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航天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的新時代探索

2024-02-19 11:40黃日暖
廣東教育·綜合 2024年1期
關鍵詞:航空航天特色學校航空

黃日暖

林良展,正高級教師、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陜西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基礎教育研究指導專家;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獎、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獎和深圳市第三、第四屆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等;出版了《歷史思辨教學:理念、策略與實例》等多部專著,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40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歷來高度重視航空特色教育,建校伊始就建立了“三模一電”(航模、車模、海模和無線電測向)學生社團,在各級各類相關競賽中獲得400項市級以上獎勵,是深圳市首批創客實踐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航空特色學校、全國航空特色學校。近期,學校在“新時代中學校本特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課題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成果。本刊記者專訪了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林良展。

《廣東教育》:學校在航空特色教育方面有哪些優勢?

林良展:我校有著優越的空間優勢和設施設備優勢。學校處于九龍山腳下,占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發展空間巨大。除了標準的足球場和400米跑道外,學校建有體育館、航空模擬駕駛室、體能訓練室和健身室、創客實踐基地、通用技術室、車模和海模訓練室、計算機(語音)室、心理輔導室、多功能廳等,是全市特色功能設施齊全的高中之一。

我校成立了由50名學生組成的航空社團,每周開設不少于4節的航空特色課程,有比較系統的訓練課程。學校的模擬駕駛活動室配備了民航波音737飛機1:1模擬機一臺,波音系列教學機兩臺,通用航空塞斯納飛機模擬機一臺,戰斗機模擬機一臺,航空模擬塔臺一套,搖桿模擬飛行活動室兩間,是全國配備規格和使用率最高的高中之一。

學校制定了完整的培養與訓練方案,建立了“國家課程+校本課程+航空教育特色課程”三位一體的培養課程體系,包括航空理論課程、航空職業規劃、飛行員身心素質鍛煉、航空體育訓練、模擬飛行和航空主題研學等航空實踐活動。

學校有專職航空教育教師,采用“校內名師+校外專家”的雙導師制,與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中國航空學會、廣東省航空學會、北京助航者空天科普發展中心、哈工大深圳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研究院等航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聘請校外導師參與教學和研究活動,指導學生到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開展研學活動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給予充分保障。

近年來,我校有20多名畢業生被空軍、民航等航空類高校錄取,其中有10多名學生考入中國民航學院、2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3名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名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名考入南昌航空大學,還有20余人入讀綜合類大學的航空類專業。部分學生大學畢業后已進入空軍服役或航空公司就職。近三年,我校有數名高三優秀學生通過空軍招飛復檢,80多名優秀學生通過民航初檢。學生學習航空航天知識的熱情高漲,每年申請加入航空社團的學生和矢志未來選擇航空航天事業的學生連年增加。2020年我校正式成立航空創新人才班,2021年獲批全市范圍自主招生。

《廣東教育》:建設航空特色學校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林良展: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發展,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凸顯普通高中基本育人價值,設計多元發展的學生成長目標體系,把培養航空航天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指導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和特色發展。從學校的辦學歷程與經驗來看,學校之所以能建設成航空特色學校,主要有六條:一是明晰特色定位,優化教育管理;二是升級課程體系,聚焦特色課程;三是健全教學常規,打造特色教研;四是強化師資隊伍,聚力專業發展;五是豐富特色活動,培育個性人才;六是完善特色設施,保障專項經費。

《廣東教育》: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學校是如何打造航空特色課程的?

林良展:圍繞特色高中建設目標,我校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基于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廣東省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結合學校辦學目標、育人目標和課程目標,升級課程體系,逐漸形成“三F”課程體系,課程相互關聯,相互融合,形成有效的特色課程群。

“三F”課程體系圖標由立體三色帶組成,寓意多樣化立體型現代化課程,目標是培養適合未來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癋”是Foreign(外語)和Fly (飛行)的首字母,“F”又像一駕正在飛翔的飛機,既寓意著學校建設航空特色學校,又寓意著騰飛中的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

學校制定了航空特色課程三年整體規劃和評價方案,關注“課程—教學—評價”的一致性和整體性,三年分布橫向合理、縱向銜接,能惠及全體學生,并且鼓勵興趣發展,支持拔尖人才培養。高一年級要求重視全科學習,開設航空職業規劃課程,突出英語、數學和物理的文化課學習,兼顧航空體育訓練。高二年級實行選課走班,有基礎有意向的學生確定航空航天發展方向,加強航空專業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和體育訓練,鼓勵優秀學生參加“三模一電”比賽,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增分。高三年級全力沖刺,開設招飛輔導訓練課程,助力學生通過空軍招飛和民航招飛,順利進入軍校和民航學校。

《廣東教育》:在課程體系建設中,你們遇到最大的難題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林良展:課程體系建設是學校落實育人目標的最關鍵的抓手和途徑,學校遇到最大的難題是平衡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關系,尤其是課時的科學合理安排和教師的新課程觀念。一是不折不扣執行國家課程,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科目,確保國家課程課時;二是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和校本課程特色化、精品化建設,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融合發展,開發的校本課程既是國家課程的延伸,又充分體現學校辦學目標、育人目標和歷史優勢,從而形成系統化特色化的課程體系;三是加強“雙新”背景下師資隊伍建設,開展系列培訓,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力,主動思考、開發、實踐校本課程。

《廣東教育》:舉一個您印象深刻的航空課程建設例子。

林良展:我校堅持大航空航天理念,旨在培養多元化綜合素養高的航空航天人才,這就需要具備較強的數理運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語言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等,這對學科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剛開始分開單獨布置任務時,幾乎無一人能提交課程開發稿,于是學校黨委安排我牽頭成立重點課題項目組。課題組深入研究了2020年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高校教材和歷年航空招飛的要求,以拓展深化國家課程學習為核心,設計了中學航空航天課程綱要,圍繞數學、物理、英語、心理、體育、編程等學科確定了以“跨學科的航空航天真實復雜的情境”為課程素材。

我們緊扣國家課程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加以設計挑戰性、探究性強、層次鮮明的問題任務,既不增加教師的額外負擔,又不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師生既能夠在開放性強的學習素材和問題任務環境下探討航空航天知識,又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科知識提升學科核心素養,達到雙贏效果。根據使用后的調查研究,航空班師生對課程的滿意度高達90%以上。

《廣東教育》:請您描繪一下建設航空特色學校的未來愿景與發展方向。

林良展:大航空航天的課程觀也是新的STEAM的課程觀,要充分體現跨學科,甚至超學科的特點,面對高新科技的發展,航空航天人才一定要體現復合型人才。學校將繼續深入課程改革,一是在已有訓練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范圍,改造原來的生物園和地理園等,融合升級設計航空航天主題園,以沉浸式、體驗式讓航空航天精神成為學校標識性文化;二是進一步擴大學科融合,開發出航空航天發展史、航空航天與地理科學、航空航天與生物科學、無線電測向課程等,引進更多的航空航天專家為外聘專家,帶領學生開展與航空航天課題研究,形成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成果;三是在原有少年科學家、紅火蟻創客實踐室等科創基地的基礎上成立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培養中心,融合各學科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骨干教師,打造成高素質創新型專業化的新型教師隊伍。

猜你喜歡
航空航天特色學校航空
第十五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第十五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閃電航空”來啦
“閃電航空”來啦
新時期山區特色學校創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蘊 辦特色學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遴選結果
特色學校創建不該存在功利化傾向
達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飛沖天——中國航空航天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