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現狀與對策

2024-01-13 06:10陳紅波
關鍵詞:線下大學教學模式

陳紅波

(常熟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多采用線下課堂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及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師決定,存在著教學效率較低、學生被動學習等現象。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校逐漸減少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學分和學時。在這種背景下,如何保障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混合式教學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旌鲜浇虒W就是把傳統學習方式和線上教學的優勢相結合,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1]?;旌鲜浇虒W兼具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兩種教學形式的優點:一方面可以打破時空和地域限制,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交互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的優勢,便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直接溝通和情感交流[2]。因此,將網絡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拓寬傳統的教學課堂,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主要研究部分高校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現狀及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探討促進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對策,推動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開展。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回答以下問題:(1)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施現狀如何?包括在線平臺類型、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情況以及評價方式;(2)大學英語教師在混合式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問題和建議?

(二)研究方法

調查問卷法。針對上述研究問題,課題組成員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并采用匿名填寫的方式對國內幾所高校的部分大學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2 份,回收有效問卷40 份。

訪談法。對2 名大學英語課程負責人和8 名大學英語主講教師進行訪談,訪談方式主要為面對面和電話訪談。

二、結果及分析

(一)在線平臺使用情況

調查問卷的1~2 題是針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用的在線平臺類型和授課教師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展開的。具體數據情況見表1。由表1 可知,教材出版社提供的與教材相配套的在線平臺,即時在線作業布置、批改平臺和在線測試平臺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活動中的使用頻率最高,都達到了80%及以上。多數教師至少使用兩個平臺。在線學習平臺類型的選擇主要和布置的在線學習任務類型、發布的在線資源類型以及師生的互動形式相關。此外,多數大學英語教師沒有接受過相關平臺使用的培訓,平臺功能沒有被完全開發和利用。

表1 在線平臺使用情況調查表

(二)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情況

本模塊主要調查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情況。調查主要從線下授課周平均課時,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方式及教師是否會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調整線下授課內容三個方面展開,具體數據見表2。

調查結果顯示:62.5%的教師線下授課每班每周為4 課時,32.5%的教師線下授課每班每周為2 課時。大部分教師在實施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以線下教學為基礎,線下教學在混合式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多數教師把在線學習的內容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線下教學不受線上學習內容的影響。此外,第二項調查內容“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方式”的調查結果也從側面說明: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未得到廣泛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待進一步深入。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評價方式情況

此模塊主要調查混合式教學的評價方式情況。常用的教學評價方式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此問卷中的診斷性評價指在單元教學開始前,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而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完善教學活動而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的評價,主要包括提問、作業和測試;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的評價[3]。調查結果如表3 所示。

第一項調查內容“您所授課程最終總評成績的 教學評價包括?”含有8 個選項,其中選項A 為診斷性評價;選項B~F 為形成性評價;選項G 為終結性評價;選項H 為開放式選項,無人選擇。本模塊的調查結果顯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是教師主要采用的評價方式,其中形成性評價排在前三位的是課堂測試、課堂參與和平時作業。期末考試是所有教師都采用的終結性評價方式。調查結果進一步說明: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避免了單一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是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主要采用的評價方式。另外,半數以上的教師將學生在線自主學習成績計入最終的總評成績,這部分的成績占比主要集中在5%~10%,占比不高。評價主體主要為教師,沒有教師采用生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等評價方式。一半以上的教師參加過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對混合式教學有較好的了解。

(四)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教師訪談的問題為:在混合式教學實踐中您有哪些問題和建議?整理后的訪談記錄大致歸納為:

1.大部分教師肯定了在線平臺的便利性和系統性,但認為部分在線平臺的學習資源更新較慢,平臺的后續服務、準確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2.應進一步加大對在線平臺和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線上、線下聯動,提高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

3.應進一步改革線下課堂教學,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三、問題與對策

(一)問題

綜合調查問卷和教師訪談的調查結果,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在線平臺能夠滿足師生對自主學習靈活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但存在著平臺資源老舊、部分平臺利用率低、后續服務滯后、準確性和有效性不足等問題。例如,使用率較高的“教材出版社提供的平臺”存在著平臺資源老舊的問題,很多資源多年未更新;教師常用的“在線作業布置、批改和在線測試平臺”存在著主觀題批改不準確等問題,需要教師重新手批?!拔⑿殴娞?、手機APP”及“其他平臺,如SPOC、MOOC”等平臺使用率較低,只有22.5%和7.5%;除此之外,部分平臺的后續服務滯后,訪談中有教師提到所使用的平臺中有一半以上平臺并沒有提供相應的培訓,平臺功能多靠教師自己摸索。

2.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方式較死板,有待進一步改善。調查結果顯示:90%的教師在進行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線下教學為主導,線上學習內容只是線下教學內容的補充”。訪談中,多數教師也表示線下授課并未受線上學習的影響,線上學習任務只是線下授課的補充。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及授課內容未發生實質性變化。

3.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是混合式教學主要采用的評價方式,但存在著在線自主學習成績占比低,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4]。根據調查結果可知:教師采用形成性評價主要包括課堂測試、課堂參與和平時作業;終結性評價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試。在這些評價方式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很少有教師采用“小組互評和學生自評”,評價主體單一。此外,多數教師將在線自主學習成績計入最終總評成績中,但成績占比多集中在5%~10%,比例較低,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關系需要進一步調整。另外,45%的教師沒有接受過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部分接受過相關培訓的教師反映培訓的力度不夠。

(二)對策

1.合理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加強在線學習資源建設。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指出,“各高校應圍繞硬件環境、軟件環境和課程資源等三大部分開展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建設”[5]。這里的“軟件環境”主要指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在線學習平臺,即線下課堂教學物理空間的延伸。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和訪談結果顯示,目前在線學習平臺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教學需求和特點,在引進和開發在線學習平臺之前,對平臺的整體性能進行科學的評估,包括平臺功能、平臺的可及性和有用性、平臺的服務質量、平臺資源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以保證在線學習平臺的有效利用。此外,加大手機APP、SPOC、MOOC 等平臺的利用率。手機APP 具有易用、快捷、方便等優點,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6]。SPOC、MOOC 為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現知識,符合知識碎片化、時間碎片化背景下對學習環境的要求。各高校應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加大優質在線課程的引進和開發,進一步推行在線自主學習與線下課堂面授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2.加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鼓勵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創建混合式教學氛圍。學校和學院要加大對混合式教學的重視程度,為教師實施混合式教學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條件,加強混合式教學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同時,應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教師營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氛圍,將線上平臺作為教師線下面授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對學生在線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學習效果進行及時分析,并根據大學英語課程結構、講授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等合理配置線上、線下教學資源,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在線互動交流,在反思和實踐中實現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提高。另外,鼓勵教師打破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等線下教學模式進行個性化教學,開展以“先學后教、以學為主”為核心內涵的課堂教學,對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和評價,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鼓勵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質量,推動大學英語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線上、線下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評價體系,通過多維度的綜合評價方法,對教學體系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評價。調查和訪談結果顯示:一方面,目前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主要采用的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但是需要處理好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之間的關系,將線上、線下各個環節納入混合式教學的評價體系,即采用“線上評價+線下評價”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同時重視學生的線上學習表現,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應以相似的比例計入最終的總評成績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學評價不應該只是單一的教師評價,也應該把學生納入教學評價體系,即采用“教師評價+生生評價+學生自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學生在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中的主體性,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供客觀、全面的反饋,以提高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評價質量[7]。

四、結語

本文對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施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包括在線學習平臺類型、線上線下授課分配情況、教學評價方式。同時,對教師在實施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進行訪談。調研結果表明:目前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在線學習平臺資源老舊、平臺利用率低、后續服務滯后、準確性和有效性不足;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較死板,未得到深入的實施;在線自主學習成績占比低,評價主體單一,應該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改進。合理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加強在線學習資源建設;加強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相關培訓,鼓勵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營造混合式教學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是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施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線下大學教學模式
“留白”是個大學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大學》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