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麗絲·萊辛小說《我們的朋友朱迪思》女性意識解讀

2024-01-22 13:44龔選艷雷炎炎
關鍵詞:父權制萊辛父權

龔選艷,雷炎炎

(河池學院,廣西河池,546300)

女性主義的生成是現代社會的重大文化事件之一。自女性意識崛起,女權思想成為“主義”、成為“運動”以來,歷史已過去了200 年。其間,西方女性在文學中不懈地爭取、拓展了自己的空間,她們生活、寫作,成就了女性自己書寫的歷史[1]。女權主義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強調男女平等,認為女人應該和男人一樣享有平等的工作權利、經濟權利和法律權利;第二階段的特征是強調男女之間的差別,主張以女性認知世界的獨特經驗作為顛覆和解構男性經驗和理念的武器,從而展示女性作為獨特生命的存在;第三階段的特點就是強調建立多元的女性主義,反對作為形而上學的男女二分法,提倡三個階段的女性主義的方法相互混合共存于同一歷史時間內。這樣,所有的門都向女性主義者敞開,造成了一個允許個人持有不同意見、百家爭鳴的多元化局面[2]88。

多麗絲·萊辛是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盡管她本人不愿意被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簽,但女權主義的視角卻可以有效地切入她的作品。其代表作《金色筆記》因對自由女性的書寫而被譽為婦女運動的里程碑。它與波伏娃的《第二性》齊名于20 世紀60 年代,被尊奉為女權主義者的《圣經》,對女權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萊辛雖反對“女權主義”的標簽,但其本人并不是一個反女權主義者。她是女性寫作的杰出代表,對男權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稱“其作品猶如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作為一名跨越世紀的多產作家,萊辛共出版了30 余部小說和近20 部短篇小說集。然而,國內外的學者更青睞于研究她的長篇小說,對其短篇小說的研究顯得明顯不足。事實上,萊辛的短篇小說同樣值得關注。本文將從女性主義批評角度入手,解讀其短篇小說《我們的朋友朱迪思》中的女性意識。

一、抵制婚姻枷鎖,拒做“房中天使”

女權運動之前,傳統女性以家庭為自己的事業,追求成為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樂于奉獻的家庭主婦。她們唯一的夢想就是做無可挑剔的賢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個孩子并擁有一幢漂亮住宅,她們的奮斗目標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穩定的夫妻關系[4]。然而,多麗絲·萊辛筆下的朱迪思,卻與這些傳統的女性形象背道而馳。她拒絕婚姻,拒做房中的天使。她的選擇從她拒絕打扮開始就已經作出了。

古語有云:“女為悅己者容?!币晃淮珠|中的女性,如果她期待婚姻,想要尋找一位如意郎君,她必定會注重自己的容貌,精心打扮,使之符合男士眼中的理想形象。但是朱迪思對于打扮卻漠不關心。她的好朋友貝蒂送給她一條漂亮的連衣裙,當她穿上這條裙子時,她漂亮得像是一位木雕仙女,但是朱迪思卻拒絕了這樣一件禮物,并不是因為她覺得她穿上不漂亮或是不喜歡,而是覺得要保持自己原有的風格,而她原有的風格就是“穿著不成形的裙子和外套,臉上沒有化妝……50 個人中間49個都不會朝這樣的女人看第二眼的”[5]4。由此可見,朱迪思平時一貫不注意打扮,雖然她深知自己打扮起來很漂亮。那她為什么這么做呢?在男權社會里,男性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美貌、乖巧、被動,總是等待男性的拯救,除婚姻外別無所求[6]。然而,這是男性對女性施加權力的身體策略,他們將女性視為被動的視覺消費對象,女性僅僅被當作身體而存在。但是,根據??碌暮蟋F代女性主義理論,身體不僅是施加權力的場所也是抵抗權力的場所。朱迪思拒絕打扮自己,說明她不僅已經洞悉了這種男性權力的身體策略,并且打算利用這種身體策略對男性權力進行抵抗。她通過不修邊幅掩蓋自己的美貌,從而避免自己淪為男性的視覺消費品,進而淪為“房中天使”。

不僅如此,朱迪思對于婚姻的抵制還體現在她對兩性關系的態度上。小說中詳細描寫了她的兩段戀情。第一段是她和一個中年的希臘文教授,這位教授有妻子和兩個孩子。在這段關系中,她表示并不想進入婚姻,認為情婦的角色更適合她,以至于當她得知這位教授想娶她的時候,她很苦惱。第二段戀情是她和一名意大利理發師,她度假時認識的。雖然她在意大利很放松自由,她卻沒打算嫁到那里。當朋友來看她時,她對朋友說的兩句話就足以證明她對這段感情的態度。一句是“你能看著我嫁給一個意大利理發師嗎”[5]13,另一句是“沒有待下去的理由”[5]14。而她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嫁給了魯依諾,就等于嫁給了家庭、鄰居、教會和bambini(孩子)”[5]14。由此可以看出,“房中天使”不是朱迪思的生活理想,賢妻良母也不是她的人生追求。而朱迪思因為甘當“老處女”而落得與社會格格不入,成為親朋好友甚至社會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更說明了朱迪思是萊辛筆下反抗男權意識形態的先驅女性人物形象。

二、追求男女平等、獨立自主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將女性定義為“他者”,她是附屬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對立的次要者,而他則是主體、是絕對。波伏娃認為,女性的“第二性”并非生就的,而是逐漸形成的,是父權制度和父權意識的產物。小說里朱迪思的朋友貝蒂就是“他者”的典型代表。她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是烹飪天才?!叭绻煞蛞灰刮礆w,她就睡不著覺;如果他要去澳大利亞三個星期,她要等他回來才能活過來”[5]11。

然而,朱迪思卻恰好相反,她是打破傳統、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代表。追求男女平等是女權主義覺醒的一個重要特征。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應該和男人一樣享有平等的工作權利、經濟權利和法律權利。朱迪思雖然出身于學院派中上層階級家族,她卻不依附于家庭。她像男性一樣外出工作養活自己。她曾經在牛津大學學習詩歌和生物,成績優秀。因此,她通過寫詩和教詩歌賺錢,隔三四年她會出版一本詩集??梢?,朱迪思絕不想當“他者”,她想挑戰男性權威,用行動表明她與男性并無兩樣。此外,她還追求獨立自主。她的獨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獨立。她每年有200 英鎊的繼承收入,還通過寫詩、到夜校和大學校外班教詩歌賺錢來貼補家用。因此,她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不需要男人來養她。二是性格獨立。她同家人的關系很冷淡,他們很尊重她,從不干預她。她會獨自去??怂鼓聽柣蛭魈K格蘭徒步旅行。她不看小說,不受感情羈絆。她的詩作總是冷漠而理性,充滿了科學的、機械的和化學的意象。她講原則,鄙視追逐名望,也不需要批評界的捧場。因此,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她都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也不需要討好任何人。

在整個文學創作的格局中,作品不僅是白紙黑字的實體,它還是權力的象征,代表神授的主權和父權[2]89。小說中,朱迪思不僅像男性一樣工作賺錢,而且她從事的工作是寫詩并出版詩集以及教詩歌,這不僅挑戰了父權的權威,還挑戰了男性在文學創作中的霸權地位??梢?,她對父權制的反叛是深刻的。

三、崇尚性自由,支持性解放

性解放既是女權運動發展的產物,也是女權運動的外在表現之一。受“維多利亞遺風”的影響,19世紀人們的性道德十分拘謹,婚外性行為被社會斥絕,性是社會的一個禁忌。婦女尤其被看作是性道德的守護神,性對于婦女來說,只不過是生活中必須接受的一個事實,而不是她們的本能需要[7]。到了20 世紀,女性主義意識開始覺醒,人們對性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到了20 世紀6O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中期,西方社會已普遍沉浸在性解放的浪潮中。

作為萊辛筆下的獨立女性代表,朱迪思自然是性解放的支持者和踐行者。小說中萊辛并沒有直陳朱迪思對于性的態度,而是通過一段隱喻來表示。朱迪思養過一只小貓,是沒有閹割過的雄貓。當小貓長大后,每天夜里都吵得嚇人,因此惹來了鄰居們的抱怨。房東命令她把貓“處理好”,即把貓送去閹割。但是朱迪思寧愿把貓送到獸醫那里去處死,也不肯將它閹割,因為她覺得,“僅僅是為了她自己方便,就去把那只貓閹了,從道義上來說,是錯誤的”[5]4。在這段情節里,貓是人的隱喻,而貓的性器官則是權力與主體性的隱喻。一只被閹割了的貓不再是完整的貓,同樣,一個被閹割了的人也就失去了他的權力和主體性。在女權主義者的眼里,女性往往是被閹割了的角色,她們不僅被閹割了性,也被閹割了主體性,因此在生活上遭受父權的各種壓制。在朱迪思看來,性是人和動物生存的基本權利,不容他人暴力剝奪。從她對貓的處理結果來看,她把性看得高于生命,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魄。因此,這段隱喻不僅表明了朱迪思徹底的女權主義立場,也表明了她對性的態度:性應該得到尊重,性應該是自由的,性不應該被閹割或禁錮。

朱迪思不僅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小說中朱迪思雖然是高齡未婚婦女,但是卻有著四次戀情,其中詳細描述的有兩次,即上文提到的與希臘文教授的戀情和與意大利理發師的戀情。除此之外,還有兩次一筆帶過的戀情,“那就是從15 歲到25 歲,朱迪思曾是一位年長的文學家寵愛的小伙伴,而從25 歲到35 歲,是另一位文學家創作的靈感所在”[5]7。在父權社會里,傳統的未婚女性是不能有性行為的,婚前性行為被視為不道德的。但是朱迪思卻當著她朋友的面讓情人亞當教授到她家里過夜。據她朋友觀察,“五個晚上中有四個晚上,亞當教授總在十點左右來訪”[5]8?!坝腥齻€晚上,他同她去了她臥室”[5]9。而且朱迪思對此一點也不覺得尷尬或為難,因為她滿不在乎。這段情節描寫有兩層寓意,一是表明朱迪思對性解放運動的支持,在朱迪思看來,性是人類本能,是自由開放的,不需要遮遮掩掩。二是表達朱迪思對傳統女性形象背后的父權制發出的挑戰。在這段情節中,朱迪思是女性主義先驅形象的代表,而她的朋友貝蒂則是深受父權制毒害的傳統女性代表。朱迪思明知道貝蒂會對她的婚前性行為滿懷質疑和指責,她卻滿不在乎,當著貝蒂的面約情人到家里過夜,這正是她對傳統女性形象及其背后的男性權力中心的挑戰和反叛。

四、反對恃強凌弱的父權制

如果說小說的前半部分,朱迪思通過拒絕婚姻、追求平等獨立和支持性解放等方式來反抗父權制是柔和委婉的抵制,那么小說后半部分朱迪思對于父權制恃強凌弱的霸權主義的反抗則是正面激烈的沖突。父權制最早由凱特米利特提出,它是一種男性對女性的壓迫機制。在這個體系中,男人通過強力和直接的壓迫,或通過儀式、傳統法律、語言、習俗、禮儀、教育和勞動分工等來決定婦女的性別角色與社會地位,同時把女性置于男性的統轄之下。父權制剝奪了女性的經濟權利、行為能力和話語權,規定順從、無知、貞操和無能等為女性的美德,而料理家務、生兒育女等為女性的職責。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對女性的支配和統治往往伴隨著權力對身體進行的暴力和血腥懲罰。

小說的后半部分圍繞朱迪思與意大利理發師魯依奇的交往過程展開了詳盡敘述。在這段故事中,萊辛同樣使用了隱喻的手法,使朱迪思與父權制的矛盾沖突顯得更具有藝術張力。在這段矛盾沖突中,直接參與其中的人物有:理發師魯依奇、魯依奇的外甥米歇爾、朱迪思、朱迪思的貓。矛盾的開始是,朱迪思在房間里養了只懷孕的小貓,這只貓非常神經質,膽小緊張,并且依賴人,時刻需要朱迪思的關注和照顧。但是魯依奇的外甥米歇爾是個小壞蛋,總愛捉弄和折騰這只貓。矛盾的發展是,當這只貓生小貓的時候,朱迪思恰好去游泳了,當她走出大海的時候,貓已經在海灘上生了一只小貓。不過,那只小貓已經死了。米歇爾卻不顧大貓剛生完小貓,把它嚇跑了,還拎著死去的小貓的尾巴朝朱迪思揮舞。朱迪思抓住了米歇爾并生氣地打了他。矛盾的高潮是,這只貓接著又生了兩只小貓,都是活的,但是一只在吃奶的時候弄疼了大貓,被它一口咬死了,而另一只也被它拋棄了。魯依奇看到這種情況,“他抓住小貓的尾巴在墻上摔了兩下,然后就把它扔在垃圾堆上”[5]23。他殺了那只小貓,還說應該干掉那只大貓。矛盾的結局是,朱迪思離開了意大利,離開了魯依奇。

在這段情節中,理發師魯依奇和他的外甥米歇爾都是男性權力的代表,朱迪思的貓象征著在父權制壓制下的傳統女性,而朱迪思本人則代表反抗父權制壓迫的女權意識覺醒的新女性。魯依奇和米歇爾雖然都是男性權力的代表,卻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種以米歇爾為代表,這類男性看似跋扈,不尊重不同情女性,還經常欺負她們,卻不會對她們的性命造成威脅。第二種以魯依奇為代表,是天主教徒,平時表現出慈祥、寬容的一面,甚至偶爾會表現出對女性的關懷和鼓勵,但是他們一旦發現女性違背了她們的職責,就會毫不猶豫地執行暴力懲罰甚至奪走她們的性命。這些戴著面具的魯依奇們是父權制真正的衛道士、冷酷的劊子手。而朱迪思的貓的遭遇則形象地映射了傳統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的悲慘遭遇。她們習慣于依附他人,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父權的壓制和規訓下變得非常神經質,時常遭受男性權力的威逼恫嚇,即便因為身體原因迫不得已放棄照料嬰兒,她們也得不到同情和幫助,反而要遭受暴力懲罰甚至被剝奪性命。作為女權意識覺醒的新女性代表朱迪思,在看到米歇爾如此欺凌剛生完小貓的大貓,并對死去的弱小生命如此不敬時,她不禁憤然而起,生氣地打了米歇爾,這象征著她對以男性權力為中心的父權制的強烈反抗和宣戰。而當她看到魯依奇凌厲果斷地干掉那只剛出生的無辜的小貓,并揚言要干掉那只剛冒著生命危險生完小貓的大貓時,朱迪思徹底看清了父權衛道士毫無人性的冷酷嘴臉,她用徹底的離開來表示她對無可救藥的父權社會的痛斥和反叛。

綜上所述,多麗絲·萊辛在短篇小說《我們的朋友朱迪思》中通過隱喻和反襯等手法塑造了一個勇敢的女權主義先驅人物形象朱迪思,并在她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女權主義思想,即抵制婚姻枷鎖,拒做“房中天使”;追求男女平等、獨立自主;崇尚性自由,支持性解放;反對恃強凌弱的父權制。通過兩次貓的隱喻,萊辛深刻地揭示了傳統女性在父權社會中作為“他者”的悲慘境遇,以此喚醒廣大女性的女權意識,啟發傳統女性像朱迪思那樣勇敢地爭取同男性平等的經濟、政治、法律地位。

猜你喜歡
父權制萊辛父權
論利維坦的父權路徑
陳染小說父女情感探析
壓迫、瘋癲和“勝利”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現代父親形象
淺析《夢回藻?!分械纳鷳B女性主義
試析《憤怒的葡萄》中的母親形象
萊辛對民族戲劇的認識與盧梭的內在關聯
胡適的父權缺失與母權凸顯——兼論中國傳統女性在社會轉型中的作用
《華盛頓廣場》中話語權背后的父權統治與女性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