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2023-08-27 02:24張昭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閱讀興趣語文教學小學生

張昭

摘 ?要:閱讀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讓學生眼界更廣,對其以后的語文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興趣的支持是閱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保障之一。文章以語文教學為基本論點,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做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期為有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興趣;小學生

許多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閱讀。實際上,在培養學生的人格方面,讀書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能極大地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當前我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改變。信息技術對小學生的閱讀方式和習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小學生對其產生了強烈依賴,他們更傾向于利用信息技術去娛樂,導致最終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诤诵乃仞B的需求,要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讓學生重視閱讀,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小學語文是兒童系統地學習語言的初期,小學教育中,語文教育與閱讀是一種互為補充的關系。教師在語文課上引導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也要充分運用與語言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閱讀在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素材積累,才能讓其語文水平得到提高。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速度和理解力。在閱讀過程中,人的內在潛力都會得到充分發揮,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小學生難以理解教師所講的課文內容,他們雖然從教科書上認得漢字,但是卻讀不懂課文,有些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強,甚至需要教師一遍又一遍地解釋,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由于小學生的理解力沒有達到教材認定的理解水準,這就使得他們無法理解原文的含義,這個問題很容易被教師忽視。課本上的字詞句,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漢字,還使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來提升閱讀水平。在保證學生能正確識別漢字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文本內容,正是課本所要提供的內容用處。如果小學生看不懂課文,他們在做功課或讀書時,就會有更多的疑問,如此便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小學生要通過不斷地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語言學習的自信。

(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速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教師便能夠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的素材,從書籍中獲取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領悟力也會越來越強。當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時,其速度會更快。讀書可以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對小學生而言,閱讀的速度非常重要,它會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書能增長見識,還能積累知識,大量的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直接的素材,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這就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材料來充實自己的寫作積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篇好文章不能缺少素材的輔助,恰當的素材引用更能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會經常向學生解釋不同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手法,但對小學生而言,短期的寫作教學無法激發想象力。想象力是寫作的基本要素,而閱讀正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最好途徑。一些小學生在學齡前就已經養成了閱讀繪本的習慣,繪本閱讀為他們的想象力提供了空間,這些學生的大腦想象力通常比較豐富,同時還奠定了他們的語言天賦。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從小就缺少閱讀訓練,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都相對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這兩種類型的學生,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

閱讀能夠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幫助學生提高文學素養。也許一些小學生會問:“讀了之后,我怎么還不會寫?”通常情況下,一般是閱讀量太少,還要多讀些書。事實上,一味的閱讀并不能解決寫作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收集寫作素材之外,還要去穿透故事結構、寫作手法,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文章的內涵和思想精神。除了寫作和閱讀外,還需要有想象力的幫助。所以,閱讀不是終極目標,而是一種體驗,就如學生在閱讀時,會質疑故事的內容,或許是令人震驚的事件,或許是讓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但這才是閱讀的作用,能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到這個故事的重要性。所以,小學生要經常閱讀,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現存問題

(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然而,在今天的小學語文閱讀課中,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充分調動學習的主觀積極性,造成了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給定的任務去學習。許多教師也在努力提高語文閱讀效果,會給學生安排很多的閱讀任務,學業負擔沉重,給小學生帶來了更大的學習負擔,嚴重妨礙了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學生對閱讀產生厭倦的心理,這對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質量是不利的。

(二)閱讀教學得不到足夠重視

語文閱讀教學對提高小學生語言應用水平有著極大的作用,然而,許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關注不夠。教師為在短期內取得教育成果,會在課內文章最關鍵的地方引導學生標注出來,讓學生把問題的答案和例子復述出來。這種消極的學習方法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但無法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效果,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一)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意識

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對一切都很好奇,注意力極易受到干擾,很難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對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語文閱讀通常是在圖書室或者閱覽室進行,小學生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對外部環境很敏感,比如腳步聲、交談聲等,不利于小學生進行沉浸式閱讀。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閱讀,需要逐步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意識。例如,某位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寫作的主題定為“我最想感謝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學生都會以自己父母為對象,但是很多學生的作文都是“流水賬”千篇一律。比如“我最應該感激的人是我的爸爸”,本意是想要表達父親工作很累,還得照顧好家庭,強調父親的艱辛,但學生用了很大篇幅來描述父親的日常生活,沒有突出中心思想“感謝父親”。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估時,提出了上述問題,并請學生欣賞優秀的作品,通過對照,學生了解了平時閱讀側重點的重要意義,這對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天生好奇心強。實際上,當小學生認識某樣東西時,他們的耐心十分差,要想持續地專注一件事情也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提升。教師在教小學語文時,可以捕捉學生的這個特征,特別是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上,可以適當地設定一些懸念。懸念的設定能使學生對其背后的故事更加感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讀書有更多的好奇心。只有學生有了讀書的欲望,這樣才能實現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學習《齊白石畫蝦》的課程里,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放一幅齊白石的畫和一幅齊白石畫蝦的圖片,并對學生說:“中國近現代有許多杰出的畫家,在戰時,他們創作了許多杰出的藝術品,所以,你知道這張照片里的角色是什么人?他的成就有多大呢?”以這些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欲,這樣他們就會對這篇文章產生興趣,對齊白石相關的書籍也會在課后進行搜索,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三)利用故事情感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都喜歡故事,故事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是一種可以影響人心的力量。人們在閱讀故事時,經常會觸發人和故事之間的感情交流,情節的推進也使人感到好奇。利用故事情感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有三種方式:

1. 介紹話題故事

在語文課堂開始后,首先介紹一個話題,為所要進行的研究做足準備,可以按照主題設定話題故事。比如進行《烏鴉喝水》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把烏鴉的知識傳授給小學生,還可以擴展到有關鳥類的知識。從“烏鴉”這個話題,引入課文的主題,不但能讓學生了解到烏鴉特點,使小學生對烏鴉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為其理解課文做好準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主題故事,就像是飯桌上的開胃菜,開啟了人的味覺,而話題故事則是一道不錯的課堂“開胃菜”,為小學生打開一扇充滿好奇心的大門。

2. 插入課外小故事

插入課后的小故事,是指從小學語文教材中找出詞語、句子或段落來擴充知識。課后的小故事是一種非課本的知識,是與文本中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有關的故事續寫。為了不偏離主題,教師可以在文本中預先找出一個插入點,搜集一些課外的小故事,該插入點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一段落。比如在《去年的樹》中,有一個詞“火柴”,之后可以聯想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的故事。由“火柴”這一詞語插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課外小故事,不但增加了教學的樂趣,對“火柴”一詞的理解也有所擴展。教師向學生講述課后的故事時會流露出故事的情感表達,這就是小學生內心的感覺。受到故事情節的感染,他們的心也會漸漸被觸動,進而會對這個故事產生更大的興趣。插入課外小故事極大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他們在讀書的路上提供了良好的指導。

(四)強化“小組”的帶動作用

鑒于小學生的競爭心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引入良性的競爭機制,能極大地提高團隊成員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室里進行分組討論,根據課堂回答的問題、朗讀的數量和質量給予相應的獎勵。如設立流動紅旗,每周對各小組進行評估,公眾投票選出“最佳小組”。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朗讀中找到閱讀的趣味,也能讓學困生有更多的動力去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地進行小組活動,例如“每日故事分享”,每堂課由一名學生分享課后閱讀的小故事,鼓勵所有成員都積極參加,學生講述完畢后,教師對他們進行評價和贊揚。通過團隊合作,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更能從多個角度來豐富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結語

總體而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重視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只有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才能更加享受閱讀。愛讀書,學生的視野才會更加開闊,在這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收獲見識。而在培養過程中,教師必須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使教學目標最大化。小學階段的閱讀興趣得到提升,才能為中學、大學、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高超常.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J]. 新作文:教研, 2022(02):2.

[2]林彩霞.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J]. 文學少年, 2021(27):111.

[3]胡千千.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J]. 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1):189.

[4]毛生芳.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07-208.

(責任編輯:秦 ?雷)

猜你喜歡
閱讀興趣語文教學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興趣引領,快樂閱讀
探究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