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實踐的進階化設計
——以“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為例

2024-01-08 00:52王佳寧吳蘇徽孫錦如
物理教學探討 2023年12期
關鍵詞:進階跨學科層級

王佳寧,吳蘇徽,孫錦如,王 強

揚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受“學科本位”“知識本位”等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學生會慢慢失去主動思考和實踐的能力,從而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難以發展其物理綜合素養?;诖?,《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 年版)》將“跨學科實踐”作為課程內容納入了一級主題,并提出“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這實際上設定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目標。

跨學科學習具有以下特點和要求[2]:(1)在多學科交叉中形成綜合知識,兼顧學習的寬度和深度;(2)關注學科關聯,同時堅持學科立場;(3)面向真實問題的解決,學習過程與社會生活相關聯;(4)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5)注重跟蹤評價,凸顯成長歷程。要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能力,教學中需要堅持情境的真實性和活動的開放性,學生則需要經歷知識、能力和認知的逐步進階過程。

本文以蘇科版初中物理氣體壓強章節中的“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為例,基于學習進階理論進行跨學科實踐活動的進階化設計。

1 學習進階理論

學習進階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發展是會“進階”的。通過一個個連接學習終點和起點的“階梯”,實現思維和能力上質的飛躍[3]。那么,如何在跨學科實踐中設置這些“階梯”?這需要基于知識本身的邏輯結構,關注學生能力和認知發展過程的協同關系,精心設計一系列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循序進階的“腳踏點”[4]。認知發展主要是指學習、思維和情緒等深層次、內隱性能力的發展[5]。

2 進階分析

2.1 基于學情,分析進階起點

2.1.1 知識起點

(1)學生已經掌握了壓強的定義,了解了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知道大氣壓強;

(2)之前液體和氣體壓強的定義是在“靜止”前提下提出的,學生缺乏對流體壓強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2.1.2 能力起點

(1)經過前期對力和壓強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

(2)缺乏對流體現象的細致觀察力、模型建構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缺乏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4)缺乏聯系物理與生活、社會和工程的能力。

2.1.3 認知起點

(1)學生對物理實驗充滿興趣和好奇心,愿意參與活動。

(2)缺乏深入思考問題的恒心和主動探究的意識。

2.2 預設進階目標,搭建進階層級

從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物理學與工程實踐、物理學與社會發展三個維度出發,按照知識、能力和認知進階的層級目標要求,充分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教學素材,搭建進階層級,設計跨學科實踐活動,來逐步提升學生跨學科學習的綜合能力。進階層級設計如圖1 所示。

圖1 進階層級設計框圖

3 跨學科實踐活動過程

在活動設計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認知進階的發展性,注重教學環節設計的系統性。下面,以知識進階為主線,描述能力和認知進階的具體過程。在進階過程中,兼顧生活、社會與工程三個維度,最終指向學生跨學科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

3.1 進階層級1——流體概念的建構

這一層級是基礎的和必要的。具有流動性的液體或者氣體稱為流體;流體具有流速,這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生活經驗中的“順流而下”。如何讓學生定性且正確地感知流體壓強呢?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是:大風更容易把房門吹開,是“空氣流速越大,壓力和壓強越大”的直接證據。這其實是對流體壓強的嚴重誤解。當物體“表面”的流體高速流動時,流體會對物體的表面施加壓強,這才是“流體壓強”,它并非源于流體對障礙物的正面沖擊。

(1)創設問題情境:汽車在馬路上飛速行駛時,可以看到地面上的落葉飛起來并向汽車靠攏,這是為什么呢?

(2)引導學生猜想:汽車帶動氣體快速流動,可能導致靠近汽車側上方的流體壓強和壓力變小,其他地方的壓力使得落葉飛起并向汽車靠攏。讓學生感受到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應該存在密切的關系。

3.2 進階層級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3.2.1 在活動中感受、描述并解釋現象,參與活動并發展形象思維

(1)創設問題情境:展示高鐵站黃白色安全線的圖片(圖2),提問設置安全線的原因。

圖2 高鐵站的安全線

(2)引導學生猜想:高鐵運動,改變了周圍氣體的流速,可能改變其壓強。

(3)模擬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吹紙片”(圖3,源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來模擬高鐵的運動情境。從兩張紙片中間向下吹氣,觀察兩張原本平行放置的紙片的運動情況,發現兩紙片相互靠近。

圖3 吹紙片實驗示意圖

(4)類比分析:離運動高鐵較近的地方空氣壓力小,而離運動高鐵較遠的地方壓力大,壓力差可能把人“推向”高鐵,這就是高鐵站設置安全線的原因。

設計意圖:選取生活中與“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猜想;再通過模擬實驗驗證猜想,引導學生描述并解釋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及表達能力。此設計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其關注社會生活并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識。參看圖1,這一環節主要對應能力層級1 和認知層級1,模擬過程兼顧能力層級2。

3.2.2 在活動中模擬還原真實場景,提升探究意識

(1)創設問題情境:1912 年“奧林匹克號”輪船與“豪克號”巡洋艦并排疾速行駛,產生了“船吸”現象,并釀成一起重大海難事故。產生“船吸”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引導學生猜想:類比高鐵進站情境,猜想“船吸”現象可能源于“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3)模擬場景探究:組織學生利用簡單器具(盆、瓶蓋、吸管和水)模擬實驗驗證猜想(圖4)。

圖4 “船吸”現象實驗模擬

(4)理論分析: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得出海難發生的原因,即兩船之間流體速度大(為什么),壓強就小,使得兩船不自主地靠近。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結論”的過程,加深對“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兩船并排行駛、后船追越前船等行為須遵循航行規章制度,才能保證航行安全。參看圖1,這一環節對應能力層級2 和認知層級1。

3.2.3 還原古詩詞中的物理場景,提升抽象思維能力

(1)創設問題情境:回憶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風能卷屋上三重茅的原因是什么?

(2)引導學生猜想:結合所學的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思考并討論。

(3)模擬場景制作:指導學生還原“卷我屋上三重茅”場景。用紙箱制作房屋,鋪上拉菲草模擬屋頂茅草,用吹風機模擬秋風(圖5)。

(4)探究與分析:引導學生逐漸改變風力和風向,觀察屋頂上“茅草”被風卷起的情況,研究什么樣的風能輕易“卷我屋上三重茅”,最終得出定性結論。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學生自主動手模擬還原詩詞中的場景,培養學生基本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蘊含的物理原理,培養其對中國古文化的科學理解。參看圖1,這一環節對應能力層級2 和認知層級2,兼顧能力層級3。

3.2.4 進行作品設計和制作,提升工程意識和抽象思維能力

(1)創設問題情境:飛機很重,但它卻能飛上天,飛機升力源于什么?

(2)引導學生猜想:給出機翼的橫截面(圖6,源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引導學生觀察其形狀,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分析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圖6 機翼的橫截面

(3)模擬工程制作:指導學生繪制設計圖,完成機翼的模擬制作,并把機翼放上架子,用吹風機吹風,觀察機翼的運動情況(圖7)。

圖7 機翼模型

(4)合作探究:引導學生使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制作機翼材料、機翼形狀、機翼仰角等因素對機翼上升效果的影響[6]。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動手進行有一定難度的工程設計與制作,發展其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科學探究,體會控制變量法的運用,進一步發展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參看圖1,這一環節對應能力層級3 和認知層級2。

3.2.5 進行較復雜的工程設計和制作,敢于迎接挑戰

具體流程如下:(1)指導學生查閱滑翔機制作的相關資料;(2)指導學生確定滑翔機的制作方案和設計稿;(3)指導學生完成簡易滑翔機的制作與試飛;(4)指導學生根據試飛效果改進設計;(5)安排學生匯報展示;(6)組織學生相互提問。

設計意圖:通過查閱資料,培養學生獲取有效資源的能力;通過自制活動,進一步培養其工程設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展示評價,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學生間相互提問,提升學生的交流論證能力[7]。參看圖1,這一環節對應能力層級3 和認知層級2,兼顧能力層級4。

3.2.6 閱讀課外資料,深入體會物理學與科技發展的聯系

選取與“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相關的飛行器閱讀材料,從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 號開始,了解飛行器的發展歷程,并了解國產大飛機C919,讓學生體會科技進步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設計意圖:體會物理與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樹立學習強國、科技報國的信心與決心。參看圖1,這一環節對應能力層級4 和認知層級3。

3.2.7 在評價中發展跨學科綜合能力,拓展認知視野并提升責任感

跨學科實踐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應該注重跟蹤評價,凸顯學生成長歷程。參考跨學科實踐評價建議[8],收集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和活動成果,合理評價跨學科實踐活動效果。評價內容包括:課堂表現、問題解答、作品設計、模型制作與展示、閱讀調研報告、總結匯報交流等。

在評價環節,需要在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認知層級發展的同時,兼顧生活、社會與工程三個維度上跨學科學習能力的提升。參看圖1,這個環節對應能力層級4 和認知層級3,具體評價指標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學習進階的跨學科實踐能力評價

4 結 語

跨學科主題學習與傳統學習相比,綜合性和開放性更強?;趯W習進階理論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注意創設真實情境,通過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實踐活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逐級進階,跨學科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歡
進階跨學科層級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軍工企業不同層級知識管理研究實踐
基于軍事力量層級劃分的軍力對比評估
傳祺GM6:家用MPV新進階
領克進階
2018車企進階十字訣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任務期內多層級不完全修復件的可用度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