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學習共同體視角下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生成探析

2023-04-19 17:40張慶宗龍春秀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新手外語共同體

張慶宗 龍春秀

J.Mezirow認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掌握“應該知道什么(knowledge)”的理論性知識和“實際知道什么(knowing)”的實踐知識。[1]21 世紀以來,我國外語教育界開始重視教師在提高外語教學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2]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知識基礎,實踐知識因其緘默性、動態性、情境性等特點增加了研究難度,用什么辦法捕捉并表達教師的實踐知識是困擾教育研究者的一個問題。[3]

高校新手教師通常是指步入教師行業不足3年的教師群體。[4]他們在最初幾年的教學中,面臨著把握不準教學重難點、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有效與學生溝通等教學實踐困境。新手外語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壓力較大,工作環境缺乏實質性的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在融入已有教師群體方面困難重重,渴望加入學習共同體。[5-6]這種因教學經驗欠缺導致的理論與實踐脫節,能激起新手教師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改善教學實踐狀態的專業訴求。有關實踐知識發展路徑的研究表明,集體互動和個體反思影響教師實踐知識的發展。[7]因此,基于專業學習共同體理論,結合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生成、應用與外語學科的特點,聚焦“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共同愿景,尊重教師個人創造,探討教研共同體和科研共同體下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生成的路徑,對激發新手教師主動應對教學挑戰、積極發揮教學主動性和堅定教育信念具有重要啟示。

一、教師實踐知識的內涵與特征

對教師實踐知識的研究經歷了從源于實踐、實踐取向,到聚焦知識、以知識作為實踐的本性,再到以教師專業精神為主題的深層次探源。吸取美國新課程運動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教訓,J.Schwab提出了實踐課程探究,開啟了教師實踐知識研究的序幕。[8]F.Elbaz 在研究中學教師個案后提出,教師實踐知識是教師以獨特的方式掌握的一種高度經驗化和個人化的特別的知識,以特定的社會環境和實踐情境為特征,包含自我知識、環境知識、學科內容知識、課程知識和教學知識五個方面的內容。[9]國內學者陳向明認為,實踐知識是教師基于批判性思維而形成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10]

綜上,實踐知識是基于問題解決的探究與驗證,具有經驗性、情境性和個性化等特點。經驗性凸顯了實踐知識的自我建構,是默會的、內隱的認知或行為;情境性不同于理論知識的“應該做什么”,而是聚焦直覺指導下的“會去怎么做”;個性化則體現了教師在解決教學問題或關鍵事件中所秉承的教學信念與倫理原則,是對失敗教學經歷的反思和對成功教學經驗的萃取、復制與升華。

在外語教育領域,外語教學既要關注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描述,也要深度挖掘其在具體情境中對語言教學法的理解和運用。外語教師的實踐知識不僅具有能夠解決問題的表征,也包含語言教學的學科特點,是其在教學過程中經過行動與反思的不斷循環而重構的個性化的教育教學知識。J.C.Richards 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包含教學理論、教學技能、交際技能、學科知識、教學決策與推理和環境知識的六維度外語教師知識結構模式。[11]D.Woods 等認為,教師知識包括知識(knowledge)和信念(belief)。[12]知識是普遍、真實的,可被清楚表達和有意識地傳遞,具有非個人的(impersonal)特點,關注教師知道什么(knowledge about),與理論知識、顯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意識知識等密切相關。信念源于經驗,是個人認同的,具有倫理、無意識和自動化的特點,以及個人的(personal)特征,關注“知道怎么樣(know how)”,通常被描述為實踐知識、程序知識、內隱知識、隱性知識、熟練程度、能力等。[12]裴光鋼等基于活動理論與復雜理論視角指出,大學外語教師實踐知識元表征的復雜性和非線性,認為實踐知識通過教師個體與動態開放的情境互動而生成,具有學科特點。[13]

實踐知識既具有知識的非物質、傳遞、擴散和再現的一般屬性,也包含自覺能動、社會歷史、直接現實的實踐屬性。與理論知識相比,實踐知識更多強調的是教師的行動力和實際教學能力,關注教師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會怎么去做”,同時富有情感特征。外語教師實踐知識涵蓋了實踐的基本特征——基于課堂的、隱性的、個人的、反思的認知與實踐,也包括外語學科的特點——語言認知論的理解、語言教學法的操練、語言交際能力的形成、情感交流的互動等,直接影響教師專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二、專業學習共同體與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

實踐知識生成是教師學習和實踐的結果。有關教師學習的研究先后經歷了教師培訓、教師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學習4 個不同的發展階段。[14]專業學習共同體是專業學習觀指導下的教師專業學習路徑之一,認為教師是主動、積極的學習者,學習標準由教育研究者與教師共同構建,具有情境性,強調知識的整體性和互動性。

(一)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特征

教育領域中的專業學習共同體(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以下簡稱共同體),主要為應對學校教育變革和教師專業發展帶來的挑戰,通過集體努力提供相互支持的環境,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研究能力、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共同體具有5個主要特征:共享的價值觀和愿景、共同的責任感、反思性的專業探究、協作,以及共同發展。[15]共享的價值觀和愿景是共同體做出集體道德決策的基本框架;共同的責任感是對學習者承擔集體責任;反思性的專業探究圍繞重要的教育議題或問題展開,包括應用新知識、分享個人實踐、通過交流對話把默會知識轉化為共享知識等;協作即互相依賴,是一種成熟的規范、不拘泥于表面的幫助或支持,分歧、辯論和異議在協作中被視為進步的基石;共同發展是共同體的每個成員都是學習者,教師專業的提升是集體學習的結果。

研究發現,共同體能夠對外語教師的知識技能儲備、教學準備能力、課堂應用能力、教學技術能力、反思研究能力產生積極影響。任務型的“拉—推”機制有利于共同體的建立和有機運行。線上共同體影響教師的教學改進、科研提升與身份認同。在實踐共同體中,教師通過交流情感、分配任務、傳遞信息、制定方案和規則、尋求或提供幫助等開展合作。[16-19]可見,共同體能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習者的集體責任感,增強課堂動機,提升工作滿意度。

從研究目標來看,共同體研究的重點是通過觀察教師在共同體氛圍下的專業學習,增強教師與學習者互動,提升教師發展與學校效能,改善教育變革與學校文化間的關系,進而促進教育革新。共同體研究內容豐富,既涵蓋了對教師主體在認知、情感、行為、價值觀等方面的研究,也涉及對教學效果、教學管理方面的探討,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

(二)專業學習共同體與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關聯

筆者認為,共同體視角能為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生成和發展提供理論研究視角。實踐知識的產生以特定的社會環境為背景,不僅包含教師的個人成長經歷和教育背景等微觀因素,也涵蓋其所在學校的制度與文化氛圍等中觀要素,二者的有效融合為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形成提供了天然養分與練習場。共同體對于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研究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就知識來源而言,共同體產生背景具有明顯的情境性和問題表征。作為缺乏教學實踐經驗的新手教師,如何在未知的教學情境中熟悉教學內容、滿足學生需求、科學運用教學方法、恰當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是急需解決的實踐難題。面對這種困境,共同體成員間通過觀摩、討論、評價等集體學習的方式,系統呈現解決問題的思維,促進成員間的知識共享,實現實踐知識的有效遷移。具有共享價值觀與和諧伙伴關系的共同體能為新手教師解決實踐難題提供有力的支持,鼓勵新手教師不斷嘗試、積極反思、敢于創新,豐富實踐知識的內容。

第二,就能力發展而言,共同體通過合作來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為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發展提供有效途徑。就制度層面而言,反思性的對話與專業探究有益于新手教師及時獲取新知識并應用于教學實踐,而且共同體成熟、規范、有效的運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監督新手教師驗證假設、不斷探究,促進實踐知識的持續更新。同時,共同體成員之間的情感互動所建立起來的互信、互助、互利的團隊氛圍,可引導新手教師在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使教師教學實踐的主體性與角色認同逐步豐富起來。

三、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生成與發展

合格的高校外語教師應具有師德風范、教學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與教育技術能力等。過硬的教學能力和扎實的研究能力是新手教師成長為合格外語教師的必要條件。共同體基于明確的教學目標,創設真實的教學演練環境并有序開展教學分享、問題探究和教學實踐,有利于豐富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輸入、內化與有效輸出,最大限度促進實踐知識的生成,為開展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支撐。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形式多樣,就其關注的目標而言,有以提高教師教研能力為目標的教研共同體,也有著眼于學術素養的科研共同體。結合前面提到的新手外語教師在融入集體、教學工作、科研壓力等方面的困境,本研究將重點分析教研共同體和科研共同體對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的影響。

(一)教研共同體促進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生成

教研共同體作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團隊,是發揮集體智慧、開展教法研究、提高教學水平、落實上級精神與指示的最基層的實體組織,是新手教師初入職場的工作集體,是教師尋求自我安全感、集體歸屬感與工作成就感的重要港灣。新手外語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和教學方面主要靠個人摸索?;诰€上交流的云共同體影響教師身份認同的轉變,促使無經驗的教師向有成就感的教學勝任者轉變。[20]因此,教研共同體為新手教師教學實踐知識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

第一,教師聽課作為一種同伴學習的方式,能夠幫助新手教師積累教學實踐內容。新手教師通過觀摩有經驗的教師上課,能身臨其境地學習精準規范的課堂指令、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進而游刃有余地進行教學管理,增加實踐知識。共同體通過“互學共建”加強社會—認知—情感的連接,形成合力、共同成長,踐行外語教師“以老帶新”,促進專業發展。[21]基于共同體的聽課學習除了要在有經驗的教師和新手教師間建立師徒關系外,還應鼓勵聽課者與被聽者就教學設計、語言表達、任務布置、課堂監控等教學知識的具體應用進行交流、反思、合作,共同進步。

第二,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共同探討具體教學內容,通過教案撰寫與個人展示,轉換新手教師的思維方式,拓展其教學實踐認知。為了提高效率,共同體負責人結合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與實際情況,發揮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的作用,優化集體備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計劃階段,鼓勵成員參與決策,通過集體交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確定每周備課的時間、地點、內容等,使備課活動具體化,確?!叭巳藚⑴c,人人過關”。在組織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負責人根據每個成員的特長與所負責課程的性質合理安排備課內容,鼓勵成員就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論證,精準把握教研內容,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集體備課結束后,團隊成員輪流記錄每次活動內容的重難點,形成系統文件,這樣能夠逐步培養成員的反思與行動能力。新手教師在參與集體備課活動中,個人的準備過程能促進其自我完善語言知識點與教學方法的應用;在集體說課的過程中,共同體針對教學難點集思廣益,團隊成員群策群力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新手教師快速了解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技能;集體備課結束后的個人心得和活動筆記,能幫助新手教師總結活動內容,具化學習結果。共同體在集體備課中持續探索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能讓新手教師表達教學疑惑、反饋教學心得、提升教學技能,有利于其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與教學實踐,促進實踐知識的生成。

第三,教學比賽能夠促進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輸出。教師通過備賽、磨課、比賽、反饋等方式獲得教學實踐知識。以“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為例,為了緩解新手教師因經驗不足而帶來的不自信或排斥情緒,共同體借助學校平臺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指導,集體分析、探討比賽要求、學習歷屆比賽經驗、分享比賽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等,提升團隊成員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專業發展意識,緩解新手教師的備賽壓力。磨課是參賽前重要的演練環節。共同體成員本著反思性的專業探究理念,就課程定位、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案設計、課件制作、創新成果匯報等提出建設性意見,提高磨課效率與參賽信心。比賽中參賽選手的互相觀摩,說課過程中語音、語調、教態、表情的展示,專家提問與專業點評等,考驗著新手教師的臨場發揮和應變能力。比賽結束后,教研團隊可以讓新手教師分享個人經驗,增強其主人翁意識與持續學習的動力,推動實踐知識的輸出。

共同體基于共同的教研目標,結合團隊成員在教學方面的問題,圍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主題內容、學習者需求、教師角色等展開集體探究,持續開展聽課學習、集體備課、教學比賽等活動,科學引導新手教師探究教學過程、豐富教學經驗,促進實踐知識的生成。

(二)科研共同體推動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發展

教師的學術能力影響其實踐知識的發展。學術研究是不斷探索世界真相的過程,它突破學科壁壘,理論結合實踐,通過探究型教學來發現、融合、應用知識,形成永動的生生不息的知識發展鏈。[22]新手教師在應對科研壓力時,普遍面臨定位模糊、認可度低、資源少、競爭強等現實困境。雖然面臨種種挑戰,但其精力充沛、學習需求高、可塑性強,加入科研共同體有利于他們結識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優化實踐的外部資源。

共同體具有團隊成員共同發展、進步的團隊氛圍,能激發新手教師結合研究特長凝練實踐成果,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積極發揮科研對教學的反哺作用,推動實踐知識的發展。結合團隊發展的長期目標和教師個人發展的短期目標,共同體整合內外資源,就選題規范、文獻閱讀、論文撰寫、項目申報等方面持續開展研究,形成助推機制,提升共同鉆研的團隊效能。

第一,確定選題、整理文獻是教師科研實踐的必備技能。選題通常來自教學實踐,教學是刺激思維、激發靈感、產生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源泉。[23]為了避免選題太大或過于空泛、研究問題不夠聚焦等常見問題,共同體可以定期就成員的研究興趣、研究重難點等進行內部交流與溝通,集體探究研究的可行性與實際操作,增強科研意識與執行能力。文獻閱讀為系統開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為了提升文獻閱讀效率,共同體成員基于個人意愿與制度監督的雙向驅動,結合自身專業方向進行文獻搜集、篩選、閱讀、反思等,并定期在團隊分享、提問、討論、辯論,促進科研實踐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的飛躍。團隊成員對文獻的討論與思考可以讓他們了解彼此的性格特點與科研優勢,縮短其心理距離,形成志同道合的伙伴關系,提升科研歸屬感,激發研究興趣。為保障活動前的有序計劃、活動中的規范組織、活動后的有效控制,共同體分工要明確,互動性要強,要突出實踐探究的溫度與深度。在協作中要堅持制度規范,量化活動成果,建構科學的評價機制。文秋芳等指出,包含評估目標、學習數據、解析證據、反饋和調整等要素在內的云共同體形成性評估,對推動“評學一體化”具有極大的實踐價值。[24]

第二,通過撰寫論文、申報課題促進新手外語教師持續探究教學實踐并將其完整呈現。撰寫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課題申報書能幫助新手教師豐富對“研究對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的認知,建構對研究本體的全面認識與邏輯思維,凝練實踐知識??蒲泄餐w視角下的論文撰寫與課題申報是集體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初稿到成稿,成員就題目擬定、文章結構、語言措辭等定期開展集體討論、同伴互評等活動,推動新手教師不斷完善研究內容。在課題申報和論文投稿過程中,共同體可以邀請有成功經驗的成員分享相關經歷,條件允許的團隊可就優秀稿件邀請專業審稿人進行評閱,實現共同體教學實踐與科研成果共創的團隊目標。

段長城等對以“產出導向”為教研主題的虛擬教研室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觀察,發現共同體能提升教師論文發表、課題立項、教材編寫等教學研究能力??蒲斜旧硎墙處煂虒W實踐的思考、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成果的開發與驗證的系統闡述與論證,對教師綜合能力的塑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5]共同體在積極發揮制度監督和情感紐帶的管理過程中,必須結合切實可行的目標來步步推進,積極整合共同體內外學術資源,構建教師交流、學習、反思、成長的學術生態環境,幫助新手教師通過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系統性探究學術問題、持續自我提升來走出科研困境,增強教師的自我認同感與實踐主體性。

作為教師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行動和反思不斷形成的知識,實踐知識既影響教師日常的教學理念與行為,又促進其對理論性知識的內化與重塑,是教師專業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礎。外語教師的實踐知識源于其教學經驗,它不僅具有解決問題的實用性,也蘊含教師個人的教育信念與價值追求,涵蓋了教師對自我身份的認知,是其對教育學知識的創造性應用。

通過探究教師“具體怎么做”來洞悉教師“實際知道了什么”,是研究教師實踐知識的重要方法。共同體作為教師學習的自組織或他組織,不僅是一個學習組織與實體,更是一種群體歸屬與價值觀。教研共同體組織集體備課、互相聽課、教學比賽等活動推進新手教師通過觀察吸收成熟經驗、借鑒授課方法和實際應用來激發其教學行動力與自我反思能力,促進實踐知識的產生??蒲泄餐w互幫互助、互相監督的學習機制有利于實踐知識的凸顯,為新入職教師多途徑探究教學實踐、集體反思促進學術進步、團隊協作凝練實踐成果提供了多樣的平臺,促進新手外語教師實踐知識在零散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快速成長為成熟優秀的專業教師。

猜你喜歡
新手外語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新手如何練馬拉松?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碰撞:知名作家與新手司機
新手速來圍觀 養豬到底行不行?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