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學校本土課程建設的路徑研究

2024-01-27 13:41楊瑩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鄉村振興

楊瑩

摘?要:鄉村振興,教育先行,教育是鄉村文化傳承重要的一環。建設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一方面能傳承鄉村文化,同時能鎖住幼兒的文化之根?,F如今雖然本土課程的價值得以重視,但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足;現實中也仍然存在教職工缺乏開發鄉村本土課程意識薄弱、家長不重視本土課程家長、幼兒園尋求社區協助片面化和社區意識薄弱化等問題。本土課程的價值導向、內容要想符合鄉村幼兒園的實際,須轉變鄉村幼兒園教職工的價值觀增強課程意識、創設鄉村幼兒園課程開發研究共同體以形成本土課程體系及建立鄉村本土課程資源共享庫以強化本土資源的效益。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39

1?問題提出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確立了未來鄉村發展的走向;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出臺,描繪鄉村發展的總體藍圖,其中“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部分明確提出:“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凸顯本土文化的價值;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再次強調“繁榮發展鄉村文化”的意義和發展方向,旨在打造一幅特色版的“富春山居圖”。鄉村文化是實現鄉村振興重要的一環,其發展必須著眼于鄉村教育;教育在促進幼兒的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園居于教育體系的基層,其鄉村振興應從鄉村幼兒園開始。目前,鄉村幼兒園的教育價值導向、教育內容和形式受城市化教育背景的影響,本土課程的建設表現出課程內容城市化及本土文化消逝的征候。與此同時,鄉村本土課程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和地域性,選用什么樣的資源才是科學的?如何將鄉村豐富的資源與幼兒園課程結合?振興本土課程的主體如何選擇、參與?將作為本研究的重點考察內容。

2?鄉村幼兒園建設本土課程的意義

本土課程是建立在文化自覺之上的課程,它是課程主體基于理性思維對課程的價值導向、內容等進行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建構而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指鄉村幼兒園有效整合、運用各種鄉村資源,結合家庭、村落的實際情況,滿足鄉村幼兒生活的需要并促進幼兒認知發展的一套課程體系。建設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一方面能傳承鄉村文化,同時鎖住幼兒的文化之根。對于幼兒來說,直接經驗是幼兒最能接受知識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獲取和內化知識的根本之路,幼兒能在這種經驗中潛移默化地受影響,延伸他們的經驗。因此,重新反思和建設與鄉村幼兒的生長與生活環境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有利于鄉村文化的自我演進,更利于鄉村振興新圖景的實現,以下從幼兒、傳承文化、鄉村振興角度細說本土課程建設的意義。

2.1?建設本土課程有利于夯實幼兒生命文化之根

鄉村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或者一種符號,還是一種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對于鄉村兒童來說,他們生于鄉村,根于鄉村,其所知所獲源于鄉村,如果幼兒教育脫離鄉村和幼兒的經驗,幼兒將失去本土生長的機會。鄉村為幼兒提供寬闊的空間,田間地頭、曠地、街道都是幼兒的游樂園,使幼兒的身體得到成長和心理得到滿足。濃厚的鄉村情懷讓幼兒從小受家庭、鄰里之間、村落和諧友愛的氛圍熏陶,幼兒的人文情懷得以培養;鄉村的歷史資源為幼兒展現鄉村的發展脈絡,了解家鄉的變化和發展狀況,從而能以歷史性的思維看待所處環境的內在聯系。植根于鄉村,幼兒在鄉村文化的滋養中形成自身獨有的文化之根,不斷得到文化浸潤、積累向外拓展的經驗。此外,除了外部資源外,幼兒園還可以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價值與內涵,并將其運用于園本課程的建構之中,讓教師帶動幼兒一起,從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出發為幼兒營造熟悉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搭建起本土文化與課程內容的橋梁,使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外延延伸至家庭與社會,賦予本土各類資源更為深刻的文化意蘊??傊?,不管是顯性還是隱性的鄉村文化均能激起幼兒探究的熱情,為孩子體驗生活、學習、成長提供獨特而優質的課程資源,這為鄉村振興文化提供了有利的資源。

2.2?建設本土課程有利于傳承鄉村文化

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的建構有助于傳承和弘揚鄉村優秀本土文化,人類是一種文化性的存在,鄉村文化也具有獨立的意識形態,豐富的鄉村文化滋養著廣大的農村個體。每一個村落、部落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根系,這種文化基因從小在人們身上生根發芽,直至死亡化為這片土地的營養成分再生長,表現出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安全感。文化的傳承需要一定的載體展現魅力,流傳于鄉間,而本土課程充當著這一媒介。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體現出來,例如,位于充滿著民族氣息的貴州黔東南地區,幾乎每所學校都受民族氣息的彌漫著,但能真正把鄉村文化融入幼兒園本土課程的很少,許多幼兒園忽略了這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多年積累下來的民族、民風可以為當地的課程謀福利,打造當地不一樣的本土課程,致使當地的村落文化在教育這一重要媒介中逐漸消失。因此,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內容的選取以鄉村豐富的生態、文化和歷史資源為原材料,幼兒在接觸時能較好的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潛移默化地把鄉村內化于心,待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將外化于行,這一過程更能有效傳承鄉土文化。

2.3?建設本土課程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

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之一。要實現鄉村文化的振興,鄉村教育先行。建設本土課程在幼兒園實踐中舉足輕重,通過整合、創新鄉村資源構建本土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鄉土文化的再現,同時給予幼兒內化鄉村文化的時間和空間,使鄉村資源得以物盡其用并逐漸把觸角深入社會,構建資源共享的鄉村圖景,從而打造一幅鄉村振興圖景。鄉村擁有城市缺乏的教育特色資源,如,鄉村廣闊的土地、樸素的民風民情,能更好的借其打造符合鄉村文化和幼兒發展的本土課程,幼兒園課程內容賦予想吃你文化的意蘊,得以多樣化和傳播,教育振興鄉村新圖景得以實現。此外,幼兒園是教育體系的基層,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木桶效應”一般,解決好基層、短板問題,教育系統方能完善,教育行業方能居于高位,帶動鄉村文化的傳承。本土課程在為幼兒孕育文化根系和傳承鄉村文化同時也賦能了鄉村振興。

3?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近些年本土課程的重要性一直被強調,但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仍然治標不治本,在建設和實施過程中想法和實踐浮于表面,本土課程還尚未能構成鄉村幼兒園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在與三位鄉村幼兒園園長訪談中發現本土課程建設缺失原因不僅在幼兒園缺乏鄉村本土課程融合意識,還由于家長參與程度低和村落沒有意識利用教育發揚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3.1?教職工缺乏鄉村本土課程融合意識

教師是發展鄉村幼兒園教育的關鍵主體,是課程實施的推動者,他們的專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鄉村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發展高度。但目前受城市化教育價值和先進理念導向的影響,使得鄉村幼兒園拋棄原有的本土資源,接受不合時宜的課程,猶如“穿上不合腳的鞋子”到處亂跑的小孩,無方向、無目標,造成課程無特色。園長作為幼兒園的領導者,在課程建設中起著領導作用,但由于近年來,“自主游戲”引入幼兒園,導致普遍幼兒園課程內容趨向為“自主游戲”,僅為幼兒園課程提供借鑒方向。但從鄉村幼兒園園長的話語中自主游戲成為了幼兒園的主戰場?!拔覀冇變簣@沒有想著走特色,從現在的教育方向來說,我們幼兒園走的就是自主游戲,都是以自主游戲為主了(A鄉鎮園長)?!庇纱丝梢?,鄉村幼兒園園長受幼兒園的自己專業意識的影響,再加上地理位置、幼兒園性質影響,沒有看到鄉村資源實際情況優勢給幼兒園課程所帶來的機遇,完全拋棄以往沉淀下來的課程文化,完全沒有融合自主游戲為本園特色課程服務的意識。此外,由于鄉村幼兒園地理位置較偏僻,教師流動性較大,課程的實施者不足等原因,導致幼兒園課程無法實施,正如C園長所言,“我們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還是讓很多老師望而卻步吧,準備的一些課程想法無法實現?!鼻医處熂词箯慕逃终衅?、派遣至幼兒園上崗,也表現出“得過且過”的現狀,對于周邊環境的認識片面化,導致課程意識薄弱,致使幼兒遠離本土文化的熏陶,鄉村文化默默遠離人們視野。此外,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很多教師為轉崗教師,由于專業水平不高,對本土課程認識不夠,停留在小學的課程方法上,缺乏幼兒園課程是由自發形成的意識。且園所對這些轉崗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培訓內容較為簡單,教師在原有單位的經驗方法固化,導致鄉村幼兒園課程無起色,園長涉及利用本土文化融入課程的想法無法實施。

3.2?家長參與邊緣化

鄉村文化的傳承需要祖祖輩輩的奉獻,需要有意識地融合教育當中,其中課程是最好的形式。然而,在與三位鄉村園長深度訪談時發現,家長工作是目前面臨較大的挑戰,也是幼兒園工作重點之一(A、B、C)。對于土生土長的農民家長來說,課程究竟是什么沒有概念,他們每天與田間地頭打交道,對鄉村的自然資源見其不怪,沒能挖掘其中的價值,當教師帶著孩子去往田間地頭時,僅僅是駐足觀望。很多家長認為課程就是“讓孩子學到相應的知識,比如1+1等于幾,能背多少首古詩,是多少字,這就是我們上面家長最需要的?!盋園長臉上流露出無奈表情。還有B園長談到,“盡管給家長們分享課程的好處,但這是在農村,家長們還是有(傳統觀念)?!笨梢?,家長對本土課程價值的態度是消極和忽視的,家長的意識僅停留在最初的“識字”階段,導致家長參與邊緣化,沒有家長的參與,幼兒園似乎就沒有了課程的方向,因為本地人才能懂得本土文化的園幼,才能更好的結合文化歷史融入課程當中。因此,如果鄉村幼兒園想要體現自身獨有的課程體系,家長工作是必須突破的一環。

3.3?幼兒園尋求社區協助片面化,社區意識薄弱化

建設幼兒園本土課程離不開鄉村各方力量的支持。對于鄉村幼兒園來說,村委會是經常聯系的社會群體。在訪談中,園長們也談到與村委會相互幫助,“有時會搞一些活動,會尋求到村委會一些幫助,如疏散一下車道(C)?!碑攩柕狡渌虒W上的幫助時,園長們紛紛搖頭。這種社區支持僅停留在人文情懷層面,并沒有意識社會能提供的更加豐富的鄉土資源。社區沒有意識的情況導致對幼兒教育的支持力度下降,導致村落教育質量下滑,經濟受到影響。此外,村委會大多數人員由村民選舉出來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對鄉村的情況了解較多,但從與園長的訪談中得出,村委會處于被動狀態,幼兒園需要協助才會給予配合,沒有把鄉村文化傳承、發揚光大的意識,這不利于鄉村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傊?,在幼兒園、村委會雙向促進中雙方并未找到彼此真正有益的價值,造成鄉村振興步伐停滯不前。

4?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的建設路徑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具有經驗性和生活性,只有那些處于幼兒經驗范疇之內的事物才能被他們吸收和內化成為自身經驗與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幼兒也只有與其生存的環境進行充分且良好的互動才能充盈自身的認知,讓幼兒認知得到多樣發展。拋開城市突顯出來的強勢課程,重新投入鄉村課程帶來的價值當中,反思和建設與鄉村幼兒的生長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破除“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尷尬。

4.1?轉變鄉村幼兒園教職工的價值觀增強課程意識

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要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其實現路徑重在教育。針對鄉村課程存在教職工缺乏鄉村本土課程融合問題,首先增強教職工對鄉村本土文化的觀念認識和實踐能力。麥克尼爾將課程變革分為五種類型——替代、交替、紊亂、重建、價值變革。目前大多數幼兒園課程屬于重建類型,研究者認為在鄉村幼兒園,課程要回歸本土化,最重要的是變革幼兒園所有的教職工基本價值觀,這是本土課程追求的高層次發展的目標。幼兒園組織全體員工下鄉了解鄉村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并組織討論資源的可行性,最后在充分考察后結合教育大方向和農村幼兒園實際,借本土資源自然文化資源整合加工成課程。緊接著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設置課程內容。幼兒園經過前兩個步驟的準備后可以考慮大中小班課程的建設內容,如小班階段知道自己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能說出家所在村落的名稱,對大自然感興趣;中班階段喜歡自己所在的班級,帶幼兒到大自然中感受、探究事物奧秘;大班階段能感受鄉村的發展變化,了解鄉村的本土文化,激發為鄉村服務的情懷。

4.2?創設鄉村幼兒園課程開發研究共同體以形成本土課程體系

建設本土課程需要多元主體參與,吸納百家思想。鄉村幼兒園是課程建設的規劃者,家庭、社區也是不可忽視的成員。家庭是幼兒接觸最多的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教育價值導向影響幼兒未來的發展方向。由于家長參與課程邊緣化,可以讓家長意識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可以到班上擔任助教,親身體驗課程對幼兒成長的作用;家長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當水果成熟時給幼兒園送來“分享課程”,插秧時節可以送給幼兒園“體驗課程”??傊?,建設本土課程需得到家長的認可和參與,家長是鄉村土生土長的人,身上流著鄉村人的血,行動上傳遞著鄉村人的氣息,幼兒園與家長加強聯系不僅讓幼兒獲得認知,還能讓鄉村的文化得以傳承。其次,每一個村落的本土文化歷史悠久,顯現不同的文化靈魂,養育著一代又一代不同特質的華夏兒女,但如今由于人們傳承文化意識觀念薄弱,鄉土文化正在消失。如今,鄉村振興戰略正在進行,鄉村有義務把傳承本土文化作為當下的發展重心。加強服務鄉村意識,鄉村帶頭人應重新審視鄉村文化的可取之處,把文化資源梳理入庫,定期舉行相關活動,讓文化觀念入戶每一家,增強我為家鄉謀發展觀念。傳承文化需借助教育這一載體繁榮,鄉村主動與當地教育局提供本土資源,學校轉變鄉村單一協助觀念,相互為傳承傳統文化出力,一方面為鄉村打響品牌,同時為子女孕育文化之根。

4.3?建立鄉村本土課程資源共享庫以強化本土資源的效益

課程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與時俱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并結合鄉村文化的特點找出突破口。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共享庫的建立首先要按照一定的規定對鄉村的本土資源進行梳理、歸類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初步的課程規劃,將生態、文化和歷史資源與幼兒園課程相融合并歸入相應的課程范圍;其次,各鄉村幼兒園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制定特色課程,并把整一套課程規劃納入本土資源庫;最后,整理庫中的資源,分門別類把各個幼兒園的課程規劃整合在一起,公開上傳于教育部網站。此外,庫中包括各個鄉村幼兒園課程的模本及鄉村資源的共享,但其中的內容可隨時根據具體需要進行商討、調整和完善,讓鄉村幼兒園優質發展。

5?結語

教育是鄉村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而鄉村本土課程的建構位于教育重要的位置。由于現實中也仍然存在教職工缺乏開發鄉村本土課程意識薄弱、家長不重視本土課程家長、幼兒園尋求社區協助片面化和社區意識薄弱化等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教育的均衡發展,學界一直給予關注。不僅是教育界,還有社會均需要關注此類問題,這嚴重阻礙了鄉村振興。因此,要轉變鄉村幼兒園教職工的價值觀增強課程意識、創設鄉村幼兒園課程開發研究共同體以形成本土課程體系及建立鄉村本土課程資源共享庫以強化本土資源的效益??傊?,本土課程繁榮,以上措施須同時發力,從而鄉村、教育雙促進,只有教育振興,文化才能傳承,鄉村才能振興。

參考文獻

[1]李旭,段麗紅.“位育”視角下鄉村幼兒園本土課程的內涵詮釋、價值訴求及內容構建[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5):106112.

[2]王德如.論課程文化自覺[D].西南大學,2007.

[3]黎金鳳.重慶市農村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開發現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4]耿書霞.以優秀傳統文化為課程資源的幼兒園感恩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9(05):8588.

[5]黃玉嬌.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困境與出路[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4):4648.

[6]許麗英,袁桂林.農村教育資源配置現狀調查與優化對策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6(11):5762.

[7]郝江玉.本土資源的開發與園本課程建設[J].學前教育研究,2014(05):6163.

[8]劉志清.本土資源運用于幼兒園課程研發中的策略[J].幼兒教育研究,2017(04):1416.

[9]龔育紅.“1+N聯合教研”助推薄弱幼兒園課改的策略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22(03):108110.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