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顆粒二氧化鈰的制備及粒度控制研究

2023-12-27 01:52黃彩紅蔣學先何貴香
化工技術與開發 2023年12期
關鍵詞:二氧化碳酸氫銨沉淀劑

韋 潔,黃彩紅,陳 翠,蔣學先,何貴香

(1.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扶綏 532100;2.南丹縣南方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廣西 南丹 547205;3.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廣西 扶綏 532301)

隨著稀土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稀土材料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從傳統的玻璃陶瓷、冶金機械、石油化工等領域,拓展至當前的稀土拋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等新興領域[1]。鑭系元素中,鈰是具有最高活性的一種稀土元素。近年來,CeO2因價廉易得、晶體結構獨特而受到廣泛的關注,是光電材料、陶瓷材料[2]、催化劑[3]、拋光粉和紫外屏蔽劑[4]的重要成分之一。

具有較大顆粒的二氧化鈰,可被用作透明劑和寶石磨光劑,也可替代傳統的二氧化砷,提升玻璃產品的品質,并降低環境污染。同時,二氧化鈰在玻璃制品的著色過程中有明顯的改進效果。石英砂和長石是構成玻璃制品的兩大主要元素,若二氧化鈰的粒徑和松裝密度過低,其沉淀性能將大打折扣,難以與其他原材料混合,因此需要添加密度更高的二氧化鈰以提升其松裝性能。在相同的條件下,二氧化鈰的松裝密度越大,顆粒越粗。隨著二氧化鈰松裝密度的增加,其粒徑和磨削力隨之增大,從而使其更適合于加工硬度更高的材料。若二氧化鈰的粒徑和松裝密度過小,則容易發生燒結現象。CeO2用于寶石拋光時,要求顆粒尺寸均勻且松裝密度高,以確保晶粒的棱面具有足夠的硬度[5]。

目前我國生產的稀土氧化物,平均粒度為3~5μm,松裝比重小于1.2g·cm-3,屬于初級產品,不能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目前國際市場上普通氧化鈰的售價僅為人民幣1.0萬~1.5萬元·t-1,大顆粒氧化鈰的售價為12萬~16萬元·t-1,因此有必要研制這一市場前景較好的新產品,以提高國內稀土產品的附加值。

氧化鈰的制備方法有化學沉淀法、硬脂酸凝膠法、固相反應法、熱分解法、生物模板法、溶膠凝膠法等?;瘜W沉淀法是采用濕法化學制備顆粒材料時,工藝簡單、成本低、所得粉體的性能良好的一種方法。本文采用化學沉淀法制備二氧化鈰,對過程中的粒度控制進行研究,以期獲得大顆粒的二氧化鈰。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及試劑

氯化鈰(工業級)、碳酸氫銨(分析純)、碳酸鈉(工業純)、碳酸氫鈉(工業純)、草酸(工業純)、無水乙醇(優級純)、六偏磷酸鈉(分析純)、去離子水。

1.2 儀器與設備

HH-8型數顯恒溫水浴鍋、JJ-1B型電動攪拌器、BT300-1F-A型灌裝蠕動泵、SHZ-D(Ⅲ)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PRD-S-23DHT型超聲波清洗器、SX2-10-12N型箱式電阻爐、DHG型電熱鼓風干燥箱、ME204E型電子天平、TopSizer型激光粒度分析儀、S-48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

1.3 實驗過程

取一定量的氯化鈰料液稀釋到所需濃度,加入適量的晶種和添加劑,攪拌均勻后,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沉淀反應。以一定的速度用電動攪拌器攪拌沉淀體系,用不同的沉淀劑進行沉淀,沉淀劑以一定的速度加入盛有氯化鈰的燒杯中。加料完成后,繼續恒溫攪拌20min,攪拌結束后陳化若干小時。沉淀物用抽濾機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交替洗滌,水洗3次,無水乙醇洗2次。抽干過濾后,放入電阻干燥箱中120℃下烘干2h,即得到稀土氧化物前驅體。前驅體經煅燒后得到超大顆粒的CeO2。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檢測粉體的粒度。

2 結果與討論

2.1 沉淀劑的影響

在反應溫度60℃、陳化時間15h、加料速度3mL·min-1、攪拌速度100r·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時間1.5h的條件下,考察不同的沉淀劑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用碳酸氫銨沉淀制備的氧化鈰粉體,粒度大且顆粒均勻;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制備的氧化鈰,粉體粒度的差別不大,但粒度比碳酸氫銨??;用草酸制備的氧化鈰粉體,粒度最小且顆粒不均勻。因此,確定以碳酸氫銨溶液為沉淀劑制備大顆粒二氧化鈰。

表1 不同沉淀劑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2.2 碳酸氫銨濃度的影響

以碳酸氫銨為沉淀劑,在反應溫度60℃、加料速度3mL·min-1、攪拌速度100r·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時間1.5h的條件下,考察碳酸氫銨濃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1。

圖1 碳酸氫銨濃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1可知,隨著沉淀劑碳酸氫銨溶液的濃度增大,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不同的碳酸氫銨濃度下得到的沉淀物,顆粒大小基本相同,表明碳酸氫銨的濃度不會影響碳酸稀土的沉淀和結晶過程,也不會影響碳酸稀土的顆粒大小。雖然碳酸氫銨的濃度對稀土的析出和結晶無顯著影響,但濃度過低時,會出現沉淀體積過大、設備負載過重等問題;濃度太高,則會導致產品中出現大量的雜質顆粒。碳酸氫銨的含量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要避免過度添加,特別是固體碳酸氫銨不能直接添加,否則會導致沉淀時出現局部堿性過強,對結晶型碳酸稀土的沉淀不利[6]。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時,平均粒徑D50最大為23.449μm。因此,沉淀劑的最佳濃度為2.5mol·L-1。

2.3 沉淀溫度的影響

在沉淀反應中,溫度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沉淀溫度對沉淀產物的粒徑有很大的影響。在沉淀劑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陳化時間15h、加料速度3mL·min-1、攪拌速度100r·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時間1.5h的條件下,考察沉淀溫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2。

圖2 沉淀溫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2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增大,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反應溫度達到60℃時,平均粒徑D50達到最大值19.443μm.。原因可能是隨著溫度上升,溶液中的分子動能也出現上升,但上升太快則會產生不穩定的結晶,結晶的生長速率會減慢,不能實現進一步生長。因此較低的溫度對晶體的生長有利,但過低的溫度又會對晶粒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提高溫度,可降低溶液黏度,增加傳質系數,加速晶粒生長,使晶粒生長得更大[7]。由此確定最佳的沉淀溫度為60℃。

2.4 陳化時間的影響

陳化是在沉淀反應完成后,將沉淀物與母液再放置一段時間。在沉淀劑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反應溫度60℃、加料速度3mL·min-1、攪拌速度100r·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時間1.5h的條件下,考察陳化時間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3。

圖3 陳化時間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3可知,隨著陳化時間延長,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陳化時間為20h時,平均粒徑D50達到最大值33.641μm。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同時存在大小晶體時,由于溶解度較高,盡管大晶體已達到飽和狀態,但小晶體尚未飽和,因此維持持續溶解的狀態。當小晶體的濃度超過臨界值后,其溶解度將急劇增大并最終趨于穩定值,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結構-過飽和現象。當晶體的溶解程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小晶體進入飽和狀態,大晶體則進入過飽和狀態,此時溶液中的構晶離子將沉積在大晶體的表面。這是一個小晶粒不斷溶出、大晶粒繼續生長的過程,陳化有利于獲得粒徑均一的大晶粒[8]。因此確定最佳的陳化時間為20h。

2.5 加料速度的影響

在沉淀劑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反應溫度60℃、煅燒溫度950℃、煅燒1.5h、陳化時間20h的條件下,考察加料速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4。

圖4 加料速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4可知,隨著加料速度加快,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逐漸減小的趨勢,加料速度為1mL·min-1時,平均粒徑D50最大為19.673μm。CeO2的平均粒徑D50與滴加速率大致呈反比關系,原因可能是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碳酸氫銨的加料速度過快時,晶粒的成核速度大于生長速度,雖然有利于小顆粒的生成,但易產生濃度梯度,使得局域反應形成結晶的時間間隔較長,這極大提高了內核的生長速度,進而生成一種大但不均勻的顆粒,降低了顆粒的表面能,使粒子的凝聚作用減弱,粒子的尺寸也隨之縮小。這種現象會隨滴流速度的增大而加重,同時粒徑也隨之變小。加料速率太慢時,晶粒的長大速率快于形核速率,有利于粒子的生長,但速率不能太低,否則會導致化學反應速度過低,造成晶核長大占主導,進而出現粒徑不均勻的情況。因此在制備大顆粒的CeO2時,沉淀劑的滴加速率應該控制在1mL·min-1。

2.6 攪拌速度的影響

攪拌速度會直接影響顆粒的尺寸。在沉淀劑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反應溫度60℃、加料速度1mL·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1.5h、陳化時間20h的條件下,考察攪拌速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5。

圖5 攪拌速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5可知,隨著攪拌速度加快,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逐漸減小的趨勢,攪拌速度為80r·min-1時,平均粒徑D50達到最大值54.053μm。CeO2的平均粒徑D50與攪拌速率大致呈反比關系,原因可能是攪拌速度較緩慢時,會導致局部過飽和度瞬間增加,從而對顆粒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顆粒大小也呈現出不均勻性;隨著攪拌速度增加,瞬時局部過飽和度減小,同時顆粒的尺寸逐漸變小,最終整個體系中顆粒的分布更均勻,粒徑更大。適宜的攪拌速率可避免瞬間局部過度飽和,有利于傳質過程,可促進大顆粒的沉淀。適當提高攪拌速度可促進顆粒間的碰撞與混合作用,加快反應速率,加速沉淀生成。但過快的攪拌速度會破壞顆粒的生長環境,導致顆粒破碎,使得顆粒變得均勻且粒徑微小。在制備大顆粒的CeO2時,攪拌速度宜控制為80r·min-1。

2.7 煅燒溫度的影響

在沉淀劑碳酸氫銨的濃度為2.5mol·L-1、反應溫度60℃、加料速度1mL·min-1、煅燒時間1.5h、陳化時間20h、攪拌速度80r·min-1的條件下,考察煅燒溫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6。

圖6 煅燒溫度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

從圖6可知,隨著煅燒溫度升高,CeO2的平均粒徑D50呈先升高后減小的趨勢,煅燒溫度為950℃時,平均粒徑D50達到最大值52.373μm。原因可能是在高溫條件下,沉積物會發生脫水、分解和相變,進而發生團聚或生成新的沉積物。煅燒溫度升高,超微顆粒會變得更大,形成硬團聚體,但溫度過高且升溫速度過快時,晶體易發生斷裂,得到粒度不均勻的顆粒;煅燒溫度太低,會導致分解反應不徹底,前驅體不能徹底分解,進而對粉末的性能產生影響。由此確定煅燒溫度為950℃,煅燒時間為1.5h。

2.8 最佳條件的驗證實驗

實驗確定的最佳條件為:沉淀劑碳酸氫銨濃度為2.5mol·L-1、沉淀溫度為60℃、碳酸氫銨滴加速度為1mL·min-1、陳化時間為20h、攪拌速度為80r·min-1、煅燒溫度為950℃,煅燒時間為1.5h。在此條件下進行了3組平行實驗,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最佳條件平行實驗數據

3 結論

本文采用化學沉淀法制備了大顆粒二氧化鈰,分別以草酸、碳酸氫銨、碳酸鈉、碳酸氫鈉、氨水-草酸混合液作為沉淀劑,探究了沉淀劑濃度、反應溫度、加料速度、陳化時間、攪拌速度、煅燒溫度等因素對二氧化鈰粒度的影響,結論如下:

1)對影響CeO2粒度的實驗條件進行分析,得到制備粒度為50~60μm的大顆粒二氧化鈰粉體的最佳工藝條件為:碳酸氫銨濃度為2.5mol·L-1、碳酸氫銨的滴加速度為1mL·min-1、反應溫度60℃、陳化時間20h、攪拌速度80r·min-1、煅燒溫度950℃、煅燒時間1.5h。

2)在最佳條件下進行了平行實驗,得到的大顆粒CeO2粉末樣品的平均粒徑為53.30μm。

猜你喜歡
二氧化碳酸氫銨沉淀劑
基于二氧化釩相變實現動態可調的亞波長光學材料和器件(特邀)
碳酸氫銨分解性能及其施肥方法探討*
化學沉淀法去除飛灰浸取液中重金屬的研究
納米二氧化鈰改性水性氟碳涂料的研究
不同添加劑對碳酸氫銨分解性能的影響
餅干里真的放了化肥嗎
納米二氧化鈰的化學制備方法及應用分析
離心沉淀法測定脫硫灰中石膏的含量
納米二氧化鈰的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
化學共沉淀法制備Yb:YAG納米粉體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