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個冬瓜品種在石屏縣的引種表現

2023-07-26 11:17謝雪果李云駒于冬冬楊德榮湯俊瑜鄭文娟杜麗絲羅丹丹
南方農業 2023年9期
關鍵詞:死苗果形冬瓜

謝雪果,李云駒,于冬冬,楊德榮,湯俊瑜,鄭文娟,杜麗絲,羅丹丹,子 瑾*

(1.云南云天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600;2.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28;3.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28)

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是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攀緣草本植物,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粗硬毛和長柔毛,雌雄同株,花單生,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種子卵形。冬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兼具藥用和保健功效[1-2]。謝大森等[3]對來源于東南亞國家及我國冬瓜主產區的146 份冬瓜種質的生物學特性、品質、抗逆性、抗病性等性狀進行鑒定,結果發現冬瓜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3.52%,Na 平均含量2.49 mg·kg-1,K 平均含量0.15 mg·kg-1,P 平均含量132.97 mg·kg-1,VC平均含量0.120 mg·g-1,總酸平均含量1.65%,可溶性總糖平均含量1.54%,糖酸比0.977,干物質平均含量5.54%,平均含水量為94.46%。此外冬瓜還含有抗壞血酸、硫胺素、核黃素及尼克酸等維生素,以及一些人體必需氨基酸,包括含量較高的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還含有鳥氨酸、γ-氨基丁酸和組氨酸等[4]。作為耐儲運、貨架期長的蔬菜,冬瓜在調節蔬菜淡季、保證周年供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5-6]。目前全球冬瓜年栽培面積約50 萬hm2,其中我國的種植面積最大,年播種面積在20 萬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海南、廣東、福建等?。ㄗ灾螀^),多數地區冬瓜生產以鮮銷為主。通過前人研究可知,冬瓜生產中問題較多,主要包括品種單一且種子混雜,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需求量日漸增大的中小型冬瓜品種、加工專用型品種比較缺乏[7]。

目前,農家種仍占據我國冬瓜市場主導地位,由于提純復壯跟不上,導致品種種性不斷退化;老菜區耕地面積少,導致連作障礙突出,枯萎病、疫病發生嚴重,流行快,病蟲害加重意味著農藥使用濃度越來越高[8]。以從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引進的8個冬瓜品種為試驗材料,應用配套標準化栽培技術模式,對其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及產量等進行田間調查分析,旨在篩選出適宜在云南石屏種植的冬瓜品種,探索在冬瓜原產地窗口期生產綠色標準產品,對冬瓜新品種引種及標準化栽培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共有7個大冬瓜品種YTH-35、YTH-36、YTH-37、YTH-41、YTH-42、YTH-43、YTH-38 和1個小冬瓜品種YTH-40,均來源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區位于云南省石屏縣寶秀鎮內,屬亞熱帶氣候,地形半山半坎,海拔1 431.8 m(寶秀鎮最高點2 329.3 m,最低點790.3 m);多年平均氣溫18 ℃,1月平均氣溫10 ℃,極端最低氣溫2.4 ℃;7月平均氣溫26 ℃,極端最高氣溫33 ℃;年平均降水量962 mm,年均無霜期312 d;主要自然災害為洪澇、干旱、冰雹等,年均發生1 次[9]。在試驗區按照“W”形隨機取10 個初始土樣,混樣后對pH、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水解性氮、有機硅、交換性鈣、交換性鎂及電導率等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如下:pH 值6.51,有機質含量28.9 g·kg-1,有效磷含量41.361 mg·kg-1,速效鉀287.144 mg·kg-1,水解性氮123.118 mg·kg-1,有機硅238.22 mg·kg-1,交換性鈣9.9 cmol·kg-1,交換性鎂2.1 cmol·kg-1,電導率18.2 ms·m-1。

1.3 試驗方法

在云天化現代農業石屏蔬菜種植基地選擇一塊約1.6 hm2的地塊作為試驗地(N23°46′44″,E102°25′16″),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和配套標準化栽培技術模式,8 個冬瓜品種分別設4 次重復,共32 個小區。8 個冬瓜品種統一于2022 年3 月3 日催芽,3 月5 日點種,3 月13 日全部出苗,4 月28—29 日出圃移栽,7 月31 日開始采收。

1.3.1 育苗

育苗場所及穴盤消毒:育苗場所消毒首先使用90%三氯異氰尿酸粉劑稀釋500 倍液,對整個育苗場所進行噴灑消殺,并悶棚3 d,能有效殺死大部分病毒、細菌、真菌和蟲卵;3 d 后再選用0.5%高錳酸鉀溶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等均勻噴霧殺菌,同時加入阿維菌素等殺蟲卵,悶棚3 d 后可以投入使用。穴盤消毒可用40%甲醛100 倍液或高錳酸鉀500~1 000 倍液浸泡10~15 min 后晾干,也可用45%百菌清煙劑或10%腐霉利煙劑熏蒸。

催芽點種:催芽后種子露白60%時開始播種。選用3 份PINDSTRUP?品氏泥炭土(丹麥進口)+1 份珍珠巖,充分混勻后作為冬瓜育苗基質。3 月3 日催芽,3月5日點種,先將穴盤中的基質澆透水(澆到底部流水),在孔穴中央點種,點種時將冬瓜種子的小頭朝下(即芽口朝上),深度2~3 cm,然后蓋上一層薄泥炭土即可。

濕度管理:3 月13 日全部出苗,齊苗后進入育苗管理階段。子葉展開時,要求基質中有效含水量為65%~70%,到3 葉1 心以后水分含量為60%~65%。澆水要求澆勻澆透。

光照管理:冬瓜對光照的需求較多,但苗期陽光過于強烈將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因此在整個育苗過程中均開啟遮陽網,確保光照強度在10 000 Lux左右。

施肥:育苗期間視苗勢補肥,如果2 葉1 心時冬瓜葉片薄、面葉色淺、莖細弱,可隨水補噴磷酸二氫鉀液1 次,4 葉1 心時有針對性地補充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液。補肥應少量多次,以免燒苗。

煉苗移栽:出圃定植前5 d 進行練苗,白天開棚降溫到20 ℃左右,夜晚降溫到10 ℃左右,逐步打開遮陽網,使之與露地條件相接近。同時噴施0.1%尿素溶液+0.1%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移栽定植成活率。在冬瓜苗3 葉1 心到5 葉1 心時可出圃移栽,點種到出圃約10~15 d。

1.3.2 種植

整地及土壤改良:深翻土地40~60 cm,犁耙翻地后在陽光下暴曬5~10 d,利用紫外線消毒殺死蟲卵。在經過陽光暴曬后的土地上,均勻撒施土壤改良劑,每667 m2用量為礦物源有機肥1 000 kg+生物質有機肥1 000 kg+普鈣40 kg+10% 噻唑膦顆粒劑1 kg+0.5%噻蟲胺顆粒劑1 kg+70%噁霉靈可濕性粉劑1.5 kg,并用旋耕機把土壤改良劑與表層土混合均勻后起壟。

栽培模式:本試驗的所有品種均采用支架栽培模式,支架為“人”字型支架,“人”字型支架的撐桿用三根竹竿或樹干并用鐵絲扎緊。壟寬1.8~2 m(包溝),壟高約30~40 cm,壟溝寬40~50 cm,壟面呈龜背形,株距80 cm。

1.3.3 移栽及田間管理

定植:單行種植,株距80cm,定植在壟中央,YTH-40每667 m2種植800株,其余品種每667 m2種植420株。

肥水管理:冬瓜苗定植后澆足“定根水”(滴灌系統的滴灌3 h),使根群與田土緊密結合,以盡快恢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提高成活率。緩苗后至抽蔓期適當控制水分,以促進根群深扎土層促使植株粗壯。在緩苗后澆1 次透水(滴灌3 h)。幼苗期澆水以土壤含水量維持在60%~70%為宜;開花坐果時期土壤含水量維持在80%,以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果實膨大期,及時提供充足水分(滴灌3~4 h),7~10 d 澆水1 次促進果實膨大。冬瓜植株極不耐澇,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止發生植株死亡現象。冬瓜對養分的需求應根據不同生育階段和植株生長情況進行施肥管理。追肥按照m(N)∶m(P2O5)∶m(K2O)=1∶0.35∶0.94的規律施肥,不同物候期的施肥見表1。

表1 冬瓜施肥制度

1.3.4 選瓜、定位及摘心

不同冬瓜品種的第1 朵雌花分化節位有差異,第1 朵雌花后,一般間隔2~3 片真葉再分化雌花,有時2~3 朵雌花接連出現。留瓜的基本原則是要兼顧高產與早熟兩個方面,可選留第2~3 朵雌花坐果為好。待雌花授粉之后,可在最上的小果上方留4~5葉片后摘心。每株可只保留15~20 片葉,不宜讓瓜蔓生長過長。到果實“彎脖”開始膨大時,可選留1個子房肥大、茸毛密、果形周正的,將其余的果去掉。如果精準供應水肥,且病害能有效控制時,可留2 個瓜。

1.3.5 套瓜

大型冬瓜進入膨大期后,其重量會快速增加,有的品種如YTH-41在10 d左右單瓜重就增加到15 kg以上,這時莖蔓就難以承受其重量,在暴雨、大風等自然災害的作用下,容易落瓜,所以需要進行套瓜作業。為降低成本,在留瓜時適當留節位相對較低的雌花坐果,這樣果實進入膨大期后冬瓜底部剛好著地,即冬瓜落地栽培模式,減輕莖蔓承受壓力。

1.4 指標測定方法

1.4.1 植物學特性

每個品種隨機選取10 株,調查其果形、果肉顏色、老熟果皮顏色、最大葉長、最大葉寬、株高、莖粗等指標。

1.4.2 物候期

每個品種隨機選取10株,對始收期、終收期、采收期等進行調查。

1.4.3 抗病性及豐產特性

每個品種隨機選取10株,對出苗率、死苗率、抗病性、內腔直徑、果實縱徑、果實橫徑、果形指數、單果重、折667 m2產量等進行測定及計算。

1.5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 2010、SPSS 26.0 和Origin 2021 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圖表制作。

2 結果與分析

2.1 八個冬瓜品種在引種地的生物學特性

8個冬瓜品種的生物學特性表現見表2??梢钥闯?,8 個冬瓜品種YTH-35、YTH-36、YTH-37、YTH-38、YTH-41、YTH-42、YTH-43、YTH-40 出苗率分別為97.90%、21.88%、34.38%、25.00%、96.00%、19.53%、8.75%、61.00%,其中YTH-35 和YTH-41 的出苗率都大于95.00%,YTH-42、YTH-43 的出苗率則低于20.00%。育苗移栽后8 個冬瓜品種中YTH-41、YTH-42、YTH-43、YTH-40 的死苗率皆為0,其他4 個品種則存在死苗情況,其中YTH-35 死苗率為1.69%,YTH-36 死苗率為9.43%,YTH-37 死苗率最高為15.09%,YTH-38死苗率為2.04%。YTH-35、YTH-36、YTH-37、YTH-38、YTH-41、YTH-42 和YTH-43 植株長勢較好,抗病性較也好,而YTH-40則抗性較弱,蔓枯病發病率達到了15.78%,白粉病發病率24.52%。8 個冬瓜品種統一于2022年5月7日移栽,7月31 日至8月15日進入采收期,采收期持續16 d左右。

表2 八個冬瓜品種的生物學特性

2.2 八個冬瓜品種的植株生長特性

8 個冬瓜品種的植株生長特性見表3??梢钥闯?,各個冬瓜品種的株高差異較大,范圍在3.12~5.89 m,其中YTH-37 的植株長勢最好,株高為5.89 m;YTH-36 植株長勢較弱,株高為3.12 m。莖粗范圍為9.27~14.94 mm,其中YTH-35 的植株最為粗壯,莖粗為14.92 mm;YTH-40的植株最為瘦弱,莖粗為9.27 mm。葉片長勢最好的冬瓜品種為YTH-35,最大葉長及最大葉寬比其他其他7 個品種大,分別為27 cm、35.2 cm;YTH-37 葉長最小,為21.32 cm;YTH-40 葉面最窄,為25.6 cm。

表3 八個冬瓜品種的植株生長特性

2.3 八個冬瓜品種的果實與產量性狀

8 個冬瓜品種的果實與產量性狀見表4??梢钥闯?,YTH-35 的果形為球形,YTH-36、YTH-37、YTH-38、YTH-41、YTH-42 及YTH-43 等6 個品種的果形為鐵柱形,YTH-40的果形則為圓柱形。8個冬瓜品種的果肉顏色皆為白色,老熟果皮顏色為墨綠色。果實縱徑范圍在22.61~80.00 cm,其中YTH-41 的果實縱徑值最大,為80 cm;YTH-35 果實縱徑值最小,為22.61 cm,前者是后者是3.53 倍,并與其他品種相比差異顯著。橫徑范圍在13.88~ 23 cm,其中YTH-35果實橫徑值最大為23 cm,YTH-40果實橫徑值最小為13.88 cm,前者較后者寬65.71%,并與其他品種相比差異顯著。內腔直徑范圍在6~14 cm,各品種內腔直徑排序為YTH-35>YTH-42>YTH-37>YTH-36>YTH-43>YTH-41>YTH-38>YTH-40。由于8 個品種的果實縱徑和果實橫徑差異較大,導致各品種的果形指數也有差異,果形指數范圍在0.98~4.71,其中YTH-41 的果形指數最大,為4.71,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

表4 八個冬瓜品種的果實與產量性狀

8 個冬瓜品種的單果重范圍在2.45~15.28 kg,排序 為YTH-41>YTH-42>YTH-37>YTH-43>YTH-36>YTH-35>YTH-38>YTH-40;YTH-41、YTH-42 和YTH-37 等3 個品種單果重排名靠前,分別為15.28、13.07、10.39 kg;YTH-41 單果最重,為15.28 kg,與其他7個品種差異顯著。8個品種折667 m2產量在5 721.03~10 393.95 kg,YTH-41 最 高,為10 393.95 kg;其次是YTH-43,為9 116.13 kg;YTH-35最低,為5 721.03 kg。

3 小結

此次引種試驗圍繞冬瓜育苗、移栽(定植)、田間管理、適應性觀察、產量測量等開展,從而掌握引種品種的生育期、植物學性狀、產量性狀、抗逆性、適應性等品種特性,同時探索了配套的標準栽培技術模式。8 個冬瓜品種可統一出圃時間為2022 年4 月28—29 日,歷經3 個多月于7 月31 日達到采摘標準,采收期持續16 d。667 m2產量排名前3 的品種則為YTH-41、YTH-43 和YTH-37,分別為10 393.95、9 116.13、8 068.4 kg,品種的單果重與667 m2產量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性。

在試驗時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以種子消毒、農業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為主,統防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統防病毒病各1 次,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致使試驗區病害發生較少。YTH-43發生了軟腐?。ㄖ挥?株中心病株),及時剪除中心病株的感病冬瓜果實,并立即噴施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共噴施了2 次),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YTH-35 和YTH-37 發生了白粉病,用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懸浮劑5 000倍液處理2次后,病害得到控制。YTH-40 蔓枯病發病率達到了15.78%、白粉病發病率24.52%,該品種的綜合表現較好,蔓枯病和白粉病為重點防治病害,引種期間,通過清潔生產和農藥防治相結合,病害得到了較好控制,未造成病害蔓延現象。蟲害防治采取整個示范展示園內統防辦法,先后防治了斑潛蠅、煙粉虱、黃足黃守瓜等害蟲,防治效果顯著,未造成昆蟲傳播病毒病現象。

引進的8 個冬瓜品種中YTH-42、YTH-43 出苗率低于20%,不適于大面積推廣栽培,其他6 個品種全部引種成功,綜合考慮產量、病害發生程度及田間管理難易程度等因素,推薦順序為YTH-41>YTH-35>YTH-40>YTH-37>YTH-38>YTH-36,推薦于5—8月在石屏種植,其中YTH-40 冬瓜蔓枯病發病率達到了15.78%、白粉病發病率24.52%,但該品種的綜合表現較好,在種植過程中,蔓枯病和白粉病為重點防治病害。然而,試驗并未就品種的果實品質及抗逆性等進行研究,后續可繼續開展相關研究。

猜你喜歡
死苗果形冬瓜
冬春小麥科學防治死苗
悶熱三伏天 冬瓜可以這樣煲
基于機器視覺的芒果果形評價方法研究
寧夏地區越冬茬設施番茄產量與品質分析
為什么叫冬瓜
高產油茶夏旱期不同經營措施對其果形生長的影響
淺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對策
冬瓜搭架栽培技術
水稻旱育秧死苗de成因與對策
早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