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裂化裝置停工中環保排放超標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2023-12-27 01:52魯維軒祁凱華楊靈純
化工技術與開發 2023年12期
關鍵詞:焚燒爐堿液一氧化氮

劉 剛,魯維軒,祁凱華,楊靈純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廣西 欽州 535008)

1 煙氣凈化單元簡介

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尾氣處理包括煙氣脫硝、煙氣脫硫和漿液處理三部分。煙氣脫硫部分將堿性(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循環漿液與煙氣在洗滌塔中的文丘里管喉徑處混合后,經擴散段進入彎頭處,以脫除二氧化硫。煙氣脫硝以一氧化碳焚燒爐為反應區,使煙氣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為主)與氨水中(經除鹽水稀釋)的氨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COD的控制主要依托氧化罐及氧化風機的平穩運行。

2 鈉堿法去除煙氣SO2的機理、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

2.1 鈉堿法脫SO2的反應機理

NaOH溶液吸收SO2并副產NaSO3[式(1)],NaSO3與H2SO3進一步反應生成NaHSO3[式(2)],NaHSO3與NaOH繼續反應生成NaSO3[式(3)]。生成的NaSO3一部分作為吸收劑,隨洗滌塔漿液進行循環利用,另一部分進入污水凈化單元氧化罐,氧化后生成NaSO4水溶液排放。

由上述反應式可以看出,漿液中主要含有NaSO3時,脫硫反應主要按照式(1)進行,吸收1mol的SO2消耗2mol的NaOH。從式(3)可知,漿液中主要含NaHSO3時,吸收1mol的SO2消耗1mol的NaOH。因此,合適的堿液濃度對煙氣中SO2的吸收有很大的影響。

2.2 停工過程煙氣SO2超標的主要原因及應對措施

2.2.1 堿液濃度、注入量波動大及應對措施

堿液濃度和注堿量出現波動,均會導致洗滌塔煙氣中SO2的脫除效率發生變化,SO2的脫除效率下降,會導致煙氣排放SO2超標,進而環保排放超標。

應對措施:根據開停工進程,做好提前調節量,提前收堿液至堿液罐,避免臨時收堿時配比濃度的差距過大;平穩增減堿液注入量,避免出現大幅波動。事先提高煙氣洗滌塔漿液的pH值,以提高其緩沖能力。停工過程中適當降低注堿量,避免因煙氣中的SO2大幅下降而導致漿液的pH值超標。表1是不同濃度的堿液與注入量的關系,從表1可以看出, 在pH值維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堿液注入量和堿液濃度成反比。

表1 不同濃度的堿液與注入量的關系

2.2.2 煙氣脫硫塔底漿液循環中斷,無法有效吸收煙氣中SO2

發生這種情況的關鍵原因,是再生器的跑劑量較大,致使洗滌塔內循環漿液的固含量上升,最終導致漿液循環泵電機因過載而跳閘。表2是漿液循環中斷前后煙氣的部分分析數據,可以看出,漿液循環泵的運行狀態會直接影響煙氣中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

表2 漿液循環中斷前后煙氣的部分數據

應對措施:加大脫硫塔底循環漿液泵的新鮮水注入量,增加漿液外甩,提高漿液的置換率,對備用泵入口進行排泥,沖洗泵體內腔等。

但解決跑劑的關鍵,是在開工裝劑和停工卸劑的過程中,當二級旋分的料腿露出時,要降低主風量,將一級旋分的入口線速控制在小于7m·s-1(適用于本裝置),以避免催化劑出現大量跑劑。

3 SNCR法去除煙氣中NOX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

3.1 SNCR法去除煙氣中NOX原理及原則流程圖

一氧化碳焚燒爐的SNCR脫硝系統,以氨水作為脫硝反應劑。質量分數20%的氨水溶液及除鹽水送至氨水混合器混合后,稀氨水進入噴槍。霧化風減壓后,按一定的工藝要求比例進入噴槍,將氨水霧化。霧化后的氨水噴射入爐膛,與煙氣中的一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水。

3.2 煙氣NOx超標原因及應對措施

1)停工過程中,一氧化碳焚燒爐溫度的大幅降低會導致SNCR反應不徹底。圖2是脫硝效率與爐膛溫度的關系圖。由圖2可知,爐膛溫度在790~810℃時脫硝效率最高,停工過程中,煙氣一氧化碳的含量急劇下降,會使爐膛溫度大幅降低[1]。

圖2 脫硝效率與爐膛溫度的關系圖

應對措施:緊急停工后,要立刻提高主瓦斯用量,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爐溫,降低除鹽水量,減少氣化吸熱;及時調節一氧化碳焚燒爐的爐膛溫度,盡量維持爐溫在750℃以上。多余的助燃風作為冷介質進入爐膛,會降低焚燒爐的爐膛溫度,因此要關注余熱鍋爐出口煙氣的氧含量,及時調節一氧化碳焚燒爐的助燃風。

2)氨逃逸量和爐膛過剩氧含量過大會導致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增加。氨氣與氧氣、一氧化氮與氧氣的反應化學式見式(4)、式(5)。由式(4)、式(5)及圖3可以看出,溫度在900℃以下時,在氨氣量和氧氣量足夠的情況下,一氧化氮的生成量不斷上升,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一氧化氮會繼續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停工過程中一氧化碳焚燒爐的出口煙氣氧含量多在3%以上,表明爐膛內的氧氣富余,該條件滿足)。停工過程中,爐膛溫度一般在750~800℃,仍處于氨氣與氧氣反應的較活潑溫度區間。

圖3 氨氣與氧氣反應生成NO的百分比/溫度趨勢

應對措施:按比例減少除鹽水量和氨水量,減少氨逃逸量;在滿足燃燒用風的前提下,及時減少助燃風流量,以降低爐膛內的過剩氧氣,從而降低尾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4 外排污水COD(化學需氧量)的主要影響因素

COD是外排水的關鍵環保指標,在停工階段,COD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氧化罐及附屬機泵的操作、助劑加注量、洗滌塔新鮮水補入量、污水回用量、系統pH值、再生煙氣及一氧化碳爐尾氣的氧含量、一氧化碳爐的負荷變化等。

4.1 氧化風機運行不良及絮凝劑的加注量不當

氧化風機的運行狀態關系到氧化劑(O2)的供給,直接影響COD的去除效果。氧化罐循環泵的出口壓力上升及溫度降低,都是循環泵運行異常的表現,極有可能是催化劑堆積造成的。絮凝劑加注量欠缺時,會導致脫硫廢水中的微小顆粒物不能在澄清池充分凝聚沉積,致使大量懸浮物和催化劑顆粒被帶入氧化罐,部分O2附著在顆粒物孔隙或表面,影響氧化效果;加注過量則會增大濾液的黏度和結構率,導致COD升高[2]。

應對措施:若出現氧化風機電流和出口壓力同時降低的情況,應立即排查氧化風機皮帶的狀態;若出現循環泵出口壓力上升及溫度降低的情況,可采取切泵或雙泵短時間聯運的措施。

4.2 氧化罐的氧化能力有限,操作波動引起超標

氧化罐的設計處理量為22.5Nm3·h-1,日常外甩量在30Nm3·h-1左右,超過了氧化罐的處理能力。停工過程中,脫硫污水的外甩量較大時,氧化罐的處理能力無法滿足外甩需求,且脫硫污水的氧化時間較短。為此,我們增加了氧化罐的高度。表3是氧化罐改造前后處理能力的對比,可以看到,氧化罐的氧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表3 氧化罐改造前后處理能力的對比

5 結論

在停工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后,凈化后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由250mg·m-3下降至70~130mg·m-3,二氧化硫含量由250mg·m-3下降至30~70mg·m-3,催化劑跑損基本消除,外排污水的化學需氧量控制在50mg·L-1以內,滿足了排放標準的要求。

猜你喜歡
焚燒爐堿液一氧化氮
尾氣處理工藝中尾氣焚燒爐的控制原理及應用
液化氣深度脫硫系統對液化氣脫后硫含量的影響
氯乙烯合成廢堿液的循環利用研究
垃圾焚燒爐的專利技術綜述
含堿廢液焚燒爐耐火材料研究進展
硫化氫制酸焚燒爐的模擬分析
鹽水工序堿液輸送系統泄漏原因及解決措施
液化氣脫硫醇裝置提高堿液利用率研究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發育和孵化中的調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