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支教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實踐研究

2023-08-29 16:13李清梁媛元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6期
關鍵詞:協同發展思政教育

李清 梁媛元

摘? 要:文章從教學實踐的思政教育意義出發,通過基層學校走訪和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南疆實習支教的工作內容、困境、收獲、從教意愿和實習感悟,探究實習支教如何影響師范生,及其如何在個人教育情懷、職業精神、核心價值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了解師范生的認知規律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設路徑。

關鍵詞:實習支教;思政教育;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8-0005-04

一、背景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教育“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1]。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師范生的人才培養是教師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師范生的教育實踐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培養的必要環節,其核心素養就是未來的職業精神。支教實習,作為教育實踐的重要途徑,在培養提升教師職業能力的同時,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新疆實習支教概述

2007年7月隨著《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的頒布,教育部全面啟動實習支教工作[3]。2007年8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11所高校選派各中小學學科教育專業方向的高年級師范生,每批次實習周期為一學期,往復循環,重點到南疆各地州的基層學校進行實習支教。截至2022年春季學期,新疆高校已派發30批次師范類專業實習生到南疆基層學校實習支教。施援學校從疆內11所發展到疆內外19所,每年逾萬名師范生支教隊伍前往南疆師資缺乏的基層學校進行頂崗實習[4]。南疆“國語”師資嚴重短缺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為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教育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援助力量。實習支教為師范生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實踐提供真實的機會平臺,使實習生親歷南疆基層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運行與管理,增進師范生對新疆區域學情民情的了解,益于師范生更好地服務區域基礎教育事業。也使得高校深入了解教學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對基礎教學現狀建立更全面的認識,從而反哺教學科研。

三、實習支教成效調查

(一)當地師資短缺現狀

本研究團隊通過走訪了解到,和田當地政府就師資引進做了多年連續性的努力,但師資缺乏依舊:1. 該地區每年以政策優勢引進不少來自疆內外的師范生,但由于南疆生活條件艱苦等因素,師資流失率較高;2. 部分少數民族教師因為普通話不達標,教師資格、條件不完備而調整崗位,退離教育一線;3. 近幾年,和田地區學齡兒童人口持續增加,幼升小班級數量增加;4. 和田某區縣的基層學校,要為所有在校生提供午餐服務;雙減政策的落實,學生在校時間由早上9點半持續到下午7點半,教師的工作時長延長;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嚴格,日常消殺、督查等工作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工作量的增加無形中加劇了師資的流失。

(二)調查對象與問卷設計

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401名支教實習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走訪和匿名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其分布在基層的99所中小學為期一學期(2021年9月—2021年12月)的實習支教生活展開調查。問卷設計了22個關于實習支教的問題,涉及實習工作內容、實習認知、實習困境、從教意愿、自我感悟等方面。其中21個封閉性問題,1個開放必答問題。

(三)調查統計結果與原因分析

通過釘釘線上平臺,向和田地區實習支教的401名師范生發放匿名調查問卷,收回答卷395份,有效率98.5%,采用釘釘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進行數據收集,利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 實習支教后的認知

實習生日常工作包含平均每周17課時的課堂教學,教案書寫,教研會議,個人公開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延時服務等,其中11.7%的實習生接觸了班主任的工作,開展培優活動,普通話普及活動,地區傳統文化活動或學期特色競賽活動,需要進行日常會議學習及各類臺賬填報。飽和的工作狀態,使實習生對基礎教育的宏觀理想目標和具體的教學活動之間的邏輯關聯有了完整的理解,實習支教的收獲如表1所示。在實踐中,實習生不僅對現場教學、課程設計,課堂管理、教案書寫等技能有了充分的訓練,對相對落后地區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環境的適應過程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對學生、學生家庭以及學情民情的了解中形成對他人的包容理解力,為其思想修養和意志力的形成提供歷練的機會。

2. 實習支教后的價值取向

如表2所示,實習過程中,師范生獨立擔當、克服困難的能力和教學的潛能被挖掘。在實習支教的場域中,實習之初,大部分學生有對環境的抱怨、對教學條件的質疑、對學情的抱怨。然而,師范生支教的天然使命感鞭策他們做出了一些改變,加上教育環境的落差,更激發年輕學子在支教過程中展現出積極,奉獻,耐心的品質。有的學生在感悟中說道,“既然抱怨沒有用,就想點辦法去解決”“為了講好課,自己被活生生逼成了學霸”“為了出成績,成天琢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勁頭的辦法,夢里面都是課堂”。困難面前,實習教師被激發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生活艱辛帶來的失落感被認同感、成就感、身份感所取代。教學熱情和解決問題的信心引領他們重塑自身的價值取向,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經歷正是喚醒思想自覺的過程。

3. 實習支教后的從教信念

在調查中,75.1%的師范生堅定畢業后從事教師工作的信念。如表3所示,影響其教師職業選擇的因素主要在于:對教師職業的認同和熱愛,自我價值實現和對某區域教育現狀改變的志向。在南疆社會發展不充分的地區,方方面面都沖擊著大學生的認知,使其深受感觸。有學生在感悟中說道:“進入校園快速的身份切換,使自己從知識的接收者到傳授者,行走在校園,身后總是有幾個學生跟著?!睂W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師范生踐行日常教學中最大的感悟。

4. 實習支教的困境分析

實習困境反映出實習支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表4所示,40%的實習困境來源于教學活動以外的工作。通過走訪了解到,實習生在教學活動以外還需進行防疫消殺,學生午餐服務,課后延時服務,寄宿制學校的晚自習管理,衛生區域清掃或督查,學生復學研判,會議學習及材料提交等工作。36%的困境來源于學生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其原因有三:1. 沒有進行充分的課堂教學模擬訓練,對于規范的課堂實操缺乏把控力;2. 教學效果不理想,講的多,吸收的少,對知識點的處理缺乏對學情的了解;3. 對于犯錯學生的教育方法,學生之間矛盾的有效處理,32%的困境來源于所學專業和所教學科不匹配。31%的困境來源于艱苦的生活環境,南北疆的氣候條件差異,醫療條件,交通便利,飲食習慣,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困難。19%的困境源于學生的不配合,14%困境源于實習單位缺乏支持和關心關愛,而有19%的學生選擇沒有困境。

如何有效地解除困境,實習前、中、后各環節的管理組織至關重要,如表5所示,46.6%的實習生認為實習生應在實習前做好講課模擬,對實習地情況等進行了解。加強實習前、中、后各環節的組織工作,注重價值引領、過程支持,將有效改善實習困境。

四、實習支教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新疆南疆地區的實習支教經過14年的探索實踐,在高校和基層中小學之間達成長期穩定的合作,在師范生專業素質培養和基層教育的發展上成績顯著,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南疆地區的基礎教育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困難,優化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教師核心素質,依然需要不斷的探索。本研究針對實習支教師范生遇到的困境,從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和改進路徑。

(一)思政教育引領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專業實踐課程,“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當代大學生應當被引導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于擔當,到祖國的邊疆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5]。在南疆經濟社會發展不充分的地區,理論知識得到最大化的驗證,不同的生活形態,刷新大學生的價值觀,錘煉其意志品質。這為當代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遇[6]。

(二)強化管理組織

實習支教只有在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實習學校、師范生多方聯動、相互配合、密切協作之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實習前,高校應該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崗前培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領,增強奉獻、教育、家國情懷的培養;模擬訓練授課過程,熟悉基本教學活動內容,以及實習地醫療、交通、飲食、民情、以及實習工作內容,對實習地工作強度和生活環境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心理建設。與實習學校統籌好師范生所學專業與所缺學科教師的匹配,優化師資分配。

實習過程中,高校、實習學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實習支教帶隊老師共同參與對師范生的管理和引導。尤其,實習學校的過程支持直接影響實習生的參與熱情和實習成效,重復和低效的工作會嚴重磨滅師范生的教學熱情和創新意識,甚至放棄從教意愿。強化校長責任制和規范管理,對于處于生病等生活困難的實習生給予充分的關心關愛。無論是愛家、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其前提是跟學生有了情感鏈接,對實習地產生美好的回憶,熱愛自然而然會形成。

實習后,由實習學校、當地主管部門、帶隊老師、實習學生代表等采取各種方式評價實習質量,評優評先,從實習生中挑選思想政治進步幅度大、感悟深的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意識、支教情懷、職業精神方面的宣講,并充分利用好自媒體平臺進行收獲分享和價值引領,凝練實習成果。

(三)合作促進就業

在調查中發現,22.3%的實習生愿意未來成為和田地區的正式教職工,45%的實習生會考慮成為當地教師。創造“實習”+“就業”的合作模式,為符合條件的實習生提供優先就業機會,有利于實現雙方互惠雙贏,使當地教育取得長足發展。

五、結語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立德樹人,教師應當自覺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實習、支教承載著特有的社會屬性,實習支教應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在實習支教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師范生的主觀能動性,令其在實習困境中歷練,在歷練中收獲,激發潛能,堅定信念,在信念中前行,值得高校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 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 (2018-09-10)[2021-11-30].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 10/content_5320835.htm.

[2] 新華社.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 (2019-03-18)[2021-11-30]. http://www.gov.cn/xinwen/ 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EB/OL]. (2007-07-05)[2021-11-30]. http://www.moe.go v.cn/srcsite/A10/s7011/200707/t20070705_145953.html.

[4] 宋藝華. 新疆高校物理師范生實習支教成效調查及原因分析[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5):180-183.

[5] 孫明杰,李天貴. 構建新時代大學生“援疆實習支教”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 山東教育(高教),2020(08):70-73.

[6] 陳惠敏,宋藝華,努爾·買買提,等. 提高新疆高校少數民族雙語師范生培養質量的思考與探索[J]. 昌吉學院學報,2016(06):1-3.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協同發展思政教育
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的探討
探討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協同發展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