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黨的政治建設引領高校內涵發展路徑探究

2024-01-22 13:44孟鵬濤張碧
關鍵詞:方向政治學校

孟鵬濤,張碧

(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春理工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吉林長春,130022)

高等教育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狀況和發展潛力的主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論斷,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必須保證高等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方面明確了七位一體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把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凸顯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高校作為知識傳授和學生價值觀塑造的重要場所,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確保高校發展的正確方向。

一、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必要性

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決定著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同時對黨的其他方面建設起到統領和決定作用。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事關高校發展方向、辦學治校水平、力量凝聚等重大問題,必須堅定不移予以強化和貫徹。因此,須大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此引領高校沿著正確發展方向不斷提高建設質量。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確保高校正確發展方向的根本要求

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是新時代高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一方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確保高校正確政治方向的內在要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確保高校沿著正確發展道路不斷提升建設質量的核心要義,必須毫不動搖通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來引領高校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我國高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校,必須始終恪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和擔當,必須時刻以強烈的政治擔當自覺強化和堅持黨的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確保黨的領導在高校各項事業發展中全面發揮作用,保證學校各項事業的正確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在改革發展中保持定力、堅定正確方向的根本要求。堅定不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高校發展的優良傳統,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原則。建設教育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高校肩負著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多重使命,高校通過提高改革發展水平能夠推動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從而助力教育強國的實現。高校是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核心力量,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才能保障高校自身發展方向和質量提升之路的正確性,為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貢獻力量。新時代高等教育質量提升需要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索改革發展新思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面臨重大變革,高校要在變革中保持定力、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和使命、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發展道路,就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旗幟鮮明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此明確政治方向,確保高校各項事業發展自覺地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滿足人民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和期望。

(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提高凝聚力的內在要求

內部凝聚力是一所高校教風、學風、政治生態等的綜合反映,也是一所高校競爭力和向心力的集中體現。一方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提高高校領導班子內部凝聚力的內在要求。高校作為知識分子和各民主黨派比較集中的場所之一,也是思想文化集中創新和頻繁交流的場所,要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必須注意工作方法和思路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既能集思廣益調動活力,又能集中領導統一決策。貫徹民主集中制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樣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題中之義,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既通過民主的方式匯集民意、科學決策,又通過協商的方式增進共識、凝聚力量,同時又注重發揮集中領導的優勢,確保高校領導集體敢于擔責、科學決策,在涉及學校發展重大事項上能夠充分發揮校院兩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紀檢監察組織的監督責任,以落實責任強化學校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另一方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提高高校師生凝聚力的內在要求。通過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堅定政治信念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強化組織紀律性,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黨員教師以講政治的高度實現服從組織、服從上級、服從多數,從思想、行為層面服務于學校發展大局。要發揮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積極應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問題和挑戰,確保師生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時,確保學校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實現思想凝聚、價值凝聚、力量凝聚的目的,使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進程中最大程度凝聚人心,集中力量助推學校事業發展。

(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高校肩負著實現教育強國戰略的偉業擔當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使命,勢必要求高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通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凈化政治生態來強化黨在高校各項工作中的領導作用。一方面,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為高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政治定力。以首位意識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勢必要求領導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做政治過硬的表率,堅持以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做到嚴明黨的政治紀律。這樣能夠保障高校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自覺把握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直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保持戰略定力,保障高校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的形成和發揮。另一方面,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為高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政治引領。高校的內涵式發展和質量提升需要良好教風和學風的保障,實現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提高把握大局、辨別政治是非的能力,確保站穩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堅持政治原則,從而確保高校在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中引領和保障從嚴治學、從嚴治教、從嚴治校落實到底、落實到位。

二、以黨的政治建設引領高校內涵發展的具體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比婕訌婞h的建設,尤其是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對于確保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應旗幟鮮明講政治,以黨的政治建設引領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確保高校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從而助力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一)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是確保高校從全局高度把握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重要保障和核心要求。要通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來確保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領導。高校應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委應把方向、謀大局、促發展、抓落實,充分發揮學校黨委在辦學治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確保黨的領導在學校發展中的統領作用。一是把提高各級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政治性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來抓。高校應將黨員干部隊伍黨性鍛煉和先進性教育作為常態性工作來抓,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充分發揮其在學校各項事業中的引領與擔當作用,以此帶動學校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加強黨的政治領導,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機制。高校應始終注重發揮和運用民主集中制的優勢,在學校各項重大事項中善用民主辦法匯集意見,確??茖W決策,同時又要科學運用集中方式、敢于承擔責任,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著力發揮好學校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強化黨的政治領導同學校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用創新思維提升學校黨建水平和辦學治校能力。三是注重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高校應在落實“雙帶頭人”制度中,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凝心聚力作用,引導師生自覺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到“兩個維護”。

(二)把準政治方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引領,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時代高校走內涵發展道路必須堅持的政治方向,也是高校確立自身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的首要前提。一是高校應以正確的政治方向引領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僅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要求,也是涉及高校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正確方向的“生命線”問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和政治立場,保證高校建設和發展鮮明的社會主義底色。二是高校應以正確的政治方向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是教育強國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因此,要始終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立足“四為服務”發展各項事業,并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融入學校辦校治學、教學科研、學生管理、人才培養等全過程,切實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高校應以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引領師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內容。高校做好各項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和依靠廣大教師和學生,引領并服務好廣大師生。要通過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和方法,時刻站穩守好意識形態前沿陣地。不僅要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把好教師的政治關,還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確保師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定力,堅持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和捍衛者。同時,高校應在各項具體工作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研究和落實新時代黨的事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確保高校成為培養具備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有志青年的主陣地。

(三)提高政治能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通過提升各級黨組織、各部門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促進學校辦學治校水平的提高,使三者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開展各項工作。一要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高校要嚴格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量,確保在具體工作中彰顯其政治功能。高校要建立健全黨的組織建設,通過完善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各基層黨支部和黨員之間層層遞進又有效銜接的組織體系,積極培育和落實“雙帶頭人”,形成“四位一體”、縱向到底、全方位覆蓋的工作格局,加強和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師生心目中的“主心骨”作用,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行動力、創造力和聚合力,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業務發展深度融合,真正實現以黨建引領發展、以黨建促進發展的良好格局。二要圍繞學校核心主旨,充分彰顯各部門政治屬性。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就要抓好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才能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促進教育高效、公正、優質發展。學校各部門在履職盡責、開展各項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關注并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保障師生根本利益,使本部門工作緊緊圍繞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師生滿意度、社會聲譽和群眾滿意感來開展,確保政治和業務工作融為一體、高度統一。三要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能力。高校黨員干部隊伍政治能力狀況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直接反映,必須注重這個“關鍵少數”政治能力的提升和引領。因高校工作的特殊性,黨員干部應當既懂得教育規律、人才培養要求,同時還應具備政治領導力、堅守政治規矩,能夠做到善于從政治上研究、剖析、解決問題,確保高校辦學、人才培養的正確政治方向,同時還應提高把握方向、判別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確保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高校黨委應把政治能力作為選拔、考核干部的核心標準,同時在干部成長全過程中注重其政治能力的培養,不斷強化其政治擔當、增強其斗爭精神,將政治能力的提升切實轉化為學校內涵建設、教育教學事業改革與質量提升的動能。

(四)突出政治標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僅是新時代高校的使命和責任所在,也是新時代高校堅持內涵發展必須遵循的政治標準。一要把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首要前提?!吧浦驹诮?,教之本在師”,育才由育師始。高校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距離最近的群體,他們在課堂中的言行和日常交往中的舉止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打造一支學問德行兼優的師資隊伍,才能保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二要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核心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確保其成長成才的正確方向也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必須堅守的底線。高校應在各項工作中落實“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所思所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需求,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新格局。高校應正視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緊跟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成長新特點,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和工作方法,注重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注重載體創新和思路創新,積極關注學生思想困惑和現實需求,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性和實效性。三要注重發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與其他課程“課程思政”作用的協同效應。在對標和落實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和要求的前提下,要全面關注和把握新時代教育對象的新變化,不斷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同時充分挖掘學校各類課程中蘊藏的育人元素,實現思政課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二者在協同育人方面的優勢互補。

(五)凈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通過凈化政治生態涵養校園政治生態,引領風清氣正育人環境的形成,從而確保高校沿著正確的辦學方向持續健康發展。一是發揮學校多方力量的協同作用。不斷凈化政治生態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核心要義,也是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本質要求。高校的政治生態集中體現著學校的黨風、政風、教風和學風,集中反映了一所學校的辦學治校狀態和育人環境。凈化政治生態,除了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突出選人用人的政治標準外,還需要在全校范圍內形成優良的師德師風、和諧的干群關系、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科學協調的育人環境。二是以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促進學校良好政治生態的形成。高校要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標準、嚴要求過好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黨的各項制度要求、提高“三會一課”質量,以此帶動全體黨員干部優良作風的形成與保持。同時,緊密圍繞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明黨的政治紀律,著力解決已經存在的各種不正之風,尤其重點關注解決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大問題,通過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引領全校形成尊師重教、求是創新、公正廉潔、弘毅行知的良好氛圍。三是以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文化滋養良好的政治生態。通過弘揚清正廉潔價值觀、傳承發揚革命文化、抵制庸俗腐朽風氣等活動,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價值引領作用,形成積極向上的黨內政治文化,以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帶動全校政風、師德師風、教風和學風的持續改善,為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成才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實現黨對教育工作領導的重要保證,高校應不斷改變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高校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時把準方向、做好決策、管好大局、抓好落實。新時代高校既要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要重視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高等教育強國戰略中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方向政治學校
2022年組稿方向
2021年組稿方向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2021年組稿方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學校推介
位置與方向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