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分析

2023-09-01 14:28賀文艷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信息資源思政教育新媒體

摘要: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新媒體融合傳統媒體形式,借助互聯網搜集整合并傳輸信息。新媒體具有數字化、交互性、實時性等特點,并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不斷優化和完善。新媒體能有效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需求,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為用戶提供靈活專業的服務,獲取更廣泛、豐富的信息,使得相關工作開展更加便捷。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同時對其工作開展提出更高要求。雖然新媒體的應用具有諸多優勢,但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也容易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如何科學運用多媒體展開高質量思政教育是學校和教師探索的重點。在思政教育開展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發揮其技術優勢和價值,構建思政教育體系,打造個性化、時效性、多元化思政教育模式,能夠有效促進思政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質量和效率,提升教育水平,促進學生思政素養和綜合能力素質的提升?;诖?,文章分析新媒體對思政教育的積極影響,包括拓展思政教育載體、豐富思政教育手段、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等,并結合當前學校思政教育開展情況和新媒體優勢,重點探究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希望能為相關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思政教育;信息資源;教育手段;教育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2-0199-03

隨著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被廣泛應用到各領域,促進各領域的發展。在教育領域,新媒體的應用具有巨大的優勢和顯著的作用。課堂教學和學生日常生活中,學生均可以利用新媒體,獲取更多信息。而媒體中的海量信息,真假難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和價值觀,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又對正確有效應用新媒體提出要求。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可助推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本文探析新媒體對思政教育的影響,以及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對思政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拓展思政教育載體

新媒體具有開放性,能夠有效拓展思政教育載體。新媒體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學習平臺和環境。例如,在信息獲取方面,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傳播和接收信息,同時可有針對性地篩選高質量的信息資源,獲取更多新聞事件、熱點信息等,在教學中使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信息資源,開展更生動的思政教育。同時,還可以選擇最典型的教育事件作為思政教育案例,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在信息傳遞方面,新媒體的出現帶來了海量信息,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各種新媒體平臺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傳遞重要信息,向學生傳達黨的方針政策、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等,使學生獲取到更多元的思政教育相關信息[1]。

(二)豐富思政教育方式

新媒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將其應用于思政教育中,有利于豐富教育方式。相較于傳統思政教育而言,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育不再集中于課堂教學,或是僅結合會議、講座等形式開展思政教學,而是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自主獲取思政教育資源,并反復學習和利用資源,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和喜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思政教育內容,以此豐富自身的思政知識儲備[2]。比如,當前教育領域較為熱門的“慕課”,其作為在線課堂,包含大量著名高校、教師上傳的錄制課程。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慕課,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線上學習,不僅豐富了思政教育方式,更為思政教育和學生學習提供便利。

(三)增強思政教育吸引力

相比于傳統的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應用新媒體,能夠深度挖掘思政教育內涵,并賦予思政教育更為豐富的體現方式,增強教育過程的趣味性,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在新媒體的助力下,學生可以通過各類平臺,隨時隨地了解熱點話題和最新資訊,并相互分享交流所獲取的思政信息。利用新媒體技術,教育人員可以創新教育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更具趣味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了解。學生僅需要使用智能設備,就可實現隨時學習和復習,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相關教育部門還可針對思政教育,開設新媒體平臺賬號,使用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等宣傳思政教育,并利用新媒體,創新各類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相關人員參與思政教育,推動其自主進行思政學習。

(四)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新媒體具有虛擬性,在思政教育中加以應用,可有效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新媒體的使用改變著人們的交流交往方式,人們可以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進行無障礙交流,突破現實生活的束縛,卸下包袱,更加放松地發表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3]。借助新媒體的這一優勢,思政教育者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想法,獲取學生的意見,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同時,在新媒體的作用下,師生之間不僅能夠實現高效平等互動,還能夠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共創良好課堂氛圍。利用新媒體平臺,提前發布教學內容,開展線上討論和互動答疑等,有助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經驗分享,進而實現高質量的師生互動,高密度的知識共享,高效解決相關問題,進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整體效果。

二、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明確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的準則

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想高效開展思政教育,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積極作用,必須明確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的準則,樹立新型教育觀,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形成媒體思維。

首先,應當根據新媒體的特征,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思政教育的開展應當以學生發展為主要目標,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減輕不良信息對學生思想的影響,提高其道德素質,引導學生在思政教育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4]。

其次,應基于新媒體環境中信息的傳播特點,不斷豐富思政教育形式。在思政教育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和實際需求,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5]。同時,教師還應當明確思政教育現狀,重點收集多種類型的教學資源;學校注重打造高素質的教學團隊,不斷提高新媒體環境中思政教育的質量,促進教育工作高效開展。

另外,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不斷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借助新媒體定期宣傳法律法規,并深入分析、把握學生心理特征,一旦發現不良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和處理,引導學生正確利用新媒體,辨別信息真偽,實現自我教育[6]。

(二)利用新媒體拓展思政教育手段形式

在明確思政教育準則的前提下,積極利用新媒體,拓展思政教育手段,豐富教育形式,對思政教育而言至關重要。教師可利用微博或微信公眾號等定向推送思政教育內容,強化思政教育宣傳。同時,還可上傳相關學習文件,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獲取學習資源,自主預習或復習理論知識。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教師可進一步優化思政教育形式,增強思政教育組織形式的生動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同時,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教師還可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掌握其出勤和學習進度等,以此為基礎,細化考核[7]。

通過以上教育方式的創新,不僅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參與積極性,還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道德素質[8]。應用新媒體,還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和情感態度,結合思政教育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創新教育教學形式。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生動的主題班會,立足思政教育的高效推進,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如針對社會熱點、自然災害等制定網絡宣傳計劃,利用網絡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深挖事件內涵,關注事件走向,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或是利用新媒體進行文化教育,弘揚傳統文化精神,繼承思政教育內涵,進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9]。

(三)運用新媒體搭建思政教育平臺

新媒體的出現,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教學平臺,成為培養學生的重要陣地。

首先,教師可通過新媒體共享信息資源,鼓勵學生通過平臺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間互動交流[10]。

其次,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教學管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幫助學生處理難題,答疑解惑。在思政教育平臺建設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使其能在運用平臺的過程中自主辨別不良信息,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理念,培養良好的政治素養[11]。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采用科學的組織方式和教育形式,發揮思政教育的積極作用,以理服人,以多元文化為背景,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多實踐,強化理論知識的運用,指導學生了解新媒體平臺,掌握相關技術,更快地適應教育環境和方式的變化。

為發揮思政教育平臺的教學作用,學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平臺建設和完善,在其中設置不同的教學模塊,加強對國家政策、思政內容等信息的宣傳,提供優質教育服務[12]。學校還應當根據平臺實際使用情況和發展需求,設立專門的責任部門,配備專業的平臺管理和維護人員,維護平臺的正常、高效運行。

學校在平臺建設和應用期間,應當注意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突出新媒體的優勢,同時發揮平臺的價值,保障平臺建設和應用等各項相關工作能順利開展,定期上傳最新思政教育資源,提高平臺運行效率[13]。

另外,學校還可針對新媒體思政教育平臺,成立專門的宣傳小組,重點宣傳平臺內容和操作方式等。根據當前發展形勢,結合學校思政教育開展要求,及時更新平臺信息,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

(四)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在思政教育中,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師隊伍是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為確保思政教育的高質量進行。

一方面,學校各職能部門應當優化教學服務,提升其服務水平。比如,學校辦公室可以完善新媒體平臺,在平臺上增加個性化服務模塊,滿足多元化教育、學習需求;學校的物流部門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和分析學生的需求,并根據分析結果,優化物流管理模式;學校的圖書館部門,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思政教育相關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如借閱書籍、檢索文獻等[14]。

具體說來,學校要想基于新媒體技術優勢,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質量,應當重點從三方面入手:

其一,分析學生實際需求,定期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積極獲取學生關于思政教育的意見。

其二,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增強教育的功能性和全面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化學生學習體驗。

其三,強化隊伍建設,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不斷提高各部門工作質量,發揮其職能作用,為思政教育創造良好環境。

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管理能力和新媒體應用能力,進而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當前,學校部分教師仍然對新媒體技術認識不到位,在思政教育中,沿用傳統教育方式,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率。對此,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培訓,使其能通過新媒體優化思政課堂[15]。同時,學校還應為教師提供新媒體溝通交流平臺,共享教育方法、經驗,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思政教育水平。

三、結語

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轉變教育模式,提升教學水平。通過明確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準則、拓展思政教育手段形式、建立思政教育平臺等途徑,可有效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進而促進思政教育不斷轉型優化。

參考文獻:

[1] 陳超芳.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6):164-167.

[2] 蔣亞莉.新媒體視域下高職思政教育的創新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4):185-187.

[3] 孫卉.運用新媒體工具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路徑研究[J].品位·經典,2023(2):142-145.

[4] 段海娟.新媒體應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204-206.

[5] 劉曉丹.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線上平臺建設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108-110.

[6] 吳靜,杜宇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困境與突破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108-111.

[7] 房麗.新媒體時代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徑創新[N].江西日報,2022-12-19(011).

[8] 李艷會,楊燕.新媒體時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路徑研究[J].秦智,2022(12):106-108.

[9] 黃初杏.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2(5):31-33.

[10] 劉婧,程成,周婷婷.新媒體平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及優化路徑[J]. 吉林教育,2022(29):88-90.

[11] 許媛媛.新媒體技術與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徑研究[J].數據,2022(8):170-172.

[12] 劉茂林.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優化路徑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5):209-211.

[13] 陳月偉.新媒體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路徑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8):203-205.

[14] 樊麗敏.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1,38(4):8-10.

[15] 魏鳳倫.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性路徑分析[J].大眾文藝,2018(19):221-222.

作者簡介 賀文艷,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黨建。

猜你喜歡
信息資源思政教育新媒體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大數據時代學校檔案信息資源服務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工具和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