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變遷對大連市出口的影響

2024-01-26 09:44鄒亞新
北方經貿 2024年1期
關鍵詞:普惠制原產地大連市

鄒亞新,丁 楊,李 輝

(大連財經學院 商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一、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由來及變遷

(一)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產生背景

普惠制的全稱是普遍優惠制度,是受惠國出口的制成或半制成品能夠普遍、非歧視、非互惠地享受給惠國優惠關稅待遇的制度。具體表現為受惠國向給惠國出口的產品可以在享受最惠國稅率的同時加上一定程度的關稅減讓甚至免除關稅。從某種程度上講,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是比最惠國待遇更加優惠的一項關稅政策,是發展中國家為了實現真正的貿易平等,共同創造國際貿易的發展機遇,增強出口能力,聯合起來努力爭取更加優惠的關稅政策。

(二)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發展與變遷

1964 年3 月,在聯合國第一屆貿發會上,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在會議報告——《論經濟發展的新貿易政策》中,提議建立普惠制,對發達國家發起普惠性地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以關稅減免的倡議。4 年后的第二屆貿發會議通過了建立普惠制的提議,并在1971 年7 月1 日批準實施。隨著當時歐洲共同體首次宣布落實普惠制方案,許多發達國家也陸續開始施行普惠制,但為了避免使其國內市場受到沖擊,多數發達國家都把不同程度的保護措施加到了自己的普惠制方案中。在普惠制實施期間,許多受惠國家在出口市場上憑借普惠制原產地規則帶來的低廉關稅提高了產品的價格優勢,擴大了本國出口貿易,出口貿易情況逐漸向好,貿易逆差逐漸縮小,這對普惠制給惠國的本國市場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導致給惠國對普惠制方案進行不斷修改,其中日本和歐盟分別于2003 年4月1 日和2006 年1 月1 日實施的新普惠制,引起了我國企業的極大關注和討論。

在經歷了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不斷修改后,中國迎來了普惠制的“畢業潮”。最早停止我國普惠制關稅待遇的國家是烏克蘭,緊接其后的是加拿大、歐盟和土耳其、日本這四個經濟體,而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也在2021 年停止對中國普惠制待遇的給予。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海關總署網站2021 年12 月1 日發布了停止給輸往對中國取消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國家的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的公告。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增加,貿易競爭力的增強,從普惠制中畢業成為一種必然。

二、大連市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一)大連市出口的總體規模

自從中國加入WTO 以來,大連市外貿出口收效斐然,根據大連市統計年鑒的數據可知(見圖1),2001年到2022 年期間大連外貿出口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01-2017 年的出口波動幅度較大,2018-2022年波動幅度逐漸趨向平緩。其中,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2009 年、2014 年、2015 年和2020 年出口額分別出現了四次下降的情況,結合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不難發現,大連市四次出口量減少的原因比較相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圖1 2001-2022 大連市進出口貿易情況

根據圖1 數據可知,2003、2006 兩年出口增長有下降趨勢,說明日本和歐盟實施的新普惠制,對大連的出口有一定影響,為了消除普惠制取消對出口影響,大連市政府把目光放在了穩定凈出口規模、提高產品質量、促進企業創新三個方面,不斷釋放政策紅利,拓展外經貿合作空間,積極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出臺多種措施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突破外貿企業瓶頸,努力確保外貿進出口穩定和質量,這使得2022 年大連市外貿迅速恢復,繼續實現向好發展。

(二)大連市出口市場分布現狀

作為毗鄰日韓的外貿型城市,大連的區位優勢為其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連的外貿主要市場以日韓兩國為主。截至2019 年3 月,在大連市統計局對其主要出口市場的排名中,日本位列第一、韓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大連市第三大貿易市場。近年來,大連市不斷搶抓開放機遇,拓寬外貿業務市場,努力推進與各個經濟體的多雙邊合作,國際市場開拓有了新變化。據大連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日本、歐盟(不含英國)、沙特阿拉伯、美國和東盟分別成為大連市對外貿易前五大貿易伙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增強。

(三)大連市出口商品結構現狀

改革開放初期,因勞動密集型產品對生產技術要求較低,成為大連市出口商品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內技術水平的提高,大連市積極提高外資質量和推動貿易結構轉型升級,出臺了多項有利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相關政策,大連市逐漸不再局限于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除此之外,機電商品、化工品在促進本市出口方面也表現出了強勁的驅動力。大連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大連市出口機電產品1109.8 億元,占出口總額的57.5%,拉動外貿整體出口增長2.7 個百分點;對基本有機化學品的出口總額達94.5 億元,較2020 年增長了98.9%。由此可見,當下機電產品成為大連市出口的主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數量不斷提高,漸漸成為大連市第二大出口商品類型,出口比重逐步超過勞動密集型產品。

三、普惠制原產地規則的變遷對大連出口的影響分析

(一)普惠制原產地規則變遷對大連出口的積極影響

一方面,在多國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期間,我國對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出口的產品在關稅稅率基礎上進口關稅的減免達到了25%;歐盟普惠制證書平均給我國企業減少了5%的關稅;輸往日本貨物普惠制關稅優惠幅度平均為5%。根據相關數據,以5%的平均關稅減讓計算,從1985 年至2019 年大連通過簽發日本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獲得出口至日本產品的關稅減讓高達419.49 億元。這樣的優惠待遇為大連出口企業降低了出口關稅壓力,提高了出口的競爭優勢,使得大連的出口產品在給惠國市場所占份額不斷攀升。

另一方面,在各個給惠國普惠制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大連市的外貿企業雖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帶來短期沖擊的同時也間接激勵了一些企業積極尋找進步動力。特別是近年來歐盟、日本等經濟體針對中國出口產品已不再給予普惠制優惠待遇,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國、柬埔寨、秘魯、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的普惠制待遇仍然被保留,雖然這些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輸往給惠國市場關稅成本比大連市產品要低,一定程度上導致大連市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出口市場面臨著來自這些國家的競爭與擠壓,但大連市出口的上升趨勢沒有改變,這說明外來的壓力促進了大連市企業增強憂患意識,逐漸減少了對關稅優惠的依賴,積極拓展新的出口方向,體現了短期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大連市出口市場結構調整。

(二)普惠制原產地規則變遷對大連出口的消極影響

1.綜合成本提高,加劇外貿企業出口壓力

2022 年作為中國海關總署公告停止對非普惠制給惠國簽發原產地證書的第一年,在第一季度大連海關對64 家外貿先導企業調研的結果中,有70%左右的企業明顯感受到了出口綜合成本上升,近一半的企業表示新增出口訂單金額減少。國際上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逐漸減少,一部分外貿企業不增加產品價格,仍舊沿用原價,使得企業利益受到損害,出口利潤大大減少。另一部分企業為了保住利潤,不得不把出口到原給惠國產品的價格提高,雖表面上保障了外貿企業的利益,但是失去了低價優勢之后其產品在原有市場逐漸被其他同類低價的產品替代,產品銷量下降,最終外貿企業的利潤還是會加速下降。在短期內企業無法轉型提高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是否提高出口商品價格下的結果都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2.部分企業產能過剩,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出口抑制效應加強

由于普惠制原產地規則被調整,特別是歐盟、日本等地宣告不再對中國給予普惠制待遇后,大連許多以低價獲得市場的企業出口訂單被逐漸撤銷,出口量一度減少,這樣大連市與主要出口市場之間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原有產品大量滯銷。此外,大連市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企業當時的投資生產超過了未來市場的需求,而且在享受普惠制優惠待遇期間,不少下游企業為了搶奪市場機會,一般都會提前規劃產能,并窖藏部分本就超出當前市場需求的生產能力,從而造成市場需求減少時的產能過剩。這種短期內的產能過剩,大大降低了當時社會資源配置效率,這就導致當時正常出口企業無法獲取最優的資源進行出口產品的生產活動,從而抑制了其他正常企業的出口能力,造成了普惠制優惠待遇取消時的一段時間內大連市總體出口下降的現象。

3.企業出口量回縮使得大連市短期內貿易經濟下行,出口環境惡化

普惠制待遇的變更或取消使得我國出口到原給惠國的產品關稅向上調整,大連市貿易經濟短期內受到了一定沖擊,尤其是近年來綠色壁壘加劇了貿易摩擦,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擴大了國際貿易環境中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出口貿易風險不斷增加,對外出口的活力也大大減弱。普惠制的調整使得大連市對重要出口市場的出口量短期內快速回縮,這十分不利于作為港口城市的經濟增長。一個城市經濟下行對于城市中企業的成長有著不利影響,關稅優惠取消容易導致來不及轉型的企業繼續降低價格,與同行惡性的價格競爭,產品價格越低,企業盈利就越少,這時候會導致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產品的繼續擴張,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例下降,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速度太慢,就使得大連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不利于大連市出口貿易的發展。

四、普惠制原產地規則變遷態勢下調整大連出口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好自貿區建設成果,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是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近年來,大連市雖有積極開拓貿易業態模式,但目前只涵蓋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和跨境電商三種,因此大連仍需加快跟上國家整體外貿發展腳步,進一步推動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海外倉、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發揮好大連市現有各業態功能獨特優勢,避免同質競爭,緊緊圍繞自貿區的貿易結構特點,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增強企業與第三方海外倉企業合作,通過提升海外倉服務能級,構建新型跨境物流網絡,為大連市外貿高質量發展賦予強勁新動能。同時,要積極發揮政府服務職能,簡化自貿區通關審批流程,加強自貿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治理相關政策,繼續加大對數字貿易的支持力度,推動跨境電商創新發展,鼓勵傳統外貿企業加入數字化貿易,培育外貿新的增長點。

(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優化產品結構并提升產品質量

目前,大連市高新技術產品的增長價值仍不算高,出口仍然集中在低端和下游的機電產品,不合理的商品結構使得大連對外出口企業的利潤較低,難以支持企業快速成長升級。因此,建議大連市政府積極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設立激勵機制,對有想法、有產品的企業及時提供資金幫扶,對落后企業提出兼并、重組等相關建議激發企業自我革新動力。此外,大連市想要助力企業生產、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建議積極采取措施,從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時,建議企業加大對產品創新項目的研發資金投入,積極主動地加強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自身原始創新能力的同時提高引進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堅持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才能使得創新成果產業化,加速企業轉型。

(三)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出口企業提供更多便利

促進外貿穩定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和高水平的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大連作為東北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建議積極推動大連海關全面落實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和優化服務,進一步利用好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提高口岸監管執法和物流作業效率,努力增強原產地簽發證書業務的服務意識,讓企業簽證更加快捷便利。同時還應該積極學習其他沿海發達地區的服務經驗,主動響應企業的合理訴求,幫助企業解讀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外貿形勢的分析研判,圍繞外貿形勢變化和外貿新業態進出口等方面進行持續跟蹤分析,為企業提供有效的輔助決策工具,讓服務更便捷、更高效。建議大連市口岸積極發揮當地優勢,加強大連港與鐵路運輸的聯系,積極促進大連港口與鐵路之間的信息互通,加快提高港口的進出港工作效率,為企業出口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四)聚焦RCEP 貿易新機遇,積極擴大出口享惠“朋友圈”

2022 年生效實施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所形成的廣闊貿易市場充分調動了國內外各領域合作的積極性,拉動了區域內消費市場擴容升級,國內地方也紛紛搶抓此次開放型經濟的新機遇。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系統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RCEP 原產地證書簽發了2.2 萬份,簽證金額高達11.2 億美元,為我國產品在RCEP 進口成員國減免了約1700 萬美元的出口關稅,可見其潛力巨大。同時,RCEP 框架下促進了中國首次與日本正式建立區域自貿協定伙伴關系,而在中日經貿交往中,大連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加強本地發展與RCEP 的對接,必將為大連市外貿增長注入強大動力。建議大連市根據自身外貿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發揮進出口貨物原產地簽證與管理的業務優勢,幫助企業解讀原產地規則、判定優惠類別、比對RCEP 各成員國關稅減讓要求,重點對本市內出口日本的企業開展“一對一”的有針對性業務指導和政策宣傳。同時積極深入分析企業利用優惠政策的能力,引導企業充分運用RCEP 中的“原產地規則”帶來的優惠關稅,幫助企業降低出口成本,爭先把握RCEP 機遇進一步擴大出口市場,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提高參與合作和競爭的本領,從而加深與RCEP 各成員國的對外經貿往來,推動大連市走向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猜你喜歡
普惠制原產地大連市
大連市第六十九中學
中國從普惠制“畢業”影響有多大
大連市材料價格補充信息
青海啟動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
按主要原產地和目的地劃分的商品進出口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美國眾議院對廢止肉類原產地標識法進行表決
Book6 Module1 Small Talk Teaching Plan
歐盟普惠制改革及對我國的影響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花生原產地溯源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