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喊不動”的孩子

2024-01-23 11:07黃丹婷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帶子書包勞動

黃丹婷

在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我們面向中班孩子的家長展示了班級的一個集體活動“我是值日生”。前期,孩子們已經了解了班級里為集體服務的勞動包括哪些內容,并進行了初步的嘗試。我們通過這一集體活動讓孩子和家長知道班級里要開展值日生活動了,并通過一張二維表格呈現了值日生勞動的各項內容,請孩子們自主對值日的時間和內容做出選擇,排出值日表。

家長們看到孩子們都積極報名參加勞動、勇于承擔責任、樂于為集體服務,被孩子們的熱情深深感染。在觀摩后的交流環節,家長們紛紛表示大力支持班級的值日活動,會在輪到孩子值日的那天早早地送孩子來園,與幼兒園配合開展勞動教育。這時,有個孩子的媽媽發言:“觀看了這次現場活動,我感受到了孩子對于參加班級勞動的熱切。我納悶的是,為什么孩子在家時是另一副樣子呢?”聽了她這番話,在場的許多家長也“吐槽”起自家的孩子來:“孩子在家時,我總是喊不動他。讓他做點簡單的家務,他都磨磨蹭蹭的,每次都是沒做一會兒就不想做了,只想著去玩了?!薄拔矣袝r想讓孩子幫著做點事,可孩子總是事情還沒做,就在想做了能得到什么獎勵,總覺得家務就該大人來做?!庇袀€孩子的奶奶嘆了口氣道:“我們小時候都覺得為家里做點事是應該的,從不會考慮‘我該不該勞動的問題?,F在的孩子為什么不是這樣的呢?”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家長們就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同時也認識到,在家庭中,勞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覆蓋的范圍也更廣,因此,開展勞動教育不能只限于引導和鼓勵孩子在幼兒園參加勞動,也要引導和鼓勵孩子在家參加勞動。但令家長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么孩子在參與班級勞動時表現得那么積極,但在家庭勞動中表現得興趣缺缺?孩子的這種在幼兒園和在家庭中截然不同的表現究竟因何而起?在家庭中要怎樣開展勞動教育,激發孩子的勞動積極性并引導和鼓勵孩子堅持勞動呢?

一、分析案例,反觀孩子“喊不動”的原因

針對家長們提出的疑問,我們通過在幼兒來園和離園時段的觀察,捕捉到了孩子與家長在日?;又械囊恍┍憩F,我們認為這些表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孩子們在家勞動時“喊不動”。

場景一:

早晨,心心牽著媽媽的手一蹦一跳地走進幼兒園。她在大門口遇到了好朋友蓓蓓,立即熱絡地與蓓蓓打招呼,還拿出自己帶來的玩具與蓓蓓分享??吹剿齻兘煌媚敲慈谇?,兩個孩子的家長都笑瞇瞇的。到了教室門口,心心和蓓蓓還在眉飛色舞地交談,兩位家長很有默契地不去打斷她們,還順手取下她們背在身上的書包、水杯,替她們把這些物品一件件放進了儲物柜里,不知不覺中就將本該由孩子來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兩個孩子只需要回頭跟爸爸媽媽說聲“再見”就可以進教室去玩了。

場景二:

早晨入園后來到教室,點點想把書包放進儲物柜中。他打開柜門,用力地把書包往柜子里推,可是由于柜子里已經放了一些物品,剩下的空間不多了,而且書包的帶子很長,他只要一松手,帶子就會有一段露在柜子外面,一關柜門,帶子就會被夾住。站在一旁的點點外公忍不住出聲提醒:“快把帶子塞進去呀!”點點聽了,又試著去推書包,但還是不成功。最后,點點一臉茫然地停了下來,求助地看向外公。外公一邊上前幫忙,一邊催促道:“我來給你塞吧,你快點進教室?!秉c點無奈地松開手,撇著嘴走進了教室。

場景三:

這天輪到飛飛做值日生,他需要在離園前整理好書架。他一邊漫不經心地整理圖書,一邊伸長脖子眼巴巴地望著小伙伴們離開教室,一顆心早已飛出去了。飛飛媽媽在一旁催促著:“你認真點,快點整理?!币婏w飛還是慢吞吞的,媽媽說:“快點,等你整理完,回家路上我給你買華夫餅?!憋w飛聽了這話,不為所動:“爺爺昨天給我買過華夫餅了?!眿寢屩缓谜f:“那今天我們去買草莓蛋糕吧,上次你不是說想吃嗎?”飛飛聞言,頓時有了動力,加速整理起來。

分析以上三個場景中家長與孩子圍繞勞動問題的互動,不難發現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家長對勞動教育不能說不重視,但家長嘴里喊著“重視”,行動時卻并未將其列在首要位置。事實上,勞動總是為其他活動“讓路”。場景一中出現的情況具有普遍性。相較于讓孩子養成自己擺放和整理物品的習慣,家長顯然更珍視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機會,此時,培養勞動意識便自然“靠邊站”了。

其次,在幼兒階段,孩子剛剛開始嘗試獨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習慣性地“幫忙”。從場景一和場景二均可以看出,越是隨手可為的小事,家長就越容易在不經意間代勞。久而久之,孩子便自然而然地習慣于接受長輩提供的各種服務。要讓孩子養成勞動的習慣,家長先要主動減少這類“順手幫忙”的情況。

最后,我們常說“勞動最光榮”,可是這份“光榮”從何而來?場景三中發生的情況具有普遍性,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常常習慣于用物質獎勵來激發孩子的某種積極行為,比如用來激發孩子的勞動興趣??墒?,這種方法不會百試百靈,獎品需要不斷翻新,“價碼”只會越提越高。在無形之中,勞動便與獎品畫上了等號,當獎品不再具有吸引力,勞動的興趣便也隨之消失。

二、家園合作,培養主動參與勞動的孩子

了解了家庭中可能影響孩子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培養的因素,我們便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家長調整親子互動的方式,促進孩子主動參與勞動。我們舉辦了一場家長沙龍,把我們觀察到的那些典型場景做了一些改編,變成幾個生動的小故事,以此為素材,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中的勞動教育問題。

勞動教育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方面。一個可以照顧好自己并有能力幫助他人的個體,必然會由此獲得自尊、自信,這種自尊、自信能支撐其成為一個有思想、有主見、能適應社會生活的人。我們從家長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關切心理入手,引導家長真正重視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與其他“四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為孩子創造參與勞動的機會。

面對場景一中發生的事情,很多家長都表示仿佛看到了自己與孩子日常相處的模式。一位家長說道:“我知道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實際做的時候并沒有特別重視這個問題。比如,早晨起床,我看到孩子自己穿衣服速度太慢,怕他等會兒吃早飯的時間不夠了,就會走過去替他穿好;孩子的玩具攤了一地,我本來想讓他自己整理的,但鄰居家的小哥哥來喊他一起玩,我就說‘你去玩吧,我來整理;孩子要下樓去騎自行車,我想多留點時間讓他騎車,就會幫他把護具戴好,把鞋穿好,把水杯背上。反正,總會有理由覺得其他的事比參加勞動更重要?!逼渌议L紛紛表示自己家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我們給家長播放了一段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拍攝的視頻。視頻中,孩子們在午睡前自己脫下衣服并整理好,睡醒后又自己穿好衣服,若遇到困難會互相幫助;吃飯前自己洗手、盛飯菜,吃完飯自己把餐盤收好,把臉擦干凈;區域活動時知道要去哪里拿喜歡的玩具,等活動一結束,就會把玩具送回原來的地方……家長們感嘆,原來孩子在幼兒園什么事都會自己做,也都能做得很好。我們引導家長意識到,勞動教育滲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勞動教育就是從鼓勵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物品等做起的;幼兒時期勞動教育的目標重在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情感和主動參與勞動的習慣。

在場景二的事件中,孩子的外公給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也在試著教孩子怎么做,但為什么不管用呢?對此,我們引導家長們一起討論和分析。家長們坦言,自己有時確實會讓孩子自己做事,但看到孩子做的方法不對,老是做不好,往往就會像場景二中的外公那樣忍不住“出手相助”。于是,我們引導家長放下對結果的過度關注,給孩子試錯的機會,接納結果的不完美,將關注點聚焦于孩子勞動的過程。場景二中的外公看到孩子在放書包時遇到困難后焦急不已,但他并沒有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給予具體的指導,只是提醒孩子“把帶子塞進去”,并催促孩子趕緊完成,這并不能發揮什么作用,只會造成家長急、孩子也急的結果。這種挫敗的體驗讓孩子再也沒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和熱情。這就是為什么家長感到孩子越來越“喊不動”了。

那么,孩子在勞動中遇到問題時,成人究竟怎么指導孩子?我們給了家長一些啟發。勞動習慣的養成在于家人之間的要求必須一致,一同培養孩子堅持勞動的態度,引導孩子不因小而不為,不因難而放棄。就拿放書包這件事來舉例,書包帶子很長,確實經常容易拖在柜子外面或被柜門夾住。我們在幼兒園時會請孩子們自己來談談經驗,有的孩子說:“我把書包翻個面放,讓帶子在里面,它就不會跑出來了?!庇械暮⒆诱f:“我把柜子里的其他東西先拿出來,把書包放進去后,再放那些東西?!庇械暮⒆诱f:“我把書包放進去以后,再把帶子藏到書包后面去,帶子就跑不出來了?!庇械暮⒆诱f:“我媽媽幫我把書包帶子多余的那段折起來,用皮筋扎住,這樣就不會覺得帶子太長了?!奔议L們感慨:“孩子們真厲害,比我們教得好多了,他們教的這些方法都是小朋友聽得明白的?!笨梢?,在引導孩子勞動的過程中要注意用好“具體示范+親身體驗”的方法,讓孩子參與其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樹立自信。

家長在要求孩子勞動時,常會不自覺地說“你來幫我做……”,于是,勞動成了家長的任務,孩子勞動只是在“幫”家長。漸漸地,無償的“幫助”轉變為有償,又進一步轉變為“即便有償也不愿意”。就像場景三中發生的事件,家長試圖通過獎品來激勵孩子積極投入勞動,但孩子發現不勞動依然能獲得,何必為此而努力呢?

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來鼓勵孩子堅持參與勞動呢?我們向家長分享了一個小案例。一次,輪到一個孩子做值日生,負責飯后擦桌子??墒墙處煱l現這個孩子沒去擦桌子,而是跟同伴在一起玩。教師走過去輕輕提醒孩子,可孩子說:“我不想擦桌子了,我想玩?!苯處熣f:“只有堅持完成值日生任務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值日生貼紙哦!”孩子想了想說:“沒關系,我家里有很多貼紙,比這個大,比這個好看!”教師說:“可是它們的意義是不同的。值日生貼紙雖然很普通,但它代表了你有能力,又有責任感,可以為班級做很多事。你看,大家吃完飯,桌子臟臟的,如果沒有人把它們擦干凈,下午活動時就沒法用了。你做的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呢!”孩子低頭想了想說:“好吧,那我先去擦完桌子再去玩吧?!边@天離園前,教師在全班孩子面前把值日生貼紙獎勵給每個值日生,并對大家說:“今天的值日生都非常認真負責,把我們的教室變得干干凈凈的,我們為他們鼓掌,感謝他們的付出!”在這個孩子的家長來接他時,教師又特地當著他和家長的面說:“孩子今天是光榮的值日生,他非常努力地把桌子擦干凈,小朋友都對他表示感謝呢!”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相比物質獎勵,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內心的充實感、滿足感,更能激勵人們努力進取。這個小案例讓家長們意識到,應將物質獎勵轉化為精神上的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作為家庭的一員、班級的一員,勞動不僅是自己應做的事,也是自身能力的體現,是在家庭、幼兒園、社會中獲得認可的重要方式。在家庭中,家長需要與孩子共同明確各自需要承擔的勞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主人翁地位,引導其將自己身份從被保護者轉換為可自主承擔責任的人。

家庭和幼兒園都是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勞動教育需要依靠家園合作,需要家長、教師有一致的認識,看到勞動教育對孩子終身成長的重要意義,有目的、有方法地堅持開展勞動教育,共同培養有責任、有擔當、自信、自強的孩子。

猜你喜歡
帶子書包勞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我的書包
減負書包
我的書包
孔府名肴——“帶子上朝”
藏在書包里的回憶
福爾摩斯·斑點帶子(下)
福爾摩斯·斑點帶子(中)
熱愛勞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