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價值觀培育的認識論基礎與策略探討
——兼論藝術高校如何發揮經典美術作品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

2024-01-25 13:41趙肖榮
上海視覺 2023年2期
關鍵詞:美術作品價值觀思政

趙肖榮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620)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要培養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高校作為開展青年工作的主要陣地之一,培養新時代好青年主要通過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工作,重在以知識教育實現對青年學子價值觀的塑造。紅色經典美術作品的創作歷程和創作主題與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斗的歷史息息相關,藝術再現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涌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杰出人物、輝煌業績和世情民風,具有黨史學習教育和藝術審美教育的多重價值,是開展青年工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藝術高校應發揮藝術特色,善用藝術作品,助力實現思政課教學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一、知識與價值:價值觀培育的認識論基礎

在知識教育中如何實現價值觀培育,“知識是載體,價值是目的,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边@句話一方面闡明了知識與價值的關系,另一方面也為學校價值觀培育實踐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社會科學領域,沒有無價值的知識,也沒有脫離知識的價值。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把知識與價值自然聯系起來。近代以來,人們開始思考知識與價值的關系問題。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提出從“是”不能推出“應該”,也即從“事實”命題不能推出“價值”命題,認為“道德上的善惡區別并不是理性的產物”,“理性”不是“道德上善惡的源泉”[1]。此后,就有人從認識論上將對事物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相分離。其積極意義是,有助于人們免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對社會領域的客觀規律進行實事求是的探索;其消極意義是,人們會有意識地把知識和價值對立起來,一方面,完全撇開價值、意義、道德和倫理去進行所謂的客觀真理的探究;另一方面,完全不顧客觀事實進行價值和意識形態教育、宣傳和灌輸。就前者而言,真正價值中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是不存在的,只可能是價值偏頗或價值混亂;而就后者而言,沒有事實支撐的價值不僅無所依憑,而且也不可能被人接受。

一般認為,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認識和探索的成果,包括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價值則是指事實與人、客體與主體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即客體的存在和屬性,同主體尺度和需要之間的關系。根據人類的基本經驗,知識和價值是不可能完全分離的,人類對社會的認識不可能是價值無涉的,至少是服務人類、滿足人類需要的。換言之,盡管客觀物質世界完全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而存在,但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并不等同于客觀世界本身,而是對客觀世界的感覺、知覺、情感、意志,不可能不受人的主觀因素以及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類“構建”的結果,事實和知覺是“理論滲透”的。[2]知識的產生過程,特別是社會科學知識的產生過程表明了知識本身并非“價值無涉”,而是一種內含價值或滿足人類需要的事實陳述。

其實,知識的價值性不僅存在于社會科學領域,同樣存在于自然科學領域,只不過社會科學知識的價值性更顯著罷了。也就是說,人類無論是對社會的認識還是對自然的認識,都不可能脫離價值。但是,一種頗具影響的觀點認為,自然科學知識是對純粹客觀世界的認識,理所當然與價值無關。其實這是對自然科學知識的一種誤解。以天文學為例,古希臘、中國和印度,文化體系不同,人們對宇宙的見解也各異。這不僅有認識能力、認識習慣方面的原因,更有政治與文化因素的影響。在16 世紀之前,西方人信奉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宇宙觀,即地心說。哥白尼發現了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直到去世前遲遲不敢發表闡明其日心說的論著《天體運行論》直到去世前,因為擔心遭到教會的迫害;而布魯諾則正是因為捍衛和宣揚日心說等新的宇宙學說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梢娮匀豢茖W知識只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理論建構,同樣具有服務于特定社會階級和集團的價值性和意識形態性。當然,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極其普通的恒星??茖W發展的歷史一再證明,一方面,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和認識,只是無限接近真相;另一方面,自然科學對客觀世界的解釋也離不開人類的建構。實際上,自然科學理論是一幅幅變幻交疊的圖景,是由客觀世界的呈現和人類社會諸多因素共同建構的結果,自然科學知識不可能不蘊含價值。

反觀之,價值總是以知識為載體,或直接以知識的形式出現。就一般意義而言,人類作為認識主體,在考察客觀世界這一客體的存在和屬性與自身尺度和需要之間是否存在一致性時,其基本前提是人類對客觀世界本身的掌握,并將其尺度和需要賦予其中。在人類實踐中,價值不會抽象存在,通常是以特定知識的形式出現。社會價值通常以人類對社會的存續和發展、經濟與社會活動的正常運行的認識為承載并蘊含其中,如誠信、友善;而科技倫理,無疑也是建立在人類對自然世界客觀規律認識的基礎之上,如,人類對克隆技術的掌握并非只是技術問題,其使用一定會受到人類倫理的嚴格制約,這樣的價值導向也一定承載于人類對該技術可能產生的社會后果的認識。類似的事例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個領域比比皆是。因此,既不存在“價值無涉”的知識,也不存在“知識無涉”的價值,知識蘊含著價值,價值承載于知識,知識與價值不可分離。

學校教育向來就是一種具有明確價值指向的知識傳授活動。正是因為知識與價值本身的不可分離性,任何社會都需要從人類文化遺產和新的實踐經驗中,認同和擇取“有價值”的部分,并通過這樣承載價值的知識的傳播來培育下一代,在實現知識代際傳承與創新的同時,實現主流價值的社會化,塑造年輕人符合政治與社會需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其所需要的人才。學校是現代國家培育年輕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專門機構,其基本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通過知識傳授實現價值觀培育。一個國家和社會之所以建立學校,除了培養新的合格的社會勞動力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要培育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古代中國,以儒家為代表的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和目的就不是知識傳授,尤其不是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而是道德倫理的教化,或者說主要是道德倫理“知識”的教育,其重點是“明人倫”,其目的是維護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秩序,為政治統治提供合法性,為社會秩序塑造維護者,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培育具有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價值觀的下一代。正如《孟子·滕文公》中所言:“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盵3]這一學校教育理念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

以政治和社會需要來培養人、塑造人,西方國家也不例外。以美國為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著名的《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就集中體現了美國現代教育理念。1943 年,美國哈佛大學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對“民主社會中的通識教育目標問題”進行研究。兩年后,該委員會出版了研究報告《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該研究報告通過對教育教學理念、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關系等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精辟論述,在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但是,通讀全書就會發現,每一個議題都離不開美國國家長遠的戰略利益,可以說,《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就是以美國的政治理念和社會發展目標為導向,在教育哲學層面試圖回答和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問題。[4]

二、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價值觀培育的思政課要求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知識和價值從來就沒有、也不可能分離,無論是自然科學知識還是社會科學知識,或蘊含價值,或服務社會;社會價值既不抽象,也不獨立于知識而存在,而是承載于知識之中。學校教育是一種具有明確價值指向的知識傳授活動,其目的就在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其所需之人。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承擔社會主流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課也就更有必要明確地將價值性與知識性高度統一起來。

價值觀培育既是政治的,也是社會的,甚至是經濟的,其主要體現就是價值不僅為政治服務,也為社會和經濟服務,因此,從社會發展的任何方面來說,都需要進行價值觀培育。價值觀培育需要時間、場域、路徑和方法的多樣性,既需要顯性的,也需要隱性的;既需要官方的,也需要民間的;既需要正式的,也需要非正式的。青年工作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中國民族偉大復興,顯然不能主要依靠非正式的民間渠道,必須要有數量和質量都能保證的正式的官方渠道。學校教育就是這樣的渠道。而在當代中國學校教育中,思政課無疑是青年價值觀培育的關鍵課、主渠道。

關于思政課,“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边@段話內涵豐富,闡明了什么是思政課、如何辦好思政課、為什么要辦好思政課等基本理論問題;同時,也內含思政課程既是價值觀培育課程也是科學知識傳授課程,是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課程。這也是對辦好思政課提出的要求。

設立思政課旨在通過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的教育達到價值觀培育的目的。因此,思政課首先也是首要的就是要對青年學生進行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教育,也就是以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教育為主的課程。我們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首先就是規定教育為了誰,接下來才是如何教育,最后落腳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盀榱苏l”“服務誰”“滿足誰的需要”顯然都是價值要求,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是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當然,教育不限于課程,而是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價值和意識形態教育尤其如此;但是,課程教學肯定還是主渠道,思政課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盡管所有課程都有“思政”要求、“思政”任務,要求所有課程都要發揮“思政”功能,即“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但就課程性質來說,思政課還是專門的“德”育課程。

“德”育課程如何實現“德”育?根據“價值承載于知識”的基本認識,思政課不可能只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抽象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就能達到目的,而必須與知識教育相結合,“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術、實踐經驗的過程中接受價值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將主流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就目前高校的“思政”課程來看,無論是“馬克思主義原理”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無論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還是“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其價值和意識形態教育要求都是明確的,但這些課程的教學也必然是通過知識講授而實現價值傳輸,把價值和意識形態寓于故事、歷史和理論之中,使學生在知識和理論的學習中認同并接受其內含的思想價值。如果抽離了歷史與現實及其知識和邏輯,就只能剩下空洞的口號和教條,以此為教育材料,既不符合人類認知規律,也不符合學生認知實際,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我們很難想象,不去講授中國國情和近現代歷史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的歷程,而讓學生認可并接受中國革命的合理性、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我們同樣很難想象,不通過中國歷史、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熏陶,就能培育學生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情懷。我們的主流社會價值觀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歷史積淀和現實經驗,既是對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國當代歷史過程認識的升華,也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結果,還是對人們現實生活經驗的總結,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必然內含于我們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與中國現實的認識之中,作為思政課的相關教學內容,價值觀培育必然要求與相關知識教學相結合,否則價值就會失去其所以依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綜上,“思政課重在塑造學生的價值觀,這一點必須牢牢抓住?!边@是思想課的基本定位,必須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但是,“強調思政課的價值性,不是要忽視知識性,而是要通過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加強價值觀教育。只有空洞的價值觀說教,沒有科學的知識作支撐,價值觀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笨斩吹恼f教,使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無所可依,不符合認識規律和學習規律,也不會取得良好效果。當然,對知識傳授的強調更不能遺忘其“重在塑造學生的價值觀”的重要定位,也就是說,“在思政課教學中也不能只強調知識性,不能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不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狈駝t就是本末倒置。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對于思政課教學,“知識是載體,價值是目的,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边@也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學把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依據之所在。

三、發揮藝術特色:藝術高校價值觀培育的思政課策略

思政課要求把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紅色經典美術作品融黨史題材和藝術之美于一體,以黨、國家和人民的奮斗事跡為創作內容,弘揚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斗爭精神,具有思想性、時代性和藝術性。藝術高校作為藝術作品創新和藝術理論研究的高地,發揮藝術特色,善用藝術作品助力思政課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是值得探索的教育教學策略。以紅色經典美術作品為例,對其助力實現思政課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功能性和實踐方式試做探討:

首先,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以可感可知的方式傳遞知識理論,筑牢價值載體。以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為例,作為思政課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重點是通過歷史事實的教學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認識和評價中國近現代歷史,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要性和正當性,中國共產黨執政和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準確理解人民選擇、歷史選擇。因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重點除了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講解歷史事實,還要通過歷史理論這一知識載體傳授歷史價值觀,即重在發揮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而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以豐富的歷史素材為依托,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再現歷史,與課程的目標高度契合,與藝術高校培養藝術人才的目標高度契合。比如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1921 年7 月23 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召開,7 月30 日晚,受到密探的干擾,參會代表被迫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船上,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莊嚴誕生。何宏舟、黃發祥的油畫《啟航》以寫實的手法,還原、描繪了這一偉大的歷史瞬間。畫面中參加“一大”的代表們,登上游船,準備起航,天邊烏云滾滾,暴風雨即將來臨。作品以強烈和豐富的色彩渲染、人物造型的特別設計,展現了當時白色恐怖下的黎明曙光。教師在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時,可讓學生觀摩油畫《啟航》。學生在思政課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獨特的視覺魅力、強烈的情感力量、深厚的人文內涵和藝術意蘊,給予學生對歷史知識、美感美育和價值觀的多重獲得。

其次,紅色經典美術作品用中國藝術話語,講中國故事。故事對于傳播思想理論和價值觀念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知。當代行為理論揭示出,人們的選擇和接受行為更多地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情感,故事就具有激發聽者情緒、情感和偏好的優勢。好的故事形象、生動,且接近人們現實生活,人們可以和其中的人物融為一體,從而產生共情,能夠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不僅有利于人們對故事所要傳達的意思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容易傳播。無論是廣泛傳播的宗教教義還是普遍接受的思想觀念,無不通過精彩的故事而獲得成功。生動的故事比嚴謹的邏輯更能直達人心。

價值觀的教育與傳播同樣需要通過講故事來提高有效性,而且需要運用中國話語講述。就其概念內涵和表現形式來說,價值觀是抽象的;而就其所反映的對象來說則又是具體的,因為價值觀總是與特定的時空相聯系,不同的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造就不同的價值觀念,這也是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國家價值觀不盡相同的原因,也是我們反對普世價值的原因。正因為價值觀具體的、歷史的特性,思政課教師在進行價值觀教學時就不僅要會講故事,而且還要講從國家與社會的需要、與中華民族的需要、與每個中國人的需要出發的故事。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產生于當代中國并滿足于當代中國需要的價值觀,我們通過思政課對青年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時,必須運用中國話語講述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蘊含主流價值觀的生動故事,通過這樣的中國故事實現價值觀培育的目的。這里有兩點要求:一是運用中國話語,二是講好中國故事。運用中國話語就要形成中國風格、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而不是對西方話語的學舌。話語既包括概念,也包括理論。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以及我們主動向西方學習,借用了許多西方概念和理論,以解讀中國現實和指導中國實踐。但是,這些“舶來品”并非源于中國,可能適用于西方,但并不適用于中國,要真正解決中國問題,除了外來話語中國化之外,還必須創造源于中國實際的中國話語,以符合中國國情和滿足中國需要;再用這些中國話語講述中國故事,從而對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生動豐富的實踐進行符合中國歷史、中國現實和中國文化的解讀。唯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價值觀培育的目的。以中國藝術話語講中國故事,徐悲鴻的《愚公移山》是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中的典范。在構圖上將人物集中并列,頂天立地,傳達著百折不撓、移山填海的偉大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賡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1945 年6 月11 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閉幕會上作了《愚公移山》的著名講話,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的意志品質,也詮釋了共產黨的力量源泉。經典美術作品《愚公移山》以遒勁的筆觸,呈現出作品一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作品創作于1940 年,正值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國難當頭之際,《愚公移山》橫空出世,撼人心魄,激勵了中華兒女不做亡國奴、奮起抗爭的斗志。

在具體實踐中,藝術高校以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助力實現思政課知識性和價值性相統一,應組織專家學者就百年來美術作品創作所取得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進行梳理和總結,尤其應注重紅色經典美術作品與思政課的關聯性研究。通過開設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中的思政課專題研究和課程教學等,充分發揮藝術高校的專業特色和特長,將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同時,應圍繞思政課主題組織精心創作,以緊貼新時代的藝術語言表現新時代的偉大成就。美術專業教師和思政課教師應緊密合作,以政治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為標準,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黨委相關職能部門和相關二級學院應舉辦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展覽,以電子屏和線下展覽等方式拓展傳播渠道、創新傳播方式,增強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對青年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發揮經典美術作品在大思政課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思政課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重在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強調思政課的價值性,要通過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加強價值觀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尤其是思政課教學培育青年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有認識論基礎和依據的。知識與價值密不可分,任何知識教育同時也是價值教育,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學必須把知識性與價值性相結合。但要取得實效,還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有些是認識問題,有些是策略與方法問題。因此,探索包括借力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在內的多種載體、多種手段、多種方法實現思政課教學知識性與價值性的統一,實現思政課政治引領,實現思政課塑造青年價值觀的目標,任重道遠。

猜你喜歡
美術作品價值觀思政
我的價值觀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