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科技創新實踐與經驗啟示

2024-01-29 03:33王健美張洪源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2023年10期
關鍵詞:新加坡科技人才

王健美,張洪源,李 榮,魯 嘯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北京 100044)

新加坡國土面積僅約720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市式國家”,卻被譽為“科技天堂”,是全球最具科技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盡管與新加坡所處的地理環境、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同處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同屬于城市型地理單元,在科技創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鑒性。在經濟規模方面,綜合新加坡統計局和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新加坡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 668 億美元,相當于北京市GDP 的82%,其人均GDP 是北京市的2.93 倍,而其面積僅為北京市的1/23;在發展階段和發展模式方面,新加坡經歷了勞動密集階段、資本密集階段、技術密集階段和知識密集階段,尤其是從20 世紀末開始,新加坡經濟發展模式向創新經濟、知識經濟和創新驅動轉型的成功經驗,對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1 新加坡科技創新投入與發展成效

在創新驅動經濟模式下,新加坡科技創新對其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和國際競爭力提升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1 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加大,經濟總量逐步提升

新加坡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加大科研、創新創業領域的投入。2010—2022 年新加坡GDP 增速和研發(R&D)經費支出增速比較如圖1 所示(2021 年和2022 年R&D 經費支出數據暫未更新)。2010—2022 年新加坡GDP 平均增速達4.51%,遠高于全球GDP 平均增速(2.89%)。2020 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的GDP 為4 625.8 億新加坡元(以下簡稱“新元”),GDP增速為-3.90%,略低于全球GDP 增速(-3.60%),下降幅度較大。2021年新加坡GDP增速達到8.88%,GDP 超過5 036 億新元,人均GDP 達10 萬新元,在世界排名第5 位、亞洲排名第1 位。2022 年雖然受新冠疫情和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影響,但是新加坡GDP 仍增長了3.65%,增長勢頭較好。

2010 年以來,新加坡R&D 經費支出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在5%以上。盡管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GDP 增速大幅下降,但其該年度R&D 經費支出創新高,約為103.9億新元,占GDP的2.25%。2020 年12 月,新加坡政府發布新一輪“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 計劃”(RIE2025),預算高達249.5 億新元[1]。主要投入在科研、創新與創業領域,以期創造新加坡新的增長路徑并提高科技競爭力,實現新加坡成為國際創新中心的目標。

1.2 科技人員規模逐漸擴大,高水平研發人員增速加快

雄厚的專業技術人才儲備是新加坡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美國波圖蘭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資本領導力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22 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顯示,新加坡的人才競爭力在全球133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 位。瑞士以78.20 分位居榜首,中國排名第36 位,連續4 年上升[2]。2019 年,新加坡研發人員(包括研究人員、研究生、技術人員及輔助人員等)共53 210 人,其中,本科學歷以上的科研人員及工程師(RSEs)為39 082 人,占比為73.5%,增長率持續多年高于研發人員,說明新加坡更加注重集聚高素質、高水平的科研人員及工程師。2020 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研發人員增速有所減緩(見表1)。

表1 2010—2019 年新加坡R&D 人員及高學歷R&D 人員增長情況

1.3 科技成果產出穩步增加,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居全球前列

科技論文和專利分別是反映基礎研究產出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標。在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模式下,新加坡的科技論文和專利產出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見圖2、圖3)。

圖2 2011—2022 年新加坡論文產出及論文學科規范化引文影響力

圖3 2011—2020 年新加坡專利產出情況

從科研論文產出情況來看,2011—2022 年,新加坡Web of Science②Web of Science(WoS)是科睿唯安開發的信息服務平臺,數據來源于學術期刊、會議論文、專利等文獻資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3 個學術期刊論文引文索引數據庫,收錄13 000 余種世界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是全球科學共同體普遍認可的學術論文數據庫。論文數量從2011 年的15 010 篇增長到2021 年的26 946 篇,年均增長率達6.03%,2022 年論文產出數量略有下降。學科規范化引文影響力(CNCI)是排除學科領域、文獻類型和出版年等作用無偏影響力的指標,CNCI 值大于1.0 的論文,其影響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從2011—2022 年學科規范化引文影響力來看,其數值均在1.4 以上,說明其引文影響力普遍較高且不斷上升。

從專利產出數據統計來看,2020 年新加坡專利擁有量、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分別是2011 年的2.73 倍、1.55 倍和1.77 倍。此外,新加坡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在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新加坡與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保持良好的互動與合作。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發布的《2022 年全球創新指數(GII)》,新加坡國家創新能力年度排名第7 位,其中制度、商業成熟度、市場成熟度、人力資本和研究等多項創新指標居世界前列[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公布的《2022 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新加坡國家綜合競爭力排名第3 位[4],較2021 年上升2 位。澳大利亞商業數據公司2ThinkNow 發布的《2021 年全球創新城市指數(GICI)》中,新加坡城市創新能力排名第5 位[5]。美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發布的《2022 年全球城市指數(GCI)》中,新加坡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第9 位[6]。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波圖蘭研究所等聯合發布的《2022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顯示,新加坡國家人才競爭力排名全球第2 位,僅次于瑞士[2]。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機構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顯示,新加坡城市綜合評級為Alpha+①根據《世界城市名冊》榜單,城市被劃分為Alpha,Beta,Gamma,Sufficiency(+/-)4 個等級,即全球一二三四線城市,以表明不同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位列Alpha++的僅為倫敦和紐約兩座城市[7]。世界經濟論壇《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國家綜合競爭力排名躍居首位,其中基礎設施、衛生健康、勞動力市場、金融體系、宏觀經濟穩定等指標得分居全球之首,市場效率、公共機構質量等指標得分居全球第2 位[8]。從上述權威指數排名來看,在創新能力與綜合競爭力方面新加坡都位居世界前列。

2 新加坡促進科技創新的舉措

新加坡科技創新實踐主要圍繞多元文化人才、創新設施及平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以及創新發展環境等方面,推行一系列與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創新舉措。

2.1 重視多元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非居民人口較2020 年同比下降12.5%,其公民和居民人口也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截至2022 年6 月,新加坡總人口達564 萬人,與上年同期(545 萬人)相比增長了3.4%[9]。新加坡超過50%的員工為高技術人才,員工英文流利且至少還會一門其他語言[10]。根據《2022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新加坡吸引和賦能人才的能力排名亞洲第一位、全球第二位。此外,新加坡400 余家跨國公司擁有10 萬余名外籍高端人才,3 萬余名信息與通信專業技術人才中約有30%來自國外,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師為外國人[11]?!堆芯?、創新與企業計劃2025》提出,投入22 億新元支持培養和引進一流科研人才,占規劃總撥款的9%,投入持續增長[1]。

2.1.1 重視本國人才培養

新加坡政府實行多種舉措,注重本國人才培養。第一,政府設置豐厚的獎學金和研究訓練獎,培養本國創新創業人才,資助優秀學子出國留學,為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發展儲備人才。政府每年撥款5 億新元,選拔優秀高中畢業生及大學生赴海外留學,2000—2010 年共培養了約1 000 名生命科學博士,為新興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12]。第二,政府設立“國際研究生獎”“產業研究生計劃”等項目,資助海內外研究生到新加坡攻讀學位,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如國際研究生獎入選候選人能夠在新加坡頂尖的4 所大學學習,政府承擔學費、生活津貼和一次性機票補助等費用。第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于2011 年設立“新加坡青少年科學家與工程師學院(SAYES)”,為青少年提供科研平臺和資源,鼓勵青少年主導科研活動,激發其科研興趣。加入SAYES 的人員須滿足年齡15 ~30 歲,且參與過新加坡科學中心舉辦的青少年科學家徽章項目、Questa 俱樂部項目、青少年科學大使項目以及相關科學比賽等活動之一[13]。第四,實施“環球校園計劃”,積極引進國際一流高校院所,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賓州大學等都在新加坡設立了人才培育中心[14],集聚學術資源,加快本國高端人才培養;同時,吸引海外優秀教育機構來新加坡合作辦學,提升本國勞動力就業技能[15]。第五,2022 年4 月,新加坡教育部推出“技能創前程”職業轉換計劃[16],為中途轉業人員提供3 ~12 個月短期培訓或實習機會,幫助其加深對行業的了解,以培育產業技能人才。

2.1.2 加強國外人才引進

新加坡政府亦出臺多項政策,積極吸引國外人才。第一,經濟發展局與人力資源部共同成立“聯系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網絡,旨在吸引國際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投資和生活?!奥撓敌录悠隆本W絡在歐洲、亞洲、澳洲和北美洲等地區大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進行海外招聘宣傳和聯絡工作,并建立全球潛在人才庫,且持續跟蹤[14]。第二,定期召開由經濟發展局、人力資源部、教育部和貿易與工業部等多部門組成的人力咨詢會,共同商定科技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另外,政府部門定期與產業界協商,根據業內對人才技能的需求,發布關鍵技能列表。人才需求列表和關鍵技能列表為新加坡的攬才工作指明方向。第三,政府將外來人員嚴格按文化程度及工作經驗進行分類,政策向高層次人才傾斜。第四,通過學業資助和提供實習等方式提前與未畢業的人才建立契約聯系。第五,設立研究計劃,如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基金項目,吸引全球大批青年科研人才到新加坡開展自由探索[12]。第六,積極吸引國際知名高校院所和跨國企業來新加坡設立分校和投資興業,既集聚高端人才又培養大量本地人才。第七,利用高薪和稅收優惠吸引人才,引進的優秀人才,除工資較之前崗位高20%~50%外,還享受科研經費、住房補貼、生活津貼和5 年稅收優惠期[17]。

2.2 建設重大科研創新載體平臺

新加坡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一環是政府搭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聚合創新要素,形成創新合力。同時大力引進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以促進跨學科研究與合作。

2.2.1 打造世界級科技商務研發中心

為推動新加坡向知識社會轉型,2001 年新加坡政府投資85 億美元,打造世界級科技商務研發中心——“緯壹科技城”(One North)項目,旨在打造新加坡“硅谷”,重點研究領域是生物醫療、資訊傳媒和信息通信?!癘ne North”的規劃強調園區開放、資源共享,集工作、學習、生活和休閑于一體,既是研發中心,又是宜居的科技商業園區[18]。經過多年發展,“One North”已發展成為一個匯聚科研精英和創新創業人才的科技平臺。目前,“One North”有近5 萬名員工,400 余家領先企業和環球機構、超過700 家起步公司、16 個公共研究機構,以及5 所企業大學或學院;其中包括葛蘭素史克亞洲新總部和首個全球學習中心、寶潔公司創新中心、美國希捷新設計中心,以及盧卡斯電影公司等[19]?!癘ne North”的建設運營推動了新加坡科技管理體系的完善和集中,促進了科研設備更新換代、科學管理和共享服務現代化。

2.2.2 建設國家實驗室和研發中心

新加坡建立了地球觀測研究所、量子科技中心、癌癥研究所、力學生物學研究所、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和國家海洋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平臺[20]。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為促進國內外企業與本地大學合作,推出“大學-企業研究室”計劃。新加坡電信、勞斯萊斯、吉寶企業、富士通、惠普、應用材料、勝科工業和豐益國際等10 余家企業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及新加坡管理大學合作開設了“大學-企業研究室”,以促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21]。

2.2.3 搭建系列創新合作平臺

新加坡政府打造一系列創新合作平臺,助力本國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合作形式有聯盟型平臺、創新中心和拓展型平臺。聯盟型平臺為促進本國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各自以聯盟的形式加入平臺,本國企業在合作中獲取知識溢出,提升創新能力。創新中心和拓展型平臺面向本國企業與高校院所,通過與創新中心的合作,本國企業獲取先進的技術支持和人力培訓機會,以提升技術優勢。拓展型平臺為本國企業利用公立科研機構的先進設施提供了便利,增強了企業技術研發實力[15]。

2.3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在工業4.0 時代背景下,新加坡積極實施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奮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2.3.1 制訂宏觀戰略計劃和創新創業政策措施

新加坡于1991 年開始連續出臺實施了國家科技發展5 年規劃,目前已進入第7 輪,是新加坡科技創新的戰略基石和頂層設計。2020 年12 月其發布第7 輪《研究、創新與企業計劃2025》,政府計劃在未來5 年內對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投入249.5 億新元,其中將在制造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數字經濟4 個重點領域投入65.0 億新元,學術研究領域投入73.0 億新元,創新與企業化領域投入52.0 億新元,科研人才培養領域投入22.0 億新元,其余37.5 億新元暫時“留白”,政府將按科技發展需要適時進行投資[1]。此外,政府還出臺一系列科技計劃,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不僅減免稅收,甚至還參與投資,為企業補充研發經費。為鼓勵產研深度融合,新加坡科技局一般只撥給公立科研機構70%的項目經費,剩余部分按產業界提供的資金等量撥付[22]。

2.3.2 激勵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新加坡研發稅收制度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法》中的一些基本優惠,如公司所得稅為17%,資本收益不征稅,公司稅率優勢明顯。公司還享受多方面稅收優惠,如對于第一個30 萬新元研發支出在應稅所得額中給予部分扣除,除此之外還提供基本扣除、額外扣除、加計扣除和研發稅收補貼等多種形式的激勵。同時,在“生產力和創新優惠計劃”“公司創新激勵計劃”“創新發展計劃”等創新研發津貼計劃中均設有特殊稅收優惠規定。對從事戰略科技或關鍵技術攻關的企業,政府每年還提供高達1 000 萬新元的項目補助金[23]。

2.3.3 借助跨國公司壯大科技研發實力

借助跨國公司提升本國科技實力是新加坡科技創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制訂公司研究鼓勵計劃、R&D 輔助計劃等,為跨國企業在新加坡的技術研發提供資金支持。據統計,跨國公司研發每投入1美元,新加坡政府約投入30 美分,充分激發了跨國公司的研發熱情。二是借助跨國公司擁有的核心或關鍵技術,在經過消化吸收后,提供給本國企業,實現了創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在設備零部件制造、原材料采購、生產計劃和技術革新等方面,鼓勵本國企業融入跨國公司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實現自身技術和服務能力提升。四是政府主導搭建信息平臺發布各類科技創新信息,以加強與跨國公司信息交流。五是經濟發展局從本國企業挑選技術和管理骨干到跨國公司工作,并支付其薪資。派駐人員須找出本國企業與跨國公司在技術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進方案[24]。

2.3.4 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新加坡標準、生產力與創新局(SPRING)從政策、資金、招聘、薪酬和企業咨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務。(1)實施企業發展計劃,SPRING 與其他投資者合作提供種子基金和商業天使基金,為有發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支持。(2)設立技術創新項目,受資助的中小企業既可獲取經費聘請國內外技術專家及支付創新項目的合理支出,還可從SPRING 與研發機構合作成立的創新中心獲取技術支持。(3)設立創新券,為中小微企業在創新能力、生產力、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等領域獲取創新服務提供支持。(4)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SPRING、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和網絡安全局等聯合推出中小企業數字化計劃。政府還促進貿易程序數字化和優化的“貿易互信”,采用分散式賬本技術,減少成本,降低風險[25]。(5)支持中小微企業“走出去”,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咨詢和資金支持,如從2010 年起,企業發展局每年資助1 000 萬新元為100 家中小微企業“出?!碧峁┲С諿12]。

2.3.5 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為鼓勵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于2008 年啟動“概念驗證資助計劃”,為大學特別是理工科學院和公立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提供資助,最高達25 萬新元,鼓勵其將現有科研成果在一年內進行研究測試,轉化為能夠市場化的產品。在該計劃支持下,涌現出內窺鏡機器人、納米顆粒的疾病診斷技術等眾多突破性成果[15]。成功的概念驗證,需要對成果的技術可行性、商業價值和商業化程度進行驗證。項目評估標準包括項目范圍、創新性、技術穩定性、市場潛力、可制造性和可擴展性等[26]。新加坡政府還建立“技術大使”派遣制度,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從公立研究所選派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到本國企業工作1 ~2 年,企業僅支付科技大使薪水的30%,其余由新加坡科技局支付。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監管沙盒”金融管理工具,為金融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智能化創設環境。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在“沙盒”空間內試點其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而無須受監管規則的約束[12]。這些政策和工具,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創新潛力,實現經濟轉型。

2.4 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

2016 年1 月,新加坡政府發布的“研究、創新與創業計劃2020”(RIE2020),就強調打造開放融合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任務。新加坡依托產業持續創新能力,已形成成熟的產業創新生態。

2.4.1 構建統一協調的科技創新組織體系

新加坡為打造一流的產業創新生態,構建了一套統一協同、分工明確的科技創新組織體系,并注重頂層設計布局和政策協調性。一是直屬于新加坡內閣的理事會機構負責從宏觀上引導產業科技創新。如新加坡總理親自領導的研究、創新與企業理事會,宏觀制定產業科技創新領域發展方向。二是政府部門組成的科技創新管理機構(如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新加坡教育部等),從微觀上制定實施各類研發計劃與創新項目[27]。完備協調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為產業創新生態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2.4.2 培育國際化背景的創新生態群落

新加坡充分發揮國際化優勢,借助跨國企業和國際一流大學提升本國創新能力,并將其作為產業創新生態的核心主體力量。一方面,積極推動研發機構與跨國企業合作,為跨國公司的技術研發提供資助,推動其研發技術外溢。如2019 年7 月,澎思科技在新加坡成立技術委員會,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同澎思科技簽訂人工智能(AI)創新合作,共同落實新加坡AI 產業創新生態建設。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實行“環球校園”計劃,吸引國際知名大學,如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在本國設立分校及人才培養中心,集聚創新要素,培養本地人才[28]。同時,政府出臺“智慧國家”方針,激發本國科技創新要素高速流動,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優勢。

2.4.3 確保知識流傳導機制流暢明確

流暢明確的知識流傳導機制,在構建協同共生的產業創新生態體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作用。以新加坡-柔佛-廖內成長三角園區為例,新加坡作為中心城市架起了一條完整、暢通的知識流,即知識生產者(研究機構)、知識分解者(培訓機構)和知識消費者(企業)三類主體間形成雙向傳遞的知識流傳導機制。此外,新加坡區位優勢明顯,航運、金融和信息通信等產業發達,為知識流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27]。

2.4.4 打造商學相融相長的合作模式

新加坡榜鵝數碼園區由政府、企業和大學三方共同策劃,旨在創造協同效應,實現產學研的有效互動。新加坡理工大學新校區實驗室和教室可設在商業園區內,而商業園區的企業研發中心和初創企業也可入駐校園,實現空間“交換”。這種辦學模式,有助于學生與所選擇的職業實現無縫銜接,且大學研發的新技術與形成的新理念可在園區內企業進行測試驗證,提高了商業化的成功率;園區企業還可充分利用大學的研發能力和人才庫。此外,新加坡政府鼓勵金融機構設立創新中心,為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和高校院所的交流創造空間。

2.5 優化城市創新綜合發展環境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于2023 年4 月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公告顯示,在商業環境吸引力方面,新加坡仍然是未來5 年全球營商環境最佳的經濟體之一[29]。

2.5.1 多元文化環境為創新營造良好氛圍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融合的國家。根據新加坡《2022 年人口簡報》,截至2022 年6 月,新加坡總人口約為564 萬人,其中,公民人口355.4 萬人,永久居民52 萬人,非居民人口156.4 萬人。境內華人占常住人口的74.1%,其次是馬來人(13.6%)和印度人(9.0%)[30]。不同種族和文化在新加坡碰撞、交融和發展,使得新加坡對于各種新興事物和文化理念有較高的包容度,也為科技創新營造了寬松自由的環境。

2.5.2 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新加坡建立了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保護機制。在立法上,政府對知識產權代理人從業資格及從業行為等均做出規定。在執法上,政府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做出界定,并加大對盜版侵權打擊力度。在服務上,建設在線專利和商標注冊系統,提供“一站式”專利申請服務,以及跨庫專利檢索和其他商業服務。在教育上,不定期開展面向公眾、學術、商務及公共部門的教育活動,提高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31]。此外,政府還設立專利申請基金,對在新加坡進行的科研成果研發,其申請專利時可補貼50%的費用,激發了企業和個人申請專利的積極性。

2.5.3 培育企業家精神,激發科技創新積極性

新加坡政府從教育、制度及宣傳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創新創業,并重視企業家精神培育。在教育方面,政府鼓勵多樣化的教育及學習經歷,不僅激勵學生海外留學,還放寬對國外學生入境新加坡學習的管制。政府還推行創業教育,提供項目鼓勵創業。在制度方面,政府在特定領域放松管制以鼓勵初創企業的啟動及運營。在宣傳方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邀請知名企業家、投資人和研究人員做宣講,激發大眾創新創業熱情。政府還設立了1 億新元國家青年基金,以支持有創新精神的青年[15]。

2.5.4 營造完善的風險投資環境

新加坡通過發展風險投資,鼓勵企業和民間組織創新創業,有力支撐了創新型經濟轉型。政府組建經濟發展委員會投資公司,并設立政府投資基金和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為促進風險投資發展,政府不僅對風險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優惠,還采取對等投資吸引國際風險投資基金。如因風險投資等導致的損失,可抵扣免稅額;風險投資中引進先進技術,可免繳5 ~10 年所得稅等。天使投資減免稅計劃(AITD)規定對向初創企業投資至少10 萬新元的自然人,在其持資第二年年末,可按投資額的50%減免稅額[31]。

3 啟示

自提出打造創新型經濟發展戰略、確定知識經濟作為未來經濟發展方向以來,新加坡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區域創新中心。北京正處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新加坡的創新實踐經驗可為北京提供啟示與借鑒。

3.1 重視頂層設計,加強重點領域規劃和前瞻性技術布局

新加坡建立了統籌協調的科技創新組織體系,重視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作為戰略支柱產業,并支持顛覆性和前瞻性技術研發。為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16 年10 個國家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組建了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辦公室”),并設立“一處七辦”組織架構①“一處”是指北京辦公室秘書處,“七辦”是指七個專項辦,分別是重大科技計劃專項辦、全面創新改革與中關村先行先試專項辦、科技人才專項辦、中關村科學城專項辦、懷柔科學城專項辦、未來科學城專項辦、創新型產業集群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辦。,負責推進各項工作。此外,從國家到北京市各部門圍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也制定實施了多項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措施。但中央、地方政策統籌制度載體單一,機制合力尚未形成,政策的協調性有待提高。北京應重視和完善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研發布局,一是構建分工明確、統一協調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以北京辦公室及“一處七辦”組織體系為基礎,形成以基層創新組織政策需求為核心的中央、地方雙向交互式政策統籌機制,促進國家各部委和北京市各部門交流協作,促進政策更好地落實。二是健全政府科技創新決策咨詢體系,增強政府部門之間政策的互聯互通,完善決策咨詢專家庫,確保各部門政策制定的科學性與協調性。三是加強重點領域規劃和前瞻性技術研發布局,立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為實現“從0 到1”的突破及關鍵問題的解決提供可靠支撐。

3.2 提升國際人才聚合力,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北京在人才集聚與人才結構優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國際頂尖科學家不足、國際級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成果有限,打造多樣性城市文化、集聚多元化人才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待提升。北京作為國內科技創新指數排名首位的城市,應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加快形成國際一流人才高地。一是提升創新鏈、擴大產業鏈,促進人才聚合。以科技和人才為核心,依托產業鏈和創新鏈布局人才需求列表,引育高端人才;堅持人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人才提供交流平臺和發展空間;以產業助推經濟發展,發揮人才的產業支撐引領作用。二是“搭臺織網”,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發揮頭部企業和知名高校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領域的集聚優勢,形成自主、安全和有韌性的國際合作網絡。充分利用海外僑資資源,鼓勵百度、小米、美團、京東方等高強度研發投入企業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一帶一路”等沿線國家或城市進行產業布局,實現產業鏈安全協調發展。借鑒“聯系新加坡”人才網絡,充分發揮民間社團、協會等力量,構建覆蓋廣泛的海外人才網絡和人才數據庫,實現精準引才。三是創新人才引育機制,推進現有政策落實。探索人才引育內在機制與模式,發揮市場在人才發現、使用、激勵和評價中的作用。同時各相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并注重政策協同和實效。四是促進城市文化多樣性,引聚多元化人才。加強配套軟實力建設,營造自由創新的文化氛圍,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3.3 完善創新基礎設施,打造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十三五”時期,北京地區單位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立項數量、R&D 經費投入強度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均居中國首位,科學知識創造水平國際排名穩步提升。但大科學設施的國際開放與共享水平較低,重大成果產出與溢出效益不明顯,國際人才流動與研發合作的雙向渠道亟待打通。北京應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加速國家實驗室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加強大科學設施與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高科技企業及高校院所的對接服務,強化基礎性、戰略性高技術研發與應用。一是建立現代化實驗室運行管理模式。發揮國家實驗室的引領作用,探索新型舉國體制下的國家實驗室建設運行管理機制,以重大科研任務為牽引,推動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領軍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運營。實行“揭榜掛帥”等機制,努力探索國家實驗室建設的“北京經驗”。二是推動重大科學設施主動融入國際創新網絡。探索大科學設施開放運行機制,支持同全球頂級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就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合作研究,并取得實效。推動前瞻性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創成果的不斷突破,樹立科學影響力和領導力。三是打造科技創新載體平臺,支持教育科研發展。引導高校根據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需要進行學科布局,建設實驗基地和平臺。在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城一區”中植入相關科教資源,提升區域核心科技水平。利用科教資源優勢,吸引世界一流教育機構到北京合作辦學,提升北京教育科研水平,助力人才培育。

3.4 政府驅動加企業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北京著力打造產業創新集群,企業創新力量和創新能力加速提升,對中國的創新輻射能力穩步增強。但存在前沿科技領域高強度、可持續研發投入不足,企業研發投入的主體作用有待提升,基于區域強強合作的跨國企業引領能力不強等局限。

北京打造企業創新力量體系,塑造世界一流的產業創新集群,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科技創新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心節點的主要投射載體和創新主體,主要從以下4 個方面發力。(1)以全球視野推動高精尖產業集群發展,增強企業“硬科技”基因。一是梳理北京地區高精尖產業體系及產業鏈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培育引進一批重點企業項目,提升關鍵環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面向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制定產業鏈配套政策,支持核心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加快形成若干產業生態集群。三是圍繞重點產業鏈完善創新鏈,提高研發投入精準度。大力支持商業聯盟、技術聯盟等,有效銜接產業鏈與創新鏈,形成全產業鏈乃至全生命周期優勢。四是支持科技型企業“走出去”,主動嵌入國際研發網絡,并向“出?!逼髽I提供海外法規、知識產權和合規風險管控等建議與支持。五是強化北京科技型企業“硬科技”基因,支持平臺企業向“硬科技”轉型,實現健康持續發展。(2)完善全景式創新創業促進政策體系。一是以企業為中心,有效整合高校、研究機構和政府資源,在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等多方面給予企業支持。二是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設立“中小企業能力提升計劃”、搭建企業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等,幫助中小企業有效利用資源。三是完善概念驗證資助政策,引導概念驗證平臺提供種子資金、創業孵化、商業顧問等支持。(3)力促研企協同、校企融合。一是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協同推進研發與成果轉化。二是強化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與國內外科技型企業互動迭代,在增強企業創新力量的同時,形成新型研發機構自我創新能力。三是深化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體制機制建設,支持知名大學組建由校友會和風投公司投資開設的創業中心,為對創業感興趣的師生提供創業教育與實踐。四是鼓勵大學與企業長期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如大學與頭部企業設立創業研究中心,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4)打造國際研發創新聚集區。為跨國企業在北京研發提供支持,降低研發成本。在保障國家安全前提下,鼓勵創新資源開放協同。

3.5 力促創新要素融通,形成更具吸引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近年來,北京為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實施多項舉措,成效良好。其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不超過10 年,估值超過10 億美元的企業)數量居世界城市首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逐步提高,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推進,但與國際頂級創新創業生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創新生態理念可以更加豐富,創業融資網絡和標準有待完善,對負債及破產表現消極等。北京著力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融通,打造更具國際吸引力的開放創新生態。(1)深化創新生態理念,頂層謀劃創新生態發展新格局。一是深化跨組織、跨群落共生理念,將社會需求置于創新生態核心位置,避免科研與市場脫節。二是理順國家各部委與北京市各部門在創新生態治理結構中的關系,提升創新生態協同治理效率和水平。三是發揮北京數字技術優勢,以數字賦能創新要素融通,打造創新生態系統區域優勢。(2)瞄準世界一流創新生態,全方位提升創新國際化服務能力。發揮北京科技服務業區位優勢,借助科技服務業擴大開放,盡快縮小北京在創新資本融入、知識產權管理和企業創新孵化等方面與國際一流科技創新中心之間的差距。(3)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積極打造區域性創新合作網絡。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依托區域性戰略伙伴關系,以提升本國企業國際研發合作主導力及優化國際組織布局為著力點,逐步提升全球科技治理主導力與深度參與能力。(4)根植多元文化,營造更開放、更包容的創新生態環境。一是以企業家精神培育為主導,宣傳優秀企業家創新創業事跡,并引導優質創新企業服務于初創企業培育,營造更加活躍的城市創新氛圍。二是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城市創新文化,以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建設為核心,聚焦數字創意設計,進一步帶動多元文化融入。

3.6 蓄力可持續發展,塑造國際一流城市綜合發展環境

北京綜合發展環境提升方面,高精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綜合發展質效穩步增強,新發展理念得到有效貫徹。但城市綜合服務能力、文化多樣性和文化競爭力有待提升。北京通過經濟發展、文化與創新融合、城市數字化建設及營商環境整體優化,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打造世界一流和諧宜居之都。(1)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助推科技經濟融合互促。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加,轉換經濟發展動能是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未來,北京仍需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支撐科技創新,形成科技與經濟良性發展循環。(2)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激發城市創新活力。發揮北京在數字化應用與現代服務業方面的基礎優勢,促進科技與影視、出版、文旅等領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設計之都”“消費之都”建設。(3)加快釋放數字化新動能,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應與“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緊密聯動,以數字智能技術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圍繞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和智能管理等領域需求,加快構建智慧城市應用場景。(4)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耕創新主體成長“沃土”。開展國際高水平自貿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縱深推進“兩區”建設,優化公平競爭、規范法治的市場秩序,提升創新主體獲取服務便利度,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p>

猜你喜歡
新加坡科技人才
人才云
新加坡
五彩斑斕的新加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