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游活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施

2023-05-06 11:13周靜雯
音樂世界 2023年2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音樂教育

〔摘 要〕幼兒園是“游戲課堂”的課堂模式,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接受和學習新知識。進入小學后,成為“教師傳授、學生學習”的傳統課堂。唱游活動作為游戲課堂向傳統課堂適應的橋梁,解決了幼小銜接的問題,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正式出版,其中增加了“唱游·音樂”的學段目標,針對唱游活動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實施提出實例參考。

〔關鍵詞〕唱游;音樂教育;音樂課堂

一、唱游音樂課程的定義

(一)教育中的“游戲人”

在了解唱游音樂課程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是“唱游”?!俺巍倍謴淖置鎭砜?,可以理解為在歌唱中游戲。這也就涉及了游戲與教育活動的關系。

游戲是令人愉悅的,人們參與游戲的動機是自愿而非被脅迫的,游戲是具有參與性的。那么如何定義“游戲”呢?《論語·述而》有言:“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里可以把“游”釋為研習,強調游置身于六藝之中。在古代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在英文中,游戲可以翻譯成game、play、recreation,其中re-和creare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成通過一些娛樂來提高自己。席勒指出:“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時,他才完全是人?!庇螒虿粌H僅是兒童的玩耍,而且也是充分發揮人類本性的途徑。因此,游戲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下,遵循某種規則,由主體自主自愿地參與互動從而尋求精神世界滿足的行為活動。

在石中英的《教育哲學》中,對“游戲人”形象的主要特征概括為三點:1.游戲是人類的原始沖動,貫穿于人類的一生;2.人人都生活在游戲之中,這里的游戲不再僅僅指娛樂,還包含人類生活中的所有活動,如工作、學術研究等,人類活著就是不斷地參與游戲,通過游戲獲得生活中的必要物品,如物質、精神上的滿足;3.人人都是游戲者。因此從“游戲人”的角度觀教育的話,教育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游戲。那么,以人的培養為己任的教育應該充分地展現其“游戲性”,使教師和學生們的整個身心都處于游戲狀態: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忘乎所以??梢钥偨Y為教育作為一種游戲,人人都是游戲人、人人都愛游戲,教師和學生們都是游戲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在游戲中是平等的身份,雙方在參與教育(游戲)的過程中都需要保持相互尊重、理解,游戲需要的是公平,以達到維持游戲秩序的目的。這也從側面驗證了教育的要求是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理解、平等。

(二)唱游音樂課程的發展

唱游音樂課程并非憑空出現的,而是在前人的不斷總結中形成的適合于幼兒園和低年級孩童的教學法。

20世紀20年代,“唱游教學法”開始出現在一些城市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會在音樂課上帶領學生跟著音樂動起來:在音樂課堂上學生有意識地跟著音樂拍拍手、跺跺腳、跳跳舞、抬抬腿,或是通過動作來感受、表達音樂的情緒。音樂家黎錦暉在1922年創辦了“明月音樂會”,專注于兒童歌舞音樂創作及教育。其創作的兒童歌舞表演曲有24首,如《可憐的秋香》《老虎叫門》《寒衣曲》等等;兒童歌舞劇有11部,如《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葡萄仙子》等等。這些兒童音樂作品的歌曲曲調優美動聽,歌詞內容通俗易懂,利于低年級兒童的學習。音樂家黎錦暉的兒童音樂作品也作為兒童音樂教材廣泛地影響著全國,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唱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唱游音樂課程的定義

與實施11年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相比,2022年版《藝術課標》主要有以下四大變化:文本形式的變化、課程目標的變化、學段劃分的變化以及課程開設的變化,“唱游·音樂”是課程開設的變化。202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出版,課程目標中的學段目標,對第一學段(1~2年級)明確為“唱游·音樂”,課標中對唱游的部分寫道:“能積極參加演唱、演奏、歌唱表演、律動、音樂游戲、舞蹈、戲劇表演等藝術活動,積累實踐經驗,享受藝術表現的樂趣?!彼囆g新課標注重有效銜接和學習活動的趣味化、游戲化和生活化。1~2年級設置的“趣味唱游”的學習任務,明確以唱歌為主,融合多種表演形式及活動內容。

二、《唱游·音樂》課程的具體實施

(一)在歌唱中設計游戲

1. 對象分析

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對新的學習、生活、交際環境感到陌生。他們對于新事物既新奇又膽怯,身邊的同學都是陌生的,想交朋友又礙于害羞和不擅長表達,而不敢和朋友交往、不愿意主動相互認識和了解。另外,他們難以馬上適應新的課堂模式。以往在幼兒園是“游戲課堂”的課堂模式,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接受和學習新知識;進入小學后,學生在還沒有適應的情況下,需要馬上進入“教師傳授、學生學習”的傳統課堂;同時,一年級的學生好動,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新的課堂模式對于思維和學習方式沒有轉變的一年級小學生是枯燥無味的。

2. 走停游戲

第一步:以《找朋友》為該律動游戲的音樂,教師用非洲鼓伴奏,教師和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歌唱《找朋友》的旋律。

第二步:學生一邊歌唱該段旋律(圖1),一邊跟著音樂無規律無方向地走路;唱完該段尾時,需要找到身邊最近的同學,兩個人為一組面對面站好。

第三步:教師單獨唱一遍“行個禮呀”(圖2),學生跟唱教師“行個禮呀”,此處可以進行二次編創:如旋律不變,該處的歌詞換成“頂頂頭”“握握手”“拍拍肩”等,并且學生要和同伴面對面做出歌詞中的動作。

第四步:學生一邊歌唱該旋律(圖3),一邊與同伴揮手再見。接下來,老師用非洲鼓重新進入起始旋律,重復以上的步驟進行。

通過教師擊打穩定節奏,學生聽著鼓聲行走穩定步伐的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覺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熟悉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律動美。此外,游戲還可以做簡單的變化:聽到音高做其對應的動作。如當老師彈奏do時,學生可以摸頭;當老師彈奏re時,學生碰肩膀。通過這樣的游戲方式,將樂理、視唱練耳與律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多感官音樂能力。

3. 問好游戲

教師帶領學生邊唱《找朋友》邊用手打拍子,老師走到一位同學面前,按照設計好的節奏念:“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按照老師設計好的節奏回答:“我的名字叫某某?!痹谠O計句子的節奏時,可以加入學生新學習的節奏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鞏固和掌握新節奏型。

(二)合理利用教具

教師可以從音樂作品的情境、歌詞入手,設計唱游環節。情境創設法:創設一定的情境營造一定的氛圍,將學生引入其中,以景引情,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引發想象、開闊思維。以《捕魚歌》為例,《捕魚歌》中描繪的情境是大海,教師可以利用奧爾夫教具海浪鼓來模擬大海的聲音,學生利用絲巾來模擬大海上的海浪。當海浪鼓的聲音逐漸變大時,學生增加絲巾搖動弧度,表現波濤洶涌;當海浪鼓的聲音逐漸變小時,學生減小絲巾搖動弧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創設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到音樂的情境中,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歌唱環節中,創設“海上劃船”的情境:學生排成一列,隊伍的第一個同學拿著兩個小棒子作為船槳,其他同學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小碎步移動,做出劃船的動作。此外,在《捕魚歌》的歌詞中有“白浪、船艙、撒網、捕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歌詞用絲巾編創動作,一邊歌唱旋律一邊用絲巾舞動,通過這樣的活動設計,可以用動作、感官直觀地表達音樂作品帶來的意境美,同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即是否學會唱這一首歌,是否能在學會的基礎上進行編創,使學生在藝術活動中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肯定。如果學生在本環節進行得順利,可以適當地增大難度,進行合樂律動。

(三)教學過程需要環環相扣

一節合格的唱游課,不是全程都在做游戲,而是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容易主次不分,往往是為了游戲、設計花樣的內容而設計教學過程。當拿到一首新的音樂作品時,應該從作品的音樂要素入手:節奏、節拍、強弱處理、節奏型、音樂情緒、調式、曲式等等,明確學生現階段規定學習的音樂知識,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入手設計教學過程。

以歌曲《頑皮的杜鵑》為例子,教學重點為學習頓音記號,并能夠用準確的聲音、正確的節拍唱出“5”“3”兩個音。用歡快活潑的情緒和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為對音樂進行節奏型、舞蹈的創編?!额B皮的杜鵑》是花城版一年級下冊的歌曲。是一首風格歡快活潑,音樂形象鮮明的奧地利歌謠。通過“5”“3”的音調來模擬杜鵑歡快的叫聲并貫穿全曲,圍繞叫聲展開教學內容,如情境創設、歌曲編創和體態律動等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歌曲的風趣。導入環節中,教師創設情境,以森林音樂會為背景展開,播放杜鵑的聲音,讓學生猜是誰的聲音,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引出課堂內容。在授課環節中引導學生唱出““5”“3”的音高并在歌唱的過程中加上小動作:兩只手做成杜鵑的嘴巴,在唱到“5”“3”的時候,一上一下做手勢,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動作將兩個音的音高差表現出來;教師也可以設計一個游戲:若干個小朋友圍成4個圈,在一個樂句的時間內,每個圈的一個小朋友就飛到其他的圈內,如此進行。這樣的游戲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樂句的劃分。

三、唱游音樂課程中的問題及解決路徑

(一)課堂節奏易被游戲活動打亂

在上課之前,教師會提前設計好一節唱游課的教學過程,然而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中,往往不是每一節課都按照預期計劃進行著,隨時都會出現突發事情,或產生的方向與預期相反,打亂了原計劃。最常見的是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中組織一個游戲環節,學生在游戲中很興奮而影響課堂紀律,吵鬧混亂的場面是很難控制的。出現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是:教師需要在游戲前制造紀律規則,對學生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另外,有時候會由于和學生互動、擴展話題等等原因上課內容跑偏,而忘記了“初心”。教師作為主導者的地位是不變的,此時教師應該冷靜下來,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目標。在一節實際的音樂課堂中,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想要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教,時刻做課堂的主導者,把握住一節唱游課的課堂節奏和速度。例如: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話語中和本節課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從而馬上將思維抓回課堂,并且引出課堂下一步的內容。

(二)游戲活動難以循序漸進

學生能否在游戲活動中有所收獲是一節唱游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教師作為游戲環節的設計者,對游戲的每一個步驟都倒背如流,因此在課堂活動安排上,會將完整的游戲過程一次性交給學生,如此會出現學生記不清游戲步驟的情況。在“唱游”教學活動中,教師會放入音樂要素、音樂知識點,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體驗音樂要素,若老師直接將完整游戲照搬給學生,學生容易將大部分的注意力停留在“我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的思考上,而忽略享受游戲的過程和對音樂知識點的體驗。成功的唱游課應該是完整的、清晰的,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每一個游戲環節應該要做什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完整的游戲過程拆分為連續的幾個小步驟,從簡單開始,一步步地增加難度,如變化速度、增加動作等,達到完整游戲的效果。如此的過程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不斷的重復變化中鞏固原步驟。

四、結語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唱游·音樂》傾注著前輩繼往開來的心血與智慧,為唱游音樂課程開辟了新的道路?!俺巍弊鳛橛仔°暯拥闹匾獦蛄?,是每一位小學音樂老師都需要重視的?!冻巍ひ魳贰返膶嵤┎⒎呛唵蔚挠螒蛘n堂,而是需要教師深思熟慮地根據教學目標出發,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每個游戲環節循序漸進地進行。實踐出真知,上好一節唱游課需要教師不斷地反思和打磨,深入探究和解決遇到的問題,秉承迎難而上的信心和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熱情。

參考文獻

①〔德〕弗里德里?!は眨骸秾徝澜逃龝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②石中英:《教育哲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③楊寧:《皮亞杰的游戲理論》,《學前教育研究》,1994年。

④王家祥、楊陽:《唱游》,《中小學音樂教育》,2021年,第5期。

⑤王安國:《〈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相關內容研讀(上)》,《中國音樂教育》,2022年,第7期。

⑥崔學榮:《藝術課程改革的新動向·新突破·新征程——〈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音樂)解讀》,《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7期。

⑦韓麗楓:《小學唱歌教學探究》,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作者簡介

周靜雯,華南師范大學學生,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責任編輯 任麗姝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音樂教育
巧用動畫歌曲優化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淺析音樂教育在基層消防部隊中的作用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