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課程思政教改研究

2024-01-27 00:25國娜灑瀟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文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

國娜 灑瀟

摘?要:2020年,新文科會議在山東大學召開,拉開了我國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設的序幕,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與此同時,課程思政引領高校教學改革新模式,要求將職業道德教育、價值觀的培養及家國情懷植入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本文以會計學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對象,指出在新文科背景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評價體系等措施,促進會計學思政建設體系的創新,增強新時代高校畢業生的民族自尊心,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課程思政;新文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83

0?引言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事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后盾。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理論課堂中,實現理論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發展,構建全方位立德育人的教育體系。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課程思政為理論思政的延伸,高校不應僅以理論思政為主,課程思政就是將理論教學、課外活動、實習實踐中融入思政課的內容。近些年來,財務造假事件屢禁不止,說明財務人員除了要具備豐富的財務知識外,還應樹立基本的職業道德。因此,在會計人才培養中,將思政元素引入專業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中,“潤物細無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思政教學不僅僅是理論思政,更是專業素養與思政素養的結合。

1?新文科背景下會計學課程思政現狀

在新文科和“大思政”的背景下,會計學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重要路徑。但在具體實踐中,面臨以下問題:

1.1?人才培養體系未體現思政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高速發展,會計信息泄露、財務造假等案例層出不窮,會計行業面臨誠信危機。比如“2017年獐子島公司虛增營業外收入”“2016年龍利生物偽造會計憑證”“2020年廣州浪奇虛增存貨”等,究其原因,除了企業內外監督機制不完備、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財務人員缺乏的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追本溯源,在高校教學實踐中,人才培養方案較多地側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忽視價值觀與素養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重“教學”輕“思政”,重“教書”輕“育人”,僅“授業”而不“授道”的現象一直存在。同時,部分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存在“課程+思政”兩張皮現象。在新文科背景下,根據“大思政”的方針,要求教師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其有效的融入專業課程中,但是在具體實施中,由于部分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僅僅將思政只是硬性融入專業,造成“課程”與“思政”的分離,使學生理解出現偏差,育人效果差強人意。

1.2?教師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的能力有待提高

會計專業教師團隊龐大,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往往忽視思政內容的融入。目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存在異向而行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第一,專業知識融入思政形式單調,難以達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雖然設計了思政元素,但融入生硬,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思政教師授課中則注重政治元素的講解,思政教育形式單一。第二,部分專業課教師思政意識淡薄,對思政的講解不夠深刻。專業課教師對會計知識掌握十分全面,但缺乏對思政知識的深入,由于專業限制的原因,對部分政治觀念理解淺顯,導致課程內容生搬硬套,缺乏生動性和靈活性。

1.3?考核評級體系保守,未融入思政指標

現階段的教學評價和考核環節,仍然沿用原有的評價標準,缺乏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在評價體系中,未加入對職業道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評價,忽視了學生價值判斷和素養的提升,僅僅注重專業知識的考核。同時,“思政教學”成果未納入教師師德師風考核體系。目前高校對教師的考核仍然存在重科研而輕教學的情況,對教師價值觀的考核缺乏實質性評價指標,未能真正理解落實思政教學的精神,沒有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實踐,導致教師在思政教學中走過場。

2?新文科背景下會計學課程思政改革路徑

2.1?將人才培養體系中融入思政育人功能

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新文科戰略實施的關鍵,是新文科建設的重點。文科教育是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高校在教學實踐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要向學生輸入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改變專業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兩張皮的現象。學科帶頭人要站在專業的角度,采取教研活動、思政教學設計等形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深入挖掘專業知識中蘊藏的思政內容,探究不同思政元素融入機制,統籌協調“專業—素養—思政”的課程建設,同時要做好專業課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作為高校教師,既要有“術”的儲備,又要有“學”的支撐,更要有“道”的深入。把培養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放在課程的頭等位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正、法治、誠信、敬業列入課程的培養目標。

2.2?提升教師在專業、技能及師德師風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在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方面,定期組織思政教師與專業教師研討會,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而行,相互補充與協調,共同發揮立德樹人的作用。同時,學校應定時舉行思政教學公開賽,督促教師提升教學水平,每年選取骨干教師外出參加培訓或講座,回校后分享心得,全方位提升教師思政教學質量。

教育家陶行知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教師不僅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同時還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重新定位,確保突破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形成新的教學模式架構,最終做好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體系的重新構建。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分組教學,采用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對某一案例從專業知識和思政角度發表看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另一方面,優化教學手段,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的形式,豐富教學資源。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入線上資源,在上課前推送案例短視頻、思政電影等形式,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作為一名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樹立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激發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自豪感。

2.3?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的各個環節

思政課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是大勢所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各高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展開各項工作,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建立“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首先各教學單位要改革評價和考核環節,豐富教學手段,將思想政治內容融入教學大綱。其次各教研室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對課程內容、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實現統一規劃和安排,真正落實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最后加強師風師德評價體系建設,如教師參加思政講課比賽、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等,將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推動自然科學評價標準與社會科學評價標準結合。

3?結語

在新文科背景下,財務人員的培養必須堅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情懷融入專業學習中。當前國際政治環境變幻莫測,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人才培養搖籃的高校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學科的發展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探究,更要挖掘思政元素。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樹立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增強民族自信,培養家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20210307.

[2]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67.

[3]孫靜,李秀麗.新文科背景下會計專業誠信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以《管理會計工具與應用》課程為例[J],財會通訊,2023(23):1113.

[4]鄭海燕.誠信教育視角下的財務腐敗制約機制及路徑優化[J].財會月刊,2016(2):1619.

[5]萬林艷,姚音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255.

[6]袁曉華,張淼.產教融合視域下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2,35(10):1921.

猜你喜歡
新文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