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展的六大問題研究

2023-08-10 23:34趙志業
關鍵詞:范式共同體理論

趙志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1]。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品質的形成、變化和發展為特殊研究領域,目的就是要認識和把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從而使大中小學生的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范式理論引入我國后,范式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引起了學界高度重視,產生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其創新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進行研究,代表性觀點諸如:沈壯海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已經形成,但還存在“定域關注”“精細發展”“學院走向”和“解題低效”幾方面危機,進而從“中國立場”“世界眼光”“問題意識”和“學術思維”[2]等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發展的路徑;張耀燦和錢廣榮則從結構模型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進行更為宏觀的研究[3]10。(2)對思想政治教育具體范式進行研究,比如對思想政治教育人學范式[4]、哲學社會科學范式[5]、文化學范式[6]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7]等進行研究。(3)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進行研究,比如對思想政治教范式轉換內涵、本質、形態、邏輯、要求[8],以及諸如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范式[9]等具體形態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進行研究。

可以認為,學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研究成果對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具有重大意義。但已有研究也存在諸多問題,部分研究冠以范式之名,卻無范式之實,濫用和誤用范式概念,比如有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對話范式、交往范式等,但卻缺乏對范式基本規定的遵循。此外,學界從諸如學科范式、研究范式等不同層面和層次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研究,由于缺乏相對統一的范式脈絡指導,部分研究存在自說自話現象,沒有或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對話。事實上,發生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涉及的基礎和基本問題缺乏共識,導致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其他層次研究缺乏穩固的根基支撐。鑒于此,筆者擬歸納與總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六大基礎問題,并對涉及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研究闡釋,以期在與現有研究的對話中激發和喚醒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自明、自覺與自信。

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與結構問題

何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這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元理論和元問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與結構兩方面。顯然,厘清與闡釋內涵與結構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其他方面研究的前提。

(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作為“公認的模型或模式”[10],是思政科學共同體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操作的遵循。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內涵的清晰界定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揮“遵循”作用的首要前提。不同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了不同的界定,可將其總結為兩類:一類定義從學科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界定。這種定義以“庫恩是在學科史演進的角度談論范式”為依據,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定義定位在學科范式上。比如學者張耀燦、錢廣榮指出,所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發展的結構模型”[3]8。另一類定義從研究范式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界定。這種定義基于一個認識論前提,即范式是在研究的意義上使用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嚴格意義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比如學者王學儉、郭邵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員在研究活動中共有的“基本的學科傳統、理論信念、價值旨趣、規范框架、概念體系、認知原則、研究指南、思維脈絡、觀察角度、探索視域、方法背景、分析模型和話語系統”[7]等。

以上兩種定義雖具有重大借鑒價值,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尤為明顯的是現有定義把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作用對象和范圍主要集中在理論及其研究上,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實踐屬性。結合托馬斯·庫恩對范式的理解以及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界定,在此基礎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屬性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定義進行優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應用、實踐研究與發展過程中形成和遵循的結構模型。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結構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作為一種結構模型具有實質內容。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是“一核心三層次[11],即以價值理念為核心,以邏輯原理、方法原則、實踐策略為層次;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主要由“目的體系、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12]構成;也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主要包括“科學共同體、理論框架、思維方式和范疇體系”[13]等。這些研究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的討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但由于這些研究立足于不同的側重點,即從研究范式結構、話語范式結構、學科范式結構等方面進行闡釋,難免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結合學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庫恩對范式結構的認識,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是由科學共同體、框架體系、方法體系以及社會建制構成的。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是秉承相同的價值和信仰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的人的集合體。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由領導主體、理論研究主體、實踐操作主體構成。領導主體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階級屬性與階級立場;理論研究主體負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論構建;實踐操作主體負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實踐運行。這三類主體在現實層面可能是同一的,也可能是分開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體系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在認同同樣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基礎上形成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有信念和共識。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體系由理論框架體系和實踐框架體系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框架體系是指科學共同體對各種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學理研究之后形成的共有知識與理論的集合體,這主要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疇和話語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框架體系是指科學共同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時所共同遵循的解決問題的框架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框架體系的形成是科學共同體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過程,而實踐框架體系的形成是科學共同體從理性認識到具體實踐的發展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框架體系和實踐框架體系應遵循認識與實踐的辯證規律,二者在相互作用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體系發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是指科學共同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所遵循的主導性的思維方式及其衍生出的各種方法的總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由研究方法體系和教育實踐方法體系構成。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建制是指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所依托的政策支持、物質支撐、組織規范以及平臺、基地、場所等方面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它們在相互作用下共筑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發展與運行,這四個方面的發展程度也成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的四個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理論分析可以分別進行論述和討論,但不等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中不分情況地、機械地套用這個結構,而應該根據研究需要對其結構進行靈活把握和應用;另一方面,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特指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問題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已有研究存在隨意建構和隨意“冠名”問題,加之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否已經形成也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問題進行研究和澄清,從而為學術界的討論提供必要回應和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歷經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般而言,范式是逐步形成的”[14],這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是一個理論預設,它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方合力作用下逐漸形成并繼續發展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形成與發展的領導力量,這一領導力量在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階級立場與黨性基礎上,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以黨和國家頒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政策來分析,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直接相關的政策,約有225份單體文件[15]。高校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領導下,課程設置制度建設經歷了“統—分—再統—再分”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有配套的政策文件[1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做了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闡釋,并指出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思政課教師提出“六個要”的要求,對思政課的創新發展提出“八個相結合”的要求。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1]。這些重要講話和精神不僅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提供了重要的領導保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實踐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是書齋式抽象思維的結果,而是在深厚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并不斷發展的。正如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引導、矯正乃至重塑人的思想觀念為目標指向的具體實踐活動”[17]。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其政治優勢,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實踐經驗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養分。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18],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正是在最偉大夢想的實踐中繼續發展的,對其進行研究需要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及其伴隨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具有深刻體驗。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以一代又一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辛勞付出及其勞動成果為重要依托。革命戰爭年代,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形成的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形成的重要理論資源。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發展的需要,獨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共同體逐漸形成,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從專業化發展到學科化發展的科學化征途中,進行了艱辛探索和耕耘,使得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逐漸形成,他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繼續發展的重要學術傳統與學術資源。同時,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對古今中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資源借鑒。

(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初步形成

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在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固的結構。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方面,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核心,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軍人物為代表的研究者主體以及各級各類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操作主體組成的科學共同體。以高校思政課教師為例,高校思政課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已經突破10萬人大關。

其次,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框架體系。在理論框架體系上,一代又一代思政理論工作者構建起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為主干的理論體系。圍繞這些主干,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層面進行縱深研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日漸豐富。在實踐框架體系上,形成了黨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框架;在具體基層實踐中,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協同運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再次,形成了比較成型的方法體系。在研究方法層面,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下,基本形成了以思辨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質性研究法、混合研究法等構成的研究方法體系。在教育實踐方法層面,以高校、軍隊、企業、農村等為單位,針對不同群體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教育方法體系。

最后,在社會建制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近5年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由450余家發展到1 400余家;中宣部、教育部重點建設37家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部支持建設200余家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9]。全國馬克思主義學院蓬勃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和碩士點數量不斷增加,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逐漸形成,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高質量期刊平臺成功搭建。

綜上可以認為,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經形成。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是固化的,它會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因此,研究者的正確態度不是懷疑與否定,而是依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背景,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層次類型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層次類型問題是對學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譜系的回應。正如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總體性概念”[20],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總體性概念,它作為一種母體范式是由眾多子范式構成的,母體范式具有普遍性并寓于子范式的特殊性之中,子范式作為母體范式的具體特殊形態表現著母體范式的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子范式可以分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學科范式、理論范式及實踐范式四種大類,在這四種子范式下又有多種子范式的形態。這四類子范式在結構上遵循著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基本規定,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彼此交叉和部分重疊的,同時它們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動為作用對象而形成和遵循的結構模型。從其定義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旨在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動進行有效規范和提供有效指引。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結構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最主要的特點首先體現在理論框架上有兩個側重點:第一個側重點是對“研究共同域”進行厘定和澄清,也就是說劃定哪些問題是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問題,哪些問題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問題;第二個側重點是研究取向的確定。研究取向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共同體的理論旨趣和理論偏好。學界比較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取向主要有人學取向、哲學科學取向、文化學取向。雖然學者們通常直接用“人學范式”“哲學社會科學范式”“文化學范式”冠名,但仔細研究,它們其實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一種理論取向,“這種不同研究取向是理論發展從感性具體到抽象規定到理性具體的過程”[21],在此需要特別澄清和說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研究方法的體系化。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22],在這個作用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的問題既復雜又多樣,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提供的方法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發展的規律以及規律應用為作用對象而形成和遵循的結構模型。200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學科下設到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之下,這標志著思想政治教育從工作形態和專業形態到學科形態的重大轉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學科需要按照學科發展建設和發展的規律茁壯成長,而這個規律不是現成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共同努力深耕與探索。圍繞學科建設、發展規律的研究與實踐而形成的科學共同體、框架體系、方法體系和社會建制的綜合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在宏觀上要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邏輯關系,在中觀上要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以及其他二級學科之間的關系,在微觀上要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部關涉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需要處理好以上三層關系,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結構的四個方面都呈現出綜合性和整體性的要求與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是指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發現和闡釋為作用對象而形成和遵循的結構模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有兩個側重點:第一個側重點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主要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發現和闡釋為目標;第二個側重點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主要以“由一系列富有解釋力的基本概念、判斷、假說、范例”[23]構成的理論體系的形態呈現,而且這些理論體系在被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認可的基礎上可供模仿、借鑒和應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范式由于其研究進路的不同,還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子范式。目前學界比較成型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范式、比較政治教育學范式、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學范式等,他們分別以元理論研究路徑、比較研究路徑、史學研究路徑探究著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是指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具體應用為作用對象而形成和遵循的結構模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過程具有最直接的指導價值和意義,其結構的組成部分也以強烈的實踐形態呈現出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的科學共同體主要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的人,框架體系主要表現為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模式和樣板,方法體系主要表現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的發展狀態,可以劃分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和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范式等多種類型。

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功能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存在的價值體現,功能討論是學界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視程度的回應。

(一)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的功能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已經形成,同時,隨著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行業,成為或即將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的一員。以高校為例,按照教育部《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的要求,高等學校要根據全日制在校生總數,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崗位。正如前文所述,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數雖已突破10萬人,但與教育部總體要求還存在很大缺口。這就出現一個問題,部分高校為了在數量上達到教育部下達的任務,在選配思政課教師時對其質量要求把關相對不嚴,導致思政課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實際上,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學科背景多樣,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之外,還有諸如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甚至自然科學等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這些具有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人士的加入,為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注入了新鮮活力,但他們是否能夠勝任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則需要實踐檢驗。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具有的培育科學共同體的功能,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成員的范式意識,讓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成為一盞明燈來指引他們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讓他們能夠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基本規定從事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爭取成為學界的行家里手,在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基礎上為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劃定界域、規范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功能

目前,不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現象。在理論研究上對什么問題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圍理解不透徹,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從思想政治教育視角進行研究。在實踐領域,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能解決人們的一切思想問題?!叭魏窝芯慷际且欣谥R的增長與進步的”[24],這種泛化現象不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名聲”,而且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縱深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可以把科學共同體成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焦點放在那些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解決的問題上,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更為精細、精確和精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科學共同體的理論研究效力和實踐成效。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作為一種結構模型,對于科學共同體成員是一種嚴格的“規范”和“標準”,從而對科學共同體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檢驗作用。

(三)匯聚、整合各種資源和條件的功能

從全國范圍而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各種資源和條件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與不合理狀態,科學共同體內部依然存在各領域人才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情況,各種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存在低水平重復的現象,這不利于形成合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集體協作與攻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能夠依據自己特有的結構模型整合和調配各種有利的條件與資源,規避一些不利條件,從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快速發展。比如,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低水平重復現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可以為新加入的科學共同體成員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具體領域研究的發展脈絡、現有成果,讓新成員能夠直接接觸到最前沿的研究問題,從而讓新成員少走彎路,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進行相關研究。面對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可以通過其社會建制,在科學共同體成員中選擇最拔尖的人才,給予政策、資金、平臺等各方面的支持,從而形成最強合力進行集體攻關。

(四)傳承、創造教育智慧的功能

從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來看,它不僅有對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反思,而且最主要的是凝結著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實踐經驗和一代又一代理論工作者的集體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承載的這些內容會作為一種優良傳統被一代又一代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所繼承和發揚,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傳承中不斷前進。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將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入而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這種發展主要體現為范式結構的不斷豐富和優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母體范式下,創生出多種層級的思想政治教育子范式,這些子范式都承載著思想政治教育智慧,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創造性功能的表達。

五、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通約性問題

通約性問題是任何范式都要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具體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通約性問題,它關系到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間是否可以進行溝通與對話。根據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情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通約性問題不能用“可通約”還是“不可通約”進行簡單概括,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具有形式上的可通約性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形式上的可通約性是指,不論哪種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都具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四個結構要素,即科學共同體、框架體系、方法體系和社會建制。正是由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結構形式上是大體一致的,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提供一個基本的框架,不至于出現自說自話的情況。也正是因為范式結構在形式上的這種相對一致性和可通約性,才能夠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時有章可循。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可通約性的體現

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不可通約性主要體現在不同國家、不同階級、不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一般是不可通約的,但可以進行交流互鑒。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具有明確的階級立場,意識形態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最本質的屬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間是否存在本質區別的“分水嶺”。

首先,不同國家、不同階級和不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具有不可通約性。這些科學共同體最本質的不同是他們所秉持的價值信仰不同。比如,當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其領導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宗旨,其研究主體和實踐主體在政治身份上也多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在階級立場上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他們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解放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其領導主體是資產階級,他們是站在資產階級立場秉持著資本主義信仰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建構和把控的,其研究主體和實踐主體也是為資產階級謀取利益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的。

其次,不同國家、不同階級和不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體系、方法體系具有不可通約性。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體系、方法體系的性質是由科學共同體的性質決定的,科學共同體的階級性決定了框架體系和方法體系是為特定階級和政黨服務的,在具體內容上必定是對所屬階級和政黨利益的表達。比如,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體系、方法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為遵循,通過多方合力建立起來的。而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體系與方法體系則是以資本主義學說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這種不可通約性,通過意識形態對比可以得到顯而易見的體現。

再次,不同國家、不同階級和不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建制具有不可通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建制是與所屬國家與時代的社會性質和社會結構聯系在一起的,是與所屬階級的階級地位緊密相連的,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建制在不同國家、不同階級和不同時代具有不可通約性。不可通約性并不意味著不可交流和對話。對于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而言,古今中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都有可供參考的有益成分,在持有堅定的立場、懷著審慎的態度基礎上有著必要的開放,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比較和反思借鑒,這是處理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與其他國家、階級和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關系時應有的姿態。

(三)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具有可通約性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呈現出研究范式、學科范式、理論范式和實踐范式等不同范式形態并存發展的態勢,這些形態內部又存在不同類型的范式,比如在研究范式上存在“人學研究范式”[25]“跨學科研究范式”[26],在學科范式上存在“理論—實踐結構范式”“知識—人才—隊伍結構范式”[3]49-52等。這些不同類型、不同層面的范式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科學共同體進行不同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上形成的。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不同類型的范式都具有同源、同根性,即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分享”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基本規定,這種基本規定不僅僅是形式上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的遵循,更主要的是在內容規范上受其約束。同時這些不同類型的范式也在以不同的方式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縱深發展做出理論與實踐貢獻。我們不能因為某些理論觀點、理論偏好、研究路徑、實踐取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認為當前我國這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間具有不可通約性。

六、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轉換與優化問題

目前學界在“范式轉換”觀念引導下,出現各種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的研究與實踐。對這種有“跟風”嫌疑的現象需要進行認真反思和有效回應。筆者認為,應該慎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這一說法,提倡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優化。

(一)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需要優化而不是轉換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轉換有其標準,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存在轉換的需要與可能,而是應該對其進行優化。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與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等相比,確實已經發生了革命意義上的范式轉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否需要或存在轉換,應該是有相應根據和標準的,而不能隨意粘貼標簽。從其功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是因為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經不能解決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這一點明顯不符合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功能發揮的實際情況。從其結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意味著結構的整體轉換。從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現狀分析,科學共同體主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在框架體系和方法體系方面,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為指導,并且正在有序建構與發展;在社會建制方面,與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保持著高度一致。這些結構沒有哪一方面是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重大改變的。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存在轉換這一說法。一些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基于理論研究上的不斷提升、出新以及實踐過程的不斷改革,就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轉換”,這種態度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是極其危險的,需引起高度注意。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存在革命意義上的轉換,但并不意味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經沒有完善的空間了,我們需要“以高度的理論自覺應時推進理論創新”[27],隨著理論認識的提升和實踐過程的發展對其進行不斷優化。

(二)構建學科范式主導下的多范式發展格局

為了推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不斷優化,迫切需要構建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統攝下多范式并存發展的格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科學共同體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結果,它的發展遵循著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邏輯,新理論問題的研究與新實踐情況的不斷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十分復雜與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也呈現出豐富發展的態勢。這些情況的合力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提供著豐富卻復雜的動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面對這些復雜情況應該如何有序發展?一個可行的思路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發展為龍頭,統領與兼容思想政治教育多范式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具有整體性特征,這種整體性特征可以統攝和規范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28]。這也就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作為一種范式形態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中的主導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式的統領下,根據具體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情況,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不同層次、層面、形態的構建與發展。在此,將這種格局稱之為“一主多樣”的范式發展格局。

(三)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結構各部分的優化

目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在此基礎上需要對其各個部分進行不斷優化,以合力作用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式發展。首先,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共同體隊伍。在政治素質方面,要求科學共同體對馬克思主義具有堅定的信仰,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奮斗的信心和決心;在科學精神方面,要求科學共同體要有求真務實、崇尚真理、與時俱進的精神;在業務素養方面,要求科學共同體具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的豐富知識與技能儲備,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善于以理論為武器實現實踐育人目的[29]。其次,框架體系方面,在遵循其基本規范和規定的基礎上,進行大膽求索與創新,探索更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框架體系和實踐框架體系。再次,在研究方法體系上,堅持“應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研究的指導,但絕不排斥其他研究方法”[30],根據實際情況探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方法,構建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體系;在實踐教育方法體系上,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生活、面向實踐的”[31],因此需要加大實踐、探索、反思、總結的力度,形成更加有效的實踐方法體系,如打造思想政治理論示范課等[32]。最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社會建制。在宏觀層面做好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展的宏觀調控和頂層設計,優化各方面的機制與體制,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微觀層面,要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宏觀層面的各種規定與支持落實到位、落地生根,切實讓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社會建制有效運行。

七、余論

針對學界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基礎問題研究的實際情況,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六大基礎問題涉及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厘清與闡釋,有利于統一與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展奠定根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內涵與結構問題重點從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界定,并對其結構構成進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形成與發展問題重點分析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歷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類型問題重點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譜系。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功能問題重點分析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發揮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通約性問題重點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不可通約與可通約的具體情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轉換與優化問題重點分析了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發展方向。

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在此研究提供的框架基礎上,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對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比較研究,尤其是對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來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豐富與發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提供更多學術支撐。

猜你喜歡
范式共同體理論
愛的共同體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