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心理“三預”體系建設中的工作重點*

2023-11-02 04:53王秋英
中國德育 2023年19期
關鍵詞:危機心理健康心理

■ 王秋英 賈 取

王秋英

中小學生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和干預工作,簡稱學校心理“三預”工作,是一項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與安全、關系到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工作,同時也是中小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構建平安校園的重要職責。尤其近幾年,中小學生頻發的心理危機已經成為越來越不能忽視的挑戰與事實,如何預防和應對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關注的問題。深圳是一座經濟發展快速、創新氛圍濃厚、以移民為主的城市,社會各種矛盾往往也會集中體現在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這些年,深圳在預防和干預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以政府為主導、以學生為核心、以學校為基礎、全社會各部門聯防聯控的學生心理危機的“三預”體系,創建了符合深圳本土特點的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模式。

學生心理危機的“三預”具體指的是預防、預警和干預。其中預防是指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教育或健康教育,構建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生態,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預防和減少學生心理問題及不良行為的發生;預警是指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測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評估學生的心理風險,并及時預警;干預是指以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的手段,應對、干預和排除學生的心理危機與極端行為,并在必要時實施醫療轉介,聯合政府各部門采取行動防止惡性事件發生。根據大量的研究個案可以發現,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從來不是由單一原因或某一個因素引起的,往往是多種原因共同促成的,基本可以歸納為長期的風險因素累積加“扳機事件”共同引發。因此,防范學校心理危機,需要預防、預警和干預三項工作一起抓,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做工作:識別長期累積的風險因素,構建多維立體動靜結合的心理篩查體系;細微入手覺察學生的異常信號,并啟動預防干預流程;做好預防工作,增加個體的保護性因素,提高學生抗壓力彈性;教師和家長不要制造“扳機事件”。

一、識別與干預:識別長期累積的風險因素,構建多維立體動靜結合的心理篩查體系

在目前的學校心理篩查中,亟須構建的是心理量表的靜態篩查、日常觀察的動態篩查和一對一評估訪談的三級篩查體系。日常觀察篩查的重要性在于,青少年易受環境的影響,如果我們能及時捕捉到這些風險因素并給予及時干預,就可以預防悲劇的發生。根據一線的大量經驗,總結如下八種常見的長期風險因素。

1.家庭教養環境嚴重不良。例如,重組再婚再育的家庭結構、狹小逼仄的家庭居住環境、高風險的家庭教養方式(高期待高控制、簡單粗暴、長期處于冷漠忽視的家庭氛圍等)。我們要尤其關注那些經常承受沖突的家庭關系、獨居或者寄養在親戚家的學生。在悲劇個案中,具有這些特點的家庭占到了相當高的比例。

2.身體有慢性疾病的,或者長期睡眠不足。

3.持續的負面重要事件。對一個孩子發生影響的持續重要事件很多,但基本規律是會導致一個孩子從無助到無望,然后再到絕望的心路歷程,比方說學業期待高卻長期經歷著學業挫敗、家庭經濟下滑、二胎出生、發展受阻等等。

4.持續的人際關系壓力。人際關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些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包括抑郁癥、網癮、不上學的學生,往往都有過人際關系挫敗的經歷,有的甚至曾經遭受過欺凌。

5.生活的無意義感、無望感,生活內容單一。

6.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癥、雙向情感障礙。

7.強迫性追求完美的人格特點、悲觀型解釋風格、個性偏執、容易生悶氣,或者情緒易偏激不穩定等。

8.對生命有不正確的認知,如受網絡文化的影響,認為生命可以重來。

這些風險因素具有很強的隱藏性,很難在課堂上被觀察到,也很難通過問卷或心理量表識別出來,這就需要學校教師與學生建立穩定的情感聯結,定期家訪,保持足夠的敏感。學校應該對教師開展長期的培訓,幫助教師掌握技能。通過識別出那些長期累積的風險因素,采取措施降低風險因素,通過減輕壓力,提供支持來實施精準干預,可以避免多數悲劇的發生。

二、預警:細微入手覺察異常信號,并啟動預防干預流程

當生活中重要的負性事件發生的時候,帶來的壓力和感受因人而異,壓力易感性是衡量一個人對環境中的應激源敏感程度的指標,其中包括是否是完美主義、自尊水平、個性特征、氣質特點、解釋風格等因素。以現實中往往被我們忽略的解釋風格為例,生活中我們常??吹?,兩個人遭遇到同樣的挫敗事件,但是因為他們各自解釋風格的不同,他們感受到的壓力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解讀他所遭遇到的事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感受到的壓力,持樂觀解釋風格的個體往往有著更強的抗壓力彈性。

當其壓力易感性的指標不好的話,個體往往在經受到持續負性事件的時候就進入了壓力狀態,而當其進入到壓力狀態的時候往往會導致其情緒和行為的改變。比方說曾經很開朗,現在變得郁郁寡歡了;過去情緒是穩定平和的,現在情緒變得非常暴躁易怒;過去上課認真聽講的,現在上課基本上趴在桌子上睡覺;過去課間的時候很喜歡跟同學在一起打鬧的,現在課間往往一個人待著;過去很喜歡參加社團活動的,現在什么社團也不參加……當一個人有情緒和行為改變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他已進入了壓力狀態。如果壓力狀態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持續惡化的話,這個人很可能就會進入到危機狀態中。當個體進入到危急狀態的時候他會發出各種各樣預警的信息。

80%的危機者在采取、實施最極端的行為之前都曾經發出過預警信息,只不過很多時候沒有被周圍的人識別。例如,有的在采取極端的行為之前會把自己所有的心愛之物分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有的可能會在自己的作文或者周記中探討生命的話題,有的可能會和父母討論活著的意義等看起來很虛無的問題,有的微信頭像風格突變,比如突然把頭像變成全黑或全白色……這些都是危機信號!這些信號可能當時看起來非常微末,但如果教師和家長能敏感地察覺到,并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很可能這個生命就會被挽救。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格外注意小細節,從細微之處著手觀察兒童青少年的異常信號,防范心理危機的發生。

同時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和保密例外教育,重點建設學生朋輩心理社團,設立心理委員制度,這都是預警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一場危機即將發生的時候,最先知道的往往是他的同學和同伴,同學和同伴能否及時報告是關鍵環節之一。

三、預防:增加個體的保護性因素,提高學生抗壓力彈性

當學生進入到壓力狀態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因素影響他的壓力狀態走向,這就是抗壓力彈性,其中包括一個人的關系支持系統、個人愛好、壓力釋放的方式、有效應對困境的策略等等,也被稱為保護性因素。這些因素如果狀態良好,那么一個人哪怕遭受很大的壓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這些壓力。因此,培養學生的保護性因素,提升抗壓力彈性,是預防心理危機的重要部分。

1.培養學生的樂觀解釋風格,培育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我們的實踐經驗表明,解釋風格雖然呈現出自動化思維的特點,但是可以經過后天培養的,這正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意義。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心理教育課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發揮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2.促進學生構建積極的關系支持系統,提升心理彈性

關系系統既是風險因素,也可以成為保護性因素。學校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跨班級、跨年級的校園活動促進并引導學生構建積極的朋輩關系系統,家長應該在家庭中營造美好的家庭關系,師生之間應該建立溫暖理解支持的師生關系??梢哉f,學生的關系越積極越多,心理風險越低,抗壓力彈性越好。

3.發展興趣愛好,提升自我價值感

有研究者發現,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的人檢出抑郁傾向的概率遠低于幾乎沒有興趣愛好的人。[1]一個有興趣愛好的人和一個沒有興趣愛好的人,他們的抗壓力彈性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都應該有多種多樣的成就感和效能感的來源,應該允許一個學生在學業失敗之后在球場上獲得成就感,在畫畫和音樂中得到安慰。所以學校和家庭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允許他們發展多種多樣的個人愛好,提升他們的抗壓力彈性。

4.幫助學生拓寬壓力釋放的途徑

生活中的很多壓力是客觀存在的,個體是否擁有釋放壓力的渠道和方式也會影響極端事件會否發生。有的時候其實并不在于我們遭遇到的壓力有多大,重要的問題是有無釋放壓力的途徑和方式。成年人工作一天很辛苦很累,但是有很多釋放壓力的方式,正像我們經??吹降?,今天的學生幾乎沒有釋放壓力的時間與空間,今天的孩子成長中允許他釋放壓力的方式太少,空間太小了。風險是隨著壓力一點點積累而形成的,如果學生能夠擁有釋放壓力的方式和途徑,他就能及時地化解壓力,風險就不會形成。

5.提升學生應對困境的策略

心理危機發生的最本質的原因是原有的應對方式解決不了新出現的問題了。這也是好學生比所謂的問題學生更容易遭遇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學生經歷的失敗比較少,應對失敗的經驗也很少,缺乏應對挫敗困境的策略。筆者在做學生心理危機個案研究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到遺憾——當困境發生的時候,本可以有很多策略解決這個困境的,結果一些孩子什么也不做,忍著受著,直到壓力無法承受的那一天。而這也是目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比較缺乏的部分。盡管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在成功中長大,但孩子在成長中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失敗,失敗比我們預期的更多,來得更早,如何對學生進行失敗教育,提升學生應對困境的策略,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四、教師和家長不要制造“扳機事件”

“扳機事件”是指直接引發一場危機的事件。當一個學生處在壓力狀態時,恰巧發生了一個扳機事件,他可能不需要進入危機狀態,直接就從壓力狀態引發了一場危機,這就是平時我們所看到的無癥狀危機。當一場危機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時候,就不僅僅是教育系統的事,而需要政府各個部門共同參與,聯防聯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機制應該是政府各個部門聯防聯控的立體防護體系,需要有衛健部門、公安部門以及社區的介入和干預。

根據大量的實踐研究,筆者梳理了四大類最容易成為“扳機事件”的事件:第一類,直接引發個體自我價值被否定的事件。例如與手機、游戲賬號相關的事件。對今天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手機、游戲賬號往往是他的自我,所以剝奪他們的手機、注銷游戲賬號往往會使其感到自我價值被全面否定。這就要求家長和教師在處理這類問題時,要更加細致入微,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會有更好的效果。簡單粗暴的方式極容易導致危機。第二類,直接引發“社死”的事件。例如,當隱私的事件被公開處分的時候往往會導致學生感覺到自己社會性死亡。這就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秉著“隱私的事件應用隱私的方式處理”的原則。第三類,發生不能應對的壓力事件。當學生預感到這件事發生后帶來的壓力是他不能承受不能應對的,危機也很容易發生。例如,請家長、考試作弊被抓住……第四類,“微乎其微”的小事。研究中發現有些微乎其微的事件也可能變成扳機事件,引發一場危機,就是因為這樣的小事對當事人而言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傊?,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扣動扳機,所以學校要加大對家長、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培訓力度,增加大家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的理解,盡可能地減少“扳機事件”的發生。

此外,在構建學校心理危機工作體系的過程中,全員協同是一個必然的選擇,防范學生的心理危機絕不僅僅只是幾個心理老師的事,也不僅僅是德育主任和校長的事,而應該是一項全體教職員工都要參與到其中的系統工程。全員心育,學校應抓好五支隊伍的建設:關愛導師、班主任、心理教師、心理社工、心理委員和朋輩心理社團,這五支隊伍既是學校心理危機防范工作中的關鍵力量,也承擔著關鍵環節的工作??此婆及l的危機事件,在背后總是有著一定的規律,這也要求學校教育在預防干預心理危機工作中抓住關鍵時間點和關鍵環節,根據形勢變化,精準預判,將心理危機防范工作融入現有的教育教學環節中,將心理危機防范工作常態化,最終達到構建心理危機“三預”體系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防范個別悲劇的發生,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構建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積極人際聯結的教育生態。

猜你喜歡
危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學習危機
“危機”中的自信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