梅序》為中心
評商震的《另眼看張岱及其他》
閑適妙境說張岱
——以《陶庵夢憶》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