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課“三動”設計與實施模式探索

2023-07-19 01:30文國香唐添翼肖波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1期
關鍵詞:三動課程評價模式

文國香 唐添翼 肖波

摘要:針對心理課實施中常見的“知行不一”“動而無獲”“課堂無心理味”等現象,提出了“意動—情動—行動”的心理課設計與實施模式(簡稱“三動”模式)?!耙鈩印保赫{動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情動”:喚起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行動”:即時演練與反饋,使學生一課一得。該模式在多所中學的心理課堂上進行推廣和實踐,提升了心理課堂的活力與效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三動”模式;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1-0024-03

一、引言

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和《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等文件的落實,“不斷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成為廣大心理工作者的關注重點。

目前,由于心理教師師資缺口大,大部分學校都由班主任或學科教師兼任心理工作,他們大都缺乏心理學專業基礎和心理課教學的經驗,而剛畢業的年輕心理教師尚難以擔起心理課的重任。

當前,心理課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1)許多心理教師不知道如何“上手”,即不知道如何選定主題,如何設計出具有心理味的課。(2)當前心理課堂模式廣泛應用柯里1982年提出的“團體發展四階段理論”(導入階段、轉換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突出了心理課的團體輔導屬性,而忽視了課堂屬性,導致課堂結構不明晰。(3)一些心理課重活動、重認知,輕行為改變,把能力和行為目標的落實放到課后去做,而多數學生由于學業壓力忽視心理課的課后作業,難以通過心理課實現真實、外顯于行為的成長。

面對這一現狀,本研究以七、八年級及高一年級的心理課為試點,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經驗萃取、反思調整,確立了中學心理課“意動—情動—行動”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模式(簡稱“三動”模式)。

二、“三動”模式的理念解析

本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心理課的實際教學困境,如“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真實情感的調動,課堂探討流于形式,體驗浮于表面”、“知行不一”及“道理講得清楚,但教學目標難以落地”。

如何通過心理課真正使學生實現態度和行為上的轉變?基于體驗式學習理論和情境學習理論,結合態度的三個維度因素——認知成分(個體對相應主題所持有的具有評價意義的觀念)、情感成分(隨認知成分產生的相應情緒或情感體驗)和行為成分(對某對象作出某種反映的行為準備狀態,即意圖而非實際的行為),構建了心理課“意動—情動—行動”模式。即心理課首先應當調動起學生對課程主題的內在學習動機;之后,聚焦課堂喚起的真實情緒與情感,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建立起新的體驗與評價;最后,引導學生在課堂設置的情境中進行行動演練,落實行為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三、“三動”模式的主要內容

“三動”模式的框架詳見表1。

(一)“意動”:調動內在學習動機

在心理課的導入階段,常見的設計是以暖身游戲作為導入,在游戲中讓學生活動身體和大腦,并以案例、故事等方式導入主題,調動學生對主題的內在學習動機?!耙鈩印杯h節約5~10分鐘,教師通過短視頻等生動的媒體形式呈現案例故事,或運用與主題關聯的游戲,聯系學生實際,喚起學生對于課堂主題的真實疑惑、好奇,激起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機。

為達到激起學生學習動機的目的,不建議使用與主題無關的“純暖身游戲”,或者由教師開門見山介紹主題,直接開始主體活動。以我校部分心理活動課為例,我們調整了原有的“暖身+問題導入”或直接開門見山進入主題的方式后,課堂動力有了明顯變化。詳見表2。

以“情緒覺察”一課為例,最初的導入是使用經典游戲“石頭剪刀布”,改變游戲規則后要求學生“輸則哭,贏則笑”。學生現場參與度較高,氣氛活躍。在游戲分享中,教師引導學生覺察自己搭檔的真實情緒,提出“即使在掩飾之下,真實的情緒也會通過諸多線索流露出來”的觀點,從而引發學生對于覺察情緒的線索的探尋。

(二)“情動”:喚起真情實感

皮亞杰認為,任何學習都是從情境開始的,心理課因其體驗性、活動性、發展性的特點,更注重在情境中的真實體驗與學習應用。

因此,在“情動”階段,教師應當圍繞課堂目標設計活動,可以用案例、心理劇等設置合作探究的情境,喚起學生的真實情感,使其感受到問題解決前后的差異,引發他們解決問題的動力。之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在人際交互中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以“做善于傾聽的人”一課為例,在“聽見內容”、“聽見情緒”和“聽見需求”逐層遞進的環節中,教師“一案到底”,設計了情景劇、聽情緒練習、故事續編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傾聽的不同層次帶來的體驗差異,提升深度傾聽的認知及能力。真實的情感體驗為認知和能力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基礎。

(三)“行動”:即時演練與反饋

作為非考試科目,心理課堂的效果落實不被重視,教師往往更關注課堂氛圍的營造和認知、情感目標的達成,將能力目標的提升寄托于學生的自覺或課后作業。從調研情況來看,出于多種原因,學生對心理課作業的完成率很低。一些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也是紙上談兵,還停留在認知層面。

基于上述情況,“三動”模式將心理課行為目標的落實放在課堂上完成,課后作業也盡量不布置紙筆練習,多讓學生做拓展行動。在“三動”模式教學課堂中,教師一般用最后10~15分鐘通過設置應用的情景或團隊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現場演練,教師及其他學生給予及時反饋,促進行為再調整;或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本質和解決問題途徑進行再思考。

例如,在“財經素養”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行動環節運用自己本課所學,現場制定個人財務規劃,將個人財務劃分為日?;ㄙM、夢想儲蓄和增值基金三部分,學生可以聚焦任意一點進行行動思考,并以雕塑的方式加以呈現。又如,在“情緒覺察”一課上,教師要求學生運用課上所學現場覺察一位同學的情緒,并作出分析,給出反饋。以上這些設計都落實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向課堂要成果。

四、圍繞“三動”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評價

“意動—情動—行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模式,旨在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從內在動機、情感、認知到外在行為的變化,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筆者所在團隊通過對心理課評教工具的研究和聽評課研討,提出了聚焦學生反應和教師綜合素養的心理課評價工具,主要包括意動、情動、行動、教師綜合素養四個維度。詳見表3。

五、結語

經過兩年多的應用探索,“三動”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較好地解決了心理課中“知行不一,課堂缺乏真實體驗”等常見問題。

“三動”模式聚焦于學生的真實體驗,以學生為主體,創設貼合學生實際的活動,在活動中聚焦“意動”和“情動”,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和感悟,并為行動產生設置情境、預留時間,對于課堂目標進行現場落實,提升了心理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樊富珉. 團體心理咨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鐘志農. 如何上好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3]林靜.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評價標準探析——基于南京市心理優質課評選的實踐探索[J]. 江蘇教育,2019(64):9-14.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

猜你喜歡
三動課程評價模式
巧用“三動”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探究
面向卓越教師的師范生實訓課程評價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課程評價體系研究
云計算背景下的學生課程評價模式探究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三動”,生成詞語教學的精彩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催發智慧的英語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