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中的教師角色認知

2023-06-28 10:51張楠翕
關鍵詞: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角色支持者

張楠翕

摘? ? 要:自主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在閱讀中的具體表現,主要是指獨立閱讀、發展思維和學會學習的能力。自主不是自生自滅。在自主閱讀課堂中,教師應秉持“教”是為“學”服務的理念,充當支持者、賦能者、共賞者的角色,促使學生獨立閱讀、發展思維、學會學習。

關鍵詞: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角色;支持者;賦能者;共賞者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程》”)指出,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1]。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陣地。自主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在閱讀中的具體表現,主要是指“獨立閱讀、發展思維和學會學習的能力”[2]。然而,當前的自主閱讀課堂依然存在“自講自授”“自生自滅”“假模假式”等現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對自身角色認知不清。自主不是自生自滅,自主閱讀課堂包含“以意義加工為核心的自主學習活動”和“以思想建構為核心要素的過程體驗”,涉及時間、任務、時機、任務單、評價等諸多變量[3]。

在自主閱讀課堂中,教師要踐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秉持“教”是為“學”服務的理念,發揮助學、促學功能。具體而言,基于自主閱讀課堂的內涵,教師在自主閱讀課堂中應充當支持者、賦能者和共賞者的角色。

一、支持者:融情創境,情意驅動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影響英語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的閱讀行為,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提供“贊同鼓勵、支撐維持”等支持,即充當支持者角色。教師的支持包括情意支持、時間和環境支持。前者通過創設情境,提供情意支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內驅力;后者通過保障閱讀時間和營造寬容、民主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心理安全感,支撐維持學生的閱讀行為。

(一)情意支持

學生的閱讀意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成效。只有當學生愿意走進文本,閱讀才有可能真正發生。因而,教師應在讀前通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提供情意支持,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應在讀前提供情意支持,引發學生的閱讀意愿,而且也應在讀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信心,維持學生的閱讀行為??傊?,教師的情意支持應貫穿自主閱讀課堂的始終。

【教學案例1】

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Explore Peru”的文本二為例,闡述在讀前充當情意支持者角色的意義?!癊xplore Peru”的文本二屬于旅游宣傳小冊子(a travel brochure),圖文并茂。在自主閱讀課堂的讀前環節,筆者播放秘魯旅游宣傳小視頻,并提出問題Q1~Q2,引導學生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 Which country is it?

Q2: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in the video?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學生的興趣是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注意的重要條件。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情意支持作用,通過創設“云旅游”情境,營造“親身體驗”的氛圍,引發學生積極探索秘魯的興趣,讓學生有閱讀的欲望。同時,視頻包含語篇的主要景點,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閱讀掃清詞匯和背景知識障礙。

【教學案例2】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二Unit 5 Music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The Virtual Choir”為例,闡述在讀中充當情意支持者角色的意義?!癟he Virtual Choir”講述的是虛擬合唱團的組織形式、產生歷程、影響及其創始人埃里克·惠塔克(Eric Whitacre)的基本信息。在自主閱讀課堂中,筆者在讀前借助語篇插圖和標題,引發學生自主提問,但由于學生對虛擬合唱團這種音樂形式了解甚少,思路較難打開,自主提問產出較少,并產生畏難、焦慮情緒。鑒于這一情況,為給予學生鼓勵、信心,筆者讓學生先自主閱讀語篇,然后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對每個自然段進行自主提問,再在全班內展示自主提問,并進行自主答疑。學生的自主提問如下:

Paragraph 1: ①What does Paragraph 1 mainly talk about? ②What influence does the virtual choir have on people?

Paragraph 2: ①What does Paragraph 2 mainly talk about? ②When and where was Eric Whitacre born? ③When did Eric begin to study music? ④How did Eric fall in love with Mozarts classical music? ⑤When did Eric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⑥When did Eric receive a masters degree?

Paragraph 3: ①Why did Eric ask his fans to make videos? ②Whats the name of his first virtual choir? ③How many singers joined in his first virtual choir? ④Was his first virtual choir a success? ⑤Whats the name of the virtual choir sung by the Virtual Youth Choir? ⑥How many singers joined in the Virtual Youth Choir?

Paragraph 4: What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virtual choir has on the world?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在閱讀初期,教師可以基于文本特征、文章首段、語篇類型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提問,預測語篇話題,激活相關的認知圖式[4],引發學生的閱讀意愿。但針對學生生活中較少接觸的一些話題,且學生在讀前的自主提問中產出較少時,教師要及時調整策略,提供情意支持,引發學生繼續探究語篇的興趣。

(二)時間和環境支持

發展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時間和過程“打底”[5]。換言之,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不僅需要教師舍得花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無干擾的自主閱讀時間和自主探究時間(時間支持),而且需要教師創設包容、民主的課堂氛圍(環境支持),鼓勵學生個性化地回答,允許學生結巴或以“不標準”的口語表達,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案例3】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為例,闡述充當時間和環境支持者的意義。筆者在引導學生基于語篇插圖和標題進行自主提問后,給予學生8分鐘無干擾的閱讀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自主答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解決絕大部分問題,并發現語篇未涉及兩個自主提問(“Where did they find such big stones?”“How could they build such a wonderful temple?”)。對于語篇未涉及的兩個自主提問,筆者依然肯定學生積極提問的態度,并鼓勵學生課后上網搜索相關內容。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教師充當時間和環境支持者角色,通過在課堂給予學生持續無干擾的閱讀時間,營造包容、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使學生比較充分地研讀語篇,而且可以促使學生自由表達,推動學生繼續探索。

二、賦能者:“扶”“放”有度,多維互動

《高中課標》指出,教師要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6]。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觀念,成為學生學習的賦能者。教師可依托工具支架,適時介入,在“扶”“放”有度和多維互動中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一)“扶”“放”賦能

以學生為主的自主閱讀課堂絕不是否定教師“扶”的意義和作用,而是對教師“扶”的程度和時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可基于學情,依托導學案、評價量表等思維工具支架,進行有針對性地“扶”,并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適時地“放”,幫助學生實現意義建構。

【教學案例4】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具體闡述“扶”“放”賦能的意義。單元話題是節日與慶祝,“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的出口任務是“Discover the reasons for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將出口任務與單元話題進行關聯,筆者在讀前先呈現表1(斜體部分為學生在后一個環節自主學習中所填的內容),引導學生圍繞“celebrations”“reasons”兩個維度,談論所熟知的節日及其慶祝方式和原因(“扶”而賦能)。然后,筆者讓學生自主梳理、整合信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并形成如表1斜體部分所示的結構化知識(“放”以賦能)。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上述案例的閱讀語篇聚焦全球化視角下的文化差異現象,對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進行追根溯源,以體會節日文化的實質,這對學生來說略有難度。因而,教師通過設計思維支架,采用先“扶”后“放”賦能這一方式,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主題內涵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多維互動賦能

閱讀不只是理解字里行間的意思,還需要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隱藏信息,而這僅憑學生的自主閱讀是無法實現的。師生多元、多向、多層、多種方式互動是推進教學行程的動力[7]?;咏涣魇菍W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生本、生生和師生之間積極的多維互動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適時介入,創設生本、生生和師生之間深度對話的機會,引領學生深入探究語篇,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具體而言,教師可通過追問、策略點撥和滲透等方式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思維的盲點,然后讓學生再次去探究語篇,達成師生互動、生本互動,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分享,開展生生互動,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教學案例5】

下面仍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二Unit 5 Music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The Virtual Choir”為例,闡述多維互動賦能的意義。在學生完成第一段的自主提問和探究后,筆者追問“Why did the author quote a virtual choir members words?”“How do you understand ‘become someone else?”“After reading this paragraph, can you give an answer to ‘What is the virtual choir?”,在完成第二、三段的自主提問和探究后,筆者追問“What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virtual choir?”,在完成第四段的自主提問和探究后,筆者追問“How do you understand ‘sing with one voice?”,創設生本、生生和師生之間深度對話的機會,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對話節選如下:

T: Why did the author quote a virtual choir members words?

Ss: To show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virtual choir on people.

T: How do you understand “become someone else”?

S1: Maybe before he joined the virtual choir, he had some problems.

T: For example?

S1: For example, he might not have close friends and have the chance to join a local choir.

T: But after he joined the virtual choir, what happened?

Ss: He forgot his problem and became part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T: Yes, so he had a sense of belonging. (積極反饋) And he ha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life. After reading this paragraph, can you give an answer to “What is the virtual choir?”

S2: The virtual choir is a new form of music, and people can sing online.

S3: The virtual choir is made up of a group of people. They record themselves while they perform together on video.

(在學生闡述“What is the virtual choir?”后,筆者以填空的形式呈現the virtual choir的定義,再讓學生一起回答上述問題)

Ss: The virtual choir is a wonderful way for anyone who shares interest in music to experience music by singing together online, having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performers lives.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高中課標》指出,教師要在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語篇所承載的主題意義,建構結構化知識,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實現深度學習[8]。以教師追問的師生互動方式,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在聚焦語篇關鍵信息并梳理語篇顯性信息的基礎上,分析、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見解和領悟,提升閱讀思辨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并進行即時性評價,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進階。

三、共賞者:學思而悟,共情“靈”動

在《高中課標》、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采用“學—思—悟”教學思路已成為共識。悟,是將課堂教學價值內化為人的品格的契機和過程。只有悟的發生,才是育人的應有之義[9]。因而,在自主閱讀課堂中,教師不是袖手旁觀者,而是活動參與者,師生是學習共同體,在知識交流的同時也觸及心靈的共賞。

【教學案例6】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4 Space Exploration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閱讀語篇“Space: The Final Frontier”為例,闡述充當共賞者角色的意義?!癝pace: The Final Frontier”是一篇說明文,由五個段落組成,結構清晰,但缺失四個句子。在滲透補全信息策略技巧并引導學生補全信息與大致了解語篇內容后,筆者提出問題“Why does the author put Paragraph 3 between Paragraph 2 and Paragraph 4?”,以使學生得出“In order to show that despite huge risks, scientists do not give up exploring space.”,進而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太空探索的危險和挑戰,以及人類探索太空永不停步的決心。在此基礎上,筆者呈現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以使師生共同領悟崇高的航天精神。

教師角色認知說明:高中生正處在價值觀塑形的關鍵期,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價值觀具有指引作用。因而,教師不僅應成為學生知識學習的賦能者,而且應引導學生在師生“共賞”美好品德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師生共賞共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科技實力的強大,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心靈升華。

教師角色是基于學情且動態變化的。在自主閱讀課堂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職能,充當支持者、賦能者、共賞者的角色,即通過情意支持、時間和環境支持驅動學生的閱讀意愿,通過提供支架為學生的深度閱讀賦能,以及通過與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進行共賞共悟。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理念先行,行動跟進,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從而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6][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79,53.

[2]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1.

[3]葛炳芳.回歸課堂:以自主學習撬動英語課堂教學改進[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3(1/2):3-9.

[4]徐鈺.基于學生自主提問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思路[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6):16-22.

[5]葛炳芳.實踐課標理念,培養英語自主閱讀能力[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10):3-6.

[7]葉瀾.課堂教學過程再認識:功夫重在論外[J].課程·教材·教法,2013(5):3-13.

[9]葛炳芳,印佳歡.課程視域下英語閱讀課堂“學—思—悟”教學思路[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6):1-6.

猜你喜歡
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角色支持者
先行者 踐行者 支持者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
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教師角色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及角色轉換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關于提高學生數學自主閱讀能力的幾點思考
開發利用英語報刊資源,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奧巴馬致詞:“你們在白宮有一個強大的支持者”
掌上郵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