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比較與應對:以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評價結果為例

2024-01-17 02:50蘇雪梅
關鍵詞:社科院社會科學學報

蘇雪梅

當前,學術評價越來越簡單化地走向期刊評價,即在進行學術論文評價時不是以論文本身內容的學術價值為依據,而是簡單地以論文所發表的期刊級別為依據進行評價。這不僅是內容與形式的本末倒置,導致了學術評價的扭曲,而且加劇了期刊評價結果對期刊辦刊的數據化走向,也錯誤地導向了學術論文的發表流向。因此,每當期刊評價結果發布時,不僅會對期刊界產生巨大影響,也會對學術界產生深遠影響。對社科期刊進行評價而產生最為廣泛和深遠影響的評價項目系統主要有三個,就評價項目產生的先后順序來看,一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北大核心”),二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發布的《CSSCI來源期刊目錄》(以下簡稱“南大核心”),三是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以下簡稱“社科院核心”)。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因成立的時間不同、目的不同、評價指標不同,因而對核心期刊進行遴選的結果也不同。那么,這三大核心期刊的遴選結果是否具有趨同性?三大期刊評價項目的共性和走向是什么?期刊界與學術界對期刊評價所帶來的影響應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本文就以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類為例(1)本文討論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都是指社科類的高校綜合性學報,不包括自科類或科技類的刊物,下同。,對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回答上述問題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一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遴選結果的比較:以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類為例

經過多年的研制發展,三大期刊評價項目逐步成熟穩定。本文以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最新發布的遴選結果為研究對象,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2)陳建龍、張俊娥、蔣蓉華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9版,第130-132頁。、《CSSCI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3)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2021年4月25日發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s://cssrac.nju.edu.cn/cpzx/zwshkxywsy/20210425/i198393.html。按:因2023-2024年CSSCI來源期刊目錄未正式公布,本文數據未采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4)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簡版),2023年3月20日發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casses.cssn.cn/kycg/202303/P020230320565031071693.pdf。,選取它們對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由于北大核心沒有單獨列出高校綜合性學報類目表,而是以“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表”呈現,共121種,因此,為了樣本的統一性,筆者去除了由社科院系統和社科聯系統主辦的刊物,只保留了由高校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科類期刊,共73種(同時去除了雖為高校主辦,但一般都歸入綜合性社科期刊的《文史哲》、《求是學刊》和《思想戰線》三種);南大核心目錄按期刊名的音序進行排列,沒有分類列表,筆者選取其“綜合性高校學報”和“高校社科學報”兩類合并統計,作為本文高校綜合性學報類的樣本,共73種期刊;社科院核心單獨列有“高校綜合性學報”類,筆者選取的樣本包括“頂級、權威和核心”共110種期刊(5)社科院AMI核心、權威、頂級期刊,在下文中統稱為核心期刊。。

(一)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遴選結果比較

通過比對同屬高校綜合性學報類樣本的73種北大核心和73種南大核心,他們的交集是59種,即樣本中既是北大核心又是南大核心的期刊有59種。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對期刊歸類不同,在73種北大核心中有5種由民族大學主辦的學報(6)5種由民族大學主辦的學報分別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下文凡提到5種民族大學學報都是指這5種學報。雖然沒有進入南大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類,但進入了南大核心的“民族學與文化學”類,因此,這5種民族大學學報也入選了南大核心,可見,在入選的73種北大核心中有64種期刊同時入選南大核心,占比87.7%,73種北大核心中不屬于南大核心的只有9種。同時,在入選南大核心的73種期刊中,有14種期刊未入選北大核心,其入選北大核心的期刊有59種,占比80.8%。

通過對比73種北大核心和110種社科院核心可知,他們的交集為61種,也就是說,在高校綜合性學報樣本中,既入選北大核心又入選社科院核心的期刊共61種。同樣需要說明的是,在73種北大核心中,也因為歸類的不同,有7種由高校主辦的綜合性學報沒有歸入社科院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類,其中5種由民族大學主辦的學報歸入“民族學與文化學類”,另外2種綜合性社科期刊(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辦的《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和由湖南省委黨校主辦的《湖湘論壇》)歸入“中國政治”類。雖然這7種刊物沒有歸入社科院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類,但仍然是社科院核心的核心期刊,所以,總體上說,在73種北大核心中入選社科院核心的期刊的共有68種,占比93.2%。同時,在110種社科院核心中,有61種期刊入選北大核心。同樣地,由于對刊物歸類不同,在110種社科院核心中,有4種由農業大學主辦的期刊(7)4種由農業大學主辦的學報分別是《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下文凡提到4種農業大學學報都是指這4種學報。歸入北大核心的“農業經濟類”,還把屬于北大核心“綜合性理工農醫類”的《國防科技大學學報》也納入里面,這樣,在110種AMI核心期刊中,共有66種期刊入選北大核心,占比60%。

在73種南大核心中,有67種期刊入選社科院核心的110種高校綜合性學報類核心,占比91.8%,另外的6種沒有進入社科院核心高校綜合性學報類核心的期刊全部進入了該類的擴展版。110種社科院核心樣本中,有67種期刊進入南大核心73種樣本,占比60.9%??梢?既入選南大核心又入選社科院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共67種。

(二)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遴選結果的趨同性與獨特性

經過比對,在筆者以高校綜合性學報為類別而選取的73種北大核心、73種南大核心和110種社科院核心樣本中,同時被遴選進三種核心的期刊共56種。同樣,由于對期刊歸類不同的原因,有5種由民族大學主辦的學報在北大核心樣本中,雖然沒有進入南大核心和社科院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類樣本,但都進入了南大核心和社科院核心的“民族學與文化學”類;同樣,有4種由農業大學主辦的學報都在南大核心和社科院核心的樣本中,雖然沒有歸入北大核心的高校綜合性學報類的樣本,但是進入了北大核心的“農業經濟類”。顯然,這5種民族大學學報和4種農業大學學報都是同時被遴選進入三種核心的期刊,因此,在所有遴選的樣本中,共有65種期刊同時進入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社科院核心(見表1)。

表1 同時入選三大核心期刊的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按音序排列)

從上述比較分析來看,一方面,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遴選結果在總體上具有趨同性。即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所遴選出的核心期刊的主要部分是重合的,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同時入選三大核心的刊物占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樣本的89%,由于入選社科院核心的期刊更多,達110種,比另外兩種核心期刊多了37種,所以,進入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的期刊的絕大部分都入選了社科院核心期刊表??梢?盡管評價系統不同,但遴選出來的期刊都得到比較一致的認同,結果是相似的。另一方面,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又具有各自的特點,在遴選刊物時有自己的獨特性,體現在遴選結果上的差異性。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遴選結果都有不同,都不能彼此涵蓋,體現了三者的差異性。相較于北大核心與南大核心的樣本量而言,雖然社科院核心樣本量相對較大,但是,并不意味著進入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的期刊就一定能進入社科院核心,依然有一些進入北大核心或者南大核心的期刊并沒有入選社科院核心。評價結果具有趨同性的原因主要是他們的評價指標具有趨同性,而對評價指標的不同偏好和賦值不同導致了結果的差異化,使各個評價項目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另外,三大核心期刊評價系統所遴選的期刊每一版都有變化,保持著一定的動態性。

二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研制的目的和指標

(一)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研制目的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的研制目的

“1990年年底,北京地區高等院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共同發起研究和編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并于1992年出版了首版成果,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最早進行核心期刊遴選項目所發布的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8)陳建龍、張俊娥、蔣蓉華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第103頁、104頁。。改革開放后,“我國公開出版發行的期刊,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一百種,迅速增至80年代末的六千余種”,“出版物的迅速增長與購買資金有限的矛盾,收藏量的劇增與收藏空間不足的矛盾,極大的文獻量與使用者(讀者)的有限精力、有限時間的矛盾等均日趨尖銳”,“嚴峻的形勢迫切要求人們對為數眾多的期刊加以系統的研究,認真地鑒別它們的水平與質量,了解它們在所涉及的學科或專業中的地位與作用,以便于各圖書館有選擇地收藏與剔除和有計劃地管理與開發利用,也便于讀者從期刊的海洋中探尋他們所需要的信息”(9)莊守經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前言(一)》,第1頁。。因此,北大核心的研究目的是“為不同類型和不同級別的圖書館采訪與收藏中文期刊提供參考依據;為各個專業和不同層次的讀者選擇閱讀中文期刊提供參考依據”(10)《研究目的》,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網站,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hxqk.lib.pku.edu.cn/?q=research/purpose。??梢詫⑵浜唵胃爬閮蓚€目的,一是提供“圖書館典藏的依據”,二是提供“向讀者推薦的依據”。北大核心項目在建立和開發之初主要為了解決期刊資源極大增長與圖書館采購經費不足及典藏空間不足的矛盾,“我們編制這部核心期刊表,其用意之一即是為各圖書館確定自己的館藏重要期刊或館藏核心期刊提供便利”(11)莊守經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前言(一)》,第2頁。。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期刊出版數字化、傳播網絡化,特別是大型網絡數據庫的建立和使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文獻的典藏方式和讀者對期刊的使用方式,即數字化典藏成為重要內容,而讀者通過搜索使用數字文獻代替了傳統的查閱實體紙刊。傳統典藏的空間矛盾得到緩解,伴隨著文獻數量呈現出激增的態勢,如何從海量文獻中查找到需要的文獻成為一個主要矛盾。北大核心的研制目的也日漸偏重“向讀者推薦的依據”,也就是說,期刊評價越來越成為其重要選擇。不管產生的背景和目的怎樣,1992年北大核心的橫空出世實質上是對學術期刊從質量上進行了分類,是對學術期刊進行評價,“對學術期刊來說,能否擠進《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成為‘核心期刊’是衡量其辦刊水平的重要證明”(12)蘇雪梅《試論轉載和引用對學術研究和學術評價的影響》,《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第161頁。。

2.《CSSCI來源期刊目錄》的研制目的

1997年底,根據當時我國中文信息資源建設的現狀和信息服務的需要,南京大學提出了研制開發電子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以下簡稱“CSSCI”)的設想,1998年研制出版了第一版《CSSCI來源期刊目錄》。1999年8月20日,教育部正式發文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列為教育部重大項目(13)《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簡介》,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s://cssrac.nju.edu.cn/gywm/zxjj/index.html。。該項目的成立主要是基于“信息服務的需要”,“主要收錄所有來源期刊(集刊)全部來源和引文信息,旨在服務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創新、前沿研判、綜合評價,提升中文學術影響力。其數據是對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以期刊(集刊)為主要載體的成果產出狀況和學術引用情況的真實記錄,可以為研究機構、學術期刊和研究人員提供可用于分析、研究、批評和評價的原始數據和統計結果”,“遴選來源期刊(集刊)的目的是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選擇合適的文獻數據來源”(14)《〈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集刊)遴選辦法(修訂稿)》,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2023年7月18日修改,2023年9月20日訪問,https://cssrac.nju.edu.cn/gywm/lxbz/20230718/i249257.html。。也就是說,該項目主要從收集期刊論文的引用文獻入手,通過分析引用文獻互相之間的關聯性,尋找出期刊論文之間的關聯性和學術影響力,進而尋找出影響力大的期刊,為建立引文數據庫而遴選出合適的來源期刊,所謂南大核心期刊就是為建立引文數據庫而遴選出來的來源期刊。如前文所述,由于期刊的數量很大,文獻量也很大,所以只能通過篩選來確定建立引文數據庫的來源期刊范圍?!拔覀兊闹笇枷胧?入選期刊必須是社會科學領域內各個學科中學術水平較高、社會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規范,且能體現各學科最新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刊物。爭取經過2-3年系統自動滾動與篩選,再配合專家對期刊的定性評價,逐步形成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群”(15)鄒志仁《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之研制、意義與功能》,《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第147頁。??梢?入選的來源期刊就是影響力大的期刊。正是因為南大核心是建立在期刊論文引用的客觀數據之上,所以,南大核心一經發布就在期刊界和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期刊評價和學術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和導向。

3.《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的研制目的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以下簡稱“評價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研究單位,前身為2013年12月26日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評價院“自2014 年起每4 年開展一次期刊評價工作。經過2014 年、2018 年和2022 年三輪期刊AMI 評價工作的理論探索與具體實踐,評價院嘗試建構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 綜合評價體系”,其研制目的是“旨在通過創新的評價理論和科學的評價方法,評價和研究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成果,進而探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建設與發展的整體情況與內在規律”(16)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簡版),2023年3月20日發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casses.cssn.cn/kycg/202303/P020230320565031071693.pdf。。這是直接以“期刊綜合評價”為標題的評價報告,其目的就是進行期刊評價。其實早從1996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就有專門機構進行這項工作,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所進行的文獻計量研究工作,除在2000年印制了一版內部版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外,分別于2004年、2008年和2013年正式出版了三個版本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為之后社科院核心的評價奠定了研究基礎。2013年專門從事哲學社會科學評價研究的評價院成立,以全新的狀態投入到人文社科期刊的綜合評價研究工作之中。社科院核心的公布,體現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積極主動承擔起對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研究和評價工作,試圖建立一套科學的期刊評價標準,全方位地對期刊進行評價,引導學術期刊的辦刊方向。

(二)三大核心期刊項目的遴選指標

1.北大核心的遴選指標

隨著時代的發展,北大核心的量化評價指標從1992年版的3個發展到2020版的16個,不僅在量上有很大的增加,指標的具體內容也發生了巨大變化。1992年版的三個指標是“載文量”、“文摘量”和“被引量”,其中,第一個指標“載文量”已于2004年版取消,不再作為評價指標。而“文摘量”和“被引量”指標則更加細分和具體化,“文摘量”演變為2020年版的“被摘量(全文、摘要)”和“被摘率(全文、摘要)”?!氨灰俊毖葑優?020年版的如下幾個指標:“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論文)”,“影響因子”,“他引影響因子”,“5年影響因子”,“5年他引影響因子”。另外,增加的指標有如下幾個:“特征因子”,“論文影響分值”,“論文被引指數”,“互引指數”,“獲獎或被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基金論文比(國家級、省部級)”,“Web下載量”和“Web下載率”。 “選擇評價指標的基本原則是:能夠反映期刊學術水平、核心效應明顯、有較好的統計源、具有可操作性等”(17)陳建龍、張俊娥、蔣蓉華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第107頁。??梢?指標的增加和細分的目的就是要讓評價更加全面、更加科學,也更加貼近時代的發展,讓量化評價更加具體化和數字化,使評價結果更有說服力。在北大核心的遴選過程中,除了量化指標,還有非量化的指標,主要就是定性評價,即學科專家評審,綜合參考學科專家的評審意見來審定。

2.南大核心的評價指標

南大核心項目就是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的建立而遴選的來源期刊,因此,期刊的引文數據就是其量化指標的基礎。雖然項目研究中心當前沒有公布南大核心遴選的指標,只有遴選的四個原則,即“公開、公平、公正;總量控制,動態調整;定量(文獻計量指標)評價與定性(學科專家)評價相結合;質量優先,兼顧地區與學科平衡”(18)《〈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集刊)遴選辦法(修訂稿)》,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2023年7月18日修改,2023年9月20日訪問,https://cssrac.nju.edu.cn/gywm/lxbz/20230718/i249257.html。,但在CSSCI使用介紹中提出,“對于期刊研究與管理者,CSSCI提供多種定量數據:被引頻次、影響因子、期年指標、期刊影響廣度等”(19)《CSSCI新平臺介紹》,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2021年10月20日發布,2023年9月20日訪問,https://cssrac.nju.edu.cn/zlxz/20211020/i207127.html。??梢?確定來源期刊的范圍主要是通過統計期刊文章的引用情況,“目前常用的期刊評價指標有:期刊總被引、期刊影響因子、期刊即年指數、期刊影響廣度、期刊被引半衰期、期刊引用半衰期、期刊作者地區分布、基金論文比例等”(20)蘇新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圖書館論壇》2006年第6期,第60頁。。從南大核心創始期的遴選辦法來看,也是以期刊文章的引用數據為主要依據,“根據期刊被引排隊結果、影響因子、論文收錄比例、引文比例等因素調整隊列,再根據核心作者群在隊列期刊中的發文量為每種期刊增加權重,綜合原隊列值和新的權重值得到新隊列,即為本索引給出的最新核心期刊排隊”(21)蘇新寧《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設計》,《情報學報》2000年第4期,第292頁。。綜合其一貫的遴選依據來看,其定量評價主要就是引用指標,即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包括兩年影響因子、五年影響因子)、即年指標等。同樣地,除了定量評價,南大核心同樣有定性評價,包括問卷調查和專家審議,還特別考慮地區和學科的平衡。

3.社科院核心的評價指標

2022年版社科院核心評價體系“由3 個一級指標、13 個二級指標和31 個三級指標構成,實行一票否決制,設置一票否決指標、計分指標、加分指標、扣分指標和觀察指標,各指標按照人文、社科、綜合三大學科類分權重計分,各指標統計時間及數據來源有所不同”(22)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簡版),2023年3月20日發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casses.cssn.cn/kycg/202303/P020230320565031071693.pdf。。一票否決指期刊如果有違馬克思主義原理、有違中央現行基本方針政策和嚴重學術不端行為三種情況,取消期刊的參評資格。對參評期刊,首先分成四類,即人文類、綜合類、社科類和其他特殊類。之所以先分類,是因為針對不同類別期刊的特性,各種指標在權重分配上有區別,然后再根據具體指標來定量評價。3個一級指標是期刊吸引力、管理力和影響力,各一級指標有對應的二級指標共13個,然后二級指標下落實到31個具體的三級指標,層層遞進對應并賦予不同的權重。具體而言,吸引力主要包括期刊的獲獎情況和專家評價,如期刊、論文和人員獲獎,下載量,以及咨詢委員、專家委員、推薦專家和評閱專家的評價等;管理力主要是期刊制度建設、信息建設、隊伍建設、編校質量等指標,如學術不端、編校規范、編輯人員隊伍建設、期刊網絡發行傳播以及編校質量等;而影響力則主要指期刊文章的學術影響力等,包括發文量、影響因子(多種),轉載量(率)和國際影響力等??傊?社科院核心這個評價體系是對期刊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與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圍繞期刊的學術水平進行評價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社科院核心的評價還包括期刊管理方面的評價。

三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共性與發展走向

(一)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都試圖通過評價學術影響力來評價期刊的學術質量

從前述的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評價目的和評價指標來看,都是圍繞期刊文章的學術影響力來展開,把評價的重點放在期刊的學術影響力上,通過搜集期刊文章的相關影響力數據來進行量化評價,進而評價期刊的學術質量。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都以選出學術影響力大、有代表性的期刊為目的,入選的核心期刊或者來源期刊被評判為學術影響力較大、學術質量較高的期刊,實質就是對期刊按學術質量進行分類。從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評價指標來看,圍繞學術影響力評價的指標也比較多樣化,權重也比較高。無論是轉載方面、引用方面還是下載傳播方面的指標,都是指向文章的影響力。具體來說,期刊文章的被轉載量(率)越大、被引用越多(影響因子越大)以及下載量、傳播量越大,表明期刊文章的學術影響力越大。雖然這些客觀數據的確反映出文章的影響力情況,但并不是對文章內容的學術質量的直接反映,而是對文章學術質量的間接反饋。同時,影響力是一個中性詞,影響力的大小并不必然與質量的優劣成正比。因此,為了使評價更具有科學性,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都增加了主觀方面的評價,即專家評價。專家評價主要就是對期刊學術質量的評價,通過專家對期刊學術質量進行直接評價,具體方式包括問卷、專家審議等??傊?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正是通過客觀數據的搜集與主觀評價的綜合,最終來確定期刊評價的結果,且這種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價都是圍繞期刊的學術質量進行的,遴選方法也大致相同,即首先按學科進行期刊分類,然后進行客觀的定量評價,最后結合主觀的定性評價,綜合權衡后得出結果。

(二)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都歷經“文獻計量研究-期刊評價-學術評價”的發展歷程

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在實施中都率先選擇定量研究法,即以文獻計量學理論作為研究依據設置評價指標,通過采集期刊論文的相關數據,比如轉載情況、引用情況、下載傳播情況等來進行遴選,強調評價的客觀性、中立性。三大核心評價項目的主要理論依據就是文獻計量學上著名的布拉德福定律和加菲爾德的影響因子理論。布拉德福定律即文獻的分散與集中定律:“大量學科論文及其被利用量集中在少量期刊上,少量學科論文及其被利用量則分散在大量期刊中?!?23)陳建龍、張俊娥、蔣蓉華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第105頁。美國《科學引文索引》創始人加菲爾德的影響因子理論則是圍繞影響因子搜集數據并進行評價,“通過研究文獻被引用的情況也得到了類似結果,即大量被引文獻出自少數期刊,而其余少數被引文獻則分散在大量的刊物上”(24)鄒志仁《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之研制、意義與功能》,《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第148頁。?!白约臃茽柕聞摻ā犊茖W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以來,引文索引逐漸成為評價核心期刊的重要工具,引文索引產生的各類數據已成為人們遴選核心期刊的重要量化指標”(25)蘇新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圖書館論壇》2006年第6期,第59頁。??梢哉f,期刊評價正是建立在文獻計量研究的基礎之上的,通過文獻計量研究得到期刊的客觀數據,以此遴選出核心期刊的范圍。所以,“期刊評價一直是文獻計量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26)蘇新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圖書館論壇》2006年第6期,第65頁。。同時,學術期刊與學術研究的發展密不可分,因為學術研究的成果主要以學術論文公開發表的形式呈現,也就是說,學術期刊是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臺,所以,對學術期刊的評價也間接成為對學術論文的評價,甚至簡化為“以刊評文”的方式?!啊钥u文’是有其邏輯的,那就是期刊的質量與論文的質量是不可分割的,期刊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其所發表的論文優秀,執行嚴格的審稿標準,特別是代表了同行評價的雙向匿名評審,……故能通過優秀期刊審稿的論文理應都是優秀論文”(27)朱劍《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與進路——“三大核心”研制者觀點述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第21頁。。顯然,“以刊評文”以默認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所有文章為優質文章為前提進行評價,雖然其科學性受到廣泛的質疑,但是,基于核心期刊評價的結果,出于管理的方便性,“以刊評文”在事實上是存在的。

從三大核心期刊評價系統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一發展路徑可以歸納為:文獻計量研究-期刊評價-學術評價。實際上三者并沒有明顯的時間界限,而是交織在一起進行的,即以文獻計量研究為基礎進行期刊評價,而期刊評價又直接影響著學術評價的結果。

(三)從評價期刊學術質量到對期刊進行全面評價的走向

自1992年版北大核心期刊表發布已30余年,核心期刊評價指標也在不斷更新變化,從最新版的社科院核心評價指標設置不難看出,期刊評價方式正在從比較單一的以學術影響力為主的評價轉向到對期刊進行更全面的評價,遵循期刊辦刊要求和特點進行評價?!皟H就學術期刊而言,質量標準又可分為學術標準、編輯出版標準、影響力標準和同行專家定性評價標準。不同的學科亦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基礎理論研究也不同于應用實踐研究”(28)沈固朝《學術期刊評價十問》,《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年第5期,第566頁。。具體來說,這一評價思想的轉變體現在社科院核心評價指標兩個方面的變化上。

一是社科院核心增加了“管理力”一級指標,權重為20%,這是社科院核心獨有的評價指標?!肮芾砹Α敝笜耸巧缈圃汉诵?個一級評價指標之一,在其下又分為6個二級指標和11個三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包括“學術不端”、“制度規范”、“信息化建設”、“隊伍建設”、“編校質量”和“期刊特色化”,其中,“信息化建設”和“編校質量”在“管理力”里面權重較高,分別為40%,而“學術不端”指標為減分指標,即一旦發現有“學術不端”的情況則按20%扣分(29)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簡版),2023年3月20日發布,2023年4月20日訪問,http://casses.cssn.cn/kycg/202303/P020230320565031071693.pdf。??梢?“管理力”指標的設計完全是針對期刊自身的建設需要和作為出版物的特質而設置的。比如“編校質量”一直都是對出版物質量進行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在《出版管理條例》、《期刊出版管理規定》和《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定》等行政法規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也是進行期刊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社科院核心設置“管理力”指標體現出其對期刊進行綜合評價的目的和決心,試圖突破其他評價項目局限于學術影響力方面的單一評價,回歸到期刊的出版物屬性,真正實現對期刊的全方位式的立體評價,從而建立一套期刊評價的新體系。

二是社科院核心針對不同學科的屬性在評價時賦予不同學科期刊的權重值不同。大眾理解的核心期刊實質上是指各個學科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遴選就是選出各個學科領域的優秀期刊,因此,在進行期刊評價時首先要進行學科分類,分類評價才有意義。正是因為不同學科具有不同的特質,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核心期刊評價中應針對不同學科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才更加科學合理,在期刊評價中具體體現在對期刊的分類和分類之后的定量評價中。社科院核心基于刊物學科屬性的不同,首先把期刊分為四個大類,即“類1:側重人文社科”、“類2:側重綜合期刊”、“類3:側重社會科學”和“類4:側重冷門絕學、新興學科、交叉學科、跨學科等期刊”,在定量研究時賦予不同大類期刊不同的權重。主要體現在“吸引力”和 “影響力”兩個一級指標上,在“吸引力”上,類1、類2和類3的權重分別為45%、40%和35%;而在影響力上,類1、類2和類3的權重則分別為35%、40%和45%。正是針對不同類別的期刊而作出的細分賦值更符合期刊學科屬性的實際情況,從而提高了評價的客觀性和可信度。這一變化也體現出在期刊評價中更注重科學性與合理性,是期刊評價新的特點和發展方向。

四 影響與應對

(一)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產生的影響

核心期刊評價項目的結果一經發布就對期刊界和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評價結果以學術質量的名義直接對期刊進行了等級劃分,通過對辦刊質量進行評價,強行把期刊納入評價體系之中。同時,期刊評價指標則量化成為一個辦刊框架,根據評價指標對期刊進行切分和量化,成為左右辦刊質量的重要因素,這深刻地影響著期刊的辦刊理念和方向,讓期刊人從以我為主的辦刊逐漸轉向到圍繞評價指標來辦刊。同樣地,隨著學術研究的蓬勃發展,對學術成果的量化評價也成為規范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量化管理需要一個相對客觀的載體,正因為學術期刊承擔著學術成果的發表任務,所以,學術期刊就成為學術研究量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平臺,在管理便捷化、簡單化思維的作用下,對學術期刊的評價就直接演變為對學術研究成果的評價。因此,核心期刊評價系統深刻地影響著期刊辦刊和學術評價,其遴選結果也遭受到多方的質疑。其中,最受質疑之處在于三大核心期刊評價項目都是建立在文獻計量研究的基礎上,以學術影響力為主要指標作出的評價,這顯然不是對期刊學術質量的直接評價?!艾F有評刊機構的主體是非學科/專業的數據加工人員,方法是基于量的比較,比較內容有論文的聚類度、相關度、規范化、價值的持久性等,而非質的評價。這種評價更多是基于形式的‘評比’而非基于內容的‘評價’”(30)沈固朝《學術期刊評價十問》,《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年第5期,第565頁。?!啊际隙伞汀邮隙伞沂镜氖瞧诳撐暮鸵姆植嫉囊幝?而不是期刊論文質量分布的規律,因此,作為文獻檢索工具的理論依據是成立的,但作為用途與檢索無關而只與評價相關的核心期刊的理論依據則是說不通的”(31)朱劍《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與進路——“三大核心”研制者觀點述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第7頁。。同樣地,核心期刊評價結果也不能作為學術評價的依據,“學術評價的內涵遠比文獻計量學所能測度的內容豐富得多、復雜得多,目前難以用數據剛性地、單一地分析復雜的人類腦力勞動和精神產品”(32)沈固朝《學術期刊評價十問》,《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年第5期,第565頁。。

經過多年的發展,為了減輕核心期刊評價系統的負面影響,各評價系統強調應正確認識核心期刊的作用,弱化對期刊質量評價的影響力。北大核心認為該遴選項目“不具備全面評價期刊優劣的作用,不能作為衡量期刊質量的標準,更不能作為學術評價的標準”,強調“核心期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根據某學科論文的信息和使用情況在期刊中的分布狀況,來提示一定時期內某學科期刊的發展概貌,為圖書情報界、出版界等需要對期刊進行評價的用戶提供參考”(33)陳建龍、張俊娥、蔣蓉華主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第123頁。。南大核心雖然對科研管理者和期刊都提出其重在提供客觀的數據,為管理和辦刊提供參考,更強調其CSSCI的學術服務功能,即對社科研究者提供來源文獻和被引文獻的信息,以助力研究者厘清學術脈絡,有利于學術研究的創新發展?!耙乃饕Q生之初,是為了建立文獻之間的聯系關系,發現科學的源流,以后逐漸引申了科學的評價功能。但在我國,學界更多地把它看成是評價的工具,因此,說到引文索引,就把它和評價聯系在一起。實際上,引文索引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三個方面:探索科研規律,促進科學研究;科學引用數據,分析評價成果;分析學科特征,指導規劃管理”(34)蘇新寧《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設計與應用價值》,《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年第5期,第102頁。??梢?期刊評價項目在盡力回歸文獻計量功能,以提供客觀數據為主,降低對期刊評價的負面影響。

(二)期刊界的應對

對期刊界而言,核心期刊評價系統的出現對其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使其辦刊從比較自主自為的狀態轉變到拘束在一定框架內發展,必然要去思考如何適應量化的指標體系。從學科與行業發展的規范化要求看,量化評價的產生是必然的。其實,在三大核心期刊評價系統之外并存著出版管理部門和教育部門對社科學術期刊進行的評估和管理(35)鐘秋波《社科學術期刊評價:回顧、反思與構想》,《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138-139頁。,所以,對學術期刊的評價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學術期刊發展的必然結果。面對期刊評價客觀存在的現狀,期刊界應積極變被動的考量為主動地去適應。一方面,堅守以學術質量為歸依的獨立辦刊原則。學術質量是學術期刊的命脈,堅守學術質量也是學術期刊的辦刊使命和底線。從前面的闡述亦可知,三大核心期刊評價系統的評價結果具有趨同性,也就是說,只要是優質期刊,無論在哪個評價系統都能脫穎而出。無論什么樣的評價指標,都是圍繞學術質量和學術影響力這一核心理念來展開的,因此,通過發表一篇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忽略掉一個個具體的評價指標,專注于刊物自身的辦刊宗旨和理念進行選稿和欄目設置,遵循學術研究的原則和規律做好服務工作,這便是積極主動的態度和選擇。另一方面,尊重期刊評價系統的評價規則,參考評價指標產生的客觀數據,改進辦刊思路,提高辦刊質量。期刊評價系統為刊后反響提供了客觀的數據反饋,這為改進辦刊思路提供了參考數據。因此,認真分析期刊評價的相關數據,反思辦刊過程中的不足,總結經驗,從而促進期刊質量的提高,是正確對待期刊評價系統的應有之義。

(三)學術界的應對

學術評價是對智力成果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工程(36)關于學術評價,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之前已有比較多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一些構想,比如朱劍教授提出構建“學術共同體”,參見:朱劍《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與進路——“三大核心”研制者觀點述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第25頁;葉繼元教授提出“形式評價、內容評價和效用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參見:葉繼元《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探討》,《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第97頁;等等。,應尊重學術研究的規律,遵循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價原則,建立相對獨立且科學的評價系統,不能簡化為“以刊評文”。就學術論文而言,學術評價本應是對文章學術價值的評價,比如該研究是否具有創新性,或者在研究方法上是否有突破性,或者是否發現有新的證明材料,又或者該研究對實踐是否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等等??傊?一定是基于文章本身的內容來判斷。由于學術評價結果常常是用于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的申請或結題、碩博士畢業的要求等,對管理者來說就是要進行量化衡量。而期刊評價正好是通過量化而作出的評價,入選的核心(來源)期刊代表相對優秀的刊物,這樣的刊物在選文上要求更嚴格,也更注重文章的學術質量,所以,能在核心(來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等同于相對優質的論文。這種把學術評價簡單化的思維,是一種偷懶和搭便車的處理方式。在當前破“五唯”(37)“五唯”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教技廳函〔2018〕110號)中對“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簡稱。的要求下,應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致力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并且,期刊評價的結果是否科學一直以來也備受爭議,同樣,在核心(來源)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并不意味著都是好文章,應該根據具體的文章來作具體的分析和評價。學術評價是主觀性的評判,具有專業壁壘,應堅持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價原則,讓同行專家的評議作為學術評價的主要依據,把客觀數據作為輔助的評價材料,以客觀性的數據作補充。也就是說,把期刊評價作為輔助評價的依據,堅持主客觀相結合進行評價才是更科學合理的。

猜你喜歡
社科院社會科學學報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綱到省社科院調研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陜西省社科院為離休干部過百歲生日
致敬學報40年
2016年西藏社科院16項院級課題結構
數學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深空探測學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