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2023-11-29 19:15李曉慶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中職教育鄉村振興

摘要:中職教育的培養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與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但目前中職院校在生源選擇、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結合新密地區養蜂群眾基礎好,但技術落后、產量低、品質參差不齊的地區產業特點,探討中職教育如何創新符合產業振興的辦學路徑和教學模式。討論得出采用以問題為向導的參與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入一線參與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通過課堂理論學習后再深入農戶實踐,這樣帶著問題去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為助力鄉村振興和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中職教育;鄉村振興;參與式教學;教學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其目的是全面振興關系國計民生根本性問題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以產業振興為核心的鄉村五大振興中,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為此,2021年國家頒布了《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扶持政策,加強指導服務,支持農民、返鄉、入鄉人員在鄉村創業創新,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是農民,而中職教育主要目標是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人”是解決“誰來種地”這一問題的核心所在,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對未來我國發展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意義深遠。政府還要為農民農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制定人才、財稅等優惠政策,為人才搭建創業的平臺,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徹底激活農村的創新活力。

中職教育是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培養各類技術能手和服務管理人才的教育,其教育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有實踐能力、具有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技術技能型勞動者和服務型管理人才。因此,中職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對培養高素質農民、提高農民的職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辦好中職教育為鄉村振興儲備實用技術人才

2019年,教育部提出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此計劃明確要求職業教育要提升教育質量,并將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作為教育目標,這樣不僅能促進職業教育的深化改革,賦予職業教育創新能力,還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振興貢獻一份力量。2020 年,教育部再次頒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中職教育在振興鄉村戰略過程中對人才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職教育為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政策,需要扎根基層,培養出一批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良好的人才與教育基礎,以期能培養出新農村創業致富的帶頭人,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同時,中職教育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儲備與支撐,應將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作為重要任務,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與特色,建立能服務鄉村振興的教學團隊、優化適合當地商業轉型升級的教學結構,構建產、教、研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1-3]。

辦好農村職業教育,將全日制農業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國家資助政策范圍。2022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通知》,對農村教育、人才培訓等作出規劃。其中提到,在縣城和中心城鎮新建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健全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立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銜接貫通的農民教育培訓制度。

二、中職學校教育體系現狀

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招生對象均為成績較差的初中畢業生,另外,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均在招生范圍之內,生源整體質量較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后續學習動力不足。目前,教育部已將農業職業培訓納入到中職教育體系中,但政策的落實尚需時日。因此,中職教育暫時無法實現教育體系多層次、多類別、多方位等特點。

另外,中職院校有些課程還存在教師單方面向學生灌輸課程內容、學生學習興趣低、課堂學習效率較低等問題,使得學生難以掌握課程內容、動手實踐能力較差[4-5]。

三、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進模式

(一) 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實用性

相比普通中學教育,中職教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且實用性課程較多。就目前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而言,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課程還是按照“先開展文化課教學,再開展專業基礎課教學,最后開展專業課教學”的順序開展,這種課程教學體系僅僅重視了課程的系統性以及完整性,但卻忽視了各科知識的銜接。不僅如此,在專業課程教學方面,大多數學校同樣是將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分開,分別進行教學,然而這種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反而使部分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未能將理論知識分析透徹,學生不理解,導致只會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在接下來的實踐課程中不能與實踐操作融會貫,無從下手,無法體現中職教育以職業能力為主的教學特點。因此,教學模式創新勢在必行。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出現最多的問題是只會死記硬背,心中沒有問題,不是帶著問題去學習,而是帶著壓力去學習。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的是創業致富的帶頭人,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的“背書機器”。因此,想要創新參與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使用教學問題導向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某一具體問題產生興趣,然后帶著問題進行實踐,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全面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校課題組邀請專家團隊義務授課,授課形式分現場授課和網上授課,通過專家專業的講解,希望學生可以更熟練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

(二) 推行參與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筆者對新密市周邊養蜂業進行產業調研,發現新密市有著悠久的養蜂歷史,境內洋槐花、棗花、荊條、油菜等主要蜜源植物豐富,還有大量紫穗槐、山花、中藥、農作物等輔助蜜源植物。當地從事養蜂的農戶眾多,但由于缺乏專業技術,大多數農戶的專業技術水平落后,生產效率不高。在信息化和現代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新密市養蜂業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主要問題有:規?;潭鹊?、技術水平落后、勞動生產效率低、標準化生產滯后、產品質量不穩定、品牌效應弱等。這些實際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缺乏專業人才。因此,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搬到養殖場,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新密養蜂產業的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這樣做既可以為蜂業發展提供人力和技術支持,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四、以問題為導向的中職教學模式實踐效果分析

(一) 現場培訓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熱情

根據產業調研結果,新密市蜜源條件好、產業群眾基礎好,個別養蜂大戶主要在茍堂鎮、米村鎮、曲梁鄉等鄉鎮,其余養蜂戶規模大小不等,養蜂水平參差不齊,不管是養蜂大戶還是散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學習現代養蜂技術要求強烈。因此,筆者選定茍堂鎮的10個養蜂專業戶與學校進行對接,旨在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推動養蜂技術改革,帶動周邊養蜂業技術革新。筆者將對養蜂興趣濃厚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到養戶家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參與實踐,通過蜂蜜生產、蜂王培育等激發學生對養蜂行業的熱情。同時,邀請專家義務到農戶家進行指導,對實際生產活動中和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場進行理論講解,并手把手進行現場實踐指導。例如,專家現場指導發現,蜂農在養蜂生產的各個環節缺乏統一標準,這也導致蜂蜜的質量和產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推行標準化養殖,從生產過程的全要素考慮,建立符合現代養蜂生產的規程和技術標準,是提高新密市養蜂行業的有效路徑。

(二) 選良種、建基地,助推產業高效發展

“國無農不穩,農以種為先?!绷挤N對農業的增產穩產起到關鍵性作用。蜂種的優劣與其所在地區的氣候、蜜源條件及養蜂者的技術水平密切相關。新密市蜜粉資源特點顯著,以刺槐、棗花和荊條為主,選育更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和蜜粉資源的蜂種,對推動當地養蜂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新密的蜂種資源為基礎,按照科學的選育方法,經過種群培育、良種遺傳性狀整合、提純復壯,最終形成了抗病害能力強、更適合當地飼養條件的優良蜂種資源。利用現代育種技術,通過在10個示范戶的輻射推廣,讓這些優良資源在附近蜂場推廣,良種普及率達80%,夯實新密市養蜂業發展基礎。

(三)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變濃,學習效果有所改善。尤其是重點培養的10個養蜂專業戶、20名新型職業農民、10名學生和3名教師,這些教師、學生和農民的專業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農戶養蜂收入提高20%,每箱蜜蜂產蜜由20kg左右提高到25kg左右。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長,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同時,也找到了中職學校服務當地農業的契合點,不僅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也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何楊勇.職業教育促進鄉村振興如何回應福斯特的質疑:再讀《學校職業教育在發展規劃中的謬誤》[J].教育與職業,2023(09):5-12.

[2]趙智崗.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回鄉發展意愿調查與建議[J].中南農業科技,2023,44(04):168-170.

[3]陳志強,谷霞英.新時代職業教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J].河南農業,2022(21):43-44+47.

[4]任娟娟.陜西省縣域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J].河北農機,2021(10):107-108.

[5]邢益師.中職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J].新教育,2021(19):74-75.

基金項目:2022年河南省終身教育專項課題“中職教育助力鄉村振興路徑研究”,項目編號:豫教〔2022〕45778。

作者簡介:李曉慶(1976-),女,河南鄭州人,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李琳)

猜你喜歡
參與式教學中職教育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普通生態學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智能手機普及化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
淺談對中職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
參與式教學在“旅游與生活”植入式在線課程改革中的運用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