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造中職教育高效思政課堂

2023-09-19 07:52石磊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職教育思政教育高效課堂

關鍵詞:中職教育;思政教育;高效課堂

一、中職階段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就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表重要指示,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學校各項工作生命線的高度。中職教育作為初級的職業教育,其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學生應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承擔起社會賦予的各種責任。

中職學生大多為初中畢業生,年齡尚小,正處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育穗拔節關鍵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如果不及時、正確地加以引導,很容易受外界各種誘惑影響,從而迷失人生方向。因此,充分發揮思政課在中職教育過程中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領作用,讓思政課成為中職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為將來遠航的學子指明航向,具有重大意義。

二、影響中職思政課堂效率的因素

(一) 學校層面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基于大家對中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認知,就業率高低往往成為對中職教育、中職學校評價的首要標準,中職學校也大多把專業教學、技能培養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訓練上,對于思政教學,一部分學校存在表面上重視,實際上不太重視的現象。雖然開全課程,但不少都是照本宣科,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不理想,效率不高。

(二) 教學方式方法創新不夠

教學方式方法創新不夠,主要包括教學平臺創新不夠、教學資源創新不夠、教學思路創新不夠。平臺創新不夠,主要體現在有些學校思政課堂主要場所仍然禁錮在傳統的教室之中,未能對學校各種教學空間和新興互聯網等教育平臺給予充分利用。資源創新不夠,主要體現在有些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考慮從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入手,大多是對理論知識的照本宣科。這種教學方式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和興趣。教學思路創新不夠,主要表現為教學思路陳舊,教學組織缺少新意,從而造成課堂氛圍沉悶、壓抑,教師自說自話,單方面輸出,缺乏有效引導,沒有互動。課堂吸引力不足,學生就不能真正學到相關的知識,更無法理解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思政課對學生的指引作用就得不到有效發揮。[1]

三、如何打造高效中職思政課堂

(一) 高度重視,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

“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教育者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以此做為開展教學活動的總綱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是對教育者提出的總領性目標要求,就是要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自覺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學習和未來的工作中。思政課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方向問題,就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哲學理論為指導,讓學生系統接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法規進行專項教育,還要對專業課程中的德育元素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樹立德育貫穿培養全過程的理念。注重主流價值觀的輸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自然融入到課程的方方面面,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2]

(二) 更新理念,推動學生教育主體身份的回歸

傳統教學過程中,“填鴨式”教學常常注重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關注不夠,使得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而不是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學習效果就不會好。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人公地位,通過打造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集體討論、辯論、演講、社會實踐等方式,督促學生主動去了解國家政策、學習哲學理論、探索人生價值,引導學生形成和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將思考所得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價值認同中去。這樣讓學生“學”的主體自然回歸,“學”的動能充分調動,才是真正高效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成。[3]

(三) 創新實踐,提升課堂趣味性

1、豐富教學素材。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內容相對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思政課“要善于利用國內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高效的中職教育思政課就要關注時事政治,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學生關注的問題,并對這些熱點問題和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及時、獨到的解讀分析。要多引用立德樹人方面的典型案例、故事和科普性文章,借助新媒體手段圖文并茂地宣講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辨路徑,弘揚社會主流價值。[4]

另外,在講好用好“大思政課”的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還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思政工作當中,引導其他課程任課教師的思政教學積極跟上,與思政課緊密配合,同向同行。幫助、引導其他課程的老師積極探索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結合專業、行業發展歷史、發展前景、行業領軍人物的先進事跡、行業發展對人類的貢獻等方面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孩子們理解各個行業的職業操守,體會各個行業的職業素養,從而與思政教學相輔相成,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學目的。[5]

2、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形式單一是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效的思政課應該是開放的思政課,是全方位的思政課,教學平臺要豐富。除了教室之外,要利用好學校的官網、校報、校園文化建設等多種手段。要積極利用互聯網這一方便、快捷的教育平臺,讓學生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社交平臺、自媒體等接受思政教育,用視頻、音頻、圖像來輔助教學。多樣化的教學平臺,一方面有利于結合現實需求講解內容,同時還可有效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教學手段要豐富,要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形成師生雙向互動,讓學生提出他們的看法,說出自己的觀點,提高整個課堂的參與度。

(四) 因材施教,提高中職學生自身價值認同感

在現階段的教育環境下,中職學生與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習慣較差,導致他們自我認同感較低,對職業前景認同感也不高。再加上各種社會偏見的影響,這些走進中職學校的學生,部分會產生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對學習的信心不足,對教師的關心和引導充滿排斥,對自身努力方向的無意義感,對家長要求的逆反感,對進入社會的恐懼感,多種消極思想交織,導致思想問題較多。甚至部分學生存在沉迷網絡、早戀、打架等問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也不高,遇到失敗或者挫折,無法進行有效的調節,挫敗感強。

高效的思政課堂,就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了解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教師應當充分對學生自身存在原因進行分析,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從而幫助他們重拾信心。[6]探索構建起“家長+學校+社會”的環狀教學路徑,多方參與,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和專注力,讓他們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認識到人生價值的實現不是單一途徑,認識到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條,而是只要你努力了,條條大路都會通向成功。

(五) 解疑答惑,充分發揮中職思政課程實用性

學生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是思政課無法達到預期教育目標的原因之一。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良好的品德修養是一個人成功步入社會的通行證,也是學生更好融入社會的保障。任課教師要認真研究思政課程,準確把握思政課程與學生的融合點,真正讓學生在思政課程的學習中,解決自身的疑惑,獲得正確的認知,形成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目的就是幫助他們正確處理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系,其中包括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正確的價值觀等等。必要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現實困境、迷惑,開展實踐課程,鼓勵學生們把自己的困頓和迷茫講出來,教師現場為學生解疑答惑,真正做到把思政課教育運用到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具體實踐中去。

(六) 持續培訓,不斷提升教師職業能力

打造高效思政課堂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直堅持并做好的永久性工作,因此,也需要對教師不斷進行培訓,從而持續提升教師職業能力。不僅要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培訓,還要進行必要的心理學常識培訓,并及時讓老師們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能夠熟練運用時事新聞作為課堂素材。另外,還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做好與校外教師、專家、學者以及教育基地的對接工作,建好思政課“社會師資大平臺”。這樣,教師更有能力引導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職場、面對社會、面對人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報國熱情,自覺將人生規劃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為民族的復興、國家富強奉獻力量,實現自己的價值。

作者簡介:石磊(1970-),女,河南鄭州人,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課程思政、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梁素芳)

猜你喜歡
中職教育思政教育高效課堂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談對中職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