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屈之氣節 清潔之精神

2024-02-06 18:30童縣城
學語文 2024年1期
關鍵詞:山濤嵇康教學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核心素養”這一重要概念,并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提出要“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體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1]語文教學應踐行新課標的“核心素養”理念,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積極落實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以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變為“學堂”;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探索發現、思考質疑、鞏固提高。

【教材與教法分析】

《與山巨源絕交書》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用書”《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第二單元“道法自然”中的一篇文章。本單元屬于“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學習任務群。本任務群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的基礎上,選擇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組成專題進行深入研討,旨在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責任感。

第二單元“道法自然”包括《〈老子〉十章》《〈莊子〉寓言三則》《〈淮南子〉二則》及《與山巨源絕交書》四篇課文,雖體裁不一,風格各異,卻都是情與理交融的佳作?!杜c山巨源絕交書》選自《嵇康集校注》,是魏晉時期文學家嵇康寫給朋友山濤(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傳千古的散文。信中嵇康拒絕了山濤的薦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不堪禮法約束,不可加以勉強。學習本課,既要注重“言”的一面,也要注重“文”的一面;在“言”“文”一致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嵇康“絕交”陳述中所蘊含的道家無為思想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典故與趣聞,進一步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教學上主要采取情境研討法,設置主情境,以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研討,教師提供相關文本、史料片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批文入情,輔以誦讀法、點撥法,在合作探究、討論展示中循序漸進,突破重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理清文本脈絡,把握書信內容,認識嵇康形象。

2.抓住重點語段,賞析文章語言的剛性美與柔性美,獲得審美體驗與情感浸潤。

3.涵泳品味,理解書信中“絕交”的內涵,體味道家思想,學會用道家文化觀照現實。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研讀文本與相關史料明確嵇康“絕交”的真正意旨,深入體會嵇康的政治傾向及其思想。

2.教學難點:把握文章承載的“道法自然”觀念,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展開的基礎:結合注解,早讀課引領學生認真梳理文言詞、句、段意,并熟練誦讀本文。

情境設計:安徽名人館開館在即,請結合《與山巨源絕交書》,為嵇康(譙郡,今安徽宿州人)設計展板,主要內容為:認識一位名士,體味一種思想,觀照一種人生。

研討任務一:認識一位名士——鳥瞰全文,梳理文脈

1.請通覽全文,提煉文中語詞,以“吾”為主語概括每段文意,初識嵇康形象。

答案預設:

(1)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

(2)吾窮則自得,志在山林。

(3)吾有“七不堪”“二不可”者,心樂游山觀魚。

(4)吾游心寂寞,無為為貴。

(5)吾愿守陋巷,離事自全。

(6)吾意如此,并以為別。

教師可以援引古詩詞,呼應學生的提煉,也為每段作一恰當的說明。如全文六段可分別引用:

(1)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

(2)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3)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杜甫《佳人》)

(4)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5)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答客誚》)

(6)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2.書信最能夠坦露心胸、襟抱與思想,嵇康的這份書信尤其如此。請自選文句,再識嵇康形象。

答案預設:

(1)第二自然段中“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愈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憋嫡f:這就好比被擒的野鹿,如果從小就被人馴養,就會服從管教約束;如果是長大以后才被抓住,那它肯定會瘋狂四顧,掙斷韁繩,哪怕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即使給它裝上黃金的籠頭,給它食用精美的佳肴,仍然無法阻止它對深林芳草的向往之情。這里以野鹿自況,從中可見嵇康的不屈個性。

(2)第四自然段中“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己嗜臭腐,養鴛雛以死鼠”,借《莊子·秋水》中的寓言故事,把高官厚祿比作腐鼠,鴟嗜腐鼠,正如山濤之類想要做官;而把自己則比作鴛雛,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不愿意像山濤那樣不擇水而棲,不擇主而事,再一次嚴正地申明了自己的政治標準,從中可見嵇康的清潔精神。

(板書)認識一位名士:不屈個性,清潔精神

設計說明:梳理文本的脈絡,把握書信的內容,對應語文核心素養之“語言建構與運用”。

研討任務二:體味一種思想——定點聚焦,因何“絕交”

3.請聚焦文本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甄選文中語句,填寫下表,理解嵇康與山巨源絕交的真正原因,體味其思想。

答案預設:

補充史料(社會背景):“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盵2]

嘉平元年高平陵政變,司馬懿誅曹爽、何晏諸人,夷其三族,數千人遭殺戮數起;嘉平三年司馬懿逼死王陵,誅曹彪,夷三族;嘉平六年,司馬師誅毋丘儉、文欽,“傳首京都”;甘露三年司馬昭誅諸葛誕,夷三族;甘露五年魏帝曹髦被戈刃穿背,死于非命……

明確:在司馬氏集團篡奪曹魏政權的過程里,嵇康作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其妻是曹操曾孫女),政治上自然更多傾向于曹氏,他不愿意在此時出仕,成為司馬氏集團的幫兇。因此,這封言辭激烈的“絕交書”其真實意義不在與山濤絕交,而是與司馬氏集團絕交,并借絕交以明志。即這封絕交書也是一封宣言書,一封心靈的告白書?!叭藗愑卸Y,朝廷有法,自惟自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比藗惙ǘ?、湯武周孔成為嵇康的羈絆,“游心于寂寞,以無為為貴”的道家無為思想成為他拒絕出仕的精神內核。

如第三自然段中“七不堪”“二不可”一貫而下,氣勢磅礴,從中可見嵇康對道家自然的尊崇、對儒家禮教的批判(“非湯武而薄周孔”)。嵇康既有著傲岸、倔強的個性,又有著放縱情性、不受拘羈、“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這樣其拒絕出仕的內因與本單元中前三篇文章中老子“道法自然”、莊子“義設于適”、淮南子“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3]等思想遙相契合。

(板書)體味一種思想:道法自然,無為為貴

設計說明:研討重點文段,結合社會背景,理解“絕交”的內涵,對應語文核心素養之“思維發展與提升”。

4.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份書信更是彰顯了語言的剛性美與柔性美。請選擇一個角度,有理有據,闡述自己的觀點。

答案預設:

(1)第一自然段中“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語言便具有剛性美。嵇康化用《莊子·逍遙游》之典,原典故是說祭師多事,主動取廚師而代之;這里則變換了一個角度,倒是廚師拉祭師下水,這就完全改變了這個典故的寓意。嵇康特別強調了一個“羞”字:庖人之引尸祝自助,是因為他內心有愧,因為他干的是殘忍、骯臟的事情,這就觸到了山濤靈魂中敏感的地方。嵇康的語氣冷峻有力,山濤讀之是否大汗涔涔?這樣的語言具有辛辣的剛性之美,使文章保持了諷刺且富有戰斗性的本色。

(2)第五自然段:“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復多病。顧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边@里語言具有柔性美,嵇康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飾,動人心弦。柔性美又使文章情思搖曳,婉轉有致。

設計說明: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在品賞語言中自主探究,是語文有效學習的基礎。語言品析,可從語詞細節入手,如文中17個“足下”具有鮮明的抒情色彩,也體現了書信的交際性質;也可以從語段、語篇入手,對應語文核心素養之“審美鑒賞與創造”。

研討任務三:觀照一種人生——觀照當下,聯系現實

5.嵇康“以無為為貴”,這在當下生活中也可見可感。請舉例闡述。

示例:在大學擴大招生規模、建筑規模成為社會風尚的今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直堅持“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不擴招。正如其原校長朱清時所說:“我對科大的貢獻,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沒有做什么?!边@“沒有做什么”所蘊含的“無為”思想并非無所作為;恰恰相反,在中國一流高校中,該校成立的時間雖然很短,可是其每1000名畢業生中所產生的院士、碩士、博士比例之高令人贊嘆。這“無為”,體現的是教育者在攘攘紅塵中不一味跟風、不被迷惑的學術個性;這“無為”彰顯的是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外面的世界很喧騰,但我自巋然不動。

這“無為”也是“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是“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即“無為”并不等同于“不為”,它并不否定人類一切行為、作為和活動?!独献印返诹恼抡f“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就一般意義而言,“輔”即“為”;第二十五章說“道法自然”,“法”也是“為”??梢婍槕f物的普遍規律與自然本性不屬于“為”,只有破壞或改變“萬物之自然”才是“為”。

(板書)觀照一種人生:循性而動,各附所安

設計說明:閱“古”以鑒“今”,在貫通古今中培育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感受道家思想的大智慧及其長久不衰的文化生命力,即經典的當下之用,讓學生“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讓經典切入當下生活,對應語文核心素養之“文化傳承與理解”。

6.設計觀眾留言板,以“穿越千年,我想對您說”為話題,在留言板上留言,將先賢的思想、情懷、襟抱融入當代青年的血脈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

留言示例1:

您在“絕交”書中展現的自由精神、高潔人格和不屈個性,猶如光風霽月,蕩滌人心。您在黑暗中仰望光明,在骯臟中向往清潔。您知道,亂世中也可以保全自己,災禍并非注定不可逃脫,山濤的舉薦便是一條委曲求全的途徑,僅僅沉默也未必不是一種選擇;但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因為所有茍安的方法都和您峻潔的品格相沖突,您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引以自鑒。

留言示例2:

致嵇康(集句詩)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設計說明:閱讀是心靈的碰撞,學生撰寫留言,進行品評,于潛移默化間受到熏陶與滋養。

【作業設計】

1.以“一樣拒絕(絕交)別樣意趣”為主題,將本文與李密《陳情表》聯讀,或與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聯讀,請從寫作時的心態、文章氣勢、情感節奏等方面試作簡要分析。

2.以“答嵇叔夜書”為題,以山濤身份回信,闡述自己的感悟與思考,不少于800字。

設計說明:(1)聚焦比較閱讀,將選擇性必修與選修用書貫通,將課內與課外打通,提升學生思辨性閱讀能力。(2)聚焦表達創造,在寫作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嵇康形象的認識,增進對道家思想文化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新課標在課程“實施建議”中強調選修課程的學習更要關注語文學習內容“點”的深度。在《與山巨源絕交書》的教學中,不能止于讓學生知道文本寫了什么,而無視嵇康堅定信念背后對于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的現實意義。另外,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將“言”與“文”分離開來,力求做到“言”“文”共融而生。要尊重學情和文體特征,將以學定教和依體施教落到實處,從而保證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同時,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們應該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的學習任務不僅是學習獨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在于更好地助力學生去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在教學時,教師既需要創設綜合性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又需要做課堂的引導者,師生雙方的有效互動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6:176.

[3]張雙棣.淮南子校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41.

(作者:童縣城,安徽省安慶市安慶一中高級教師)

[責編:芮瑞;校對:夏家順]

猜你喜歡
山濤嵇康教學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嵇康 山濤 絕交于江湖,相知于內心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嵇康
“竹林”大哥山濤的為官之道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嵇康“自然和音”的美學意境
“竹林大哥”山濤的為官之道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