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學習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2023-09-14 13:45王靖徐琳琳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

王靖 徐琳琳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基礎教育國家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重慶科學城第一實驗小學校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實踐為案例,針對學生綜合能力較薄弱、教師課程開發能力欠缺和課程資源不夠豐富的現狀,分析了在項目式學習下,如何開發和實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以期為其他學校開展類似活動提供借鑒。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

2017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這些文件均前所未有地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小學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起始階段,其成效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養成、思維方式形成、行為習慣培育和動手能力提升等具有深遠的影響。重慶科學城第一實驗小學校建校于2016年,依托重慶高新區“科創高新,智慧教育”的區域教育規劃,確立了“做適合兒童發展的小學教育”的辦學目標,樹立了以“童心相伴,群星璀璨”的辦學理念。建校以來,該校十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從最初的主題式活動課程“四季課程”到“萬物啟蒙課程”,再到以問題為導向的項目式學習(PBL模式)的初步探索,在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中,該校形成了積極的研究氛圍,正組織著一支參與性強、積極性高的教研隊伍。

但學校在進一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學生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弱、動手實踐能力不強。其次,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不足,能力有限。該校綜合實踐教師由語文教師兼任,對綜合實踐教材缺乏整體的認識,同時,教師也缺少培訓和引領,跨學科的意識不夠。再次,課程資源較為匱乏,缺乏整合,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結合該校校情,依托項目式學習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校本開發,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

一、項目式學習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體系

通過調查研究“童心耀生活”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結合學?!巴南喟?,群星璀璨”的辦學理念,培育學生觀察與探索的習慣,以及創造與熱愛生活的能力。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主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一)課程框架

1. 課程總目標:勤學多思,善問篤行。要求學生能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并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聯系的整體認識,逐步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和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2. 課程內容:包括學科教學拓展式、主題教育深化式、自主主題探究式三大類別。

3. 活動形式:包括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四大類。

4. 學段目標:分為低段、中段、高段,學生段分別設計了不同的PBL項目,從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四個方面展開實施。

(二)課程內容

1. 學科教學拓展式

該方式旨在打破學科間的壁壘,關注學生學科素養發展及其與生活世界的融合,聚焦學科素養提升和 學習習慣養成。例如,一年級以“我和秋天躲貓貓”為主題,教師整合語文、美術、科學、數學等學科內容,帶領小學生在詩詞、歌曲、落葉瓜果中尋找與觸碰秋天。再如,四年級以“如何讓紙飛機飛得更遠”為主題,教師帶領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與記錄,進行實驗與探究,內化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皩W科教學拓展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體參與為主要形式,借助綜合性學習,將學科知識融入具體的生活中,豐富了學生的學科知識。

2. 主題教育深化式

這種方式立足對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針對生活中出現的新主題和新內容,形成群體共同探究的實踐大主題。例如,學校以“木”“石頭”“風箏”等元素,展開“萬物啟蒙”主題課程探究,教師帶領學生通過系統探究主題課程式設計,將“價值引領”貫穿始終,并及時進行反思及分享,將知識升華為價值,促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3. 自主主題探究式

這種方式基于學生獨立學習生活和發展的獨特視角,聚焦學生核心綜合素養的提升,遵循生活原則,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從日常真實生活和發展需求出發,自主設計和選擇生活實踐探究主題,將生活情境轉化為探索的學習任務。例如,二年級學生通過發現生活中不同形態的標志,了解了不同標志的含義和特點,并競拍了自己新穎又實用的標志設計,最后運用于生活中。又如,六年級以“策劃一臺精彩的小學畢業演出”為主題,通過尋找校園回憶、設計畢業服裝、編排特色節目、制作臨別禮物等,將舞臺交給學生,促使學生在親力親為中留下對青春的回憶?!白灾髦黝}探究式”采取了實踐、探究、體驗、合作及反思等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合作、合作中溝通、溝通中反思、反思中收獲,從而培育了學生積極的主體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和管理策略

(一)開發和實施策略

該校首先明確了各年級的活動課題從哪里來、解決了什么問題,即從“活動手冊編寫”和“驅動問題框架梳理”入手,對項目確立(明確學生的需求)、項目設計(擬定計劃、分工籌備、建立評價)、項目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探究)到項目發布(多元展示、豐富評價)進行討論和明確。同時,這也將成為可視化的研究成果,成為學校的課程資源,從而增強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在實施方面,則借助“智慧教研”“閱讀沙龍”對綜合實踐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大家共同梳理困惑,分享經驗;借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中的實施建議,針對性地展開活動;健全管理評價制度;提供物質基礎保障。

(二)編寫PBL項目式學習校本課程指導手冊

調查研究的案例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3~6年級教材內容為主體,同時鼓勵教師開發其他優質的選題,對展評后獲得優秀的課程進行再加工,整合課程資源,編制成指導手冊,納入資源庫進行共享。指導手冊內容包含:1. 項目關鍵點介紹;2. 設計學科內容;3. 鍛煉技能—驅動問題(主問題、子問題);4. 活動流程(入項活動—探究活動—展評活動),旨在形成校級優質課程資源庫的同時,幫助每一屆新任教師在原有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對教學工作迅速上手。同時,繼續完善與開發校本課程指導手冊,不斷優化課程資源。目前,指導手冊的適用效果良好。

(三)課程管理與評價

第一,在課程管理方面:1. 規范課題管理。以市級課題為抓手,成立課題指導小組,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落地進行監督與評價。2. 建立教師培訓與教研指導機制。制訂專門的指導教師培訓制度,建立健全日常教研制度。3. 建立專項經費保障與考核激勵機制。設置專項經費,健全指導教師考核激勵機制,加強對課程實施情況的督查,開展對優秀成果的交流評選。

第二,在課程評價方面:1. 堅持評價的方向性、指導性、客觀性、公正性等原則,結合課程培養目標、學校育人目標以及課時目標,制作學生表現性評價表。2. 評價表應包含個人評價、組內評價及教師評價等環節,翔實記錄學生參與具體活動情況的表現,做到材料真實、有據可查,為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提供必要的基礎。

第三,除了上述措施,該校還研制出校本課程系列評價量表,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了評價量表的設計。1. 教師方面: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師主導、教學效果四大要素展開,對目標的準確性、設計的完整性、實施的引導性、效果的可視性進行評價。2. 學生方面:從協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創造性、審辨思維性展開,特別注重對團隊協作、探究思維、創新思辨能力的評價。

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實施效果

(一)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一,在課題研究和課程實施前,學生的知識面窄,學習習慣不佳,實踐能力不強,創新意識薄弱,大部分學生的性格靦腆、不善于表現自己。經過幾年的課程實踐與課題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第二,在豐富多彩的實踐課中,學生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并在市區級各類藝術、體育、科技等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學生參加區、市級的體育、繪畫、閱讀、征文等比賽,獲獎155人次;在科創類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4人次、全國三等獎2人次、市級一、二等獎20余人次。

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在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與項目式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方式不謀而合,它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題組以2017級和2018級學生(每班15人,共338人)為樣本,編制了前測和后測兩份問卷。從項目式教學方式實施前后的調查對比結果中發現,項目式教學方式的開發和實施,使學生學習素養提高30%、思維素養提升25.8%、協作素養提升60%。

(二)提升教師課程開發和實施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首先,在開展課題研究和課程實施前,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不足、開發能力有限。一方面,學校綜合實踐教師由語文教師兼任,對綜合實踐教材缺乏整體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缺少培訓和引領,跨學科的意識不夠,不善于開發課程資源,教學方式陳舊、落后。

其次,自課程體系建設實施以來,學校加大了培訓力度,教師在不斷成長、主動發展,有了課程開發的意識,在課程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更新了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開發和利用了課程資源。

近三年來,學校教師在各類市區級的論文有36人次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在教師專項技能評比中,獲市區級一、二、三等獎項32人次;指導學生獲國家、市區級各類獎項128人次。學校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連續三年榮獲高新區辦學目標考核二等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深化學校課程體系的建設,提高辦學品質,擴大學校影響力

第一,在課題研究和課程實施前,學校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開發實踐課程,編寫校本叢書,深化了學校課程體系的建設,提高了辦學品質,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獲得了家長的廣泛好評。

第二,通過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的實施,學校的綜合教育質量、辦學特色得到肯定。近幾年,學校先后獲得“重慶市智慧校園”“高新區科普基地”、重慶市“尖峰計劃”學校等榮譽。

從整體來看,一方面,項目式學習方式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提升了學生在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的能力,美術、信息、科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反映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真實地指導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效果較顯著。另一方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了學生的個性,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讓學生有持續發展的能力,讓每一個孩子變得活潑與陽光。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數學學習呈現多元化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