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設計策略

2023-09-03 07:53秦淼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課后服務優秀傳統文化立德樹人

秦淼

摘? 要:伴隨“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的時代需要,“雙減”政策推出及課后服務實施,向主題活動提出了轉型升級的新要求,主題活動設計作為現實的校外教育問題被重新認識。本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設計為例,闡釋“主題確定、內容選取、環節設計、評價運用”等方面的重要策略,力求以實踐研究推動“讓教育回歸本真,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主題活動設計? 立德樹人? 核心素養? 課后服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文化的傳承、價值的涵養,以校外主題活動形態對其加以創新,在建構核心素養導向的主題活動、落實“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引導學生感受完整的世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反思主題活動設計的全過程,如何更好地確定主題、整合內容、設計環節、運用評價?筆者認為以上問題是主題活動設計中需要思考和探索的焦點。

一、主題定位,明確出發點

目標明確、朗朗上口且令學生“心動”的活動主題,不僅可以為學生指明探究方向,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動力。

(一)蘊含豐富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核心素養內涵,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內容。主題活動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活動設計的邏輯起點,基于核心素養點確定活動主題。以“筷箸雅趣”主題活動為例,“筷箸”里的文化蘊含著審美情趣、健全人格、勞動意識等核心素養點,教師據此確定了“筷箸雅趣”這一主題。

(二)反映時代特征

學生的生活是主題活動實施的基礎,主題的確定應立足學生生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提高學生應對現實問題的能力。例如“筷箸匠心”主題活動,筷箸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工匠精神是新時代發展需要,教師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與反映時代特征的內容結合起來,據此確定活動主題。學生在活動中體悟工匠精神內涵,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高度凝練聚焦

活動主題的準確、清晰、文化味十分重要,明確地表達出活動目的和主要內容的主題,有利于學生了解探究內容,抓住探究重點。具有“文化味”的主題會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翱牦缪湃ぁ被顒?、“立冬雅行”活動、“書簽雅閱”等活動,主題高度聚焦凝練,易使學生清晰探究方向,充滿文化韻味的主題就像一把鑰匙,引領學生自然融入充滿韻味的主題活動。

二、內容選取,提供動力源

基于育人目標,根據所選定的活動主題,教師在“選材”方面尋找能夠實現目標的資源并加以整合,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體現主題活動的獨特育人價值。

(一)基于學情分析

活動內容的選取應基于學情分析,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心理特點,才能對活動內容進行合理取舍,提高活動有效性。以“品茗學禮”主題活動為例,考慮到學生年齡層次相對較低,沒有系統學習茶文化,教師在沖泡方法、茶葉鑒別、品茗禮儀等多項活動內容中選擇了“品茗禮儀”內容,相對獨立、簡單,低齡學生聽得懂、學得會,適合初學者學習。

(二)呈現立體拓展

全方位獲取的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資源,需要教師加以甄別、歸納、積累,以多角度加以呈現,啟發學生深層次理解。比如“立冬雅行”主題活動,教師經過“融”的精加工,選取農耕、禮儀、民俗等高適切性的內容,呈現給學生一個生動的節氣時空。這一整合過程不是為了活動的花哨,而是為了促使學生既感受豐富的內容集合體,又在它們之間建立緊密的內在聯系。

(三)促進興趣發展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教師應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活動內容,并以其樂于接受的方式予以呈現。在“立冬雅行”主題活動中,考慮到對學生的激趣引思,教師選取了“甲骨文里的動物世界”這一內容,以惟妙惟肖的甲骨文版“龜兔賽跑”圖畫展示方式,生動形象地引出甲骨文,使學生消除了對甲骨文的陌生感,為接下來主動探究“立冬”二字的由來與“甲骨文”的關聯做了很好鋪墊。

三、環節設計,提升聯動感

環節設計就像作曲家利用腦海中已有的旋律和靈感譜寫出美妙樂曲的創作過程。教師對經過“選材”步驟確定的內容進行合理組合,使活動銜接緊密、自然順暢。

(一)精巧把握節奏

活動節奏的把握需要注意“快慢緩急”“疏密相宜”“起承轉合”等。例如“筷箸雅趣”主題活動,謎語競猜引出“筷箸”主題;觀看“公益廣告——筷子篇”短片;學習筷箸的起源、材質及造型寓意;學習基本筷箸禮儀;生活情境模擬;齊誦《用筷禮儀歌》。經過“活”化的環節設計,使師生在活動中均能保持有張有弛的心理節律和旺盛精力。

(二)注重啟智增效

教師應放手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捌奋鴮W禮”主題活動有一個“中國六大基本茶類”知識點。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彩虹記憶法”游戲活動。學生經過自主體驗、合作探究,不僅掌握了知識點,還舉一反三,設計出了“紅綠燈法”“三原色法”等記憶方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提升感悟體驗

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創設,使學生更易體會其中蘊含的道德要求。例如“品茗學禮”主題活動,“學生能將品茗禮儀正確地運用到日常生活”是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先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了解品茗禮儀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創設“感恩父母”“尊師重教”“客來敬茶”等品茗禮儀情境,重點與難點得以突破,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尊重他人的意識。

四、評價運用,體現系統性

育人質量是開展主題活動的總體價值性判斷。教師在主題活動設計之初,系統思考全覆蓋、多角度、形式多樣的評價運用,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

(一)全程動態優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明確評價的目標、內容、標準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學習結果進行全面評價。以“品茗學禮”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在活動前調研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活動中,運用師生雙向互動、學習單等方式,及時調適學生的學習行為;活動后,測評和對比學生在活動全過程的學習數據,實現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優化。

(二)建構立體印記

發揮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評價主體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的評價十分必要。以“筷箸雅趣”主題活動為例,教師設計多主體參與的“成長跟隨記錄”,全面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發展需求,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體現靈活多樣

教師應選擇多樣的評價形式和方法,結合信息化智能技術,提高評價的效率和客觀性,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滿意度?!肮蕦m雅思”主題活動中,教師采用線上問卷調查、觀察記錄等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注重學生參與到評價形式和方法的選擇中,提高了學生對評價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要求,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對于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在主題活動設計與創新方面,我們的探索剛剛開始,希望能夠對此方面的實踐性研究有所豐富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金釗、張玉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闡釋與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2021.(6).

【2】王樹宏.小學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研究[J].現代教育,2020.(10).

【3】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課后服務優秀傳統文化立德樹人
發揮學校優勢 做好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之我見
“課后服務”:亟待研究的一些問題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