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2023-08-29 06:32袁嬌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6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袁嬌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調查法、綜合對比方法以及行動研究法,首先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指出教育模式單一、教育內容狹窄、教育實效性不高以及忽視實踐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行為特征進行了分析,在對學生學情有充分的把握后就積極心理學對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借鑒作用進行了探討,分析了積極心理學的教育優勢。最后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提出構建積極教育理念、融入積極教育內容、打造積極師資隊伍、應用積極教育方法、創設積極環境氛圍等對策,以期為提高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8-0137-04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是高職階段開展教育工作的基礎,修訂后指出思政教育工作應成為必須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一改變無疑為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本科深造提供更多機會,也讓學生看到了接受職業教育后也能成為高層次、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廣闊前景,但他們也看到需要面臨的壓力與挑戰[1]。高職教育階段學生的個性較強,如以傳統方式開展工作則難以發揮出思政的作用,學生也很難接受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面對困境,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探索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以期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人員帶來啟示。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明顯不同,在教育對象、培養目標、教育過程等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為此必須著手應對現存挑戰。

(一)存在教育模式不夠豐富的現象

傳統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講授為主,使用理論說教法,實行單一教育模式,忽視了互動式教育方式的運用,為此,教育工作的開展難以發揮出良好成效,高職院校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多通過面對面宣講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又因受到自身思想素質局限性約束難以“意會”,最終可能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和叛逆心態,這就與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在學生的成長成才上不能達到預期效果[2]。

(二)存在教育內容相對狹窄的現象

傳統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論內容的傳達、知識的傳遞,將解決重點關注學生的問題作為教育的實踐性,與現實社會需要結合較少,而高職院校的特點是對接市場與行業,需要立足現實,如學生不能將所學內容與專業自身的知識進行聯系,則可能會導致其教育內容的選取空洞,最終可能造成理論與實際無法有效結合的情況,后續出現實踐性、體驗性不足。在這一教育內容的指導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工作時,他們時常會關注問題學生以及學生的問題,通過批評教育、懲罰教育等打上不良標簽,這種關注消極心理的做法,極易導致思政教育工作難以切實發揮出實際的作用。

(三)存在思政教育實效性不強現象

注重學生常規紀律的管理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特點,他們往往對高職學生的不良品德、行為進行嚴厲制止、管制甚至是處分,認為預防與消除高職學生行為問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最終目的。但從長遠看來,這也許僅是解決了當前問題,而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養成與培養的過程,因此,實效性并未得到充分顯現。如果教師未能重視發揮學生內在積極品質的作用,也不重視高職學生的積極品質,就可能會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進而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政治觀和政治覺悟等提升。

(四)存在重技能輕思想教育的現象

職業技能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組成了高職教育的兩大重要部分,由于高職院校大多采用“2+1”的教育模式,即2年時間在校學習,1年時間參加崗位實習,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是高職院校的特色??紤]到時間短、技術技能掌握要求高等問題,大多高職院校在實際人才培養中、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往往側重于技能培養,在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上后勁不足,高職教師能依據自身專業方向積極指導學生,促進他們掌握行業、企業、崗位的技術技能,大多教師認為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車間、在實訓室、在企業等,思想政治教育“夠用”即可,使得學生雖然技術技能過硬,能夠參與一線工作,但是政治素質較為薄弱,思想品德素養不高,缺乏社會責任感,家國情懷上的形成受阻,不利于“大國工匠”的培養。

二、當代高職院校學生行為特征

為了解高職學生心理特點,筆者對所在高職院校的130個班級的2500余名學生進行了心理特點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外向型性格比例比內向型性格比例大,氣質以膽汁質、多血質為主,且混合型氣質比單一型氣質比例大,具體定性分析為以下幾種特點:

(一)學習成績相對不高,但求知欲望強

目前,高職院校的招生無論是單招還是統考,都存在考不上本科院校的學生才選擇報考高職的現象,這是我國高考選拔制度所決定的。因此相對本科院校來講,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相對較低,學生知識存在局限性,學習成績相對不高,也因為當前科技發展,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家庭對子女在教育、生活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盡全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生活,學生的成長過程也是家長挖掘學生興趣愛好的過程,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高職學生有條件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在“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思想影響下,家長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也逐漸培養起求知欲與好奇心,因此,高職學生往往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夠保持好奇與熱情。

(二)自信能力相對不足,但表現欲強烈

正是因為我國高考制度的導向,雖然新職教法的出臺,已經在不斷提升高職教育的認可度,但社會傳統思維中高職教育的地位仍然得不到應有評價,高職學生的錄入成績仍是“硬傷”,他們仍然認為高職學生大多是中職?;蚋咧行@锏摹昂筮M生”,通常學習基礎薄弱,他們在進入大學前,在班級中不受老師重視,自身壓力較大,正是社會這種對高職學生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使得高職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無助心理。在學習能力上長期得不到認可,導致他們出現強烈的希望得到他人關注的心理,利用存在感來證明自己,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展示自己、表現自我。

(三)知識掌握相對較弱,但才藝表現好

高職學生長期以來被社會所認為的文化成績差,使得其在學習心態上有無助感,找不到有效方式,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有產生消極心理和厭學情緒,通過學習以外其他活動來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從而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是高職學生的愿望,以此達到消除偏見,平衡自我的目的。所以,在學習方面的相對“弱勢”反而激勵他們利用大量時間在才藝、體育方面有所造詣,無論是在文藝活動中還是體育競技里,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

(四)意志控制相對薄弱,但觀念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新媒體逐漸滲透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高職學生喜歡探索與接受新鮮事物,由于他們心智還未完全成熟,長期以來,他們抵制不了互聯網所帶來的誘惑,常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沉迷不能自拔,意志控制力相對較為薄弱。他們也會利用便利的互聯網和寬廣的信息平臺接觸新事物、新思想,他們能夠接觸多元世界,他們的思想開放、思維活躍,思想觀念呈現多元化的特征。

(五)理論學習興趣相對較低,但動手能力強

高職學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學生有自卑失落感,學習動機不強烈。還有表示對純理論的學習“看不懂”,感到困難,由于高職教育的技術性和職業性特點,在長期的引導下,高職學生逐漸喜歡在老師的指導下,實踐動手操作,鍛煉自己的操作能力,他們實踐操作能力強,也更容易學習和理解。

三、積極心理學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作用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各個領域均對其有所運用與借鑒,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對于傳統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管理的創新與改進有推動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個性自由全面發展

積極心理學對于當前思政工作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張培育健康的人格理論,培養人的積極人格與美德,促進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培養健康的人格,促進人積極心理形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最終是讓人獲得幸福感[3]。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注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實際工作中要合理使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理論,借鑒積極心理學中關注人的積極力量與積極品質,特別是針對自信心低、抗挫能力差的高職學生,是推動高職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系統、激發學生積極情感體驗、構建高職學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徑,不斷創新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這將推動高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水平的提高,塑造健康的、積極的個性特征,以此使高職學生的個性自由能夠全面發揮。

(二)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思政教育體系發展

傳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從學生問題入手,預防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注重的是強調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對高職學生的積極品質和內在潛能關注較少,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沒有得到發掘和彰顯。但積極心理學堅持的是積極人性觀,在此過程中要盡量關注學生的個人情況,如心理健康、個人能力等,以此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從發現學生積極潛力的角度出發,倒逼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改革,完善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4]。

(三)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和諧校園發展建設

受傳統思政教育思維的影響,高職教育工作者采用的教育方式有時還是傳統的指責與批評,不注重方式方法的引導,這使得教育成效降低的同時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緊張,教師沒有意識到積極環境的營造,其實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并將其放在主體位置,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教師應采用表揚、鼓勵、欣賞的方式和態度對待學生,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體檢,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建立良好溝通模式,構建起和諧師生氛圍,促進健康向上校園氛圍的構建,良好校園育人環境的營造,讓學生產生快樂、充實、幸福的積極心理體驗,形成樂觀向上的個性特征、和諧有序的人際關系。

四、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分析

面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困境,結合高職學生個性特征,借鑒積極心理學理論,通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解決問題與困境,這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具有推動作用。

(一)構建“積極”的教育理念

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需求,強化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配合各類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加強對高職學生的了解,包括定期開展交流座談會、談心談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活動開展中加強互動交流,如應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來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在此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樂觀向上、關心關注國家大事等。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挖掘學生的積極品質,培養學生積極心理,通過舉辦積極心理健康系列講座、進行積極心理常識知識宣傳等,要動員教育者去發現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他們擁有健康向上的積極力量,最終使之形成健康的、積極的心理[5]。

(二)融入“積極”的教育內容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摒棄傳統教育只關注問題的做法,充分利用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積極的情緒體驗等,包括發現學生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等,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要從欣賞的角度、從正面教育的方向去開展工作,要善于抓住學生自身的閃光點,用積極的態度去解釋他們身上的缺點,培育高職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包括鼓勵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讓他們從社會實踐活動中體會自豪感與成就感,培養積極的情緒體驗[6]。

(三)打造“積極”的師資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約束自身,才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心理體驗。高職院校常態化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以此作為基本保障,不斷完善教師表彰制度、增強教師人文關懷,并結合實際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如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師德師風演講比賽等,讓教師能夠開心、舒心地工作,也能在參與活動中堅定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認識到高職學生個性規律,以滿腔熱情投身工作中。教育者要融入各類現代化思想理念,與其他教育者多溝通交流高職學生的普遍問題,建構起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升自我的積極心理品質,使自己真正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快樂,滿懷熱情地去感染學生。

(四)運用“積極”的教育方法

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對學生實施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包括建立高職學生的積極認知、激發學生積極心理體驗、形成學生積極的意志等。通過建立積極自我認知圖式認知自我,結合學生的個人需求改變教育模式,做好各項引導工作,幫助高職學生采用積極的方式去重建自我認知圖式,去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優勢,并學會運用自己這些優點和優勢去戰勝缺點和劣勢[7]。

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下,教師更善于發現高職學生身上的潛力,對于他們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等都采用鼓勵的態度,對于取得的微小進步或成功都采用賞識的眼光,針對不同學生以及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因材施教,注重關注自尊心、獨立性以及承受能力等,讓高職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心理體驗,發揮出思政教育工作的積極作用。

通過自我審視法形成學生的積極意志,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積極心理學視角開展工作倡導對為什么有問題、原因是什么、以后該如何辦要進行深究,教導學生自我審視,引導學生對思想、對行為開展自我監督,做到嚴于律己,在審視、反省、自律中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水平,提升自身的積極行為,形成良好的意志力。

(五)創設“積極”的環境氛圍

按照積極心理學指導,要著重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思想方面的環境與外部方面的環境進行營造,社會思想方面的環境包括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等一系列社會思想思潮與意識形態氛圍,外部環境包括各種具體環境,如優美的校園、活潑的班級氛圍、健康的集體輿論等。要營造一個充滿交流、生動有趣的積極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通過和諧教育環境的創設、打造,為學生提供理論結合實踐的機會,在實際中培養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耀燦,陳萬柏.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 鄭永廷,胡樹祥,駱郁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任俊. 積極心理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 雷丹. 積極心理學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研究[D]. 沈陽:東北大學,2011.

[5] 周文芳.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D]. 廣州:廣東商學院,2011.

[6] 閆丹.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初探[J].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2,14(02):64-66.

[7] 王麗婷. 運用積極心理學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24):37-38.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