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史觀視域下美好生活的理論基礎與實踐進路

2024-01-22 13:44薛光華
關鍵詞:物質歷史生活

薛光華

(鹽城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鹽城,224007;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并再次重申了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斗目標。進入新時代,人民的生活品質深刻變化,把“美好生活”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并得到不斷確認和重申,這體現了我們黨的高度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美好生活在中國場域的生成,是中國共產黨為之不懈奮斗的必然結果。美好生活建構在唯物史觀之上,形成了美好生活的理論形態,成為美好生活中國場域的理論基礎,揭示了美好生活的歷史形態、內容構成、發展指向的理論旨趣;美好生活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相結合,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探索的內在要求,演繹為美好生活的主體生成、制度奠定、道路開創、內涵深化的歷史展開;新時代美好生活立足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現實需要,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體現為美好生活的組織引領強化、物質基礎夯實、多元樣態拓展的實踐進路。把握美好生活理論基礎,推進新時代美好生活實踐探索,是順應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

一、美好生活的理論基礎

何為美好生活、以何美好生活、如何美好生活,需要從理論高度給予透徹的洞悉,揭示美好生活生成的內在規律。唯物史觀視域下的美好生活,以“現實的人”為邏輯起點,以人的實踐活動為邏輯線索,揭示出美好生活的真實形態是歷史形態,美好生活的內容構成是以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為基本要素的多元生活,美好生活的發展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一)美好生活的歷史形態

美好生活是歷史的、具體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結論。

首先,美好生活是一種感性的、經驗性生活,不是純粹的思想活動。在唯物史觀誕生之前,人們往往根據自己的直觀性生活體驗來暢想美好生活的理想圖景,許多哲人賢士更是建構美好生活的各式思想體系,賦予人們無限遐想。這些帶有自發性的體驗和認識,對于人們正常生活的發展予以積極性意義,但又難以掩蓋其抽象性的缺陷。恰是這一缺陷,撇開了人的現實性“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2]146,使美好生活墮入玄想之中。即是說,美好生活不是一些脫離現實前提的意識活動,事實是美好生活首先表現為現實生活,這才是美好生活的真實源起。

其次,美好生活是生產力邏輯與人的發展邏輯同構并進的歷史運動?,F實生活的人總是一定生產力條件下具有能動意識的人。一定生產力條件既確證了人改造自然的既有能力和水平,又規定了人的生產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意味著人只能在特定歷史尺度內表現生活樣態。同時,因為擁有能動意識,人能夠審視現存生活,感受、認知當下生活的不完滿,展開對未來生活的豐富想象,產生一種主體需要,進而催生改變現存生活的實踐活動,使人不斷超越現存和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勢。質言之,美好生活是改變現存狀況的開放發展的現實過程,是在現存基礎上拓展生命活動、改善生活條件中產生的生活樣態。

再次,當歷史還是階級歷史時,美好生活注定具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人不可能作為自由個體獲得某種獨立性存在,只能通過階級形式在社會中謀求生活,人們的生活狀況完全取決于他們所屬階段的社會地位。從人類文明史發展來看,無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社會,美好生活的享有主體與創造主體都是分離的。因為只要這個社會還存在階級統治,那么美好生活只能是統治階級的“美好生活”,對于被統治階級,基本生存條件都難以保障,更何談美好生活。

(二)美好生活的內容構成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的實踐活動才是歷史的真實本質,是美好生活內容生成的源泉。

首先,美好生活必然表現為物質生活。作為一種生命存在物,人的物質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是美好生活不斷滋長的物質基礎,如果離開物質生活,美好生活就會失去生成的現實支撐,重新陷入玄幻窠臼。即是說,美好生活只能立足而不能脫離物質生活。不僅不能脫離物質生活,而且必須以充裕的物質生活為基本保障。為了能夠生活,能夠更好地生活,人們必須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生產基本的生活條件,“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2]158,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資料來不斷提升生命質量,才能擺脫“物”的局限和羈絆以達到美好生活最基本和最基礎的階段。當然,這一物質生活的生產過程也包括決定物質生活資料分配的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的生產。

其次,美好生活表現為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生活領域,是區別于其他一切生命體的本質存在。與動物生命活動的直接同一性不同,人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精神存在物,能夠將自己與自己的生活本身區別開來,把生活本身作為自己的認識對象進行觀照,并在意識、思想中構筑屬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在漫長的實踐勞動中使意識、思想獲得了相對獨立性的外觀。這表明精神生活的形成是有條件的:一方面,精神生活依賴物質生活,其內容是對物質生活的客觀反映;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又不同一于物質生活,其對物質生活的反映具有能動性。因此,精神生活的豐盈程度,雖然歸根到底取決于物質生活的實現程度,但是也取決于精神生活自身的發展程度。

再次,美好生活表現為多元生活。美好生活是一個開放性的生成過程,它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沒有“最好”的美好生活,只有“更好”的美好生活。在美好生活的內容范疇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唯此排他的存在,它們只是多元生活內容的基本要素,是美好生活其他生活領域生發的出發點??傊?,隨著人的實踐活動的拓展,人的生命活動的時空結構必然不斷深化拓展。

(三)美好生活的發展指向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未來社會區別于一切舊社會的本質特征,是對美好生活的發展趨向的原則規定。唯物史觀將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和價值旨歸嵌入現實的人的歷史活動之中,從人的需要、人的生活出發,考察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揭示出人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人的生活狀況不斷得到改善,才是美好生活歷史生成的實質。

關于美好生活的未來圖景,馬克思恩格斯沒有作過詳細設想和詳盡描繪,只是根據歷史發展一般規律,在深入剖析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之后,作出了唯物史觀視域下人之理性所及的原則推定,揭示出共產主義是未來社會“最完滿”的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闡述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內涵等。他們認為,未來社會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有實質內容的唯一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2]422。人的能力、社會關系和精神境界極大發展,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勞動產品極大豐富,社會財富充分涌流,舊式分工已經消失,階級差別已經消滅,人類社會整體的發展再也不用犧牲個體的自由全面發展為代價,反而是以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其發展的形式和條件,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與個體的發展的高度和諧統一。到那時,人不僅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質,而且自由個性也得到充分彰顯。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個漸進的、漫長的歷史進程。它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需要通過意識的能動作用來把握規律、創造條件,在實踐中不斷完成對美好生活建構的理性展望,而且也是與一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以現存的歷史條件為前提,逐步提高、不斷實現的歷史生成過程,不能超越特定歷史發展階段,實現某種超越歷史甚至違背歷史的發展??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既在繼承前一階段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自身新的本質規定性,又在相對獨立的現階段上,為下一階段更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的本質規定性創造著新的歷史條件。

二、美好生活的歷史進程

在美好生活歷史生成理論的指導下,美好生活在中國場域得以歷史生成。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其實質就是美好生活由愿景到現實的生成史。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根據中國人民不同歷史時期的美好生活需要,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接續推進美好生活的現實生成。

(一)美好生活的主體解放(1921—1949 年)

近代以來封建主義難以為繼、資本主義又走不通的歷史境遇,蘊藏積攢下沖破、蕩滌舊中國附加人民身上一切枷鎖、桎梏的裂變能量,亟待一個最堅強有力的政黨組織指明一個方向、尋找一條道路去釋放,完成舊民主主義革命遺留的歷史任務。

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民悲慘命運越發沉重且難以自拔,民心思變、思治已久且愈發深沉有力。因此早日扭轉中華民族不斷沉淪的歷史命運,實現民族國家統一和人民解放,便被賦予革命正義性。但是這一正義性直到中國革命事業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徹底得到伸張。1921 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給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新生帶來了希望。與其他政黨的革命主張不同,堅持人民立場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深刻揭示出中國人民蘊藏著推翻“三座大山”的磅礴偉力,只有關切勞動群眾的利益訴求,喚醒民眾的革命精神,才能穩步達到中國革命的目的。黨的二大明確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首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即“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3]。毛澤東同志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革命的目的是“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保?]。毛澤東同志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這就明確提出了黨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在28 年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性探索出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并采取與具體革命階段相適應的策略、政策原則推進土地革命,滿足人民對基本生產資料、政治文化生活等的追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悲慘境地,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人民解放,為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二)美好生活的制度奠定(1949—1978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獲得解放的中國人民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建設自己國家的熱情,對從制度層面保障土地革命的勝利果實,早日擺脫貧窮落后的生活面貌抱有新期待。

為迅速恢復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方面在農村地區繼續鞏固和擴大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對土地的占有,促進農業產品的全國供給;另一方面在城市地區鼓勵、支持凡是有利于生產力恢復和發展的工業生產,確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1953年到1956 年,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實行“一化三改造”的過渡路線,在較短時間里奠定了國家工業化的初步框架,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較好解決了國家發展所需要的糧食、工業原料以及市場問題,促進了對分散、脆弱的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技術變革,滿足了人們對于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的愿望。這一時期,我國不僅成功制定并頒發了根本上體現人民意志的第一部憲法,從法律層面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體、政體等根本制度,而且歷史性鏟除了延續幾千年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保證了全體人民一道走上追求社會主義美好生活之路。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現在我們實行這樣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它可以推動國家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6]。

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保障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實現美好生活的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提出許多好的能夠改善國家和人民生產、生活思想,并制定了符合當時中國實際的路線、方針。后來,由于經驗的不足和實踐上未能徹底擺脫蘇聯模式的影響,致使迫切擺脫貧窮落后的美好愿望未能促成改善人民生活的持續實現??偟膩碚f,這一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均取得了較大的建設成就,為新時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條件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美好生活的道路開創(1978—2012 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性開啟的改革開放新征程,實現了人民期盼已久的改變生活現狀的發展愿望,使中國人民走上了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受制于思維僵化和舊模式的束縛,忽視、離開生產力發展抽象談論社會主義,致使多年來生產力發展落后,人們普遍相對生活困頓、溫飽不足,更談不上享有充裕的物質文化生活。鄧小平同志強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7]。發展生產力、盡可能快地造就發達生產力,對于在我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國家的發展具有根本指導意義。鄧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標準,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提出“三個有利于”是衡量改革開放成敗的根本標準,徹底使提升民生福祉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鑲嵌。

改革開放是一場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松綁”與“創新”相互交織、激蕩的歷史進程。在思想建設上,重新恢復黨的思想路線成功掀起全國范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打破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在政治建設上,重新確立黨的組織路線,強調民主與法治的極端重要性,穩步朝向政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邁進。在經濟建設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沖破舊體制機制的障礙,如給農民讓利與松綁、擴大企業自主權、推動國有企業改組和聯合等。在文化建設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在對外開放上,提倡打開國門搞建設,借鑒國外現代化建設的先進技術、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江澤民同志在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中圍繞執政黨建設這一問題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胡錦濤同志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人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諧社會。

歷史證明,改革開放的閥門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因為它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從根本上體現人民的利益需要,使中國人民被潛藏的自由活力、創新力得到再次釋放。

(四)美好生活的內涵深化(2012 年至今)

中國共產黨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期待作為治國理政的出發點,推動經濟和社會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入新時代,人民的生活品質發生變化,已經從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追求提升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美好生活”概念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多次被提及和闡釋,標志著美好生活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更為自覺自信的追求,并被定格為社會主要矛盾的需求側,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價值依據,表明了黨的奮斗目標與人民的愿望、追求的契合相通、同向同行,是實現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懊篮蒙睢痹捳Z貼近人民心坎,易于被接受,同時又具有直觀感性,充滿感召力。其中就“美好生活”的時代內涵而言,新時代美好生活與相對一般性、基礎性物質文化生活相比,品質更加提升、內涵更加豐富、外延更加寬廣、體驗更加舒適,不僅對原有的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質和量的要求,還添加了社會地位、價值認同、心理預期等精神層面的新需要,“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8]。

社會歷史條件的新變化使新時代美好生活具有了現實性。這種現實性首先源于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生成。多年來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產力水平和創新能力均取得重大突破,發展起來之后的中國已擺脫落后社會生產的基本面貌,社會主要矛盾轉換勢在必行。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客觀要求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發展的全領域、全方面、全環節,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源于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開啟。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不僅標志著人民生活水平已經由總體小康邁進了全面小康,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寬裕、富足;而且標志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啟了新征程。這個新征程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多方面的發展優勢、條件,是直指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全面開啟階段。

三、美好生活的實踐進路

中國場域美好生活的歷史進程是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證成。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須堅持美好生活歷史生成理論的指導,深刻汲取歷史經驗,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推動實踐創新,不斷強化美好生活的組織引領,夯實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拓展美好生活的多元樣態,不斷開辟新時代美好生活生成的實踐形態。

(一)強化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組織引領

不斷實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深刻掌握科學理論指導,深諳美好生活生成條件與進程,在實現美好生活的不同歷史時期始終是最堅決、起推動作用的領導力量,是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特殊原則”,始終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初心使命的中國共產黨,矢志美好生活的終極社會形態——共產主義社會,開創美好生活的現實社會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并成功將美好生活推進到新時代新階段,開創了美好生活的嶄新境界。歷史和現實表明,中國人民之所以能扭轉歷史命運、不斷走向復興,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今天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國共產黨是唯一能夠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正領導者、保障者。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毋庸置疑,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新時代美好生活持續躍升、生成,需要充分發揮黨的引領作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擁護“兩個確立”,不斷提高“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相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才能不斷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必須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以黨的執政能力和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黨的主導作用激發人民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頭雁效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群眾的創造作用,共同匯聚創造美好生活的歷史偉力。

(二)夯實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

新時代美好生活需要以發達的物質生產力作為物質基礎和發展進階。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是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建設社會主義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2]42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9]。這是對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物質生活第一性原則的根本堅守,更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和根本遵循。歷史證明,什么時候緊扣這一根本任務,我國的經濟社會就會取得較好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就會得到穩步改善;什么時候偏離這一根本任務,我們就偏離了實現美好生活的正道,我們的目的就不能達到。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是社會主義其他更高階段,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都是不可動搖的根本任務。

新時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要務。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既要不斷做大“蛋糕”,又要做好“蛋糕”,突出經濟建設在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中的物質基礎地位和動力引擎作用。研判新發展階段的階段性特征,這是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物質基礎的前提和依據。辯證把握當前我國發展所處的坐標方位,把新發展階段作為我們黨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歷史依據。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物質基礎的指導原則。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協調作為內生特點、綠色作為普遍形態、開放作為必由之路、共享作為根本目的貫徹到新時代發展之中,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互補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物質基礎的實踐路徑。堅持以內需為主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確保我國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實現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三)拓展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多元樣態

美好生活具有無限的發展多元性,是“一”與“多”的統一?!耙弧笔侵赋湓5奈镔|生活,“多”是指物質生活基礎上的精神生活以及其他多元內涵。美好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個靜止的、單向度的生活樣態,而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它的內涵不斷發生深刻變化,表現出程度上由淺入深、外延上由少增多的發展趨勢。新的歷史條件下,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造就美好生活的樣態迭代,體現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同步展開、協調推進的多元樣態。黨的二十大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基礎上,強調“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1],更好推動社會各個領域的平衡充分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的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新時代美好生活要以需要側為內在依據,以供給側為戰略主線,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不斷創造出物質富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生態美麗的美好生活。經濟建設指向共同富裕的物質生活,鑒于前文,此處不再贅述。政治建設指向民主的政治生活,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鞏固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滿足人民對于政治文明的追求。文化建設指向文明的精神生活,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社會建設指向和諧的社會生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共同富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三感”。生態文明建設指向美麗的生態生活,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供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猜你喜歡
物質歷史生活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新歷史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