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拜物教”視角下校園貸與大學生法治觀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解讀

2024-01-22 13:44吳星儒
關鍵詞:拜物教法治消費

吳星儒

(吉林警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長春,130123)

近年來,大學生校園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種借貸方式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其他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某些不良校園貸擾亂校園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這不只是金融風險問題,也深刻反映出部分大學生法治觀念的薄弱。在此背景之下,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解讀工具和解釋方向。

一、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論的核心構想

在“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商品堆積”[1]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商品不僅僅是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工具,更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社會的運作邏輯和人們的價值觀。這種對商品的特殊關注與崇拜,被馬克思稱為“商品拜物教”。

(一)商品的雙重屬性: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辨析關系

現代社會中商品無處不在,我們購買商品時都在與商品交往,都在與其攜帶的價值發生關系。這種價值不僅僅是其表面的價格,更是馬克思“要證明價值形式產生于價值概念”[2]55,為我們呈現了商品的雙重性——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實際屬性,是商品能夠滿足某一特定人類需求的能力。比如手機,可以滿足人們在現代生活中的通信和娛樂需求。這種價值通常是固有的,與商品的物質屬性直接相關。但是使用價值的重要性似乎逐漸被另一種價值所掩蓋或淡化——交換價值。交換價值不是固有的,它代表商品在市場上與其他商品的相對關系。簡而言之,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價格”。馬克思證偽了“交換價值是相對的偶然的”[3]49這一觀點,認為存在商品的內在交換價值,“通過價值關系,商品B 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A 的價值形式,或者說,商品B 的物體成了反映商品A 的價值的鏡子?!保?]67當一部手機的價格定為一定數量的貨幣時,這實際上表示了它相對于其他商品的價值。這種價值并不是恒定的,它會受到供需關系、生產成本、品牌效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就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耙载泿判螒B為完成形態的價值形式是極無內容和極其簡單的,然而兩千多年來人類智慧對這種形式進行探討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結果?!保?]7-8由于交換價值的主導地位,生產商往往會生產那些更具市場價值的商品,而不是那些真正有用的商品。這導致了社會上一種對奢侈、虛榮和浮華的追求,從而滿足一種社交需求或身份象征。

(二)商品異化:從生產到消費的價值扭曲

深入研究商品價值的雙重性后就會發現,商品在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其價值出現了一種扭曲,馬克思將這種扭曲稱為“異化”。馬克思所說的“異化”,是指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工人與其生產的商品之間的關系日益疏離,他們的勞動成果被異化為資本家的工具,“他們已被化成他們作為人類勞動力的耗費、作為抽象的人類勞動所具有的共同的性質”[3]90。商品異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直接結果,它反映了人與商品、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扭曲。這種扭曲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更是文化和價值觀層面的。為了克服這種異化,不僅需要改變生產關系,更需要改變我們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應該更加重視商品的使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敖粨Q價值的實體是與商品物體上可以捉摸的存在或作為使用價值的存在完全不同的東西或無關的東西?!保?]24-25總的來說,商品異化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核心問題,它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思想統治著世界,人可以通過觀念性的變革改變現存世界?!保?]27-45“正是在勞動產品分裂為有用物和價值物這種特定的歷史性情境中,勞動才具有了二重社會性質?!保?]39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工人失去了對他們所生產商品的控制權。他們不再是自己勞動的主人,而是被資本家雇傭,成為了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部分”。這種情況下,工人與他們生產的商品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商品不再是工人勞動的直接產物,而是資本的產物,工人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這導致工人對自己的勞動產生異化感,工人與其勞動、與其生產的商品之間的關系變得陌生和疏遠。當商品進入市場時,它們的交換價值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消費者不再基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去選擇商品,而是受到廣告、品牌和社交媒體等外部因素影響。

(三)拜物教的根源:資本積累與社會價值觀的重構

在傳統社會中,道德、家庭、社群等價值觀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遵循。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消費文化的轉變,這些傳統價值觀逐漸被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所替代。在這種新的價值觀下,“資本以主客體統一的方式宰制著社會”[5],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個人的物質成功和社會地位。昂貴的消費和奢侈的生活方式成為顯示成功和地位的最直接手段。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6]的判斷,在《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中再次作出強調?!敖粨Q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保?]49拜物教,不僅是物質追求的反映,背后隱藏的是整個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深層變革。利潤的追求和資本的增值成為企業和個人經濟行為的核心驅動力。在此背景下,商品的本質逐漸發生轉變,其不僅是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手段,還成為了一種投資和顯示身份的工具。奢侈品、豪華汽車等商品背后的價值不再是它們的實際用途,而是其所代表的社會地位和財富,進一步加強了拜物教文化的影響。物質過度消費導致的環境問題也逐漸凸顯。為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欲望,資源過度開采、污染排放增多,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長遠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性被忽視,地球生態系統面臨巨大威脅。同時,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基于物質利益,導致真實的情感和人際連接被淡化等。這種過度的物質追求導致社會價值觀的扭曲,不僅是個體層面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層面的價值觀念轉變,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二、校園貸的資本邏輯與馬克思的消費批判

校園貸,作為一種為大學生提供的貸款服務,其貸款門檻低、手續簡單,大多數學生僅需在網絡平臺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和個人學籍信息截圖,就能完成注冊和放款,甚至不需要貸款者本人親自辦理[7],很快受到一些大學生的追捧。然而其過度消費的背后所隱藏的資本邏輯,實際上是一種對消費的深度驅動。

(一)校園貸的興起:消費文化與年輕人的誘惑

現代社會已深受消費主義的浸潤,巨型廣告牌、電視廣告、社交媒體推送,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商品是一種“充滿形而上學的微妙和神學怪誕的東西”[2]56,購買更多、擁有更多是成功的象征。這種心理暗示對于年輕人來說,具有無與倫比的誘惑力,尤其對正處于大學時期的青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 年6 月,我國約有30%的大學生有過借款經歷,其中一部分是通過各類線上“校園貸”平臺借款。大多數學生的借款金額較小,一般在1 000 元到5 000 元之間,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因為累積的利息和滯納金導致債務快速增加。一些“校園貸”平臺提供的初次借款利率較低,甚至有“零利息”的宣傳,但在實際操作中,續借的利率通常會顯著提高,部分平臺的年化利率甚至超過24%,遠高于國家規定的上限。據一項調查,約有10%參與“校園貸”的大學生出現過逾期還款的情況,其中一部分學生因為無法按時還款而陷入“雪球式”的債務困境。有報道指出,部分“校園貸”平臺在提供貸款時要求學生提供大量私人信息,并在出現逾期時使用這些信息進行威脅或公開羞辱,以迫使學生還款。鑒于“校園貸”的潛在風險,我國政府近年來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法規,旨在加強對“校園貸”平臺的監管,保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

值得思考的是,當社交媒體上的網紅、主播等展示他們的奢華生活,當影視作品將消費與成功、地位緊密聯系,年輕人自然而然地認為,擁有即是成功。這種盲目的消費追求并不是長久之計,它只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卻可能造成長久的經濟和心理傷害。對于年輕人,真正的成長和價值并不在于他們擁有什么,而是他們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與他人建立真實深厚的關系,如何為自己的未來設定并追求目標。為此,不僅需要對金融教育進行改革,更要從根本上改變對消費和物質追求的價值觀。

(二)資本邏輯的陷阱:高息與過度債務的漩渦

在現代社會,資本邏輯不僅貫穿企業運營,更悄然滲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財務決策。校園貸現象便是這種邏輯的縮影。貸款公司和一些非正規的貸款機構,為了追求更高的即時回報,制定了高息政策。年輕的大學生對于這些機構來說最容易下手,因為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金融和法律知識,更容易受到消費文化的誘惑,對名牌、新技術和現代生活方式有著強烈的渴望。同時,貸款廣告和營銷策略也是誘惑學生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廣告都會強調貸款的便捷性和短期內可能的利益,而對于高息和潛在的長期債務問題則避而不談。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輕松”的貸款變成沉重的包袱。利息的復利效應使得本金迅速增長,導致許多學生陷入無法償還的債務困境,陷入焦慮、抑郁,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這種壓迫性的金融債務也引發了眾多社會議題。例如,一些學生為了償還債務選擇放棄學業,進入勞動市場,但由于他們往往缺乏專業技能和經驗,所以只能選擇低薪工作。這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從法律角度看,高息貸款和一些貸款公司的做法明顯違反了消費者權益?!笆褂梦锲烦蔀樯唐?,只是因為它們是彼此獨立進行的私人勞動的產品?!保?]90但是,由于涉及的都是私人合同和協議,因此法律制裁很難實施。另外,由于貸款市場的復雜性,政府和監管機構在很多情況下也很難進行有效干預。

(三)馬克思消費批判的啟示:資本主義下的消費異化反思

“在國民經濟學假定的狀況中,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保?]如今消費早已超越了基本需求滿足的層面,演變為一種身份的展示、地位的競賽。在這浮躁的消費氛圍中,馬克思的消費批判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反思的大門。馬克思認為,“勞動產品一旦表現為商品就帶上拜物教的性質”[9],商品不再是工具,它成為代表社會地位、成功和自我價值的符號。這種符號化的消費模式導致真實需求與虛假需求之間的界限模糊,人們迷失在對無盡商品的盲目追求中。鮑德里亞認為:“消費社會中符號與物體的聯系如今已不復存在。消費過程中符號與意義的關聯變成了體系內部任意的聯系,符號成為自成的系統不再指向任何真實的意義,只指向它自身的邏輯?!保?0]而在現代社會,我們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如何找到一種更加健康、平衡的消費模式。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缺點之一,就是始終不能從商品的分析,而特別是商品的價值分析中,發現那種正是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保?]97當生活只有消費,而消費又成為生活的僅有中心點時,人們便會為了新奇和刺激而消費,為了占有而消費,從而迷失在符號所堆砌起來的擬像世界中,進入一個與真實脫節的世界——這便是鮑德里亞所稱的“擬象的世界”?!罢麄€世界的存在就是符號和符號堆砌起來的擬象物,人們不愿意去真正的海洋看海洋動物,甚至也不愿意去選擇水族館看真正的海洋動物,他們更喜歡去參觀模擬的海底世界,參觀身著卡通角色的服裝人們扮演著動物們的言行?!保?1]馬克思的消費批判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考方向,啟示我們要重視消費的真正價值,重塑消費與人的關系,使消費回歸到滿足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初衷。

三、從“商品拜物教”到校園貸,大學生法治觀念的馬克思主義解讀與對策

“大學生在消費前缺乏理性思考,盲目追求和沖動消費也進一步催化了‘校園貸’的發展,最終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不良的資金循環鏈,使其從中獲利?!保?2]法律并不僅僅是社會公約,它更深層地反映了社會的經濟關系與階級斗爭。校園貸是這一文化的有機組成,需要從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給出對策。

(一)從“商品拜物教”到法治教育:構建大學生法治觀的新框架

“校園貸”機構“始終認為父母是壞賬最靠譜的承擔者”[13],這種異想天開的風控邏輯和一般金融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吧鐣皇且苑蔀榛A,而是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保?4]在商品化日益盛行的現代社會背景下,這種探討顯得尤為重要。一要整合課程資源與深度剖析。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有機結合,不僅是解讀法律條文,更要深入進行法律與社會關系的本質探討。課程內容應涵蓋商品化如何影響法律價值觀、法律如何被商品化等議題,并鼓勵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與討論。二要整合實踐教學與模擬法庭。學生不僅學習法律程序的操作,更能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審視和解讀法律事件背后隱藏的商品化邏輯。三要加強案例研究與深度解析。教師精選與“商品拜物教”相關的法律案例,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材料,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中深入挖掘商品化對法治觀的具體影響。四要開展學術交流與擴展。通過邀請具備法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背景的學者,為學生提供與專家直接對話的機會,促使學生反思和批判“商品拜物教”對法治觀的影響。五要培養跨學科合作與多維視角。與經濟學、社會學和其他相關學科進行合作是理解“商品拜物教”現象的關鍵,通過組織跨學科的研究小組和項目,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多維度的研究視角,促進其深入理解。

(二)反制校園貸現象: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教育與宣傳策略

一要對校園貸經濟邏輯加以深度揭示。我們要深刻理解校園貸背后的經濟邏輯,深化對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學習和理解。在思政課程中可以結合馬克思《資本論》中關于商品的本質分析,讓學生從宏觀經濟結構中看到校園貸現象的微觀展現。二要整合法律、倫理、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深化對校園貸的認知。例如,以心理學知識分析學生在面對誘惑時的心理機制,從社會學角度從社會結構出發,分析校園貸為何能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蔓延等。三要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與批判性思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網絡調查問卷或實地訪談,了解他們的借貸經歷,再將這些真實案例引入課堂討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到校園貸的風險。四要擴大宣傳范圍,營造全校反不良校園貸的氛圍,依托各類媒體工具,如社交網絡、學校廣播、墻報等,大力宣傳不良校園貸的危害,講述因借貸而陷入困境的真實故事。五要建立全面支持體系。學生管理部門、資助中心、心理中心等部門緊密合作,構建一個完善的支持體系,確保遇到校園貸問題的學生,不論在法律上,還是心理上,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三)重塑大學生的法治觀念: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導向與實踐

一方面,引導大學生深入了解法律的社會背景和功能。大學生在學習法律時,必須認識到“法治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15];“法治是基于人類法律生活的社會實踐中所具有的一切合理價值的高度抽象”[16];“法治理念是人們對法治的整體性的認知,是法治社會的重要基石,是各種法治現象背后不變的本質”[17]。大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法律條文的層面,更需要深入了解法律的社會背景和功能,從而更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法律。當面對校園貸的誘惑時,這種深入的理解將幫助他們看清這些現象背后的真實原因和結構,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

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思考習慣?!皠趧赢a品只是在它們的交換中,才取得一種社會等同的價值對象性,這種對象性是與它們的感覺上各不相同的使用對象性相分離的?!保?]90例如,他們應該學會從經濟關系的角度去分析法律的背后邏輯,理解權力如何在法律制定中起作用,以及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團怎樣利用,“不是人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為人而存在”[18]。培養學生對法律獨立的、批判性的判斷能力,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權益把關,真正地理解法律,在面對各種社會現象時作出明智和合理的選擇。

猜你喜歡
拜物教法治消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與形而上學——對鮑德里亞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批判性反思
40年消費流變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資本論》視域下馬克思自由觀的再探討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從商品拜物教到景觀崇拜: 德波對馬克思批判理論的新推進
張異賓(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