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湯湯童話中的兒童倫理選擇

2023-04-19 11:31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湯湯小龍悖論

費 穎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昆明 650500)

湯湯,原名湯宏英,2003 年開啟兒童文學創作,2007 年開始專注于童話創作,代表作有短篇童話《到你心里躲一躲》《別到五厘米之外》等,長篇童話《來自鬼莊園的九九》,“湯湯奇幻童年本”系列童話《再見,樹耳》《水妖喀喀莎》《美人樹》《憤怒的小龍》《小綠的櫻桃》《雪精來過》。她的童話作品獲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兒童文學十大青年金作家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榮譽。湯湯一直堅持兒童本位的思想,從兒童視角進行童話創作,她的童話加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素,凸顯童話的本土化特色。湯湯的童話干凈、溫暖,充滿奇特的想象,以日常生活化的空間作為載體,加入“非生活化”的形式來展現童話世界中的真、善、美。她的童話里兒童的天性得到全方位展示,成人世界和倫理環境得到凈化。

聶珍釗在《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里提到斯芬克斯因子是由人性因子和獸性因子構成的,“剛剛誕生的嬰兒只是形式的人,或者說嬰兒只是一個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于倫理意識還沒有出現,嬰兒是由獸性因子主導的”[1]。人的出生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但是成為什么樣的人是由倫理選擇決定的。正如聶珍釗所說,“倫理選擇就是按照某種社會要求和道德規范進行選擇,需要符合特定的倫理環境和語境。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誨。教誨是教與學的結合。從嬰兒誕生到幼兒成長,再到青年成人,都離不開教誨”[1]。兒童需要通過成人正確的教誨才能作出正確的倫理選擇,湯湯童話重點關注兒童作出倫理選擇的過程。

古云“學以成人”,兒童成長的過程受到外部環境和成人的影響,會接受各種不同的觀點,兒童是在悖論的愛中成長的。湯湯善于把兒童放在倫理悖論中書寫,這種悖論表現為倫理選擇的困難,讓他們在困境中作出選擇,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劉小楓在《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指出悖論的愛的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個體生命的熱情和理想,愛就是對成為碎片的生命熱情和理想有信心和盼望,對它永生不悔”[2]。第二層含義是“在悖論人生中的包容和忍耐,不輕視每一顆在生命掙扎中破碎的心,不夸張自己的生命想象的受傷,體諒每一個在生命的掙扎中成為愛的碎片的生命”[2]。湯湯從兒童的心理出發,切實描寫兒童成長的生命體驗,平等地和兒童交流,而不是以成人固有的思維去審視兒童。她不輕視、不忽略每一個有生命個體,用心體諒兒童成長中犯下的錯,關注兒童缺失的愛與陪伴,這也是湯湯童話極具人文主義關懷的原因。

一、生命的偶然裂縫:倫理困境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出現偶然的裂縫,即每個人必須經歷的倫理困境。每當面對生存性問題時,倫理困境就會出現,例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對為父報仇時的選擇,以及對生存還是毀滅的選擇,這些都是關乎生存的問題,屬于倫理選擇??梢哉f,無數個倫理選擇構成了哈姆雷特的一生。倫理困境伴隨著欲望和偶然,用倫理學的語言講,偶然是生活中各種可能性的相交,生活的可能性作為偶然因素存在,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兒童的成長離不生命中的偶然事件。

兒童成長過程中各種偶然和可能性的碰撞,將兒童置于倫理困境中,兒童面臨倫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兒童處于倫理混沌期。倫理混沌階段的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就像是一個嬰兒餓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有任何的不適或者不滿都會用哭鬧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們的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受到自己的動物本能,也就是獸性因子的驅使[3]。因為獸性因子占主導地位,所以兒童面對選擇時更多出于本能、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但他們成長于一定的倫理語境中,人性因子也在積極發揮作用,在獸性與人性的極限拉扯中,生命成長中的裂縫出現了,隨之而來的是兒童需要面臨的倫理困境。

《綠藤紅藤》是湯湯把兒童生命裂縫里面臨的倫理困境展現到極致的一篇童話。主人公藤藤面對一封封告訴她身世的信件,作出了三次選擇,每作一次選擇象征著她成長了一次。藤藤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爸爸是藤綠,媽媽是藤紅,他們一家三口住在藤宅。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告訴她,藤綠不是她的親爸爸,藤紅不是她的親媽媽。開始她以為是誰的惡作劇,不以為然??墒墙又盏搅说诙庑?,信上寫她是藤綠和藤紅偷來的孩子,她的家原本在百年梧桐樹下。第三封信告訴她藤綠、藤紅不是人而是修煉千年的藤精,原本是米宅大門上的門環,后來修煉成人形。藤藤起初怎么都不相信,直到最后爸爸媽媽親口告訴她,信上說的都是真的。原本一直生活幸福的藤藤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但是她必須作出選擇,要不要離開?離開的理由是什么,就因為他們不是人;不離開的理由又是什么,不離開的理由很多很多,盡管他們不是人,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傷害過藤藤,反而對她愛護有加,藤藤舍不得離開。就在她還猶豫不決的時候,第四封信告訴她,藤紅和藤綠已經做了兩百多年的人,他們需要一個與他們足夠親密的十二歲女孩,讓她和老藤融為一體,然后吃了她身上結出的果實,便可以繼續保持人形。此時的藤藤為了保命逃離了藤宅,在逃跑的路上,眼前浮現一幕幕和藤紅、藤綠相處的溫馨場面,害怕被悲傷所取代。最后,她還是回到了藤宅,沒有看到藤紅和藤綠,只看到了大門上的一對門環。此時的藤藤終于相信了,她告訴自己一定要離開這里,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于是,她作出了第二次選擇,還是離開,但是沒走幾步,十多年的親情讓她猶豫了,她作出了第三次選擇。這一次,她認定了藤紅和藤綠就是自己的媽媽和爸爸,不管他們是人還是妖,她選擇回到藤宅,陪著他們。

在這篇童話里主人公面臨著選擇親生父母還是養父母、生還是死的倫理困境。誠然,這樣的選擇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困難的。十二歲的主人公作了三次選擇,前兩次她選擇了逃跑,這是獸性因子主導,是一種本能的選擇。而她最后的選擇是因為親情的羈絆,她選擇了親情和善良。在她作出最后的選擇時,她知道了那些信其實是藤紅和藤綠故意寫給她的。父母不想因為他們的突然消失而讓藤藤難過,所以選擇讓藤藤以恨的方式來遺忘。但是,主人公通過真實面對成長的偶然裂縫,實現了真正的成長。

《憤怒的小龍》講述了兒童面對誘惑作出錯誤選擇所承擔的后果,也表現了兒童面對偶然的生命裂縫進行倫理選擇的艱巨性。土豆和小龍這對姐弟倆住在南霞村,他們關系親密,小龍總是纏著土豆給他講故事,土豆就給他講了會噴火的小龍的故事。但是當小龍被誤會偷吃鄰居桂奶奶家的柿餅時,土豆并沒有站出來解釋柿餅是自己偷吃的,任由家人誤解小龍,姐弟倆的關系由此出現裂痕。憤怒的小龍離家出走了,他真的變成了會噴火的龍,遇到了住在南霞村大石頭里的妖怪“黑”?!昂凇崩眯↓垖ν炼沟暮抟庾屝↓垖ν炼惯M行報復,“黑”通過收集黑暗能量,幫助自己從大石頭里逃出來。小龍相信了“黑”的話,對土豆進行了兩次報復。此時的土豆意識到自己錯了,她這次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希望小龍懲罰自己。土豆和小龍都處于兒童倫理的混沌期,對善惡的分辨還不是很清晰,湯湯的童話和其他童話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對兒童的教誨方式不同。她不是直接灌輸給兒童善惡對錯的觀念,不是進行直接的道德訓誡,而是制造一些兩難悖論,在悖論中讓兒童自由選擇,切身體會什么是善惡對錯。比如小龍聽信“黑”的話,選擇向土豆復仇,可以看成是他身上的自由意志的失控,而最后小龍聽到土豆向自己承認錯誤,想到和土豆的點點滴滴,他明白自己最喜歡的人還是土豆,他對土豆的憤怒消失了,最后小龍由獸又變成了人。小龍沒有被“黑”完全控制,正是人性因子在理性意志的幫助下控制住了獸性因子中的自由意志。

童話中的變形往往是人類成長過程的一個隱喻?!毒G藤紅藤》《憤怒的小龍》都是人和獸之間的變形,從人到獸體現的是倫理選擇的艱巨性,從獸到人體現的則是倫理選擇的本質。在生命的裂縫和悖論下形成的倫理困境是兒童作出倫理選擇的前提和催化劑。湯湯讓兒童主動作出選擇,而不是被動選擇。她讓兒童作出的是心靈層面的選擇,而不是生理層面的選擇,這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差別。主動的心靈層面選擇,讓兒童對是非善惡的辨別能力有所提高,這也是生命裂縫和悖論出現的意義。

二、學以成人:倫理教誨

“能否分辨善惡是辨別人是否為人的標準。善惡的概念是與倫理意識同時出現的。善惡一般不用來評價獸,而只是用來評價人的專有概念,因此善惡是人類倫理的基礎……人類倫理選擇的實質就是做人還是做獸,而做人還是做獸的前提是人類需要認識自己?!盵4]兒童在早期要經歷一個倫理混沌期,對善惡的分辨能力較差,所以大部分童話中的善和惡總是涇渭分明的,“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5]。遵循這種觀點,達到對兒童直接道德訓誡的目的,但是童話敘事的品質是對生命的體貼和生存的憐憫[6]。關于世界的洞見,兒童和成人是不一樣的。湯湯的童話正好把這種差別體現出來了,“與成人敘事中的愛以‘欲’為根本不同,童話故事里的愛以‘情’為本。它揭示了以‘犧牲’而不是‘享受’為基礎的愛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最徹底,最溫馨的體貼關懷”[6]。湯湯想要兒童成為的人應該是在保持原童心的基礎上,通過倫理教誨形成美好人性的真正的人,這種人性的美不僅是真實的,還是單純的。

“學以成人”是指如何做好一個人。倫理混沌期的兒童沒有倫理意識,也不能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只有通過教誨才能成長為真正的人。湯湯需要兒童成為的人是兼具真、善、美一體的人,所以在“學以成人”的過程中,湯湯讓兒童在面對親情、友情沖突時作出選擇。湯湯童話營造的倫理環境時刻存在愛的悖論,在這一悖論中展現兒童的真、善、美,如她的短篇童話《變成一顆南瓜籽》是關于兩個女孩相互救贖的故事。流浪女孩哪哪無意中來到了荒野的草棚子里,遇到住在金色南瓜屋里的女孩什什。兩人經過幾天的相處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但是因為哪哪一直想在什什的溫暖大床上休息一下,但是什什每次都會把她趕走,哪哪心生怨恨,讓什什變為南瓜籽回到了地底下。最后哪哪知道了什什不讓她睡溫暖大床的原因,原來只要睡了超過三小時,哪哪就會變成南瓜籽,原來什什一直在幫助哪哪。孩子之間的矛盾很簡單,但孩子之間的友誼卻很真誠,哪哪最后選擇變成一顆南瓜籽,到了地下陪著什什。哪哪選擇犧牲自己但同時也救贖了自己,在她們的身上可以看到真、善、美的完整融合。在面對選擇犧牲自己還是他人的問題上,兒童得到了倫理教誨,也作出了各自最后的選擇。

《水妖喀喀莎》則是關于信念和堅守的故事,水妖喀喀莎和其他水妖住在噗嚕嚕湖,可是噗嚕嚕湖面臨干涸的危險,他們必須離開家鄉來到人間,等到湖水重新充滿后返回。很多水妖因為受不了牙痛的折磨,選擇拔掉帶有水妖記憶的牙齒,忘記過去。只有喀喀莎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等待回到湖泊的那一天。她一直堅信自己的家鄉有一天會變回原來的樣子,帶著這種信念,她一直堅守著。湯湯這篇童話不僅對兒童的成長起到教誨的作用,她還關注到了人類的整個生存境遇,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讀這篇童話會有不同的感受,兒童文學同樣能在成人世界中引起審美感受,這才是好的兒童文學。

“學以成人”是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的教誨功能,目的在于通過故事的形式讓處于倫理混沌期的兒童,學習成人世界的既定倫理,即成人眼中的真、善、美。但是,成人世界的“合理性”,在兒童的世界不一定具有合理性。湯湯的童話不僅在教導兒童遵循自然天性成長為真正的人,還讓成人站在兒童的心理,平等地和兒童對話,認真傾聽兒童的訴說,達到更好引導兒童成長的目的。

三、愛的凈化:倫理凈化

童話可以起到凈化倫理環境的作用,大多數的童話都把主人公塑造成品德高尚、完美無缺、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以此來培養兒童的道德觀念,并要求兒童要把童話里的美好道德觀念付諸實際行動。湯湯童話沒有致力于去塑造高、大、全的主人公,而是把重心轉向兒童與所處倫理世界的各種關系,在一系列親情、友情和懵懂的愛情關系中產生悖論的愛,用它來實現對成人的拯救和當下倫理世界的凈化。

《到你心里躲一躲》是湯湯童話對道德懺悔和倫理凈化的典型作品。底底村的村民一直靠從傻路路山包取回的珠子為生,因為只有七歲的孩子可以完成這件事,所以木零從小就和村里的孩子一樣學習如何到傻路路山包取珠子。到了七歲這年,木零被派去取珠子,他一到傻路路山包就遇到了一只鬼,他的眼睛溫暖而明亮,木零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光芒。木零按照大人們教給他的方法,對光芒說:“我很冷,可以到你的火爐前待一待嗎?”光芒讓木零進了房屋,木零接著說“我很冷,可以到你的衣柜里躲一躲嗎?”“我很冷,可以到你的被窩躲一躲嗎?”光芒都照做了之后,木零說了最后一句話:“我還是很冷,可以到你心里躲一躲嗎?”光芒相信木零,果真讓木零躲進心里。木零在光芒的心里看到了那顆珠子,他取走了珠子,但也流下了一滴眼淚。長大后的木零不能再去傻路路山包取珠子了,他像父輩那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取珠子。就在他的孩子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光芒來找木零了,把當年所說的話對木零說了一遍,光芒也進到了木零的心里,他在木零的心里待了幾天,找回失去的記憶,看到了木零留在自己心里的那滴眼淚,光芒又重新找回了溫暖,離開了。

故事里最重要的一個意象就是木零留在光芒心里的那滴淚,那是一個孩子童真、善良、美好的象征。雖然木零從小就被教育如何去偷傻路路山包的寶貝,但是到最后他都沒有丟失內心的純真和善良。同樣,傻路路山包的光芒這么容易被騙,也說明了他擁有孩子般的天真和善良。這滴眼淚可以說是木零難過的懺悔的眼淚,因為這滴眼淚,光芒找回失去的記憶,木零和光芒和解,兩人內心都充滿了溫暖和光亮。兩次躲進心里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木零來到光芒的心里流下的是懺悔的眼淚,光芒躲進木零的心里看到的那滴眼淚是凈化的眼淚,雙方都從中汲取并獲得了溫暖。湯湯對當下人與人之間虛偽和欺騙的關系進行了批判,同時通過兒童眼里的真、善、美來凈化當下成人的倫理環境。

《最后一個魔鬼在雕花木床下》講的是從兒童和成人的眼中看到的魔鬼是截然不同的,透視出的是兒童和成人看待世界的差異性?!拔摇眱蓺q的妹妹多多,在雕花木床下玩耍的時候被魔鬼抓到木床下魔鬼的家里,媽媽請來老黃、老綠、老紅、老白、老紫五人來救妹妹。這五人詳細分析了魔鬼,從魔鬼的家到魔鬼喜歡吃什么,再到用什么工具救妹妹,最后把所有的工具集齊準備救妹妹的時候,魔鬼自己從雕花木床下出來了。妹妹正安靜地躺在魔鬼的懷里,并沒有像大人們所設想的那樣,妹妹被魔鬼吃到肚子里。最后,魔鬼把妹妹還給了媽媽,并且在她的臉上親了親。魔鬼看到用來對付他的百年瓦片時并不感到害怕,而是非常喜歡聽敲擊瓦片的聲音,覺得有蟋蟀在上面拉過琴。但是,當他看到黑色布袋時卻嚇壞了,從此消失在雕花木床下再也沒有出現過??墒?,“我”多希望魔鬼能再次出現,帶“我”去他住的地方看一看,也想躺在他的懷里,但那間屋子從此被媽媽上了十三把鎖。這個故事同樣是令人深思的,大人們對魔鬼帶有一種偏見,認為魔鬼本來就是壞的,在成人的倫理世界里他們往往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相反兒童的視角是最純粹的、不摻雜任何的雜質。

湯湯童話里的鬼不像大多數童話世界里的鬼那般陰森恐怖,在它們身上有著善良、真誠、美好的品質。湯湯的童話能直擊人的內心世界,關懷人的精神世界和現實困境,她的童話不僅展示了人性美好的一面,還展示了人性中的一些缺陷,揭示了一些超出兒童認知范圍的成人倫理世界的弊端,試圖從兒童的純真視角去展現全新的倫理觀念,用純潔的愛來凈化當下的倫理環境。

四、結語

在商業化的影響下,兒童文學趨向通俗化和大眾化,其審美意味和人文內涵有所減弱,湯湯童話卻是兒童文學中的一股清流,它有著極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和高超的藝術品格。湯湯童話的藝術核心來源于她寫出了“悖論中的愛”,這種悖論存在于親情、友情、愛情中。她從兒童的內部視角出發看兒童世界的真、善、美。悖論的愛和成人世界以“欲”為基礎的愛不同,它以“情”為基礎。兒童通過自身的倫理選擇,得到一種倫理教誨,而這種倫理教誨又進一步推動倫理選擇,這一過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過程曲折但不斷發展,兒童在多次的倫理選擇中獲得了成長。

兒童文學一直處于文學研究的邊緣位置,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鮮有交流。湯湯的童話不僅關注到兒童自身的成長問題,還意識到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的割裂。湯湯童話“悖論的愛”不僅關注了兒童的成長和現實問題,同時也溝通了成人文學,特別是解構了成人世界的一些道德倫理[7]。湯湯揭示這些倫理的弊端,打破了所謂的“合理性”和“權威性”,凈化成人世界的倫理環境,試圖結合兒童和成人視角去構建一種新的倫理視角。

猜你喜歡
湯湯小龍悖論
El regreso del dragón
視神經炎的悖論
海島悖論
小綠的櫻桃(下)
哪怕是只丑丑豬(中)
歌曲:龜山蒼蒼漢水湯湯
小小小小龍
“帽子悖論”
她就在我書架上
劉小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