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新課標課程育人要求 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2023-09-30 15:15周瑜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課程育人文化自信核心素養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核心素養以及學習任務群的概念,強調教師應做到在古詩詞中育人,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成長力量,這就需要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實現語文學科課程育人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課程育人;提升思維;文化自信;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通稱“新課標”)在學習任務群中對古詩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更有利于彰顯古詩詞的文化價值,讓學生從古詩詞中汲取古代文化精華,傳承并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對小學生來說,古詩詞不像現代文那樣通俗易懂,其表情達意的方式也較為隱秘、晦澀,那么,教師應如何采用學習任務群的方式達成古詩詞教學的育人目標呢?筆者以《卜算子·詠梅》的教學為例展開論述,《卜算子·詠梅》是統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日積月累”中的內容,本單元的導語是:純樸的鄉村、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幅和諧的畫卷。單元語文要素是:抓住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寫喜愛的某個地方,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了解“鄉村生活”這一主題,理解并運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描寫景物。教師可具體采用如下創新理念與策略實施古詩詞教學,以達成育人目標。

一、堅持誦讀,讀出詩詞韻味

古詩詞學習的關鍵在于讀。那如何讀才是有效誦讀呢?教師如果只告訴學生要有感情地讀,學生就很難理解,只有在教學中明確地指導與示范,才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先根據朗讀要求進行示范性朗讀,讓學生了解古詩詞中的漢字規則,感受詩句的長短與平仄,之后再請學生誦讀,學生就能自然地讀出詩詞的韻味。這才是有效的詩詞誦讀教學。

例如,在教授《卜算子·詠梅》時,第二個環節設置為溯源《詩經》,感受平仄的速度。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詩經》,了解相關的文學知識,以“摽有梅,其實七兮”引出“梅”這一主題的同時,借助這一短句的示范誦讀展示讀詩的方法,學生從詩中感受到先民看到樹上梅子時的喜悅之情,進而為體會古詩詞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鋪墊。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悟陸游的《梅花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讀標紅的字,嘗試讀出平仄之美。這樣,教師將誦讀方法的指導貫穿于整節課,學生在學習《卜算子·詠梅》時,就能自然而然地運用學過的誦讀方法,讀出詩的韻味。

方法的指引在新課標的任務群學習要求中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古詩詞的內容,更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古詩詞的學習必須以讀貫穿始終。讀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在理解詩詞的意義之前初步體會古詩詞所要傳遞的情感,讓學生在抑揚頓挫之間與古詩詞融為一體,逐漸通過語音語調感受古詩詞的大意。日積月累,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將大幅提升。而古詩詞中的內涵與意義,也會隨著誦讀讓學生自然地接受并內化為良好的品格,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

二、披文入情,初識意象之美

經過誦讀得法之后,學生披文入情,能夠在自主建構的文學情境中跟隨教師的腳步,走進意象之美,進行審美賞析與創造。這種情更深入,能讓學生明白每一個意象的含義,從而在今后的詩詞學習中遷移運用。在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以《詩經》中“摽有梅,其實七兮”的梅之果實起始,進而通過王安石的《梅花》,請學生感受梅之品格,又通過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請學生感受愛國之情,最終引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強調梅花的志向。通過兩首《卜算子·詠梅》的對比,學生理解了詩詞的意象,最終通過“唱”這一形式表達出來。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理解詩的意思和情感之后,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帶領學生齊聲朗讀這首古詩,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象詩中的畫面,把自己代入詩人的角色中,從詩人的角度看景色、聽鐘聲,深化審美體驗。

整個過程,教師設計了一個以“梅”為主題的古詩詞學習任務群,在任務群中,學生通過誦讀和關鍵詞句體會情感,了解意象之美,教師則強化了對語文要素的把握,使學生受到文化熏陶,并在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部分,實現學科德育。

三、注重積累,提升學生內涵

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詩詞量的積累,只有積累一定的古詩詞,才能為進一步體會詩詞的美打下基礎。例如,在教授《卜算子·詠梅》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想自己之前誦讀過的詩,并說說為什么要學詩,然后交流和積累關于“梅”的詩詞,通過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積累課內外的古詩詞并將其歸類;再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了解到詩可以讀、可以誦、可以念,甚至可以唱、可以舞,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就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另外,教師也可引導學生積累詩詞文化中的意象之美,此舉能加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從而掌握古人表情達意的方法,提升核心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四、啟發思考,促進思維生長

(一)展開想象,培養形象思維

古代詩人常常借具體形象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形象思維,通過想象領悟詩文內容,并理解作者的思想與情感,進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古詩詞中關于梅花的場景描寫有“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教師可鼓勵學生想象文字所描繪的場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并學習其寫作手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思維碰撞中增強形象思維能力。

(二)追根溯源,啟發邏輯思維

培養邏輯思維有助于學生追根溯源。如教學本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思考,整節課如何逐步深入梅花這一意象,對學習過程的分析能讓學生感受學習方法中的邏輯。分析作者的情感與梅花的特點能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么要借助梅花表達特定的思想感情。此舉既有助于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日后的古詩詞分析提供良好的鋪墊。借助以上形式,學生能加深對作品、對人生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拓寬言語實踐的范圍。

(三)歸納遷移,滲透整合思維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應局限于讓學生理解與積累詩句,還要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表達的深層情感意蘊。例如,詩人借助梅花這一形象,表達高遠的志向與高潔的品格。從這個角度看,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時,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還要能“跳出”詩句的字面意思,善于運用整合思維,培養學生歸納、建構、遷移、組合、類比等多種能力。在開展本課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有意識地選取有代表性的古詩詞,同時以時間線為牽引,整合成一個學習任務群,在對比分析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延伸閱讀,實現文化傳承

雖然古詩詞在統編教材中的比重已經大大增加,但是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僅依靠教材內容還遠遠不夠,只有在大量有方向、有意義閱讀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素養的提升。在以“梅”這一特殊意象為主題的學習任務群中,教學內容不僅涉及書本里的《卜算子·詠梅》,還涉及以前課本中王安石的《梅花》,教師可關聯《詩經》中有關梅花的句子,擴大學習任務群的涵蓋范圍,打破教材的限制,樹立開放性教育理念,積極發掘課外的詩詞教學資源,推動課內外古詩詞的整合,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可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擴展延伸閱讀,讓學生圍繞“梅”這一意象繼續收集古詩詞以及具有相同或不同含義的古詩詞,然后擴展到收集與“梅”相關的名人故事;也可引入今后會學到的《梅花魂》,讓學生初步了解;還可以安排學生課下收集古詩詞并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方法理解這些古詩詞,內化為精神品質。

例如,在本堂課之后,筆者讓學生收集其他關于梅花的古詩詞,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理解古詩詞的人文精神,同時了解作者是在何種情境中、以何種心情寫下此詩,古詩詞的背后有什么樣的故事。通過這一系列的方向指引,學生能夠有方向、有方法地學習更多的課外內容,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不斷深化課堂傳遞的人文精神。在具體實施課堂教學時,一名學生分享了李商隱的《憶梅》,他用動作演示出作者游玩時不見梅花的失落,還表現出不能入朝堂的懷才不遇、輾轉流離的悲傷與憤恨。同時,該生又介紹了李商隱當時的境遇,使全班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詩人,走近詩人。這樣有效的課外閱讀,真正讓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同樣的學習方式還有很多,比如“飛花令”“古詩詞大比拼”“我是小詩人”等形式都很適合競爭意識初顯的小學生。在核心價值的引領下開展延伸閱讀,有助于培養文化自信,同時實現文化傳承。

古詩詞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是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總結與凝練。從小學習古詩詞是新時代的育人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更是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新課標指引下的古詩詞學習需要學生在賞析、品味的過程中養成總結、歸納和比較的思維習慣,在核心任務的引領下提升核心素養,使教師在任務型、活動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實現語文學科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胡虹麗.百年中小學文言詩詞教學史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2]陳林靜.文化·思維·語言:小學古詩詞教學的視角與策略[J].七彩語文,2022(36).

[3]鐘美滿.《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實施與編排解讀: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12).

[4]林崇德.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J].小學語文,2022(6).

[5]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8(12).

[6]王浩.回歸母語:語文課程的文化育人轉向: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三種文化的理解[J].教師教育論壇,2022(6).

[7]吳聰娣.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的育人價值[J].教育觀察,2020(35).

[8]王浩.回歸母語:語文課程的文化育人轉向: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三種文化的理解[J].教師教育論壇,2022(6).

[9]劉小彬.傳統文化課提升小學語文育人功能[J].文理導航(下旬),2023(7).

(責任編輯:李晶)

作者簡介:周瑜,莊河市仙人洞鎮中心小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課程育人文化自信核心素養
五項教育,推進中職?!队嬎銠C基礎》課程育人
生態育人之初探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教師·上(2016年3期)2016-0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