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三杠”陶琰

2023-12-05 12:41安笑穎
文史月刊 2023年11期
關鍵詞:絳州

◇ 安笑穎

新絳縣是山西運城僅有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晉國都城,史稱新絳,隋唐以來稱絳州。古城中心有一條陶家巷,就是為紀念明朝清官陶琰而命名的。

陶琰(1449—1532),字廷信,別號逸庵,謚恭介。山西平陽府絳州(今山西新絳縣)陶家巷人。陶琰22歲時鄉薦第一;32歲登進士,授刑部主事;39歲升本部員外郎。后歷任大司寇特簡公典章疏、陜西按察司僉事、本司副使、福建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等19個職位,位列三公,官居一品。

陶琰畫像

恪盡職守展大志

陶琰父親陶銓是明英宗正統乙丑(1445年)進士,歷升陜西參議,為官清正。陶琰為陶銓第五子,父親為他取名“琰”,寄托了對他的美好期望和深刻寓意。琰本義是一種美玉,父親希望他能像美玉一樣溫潤、無瑕,擁有像美玉一樣的美好品德。琰可引申為判規以除慝的琰圭,即圭的上端尖銳者,古代作為征討不義的符信。而陶琰也未辜負這一美好寓意,他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摒除奸佞,一片丹心為國為民,家風嚴謹,教子有方。

陶琰自小受父親儒家正統教誨,少時聰敏好學,過目成誦,立志忠君報國。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鄉薦第一,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進士,授刑部主事。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升本部員外郎、大司寇特簡公典章疏。為官之時,雖然職位低微,但他心中時刻謹記父親的教導,自知任重而道遠。認真對待每個案件,秉公執法,主持正義。在一次案件審理中,他細心查閱卷宗,發現案件存在諸多疑點,于是走訪百姓,收集線索,不畏強權,最終平反冤案,全活50余人,一時聲名鵲起,百姓稱頌,受到朝廷重視。不久后,陶琰升為陜西按察司僉事。到任后,他為官清廉,嫉惡如仇,發現當地貪腐之事不絕,于是經一番調查訊問,毅然罷免了一批貪官污吏。弘治六年(1493年)升任本司副使,并受命整頓西部重鎮固原(今寧夏固原)。鎮守邊關重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陶琰更是一刻不肯松懈,一到任便開始著手整編肅紀,嚴格訓練士卒,修繕軍用器械,廣積糧草,常備不懈。在他守邊8年的時間里,邊境平定,百姓安寧。弘治十四年(1501年)升調福建按察使。弘治十七年(1504年)調任浙江右布政使。在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他并未忘卻本心,依然堅守節操,不僅自己守簡如初,還除卻官場的許多繁文縟節,半年之內就節約各項官費3000余兩,且全部存入國庫。朝廷上評價各省布政使及按察使政績時,御史們共同推薦陶琰為第一。弘治十八年(1505年),陶琰升任福建左布政使,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長期居于潮濕的南方,陶琰身體出現了不少問題,遂調任山東左布政使,同年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巡察河南。

《新絳縣志·陶琰傳》

感民疾苦懲貪腐

陶琰一生歷經官場浮沉,看盡繁華貧苦,始終保持赤子之心,不畏強權,不懼奸佞,關愛百姓。

他每赴一地任職,第一件事便是訪民間疾苦,查貪腐,除惡吏,減輕百姓稅役負擔,民心大順,受人敬仰,有口皆碑。正德二年(1507年),陶琰任刑部右侍郎。在這一時期,陶琰遭受了官場生涯的一次重大變故。陜西游擊將軍徐謙誣奏御史李高,徐謙是宦官劉瑾的同黨,劉瑾受賄后更是替徐說話,欲置李高于死地。陶琰受命查勘此案。面對強權奸佞,他堅持秉公辦案,最終弄清了真相,為李高申冤。當時,劉瑾正權傾朝野,假傳圣旨將陶琰關押入獄,兩個月后才放出。劉瑾還不肯罷休,又一次假傳圣旨罰米一百石。正德五年(1510年),又追奪誥命,罰米三百石。直到當年秋天,劉瑾因叛逆伏誅,陶琰才官復原職,退還罰米。歷經磨難的陶琰因其高風亮節得到朝野一片贊賞,遂改任左副都御史、漕運總督,兼撫鳳陽。

明清兩代共有262任漕運總督,能擔任漕運總督這一要職的都是歷練多年且深得皇帝信任之人。他們駐扎在淮安,手握數額巨大的漕運經費,權力很大。不少官員借職務之便與土匪相互勾結,敲詐勒索,利用手中的公權滿足個人私欲,大肆斂財。陶琰擔任漕運總督時,漕運體系已相當敗壞,作為漕運指揮中心的淮安,更是矛盾尖銳、關系錯綜復雜,漕運制度亂象紛呈。

漕運最開始選取的征糧區都是水土豐茂、物產豐富的產糧區,但漕運沿線民眾長久承受過重的負擔,生活竟愈發困苦。陶琰詳細調研漕運沿線的情況后,多次上奏朝廷,為民眾爭取了不少實際利益,并根據當時的實際條件,修改完善了漕運制度。在他的努力下,漕運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恢復和維持。

同時,面對種種貪腐現象,陶琰一律秉公執法、鐵面無私,遇到騷擾地方、假公濟私之人,他殺一儆百毫不留情。他以身作則,嚴令手下人也必須遵照執行,否則一旦發現違法事實,將從重處理。在他的管理下,漕運狀況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殫精竭慮封太保

有陶琰這樣的清官,是國之福、民之愿。因此,在他70多歲高齡時,朝廷仍不愿讓他致仕歸鄉。

正德八年(1513年),已為官30余載的陶琰年過六旬,因常年奔波任所,且生活清苦、餐食簡單,積勞成疾,力不從心,遂向朝廷上奏請辭。然而皇帝卻不舍得這位得力人才,又二次派他擔任漕運總督。陶琰還未到任,漕運沿線的權貴土豪就已經聞風悚懼,或收斂匿跡,或紛紛逃竄。督漕之事十分順利。他在淮浙一干又是5年,先后7次提出辭職,終于獲準歸里?;剜l7年后,明世宗登基,為鞏固新政,欲征用德高望重的老臣,朝中大臣紛紛推舉陶琰,陶琰只好以73歲高齡再次出任漕運總督。不久后,升任戶部尚書,兼左副都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改任工部尚書。陶琰離開淮安之時,民眾自發傾城出送,無不動容落淚,留戀難舍。

嘉靖二年(1523年),陶琰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參贊機務。這年,南京一帶糧食歉收,糧價飛漲。陶琰看到饑民餓死無數,來不及上報朝廷,自擔職責打開官倉,將積糧全部拿出來用于賑濟,平穩了物價,救活了災民,安定了民心,隨后奏報朝廷,為自己擅動國庫而請罪……

嘉靖三年(1524年),陶琰75歲,連續10次上奏要求告老還鄉才得以批準。詔加太子太保(正一品),馳驛歸里。

節儉樸素守清貧

陶琰為官一生身無長物,節儉清貧。

明代貪賄成風,大氣候不潔,在官以錢得、政以賄成的官場中,陶琰出淤泥而不染。其他官員離任,家財豐厚,滿車滿載,陶琰任官42年,身邊除文房四寶和衣服被褥,再無其他多余之物,行李只有三擔。他為官多在南方,南方人以竹杠作扁擔,所以人們尊稱他為“陶三杠”。他雖然官職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但儉樸的生活作風從未改變,每頓飯僅上一盤清淡的素菜,堅持不食葷。福建百姓尊稱他為“青菜陶”。

陶琰常年在外任職,兒子陶滋在京為官,陶琰多次欲進京與兒孫見面以享天倫之樂,竟因囊中羞澀而終未成行。他寫信給兒子說:“非不欲到京與你及幾個孩兒相見,只是千思萬慮不能前去。所以不去者,汝自知之,只是難與人空手相見也?!?/p>

新絳縣蒲劇團新編廉政劇目《清官陶琰》開排儀式

廉潔家風傳后代

陶琰出身名門,家教嚴謹。父陶銓為正統乙丑進士,授行人之職;兄陶璽為天順甲申進士, 授戶部主事、員外;子陶滋,為正德甲戌進士,授行人之職;曾孫陶登為萬歷壬辰進士,授齊東知縣。陶門五進士,輩輩皆清官。

陶琰數十年如一日在外為官,很難與兒孫團聚,因此常常以書信教導子孫勤儉、謙遜,為官清正廉明,韓霖把這些信件匯編為《誡子書》,編入《二老清風》一書(“二老”指陶琰與韓重,絳州人稱為“陶韓二尚書”),在絳州一帶流傳甚廣。

陶琰在信中教育子孫,“圣賢教人,窮理正心,非為求取功名,只是要做人做個好人,做官做個好官。若做官做得不好,不如不做官”。兒子陶滋中舉進京趕考,他告誡兒子交友要“慎”,還要平等待人:“近年京中光棍極多,你不可被其引誘陷害,悔不可及……鄉里人不分貴賤都要禮貌待之。送人情只是手帕、帽兒,雖甚貴人亦如此,不可約而為泰,后日難繼?!碧甄纬鋈武钸\總督,位高權重,有不少貪官污吏妄圖通過走陶滋的門路給其父行賄。陶琰告誡兒子:“運上官軍不要受他纖毫禮物,不要見他,不要與他寫信。前信已言,今再及之,恐壞名節也,記之!”

陶琰寫給兒子陶滋的書信

陶琰告誡兒子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物質觀。他總結自己一生的經驗:“我無他才能,只是做官不愛錢……多負錢財亦復何益。世人所謂來多去多枉自奔波耳。使汝繼我亦復如我,后人承汝亦復如汝,繩繩相繼其福無涯。何必外求多取錢財,夸耀一時?!薄拔易院胫稳陻渴玛冇?,無客不曾買肉,非為肉為不美而不食之也,正以家無房屋可居官不可恃,一旦歸家何以自存。若以先奢用自處,知有今日可耳,不知有今日亦豈能有今日兮?”無客不食肉,可見其生活儉樸。陶琰告誡人們反貪防腐,必須從嚴把食欲和物欲關做起,從日常飲食起居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勿以欲小而放任之,殊不知大貪大腐皆從小積累而起。

陶琰為官42年,不僅剛直不阿、勤于政事,還著有《歸田稿》《菊莊錄》等,其文如其人,儒雅端正,簡潔清明,自成一家,但因無資付梓,大多家藏失傳。嘉靖十一年(1532年),陶琰病故,享壽84歲,入祀絳州鄉賢祠。

一時忍受簡樸易,一生守住清貧難。陶琰做到了。在當時的官場中,陶琰如一股清泉、一縷清風、一道亮光,堅守初心,立志報國,始終做到不貪不腐,廉潔奉公,他的品德和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傳頌。

猜你喜歡
絳州
絳州版畫 傳承千年
絳州鼓樂的歷史演變與文化傳承
研學傳承中國絳州鼓樂
“百名記者走進絳州古城”活動在新絳縣舉辦
絳州鼓樂的流變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研究
絳州木版年畫神祇圖像美學特征研究
《老鼠娶親》同年畫的不解之緣
淺談如何在中小學教育中促進絳州鼓樂的傳承與發展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唐代中前期絳州鑄幣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