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視域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3-09-01 03:59高鎂丹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關鍵詞:大單元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高鎂丹

內容摘要:大單元主題教學是義務教育新課標大力提倡的新型教學模式,旨在彌補傳統閱讀教學的不足,改變以單篇閱讀教學為主、過分強調單一知識點的教學模式。通過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最大限度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一定程度提升課堂效率,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大單元閱讀教學的探析,提出了整合單元內容,明確單元主題;貼近學生生活,創建真實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多樣化評價方式等教學策略,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參考,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大單元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在“大單元”的視野下,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是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注重單元教學目標和內容的確定,建立教材文本、語文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關聯,全面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是當前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币环矫?,大單元教學模式強調對“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務”三個關鍵詞的關注;另一方面,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是由兩條線來組織單元教學內容的,即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由多個教學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獨特的主題,并擔負著一定的教學任務,這為大單元閱讀教學的開展創造了契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大單元視域的基礎上推動閱讀教學的創新,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推動教學工作提質增效大有裨益。

一.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概念

(一)大單元教學

崔允漷教授是首位從傳統單元教育中創新提出“大單元教學”的,他認為盡管傳統的單元教學倡導整體教學,在教科書的編排上,也采取了以單元來安排文本的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們還是習慣于將每一單元都分成幾個部分,然后再把每一篇文章都拿來解讀。但現在大單元教學主張:“一種學習單位、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彼拇蟀ㄒ韵氯齻€特點:一是大任務,它統領著整個教學單元;二是大設計,它立足于語文核心素養;三是大評價,它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饋。鄭桂珍教授認為:“大單元教學是從單元整體的要求出發來確定教學目標,從宏觀出發把握單元的各類教學要素,組織、實施的教學的一種方式?!惫P者認為,大單元教學是以學生應具備的語文能力為基礎,縱觀整體對教學內容重組優化,將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在“大單元教學”概念的倡導以及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以“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為雙線組織單元教學內容的新形勢下,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初步嶄露頭角。大單元的主題閱讀具有兩個特色:一是突出了“人文性”,選取了幾個相似亦或相同人文主題的課文,以促進學生整體思維的發展。二是把單元教學核心定為單元主題,致力于實現課內外共同學習,靈活利用單元主題與閱讀、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模塊的聯系?;谙嚓P研究,筆者認為,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是一種立足于“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務”,圍繞不同單元中心內容,確定一個主線任務,利用它帶動其它任務的執行,以教讀取代自讀,以一篇取代多篇,以主題為中心,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進行整合教學,旨在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升級版閱讀教學方式。

二.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可行性和實施原則

(一)可行性

相對于傳統的單元式教學,大單元教學在提高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認識、應用和高級思考能力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傳統單元教學通常以一篇單獨的課文進行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全方位了解與掌握,側重于對教學內容的深層次理解與挖掘,這種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可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但在對單篇文本進行深入理解時,往往忽略了對同單元文本之間甚至不同單元之間的整體理解。大單元教學主張建立完備的學習內容與知識系統,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留意“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務”,立足于整本教材,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從整體性的視角來設計。另外,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形式對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也在逐漸凸顯。第一,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可以對教學材料進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第二,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可以在固定的課時內教授更多的知識點,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促進教學高效化;第三,它在培養學生思維的整體性,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在實際中,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并未如預期所料,迫于教學進度的安排和學生成績的考核,絕大多數教師還停留在單篇文章的解讀上,瓦解了整個語文課程內容的連貫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均不夠高,思維不夠完整、靈活,從而造成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的不足。

因此,基于現行的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編排特征與方式以及教學實際,采取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具有一定可行性。

(二)實施原則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全新的編排特征為學生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培訓體系,該體系包含了寫作學科知識補充和綜合性訓練等模塊,在內容安排上,各個模塊都蘊涵了對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實現了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基礎,對教材體系進行編排。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設計時應遵循相關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將學生這一主體重視起來,采用各種合理方法發揮其主動性,才能促使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解決實際問題。在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絕大多數時候學生仍然是課堂中的聽眾,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這就致使削弱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陷,它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基礎,以大任務為引導,通過對真實任務情境的打造,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其主動性。在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設計中,具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是大單元學習任務的設立依據,有助于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2.生活性原則

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重在培養人的生存技能,滿足人們未來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求。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應為學生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在這種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快樂地學習,縮近學生與教材文本、作者的心理距離,從而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適應生活。在此過程中,學生所學到的表現手法、寫作技巧等等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將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的目的。

3.綜合性原則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在編排上每冊都設置有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背誦等拓展部分,這一舉措既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又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為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應突破現有的單篇精讀的教學模式,將多篇文本進行排列重組,不僅注重課內的基礎知識,同時以此為出發點對一些課外閱讀的篇目進行拓展,實現課內外教學資源的綜合,促進課內外共同發展。

三.初中語文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問題

(一)單篇教學為主,缺乏整體思維

這種教學形式指出了語文課程要以“大概念”為主體,以“主題”為指導,才能做到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但在語文閱讀教學進行過程中,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教師仍然將教材編寫的先后次序作為進行閱讀教學的依托點,思想上因循守舊依次序講解,鮮少有教師會使用多篇課文整理歸納的方法,在閱讀教學中依舊是側重于單篇精講,重視對文本的寫作手法及技巧的學習,把掌握課文思想內容與文本解讀相關知識作為教學重點的教師仍不在少數。很多教師往往忽視教材中不同文本間的關聯性,將文本間彼此分割離散,難以關注到單元的系統性。

(二)單一講授為主,教學形式陳舊

順應教學的變革與進步,語文閱讀教學日益支持豐富化的教學形式,倡導教師從已有教學資源出發結合學情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形式,實現閱讀教學事半功倍。但有關的調查顯示,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教師以講授為主,不能適時轉換觀念,課堂講授時間過長,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教師在講臺上揮汗如雨,學生在座位上無動于衷。如不試圖改變的話,不僅會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低下,而且會不利于他們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囿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不在少數,課堂以師生問答和教師講授為主,作思維導圖、情境教學等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則很少涉獵。

(三)教師主導為主,忽視學生主體

新課改強調:“學生應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不能只是一個被動的知識吸收者,而要成為新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钡趯嶋H閱讀教學中,雖然有部分教師可以對學生在課堂上發生的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并合理地設定學習活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在教學重難點確定、教學媒體使用、學習內容展開等維度,都顯示了在課堂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另外學習評價的主體過于單一,由教師制定評價學生閱讀結果的考核標準,教師在閱讀教學進行過程中依然是主導地位,而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未得到充分發揮。

四.初中語文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一)整合單元文本,明確單元主題

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進行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應做到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找到課文、板塊之間的內在相互關系,并能動整合內容,以此為基礎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擴充,安排統整性的大單元閱讀教學的主題,從而使學習內容更為集中,更好地發揮統編版教材的作用。如統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選編的課文,其文學體裁看似都是散文,實則類型多樣?!侗秤啊穼儆趯懭擞浭骂惿⑽?,敘述了父親送作者到火車站并替他買橘子的情形,細致地刻畫了父親的背影;《白楊禮贊》屬于托物言志類散文,白楊樹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以及它所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廣大人民群眾,贊美了他們高度團結、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和高尚品質;《散文兩篇》屬于哲理類散文,這兩部作品均蘊含著作家對于人生的體驗與感受;《昆明的雨》屬于寫景類散文,通過回憶相關的人、物和事,表達了對昆明的雨的喜愛與懷念之情。雖然記敘的內容不同,但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其中蘊涵著深厚的生命哲學。通過學習,能夠激發學生于生活的體驗和思考,從而幫助他們適應生活。本單元寫作主題是“語言要連貫”,它也與生活密切相關,提倡敘述所見所聞,行文要準確、流暢。綜合性學習是“我們的互聯網時代”,目的是讓學科教學與網絡之間關聯更加緊密,豐富語文學習生活,促進語文教學現代化?;诖?,可以將本單元的主題設置為“互聯網+生活”,據此安排大單元的學習活動。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建真實情境

“大概念”“大任務”“大評價”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三個關鍵要點,單元教學目標以“大概念”為導向,通過“大任務”而實現,實現這個任務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打造實際的活動情境。充分利用實際的活動情境,有助于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實踐運用能力。如“理想信念”是統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本單元由《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孫權勸學》《回憶魯迅先生(節選)》四篇課文組成。本單元要求對四個名人的處事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的精神品質有更深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位主人公為祖國建設前仆后繼,但對初中生而言,人物所處年月與他們相去甚遠,故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如果教師逐一講授課文涉及到的時代背景及歷史事件,很容易將閱讀課上成精講課。因此,教師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聯系現實生活打造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周圍的榜樣人物,堅定崇高的信仰,而后適當拓展課文的時代背景,推動學生對課文所體現的單元人文主題的領會。在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開展期間,課余時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看劇集《功勛》,了解八位首批“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偉大故事,為理解文章奠定基礎;還可以開展“尋覓歷史足跡”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單元選文背景,豐富學生文化底蘊。另教師還可以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采取課本劇、角色扮演等形式,促進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領悟與把握。

(三)鼓勵學生參與,多元評價方式

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評價貫穿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改變單一的評價形式、豐富評價主體,這就對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均產生更嚴格要求,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全面發展。如統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可以安排“展板·印象”的活動,請大家從本單元學過的篇目中抄錄印象深刻的優美句段,并指出抄錄內容所使用的表現手法,而后做成展板進行展示。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適時性評價反饋,可請各組評選組內優秀作品。接下來需要進行組內合作,對評選的優秀作品加以改進后在課上分享展示,此活動可檢驗他們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及對課文內容的挖掘能力。在這個活動中,對詞句點評和欣賞的不同角度可供同學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作品,實現自評與互評結合,評價主體多元化。

隨著課改的推進及統編版教材的使用普遍化,如今的單元閱讀教學需要在以往的基礎上加以提升?!按髥卧虒W是指在踐行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以大任務、大問題統率單元教學設計的教學方法”,這一觀點是崔允漷教授所倡導的。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與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編排方式是相匹配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大單元教學模式的引導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基于學生身心特點,聚焦單元主題、內容和任務,實現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學習任務的情境性及學習評價的多元性,進一步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高階思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11-15.

[3]鄭桂珍.更新教學模式實現素質教育——語文大單元教學淺談[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1999(16):26.

[4]劉憲華,于永正,陸恕.主題閱讀三人行[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0.

[5]徐鵬.核心素養語境下的大單元教學反思[J].中學語文教學,2021(04).

猜你喜歡
大單元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高中生物大單元整體學習的實踐研究
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視角下的建構實踐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