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角下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2024-01-20 03:45夏婷婷杜斌
中國商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縣域經濟因子分析發展模式

夏婷婷 杜斌

摘 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是扎實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選取甘肅省69個縣域為研究對象,以2022年甘肅省縣域經濟統計數據為基礎,構建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方法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呈現發達型、較發達型、中等型和欠發達型四類特征,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性凸顯。由此,本文提出建設數字鄉村,加快農業現代化轉型;打造特色品牌,激發生產要素活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強電商監管,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四種量身打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和轉型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因子分析

本文索引:夏婷婷,杜斌.<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2):-049.

中圖分類號:F127;F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1(b)--05

1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業農村在縣域經濟社會結構中占很大比重,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是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必要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2014年3月調研河南時提出了縣域治理“三起來”指標;2020年12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1],一系列的戰略部署為新時期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難得的發展契機。

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典型的欠發達省份,甘肅省目前共有87個縣(市區),2020年在全部脫貧的75個縣中,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有58個,占比超過了3/4 [2],貧困覆蓋面廣、城鎮化水平較低??h域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地區穩定、縣強民富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但受資源稟賦、地理區位、人文歷史及經濟基礎等的影響,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現象嚴重,低速率、低效益、低水平問題凸顯,資源錯配、時空分異、動力不足等已嚴重制約其發展質量,亟需創新發展模式,打造“新增長點”。

2 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2.1 指標體系及數據來源

2.1.1 指標體系構建

基于科學性、代表性及能夠在統計年鑒、統計公報、政府公報等渠道可獲得性的指標構建原則,本文借鑒王薔等(2021)[3]、郭文斌(2019)[4]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從經濟活力、產業結構、城鄉合力及發展潛力四個維度選取13個相關指標,構建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如表1所示。

2.1.2 數據來源

在甘肅省87個縣級行政區劃中,剔除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紅古區和蘭州新區,天水市秦州區和麥積區,金昌市金川區,白銀市白銀區和平川區,武威市涼州區和甘州區,平涼市崆峒區,酒泉市肅州區,慶陽市西峰區,定西市安定區,隴南市武都區18個市轄區,選取其他69個縣(包括縣和自治縣)為研究對象。數據來自甘肅發展年鑒、2022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及甘肅省政府工作網站,通過搜集整理進行匯總分析,數據來源真實、可靠、有效。

2.2 實證分析

2.2.1 數據標準化處理

由于各項指標數據量綱、數量級和計算單位不一樣,故無法在平等條件下進行數學變換,為了統一比較標準,消除量綱影響,需要對原始數據做標準化處理,本文使用Z-score標準化處理方法,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Xij是第i樣本單位第j個指標的觀測值;是第j個變量的平均值;是第j個變量的標準差。經標準化處理后,變量值在0上下變動,如果大于0,表明高于平均水平;小于0,則說明低于平均水平。

2.2.2 相關性檢驗

因子分析的變量必須是相關的,所以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本文先檢驗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將標準化處理過的數據利用SPSS19.0 軟件進行檢驗,計算出13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R = X*,X* = ( rij ),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數值代表對應的兩個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性的絕對值與1越接近,說明指標之間相關性越強;反之,則表明越弱。表2中指標相關性的絕對值多數都超過0.5,說明指標之間的相關性較強,適合做因子分析。

2.2.3 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解因子載荷矩陣?;静襟E是:(1)對選取的13個變量使用SPSS19.0軟件做主成分分析,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2)提取主成分后對因子進行旋轉,就得出各成分的特征值及累計方差貢獻率,結果見表3所示。

主成分分析法要求特征值大于1,從表3各項數值可以看出,特征值>1的變量有4個,分別是λ1= 4.821,λ2 = 2.746,λ3= 2.308,λ4 = 2.121,這四個公共因子解釋了原有變量總方差的82.218%,代表原有變量的多數信息,所以選擇這4個公共因子。

2.2.4 因子命名與解釋

變量與公因子的相關系數就是因子載荷,因子載荷的絕對值越大,與變量的相關性就越強,越能解釋變量,如表4所示。

根據方差累計貢獻率、特征值及主成分因子載荷矩陣,各主成分的函數表達式為:Fj=βj1X1+…+βjpX13。其中,j=1,…,4,p為變量個數。

在第一主成分F1 中,載荷系數較大的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x1)、人均消費品零售額(x2 )、固定資產投資(x3)和城鎮化率(x9),第一主成分F 1 主要解釋了以上變量,將其命名為“城鎮化水平因子”。

在第二主成分F2 中,載荷系數較大的是農林牧漁業增加值(x4)、人均農業機械動力(x10)和第一產業比重(x5),第2個公共因子主要解釋了以上變量,因此將其命名為“農業發展因子”。

在第三主成分F3 中, 載荷系數較大的是第二產業比重(x6)、人均工業總產值(x8)和工業投資額增長率(x12),并和第三產業比重有較強的負相關關系,表明該因子代表了以工業為主要產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可以將其命名為“工業主導因子”。

在第四主成分F4中,載荷系數較大的是第三產業比重(x7)和人均金融機構存款額(x11),表明該因子主要代表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將其命名為“服務業發展因子”。

2.2.5 因子綜合評價得分排序

本文以旋轉后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這兩個公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進行加權求和,從而計算出甘肅省69個縣域的綜合得分F,即F=0.23373F1+0.18304F2+0.15685F3+0.14856F4,各縣域綜合得分及排名如表5所示。

表5顯示了甘肅省 69個縣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排名,可以看出綜合得分最高的是玉門市,得分為3.7986;綜合得分最低的是碌曲縣,得分為-2.4526,兩者綜合得分相差較大,同時說明甘肅省縣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嚴重。

2.2.6 聚類分析

為了更客觀地反映樣本之間的聯系,本文運用SPSS中K-means 聚類分析方法對甘肅省69個縣域進行聚類分析,并在分類結果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如表6所示。

根據表6的聚類分析結果,本文將69個縣域分為四類:第一類包括8個縣域,第二類包括11個縣域,第三類包括26個縣域, 第四類包括24個縣域。依據各縣域經濟發展狀況,分別命名為發達型、較發達型、中等型和欠發達型四種,具體劃分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第一類縣域綜合得分排在前列,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區,這些地區有鋼鐵、鎳等資源,工業產業競爭力較強,產業結構相對較好,整體經濟發展較快,對全省的經濟發展具有較明顯的輻射帶動作用。第二類縣域在綜合得分中表現為中等偏上水平,這類縣域大多分布在交通要道周圍,多數在農業發展方面較領先,在農業產值和農業機械化發展上較快,所以該類縣域適合特色農業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道路。第三類縣域在綜合得分排名中處于中等水平,主要分布在隴東、隴南地區,這些縣域處在工業化初級階段,工業資源優勢不強,但是在特色農業資源方面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第四類縣域主要分布在高原邊緣地帶,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大部分縣域工業產業弱、氣候差異大、鐵路密度低,交通不便,因此發展較為滯后。

3 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優化

3.1 發展模式選擇

甘肅省各縣域經濟發展和資源稟賦有著較大差異,選擇適合的發展模式至關重要。前文使用SPSS工具對甘肅省69個縣域進行了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將所有縣域分成4類,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根據每個縣域的稟賦特點,構建甘肅省縣域經濟發展新模式,如表8所示。

3.2 選擇依據說明

農產品深加工模式適合有一定工業基礎和交通便利的縣域,依托工業企業和科技創新,可以構建以工業加工業、農業機械及設備以及新能源為主的產業體系[5]。適宜這種發展模式的是聚類分析中的第一類縣域,這些縣域基本都有一定的工業基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如榆中高原夏菜等。

服務業拉動型模式適合離中心城市較近、交通條件便利的縣域。服務業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城市居民,適宜這種模式的縣域包括兩類:一是聚類分析中的第二類縣域,交通方便且離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較近;二是縣域內3A級以上景區較多,可充分利用豐富的景區資源帶動服務業發展,如金塔縣的胡楊林等。

特色農業引領模式依靠自然資源優勢和農業配套設施,包括縣域內農業企業的發展及農業技術的應用。聚類分析中的第三類縣域比較適合特色農業引領的現代農業模式,這些縣域第一產業比重較大,在農業發展方面具有資源優勢,縣域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與其他農作物相比優勢顯著,如靜寧紅富士、隴西藥材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農村電商帶動模式的縣域主要以拓寬農產品銷售為導向,通過電商打通農戶-企業-市場渠道,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的新路徑[6]。適合這種發展模式的是聚類分析中的第四類縣域,這些縣域的特點是公因子得分均較低,且工業發展公因子小于0,可以緊抓“互聯網+”“雙創”戰略機遇[7],以農村電商產業帶動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如隴南禮縣、西和縣等。

4 發展模式轉型對策

(1)建設數字鄉村,加快農業現代化轉型。打造產業融合與科技創新的新型縣域,挖掘當地的特色農作物,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并與當地種植、養殖業合作,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將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生產、流通、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提高生產加工效率[8]。此外,與當地研究機構或高校建立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加速轉化。與此同時,積極融合金融保險、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等新興第三產業,提高農產品特殊的文化附加值。

(2)打造特色品牌,激發生產要素活力。轉型服務業引領的消費帶動模式,實時考察中心城市的需求,及時開發配套服務,如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特色養老等生活性服務產業,打造宜業更宜居的新型縣域。針對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縣域,可以開發旅游與娛樂、健身、觀光農業、飲食文化相融合的特色產業。處在邊境的縣域,如甘南、舟曲等,充分利用縣域區位優勢,提高開放程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創建特色民族風情品牌。

(3)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由于缺乏品牌宣傳意識,部分農產品的品牌潛力未充分挖掘出來,這就需要政府機構指導規劃開發,選培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將其作為產業鏈的核心[9]。構建“企業+基地+農戶”的“流水線”型生產經營模式,利用農業機械化創建特色農業種植基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逐步打通市場堵點,拓寬銷售渠道,從而將產業鏈不斷拉長,形成特色農業引領的現代農業模式,推動縣域產業融合發展。

(4)加強電商監管,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農村電商的發展依賴國家政策的扶持,同時需要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支持,如提供信息、技術和資金等。多方聯動,搭建政府、平臺、縣域深度合作平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多合一建立站點,健全電商運營法律法規,多渠道培養電商專業人才 [10],進一步實現城鄉要素優化組合,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J].求是,2022(7):4-17.

徐吉宏.2020年甘肅脫貧攻堅報告[J].新西部,2021(Z1):64-68.

王薔,丁延武,郭曉鳴.我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J].軟科學,2021,35(1):115-119+133.

郭文斌.鄉村振興視角下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洛陽:河南科技大學,2019.

張靜如.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郭愛君.雙循環格局下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J].人民論壇,2021(2):34-37.

涂圣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目標導向、重點領域與關鍵舉措[J].中國農村經濟,2020(8):2-12.

杜斌.創新資源約束型后進區域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20:56-89.

鄭瑞強,郭如良.“雙循環”格局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進路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9-29.

李魯,李劍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高效化發展的路徑探索[J].價值工程,2019,38(6):62-64.

猜你喜歡
縣域經濟因子分析發展模式
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
基于主導產業視角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識別以及實證研究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基于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的實證分析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實證分析會計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