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效果研究

2024-02-19 11:38常鳳蔡維敏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血糖

常鳳 蔡維敏

摘 要:目的:研究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體適能干預效果,為推進體醫融合提供實驗依據。方法:招募43名45~65歲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14周體醫融合干預。分別測試干預前、干預8周、干預14周受試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身體成分、最大攝氧量、握力、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足站立、選擇反應時等健康體適能,并使用SPSS26.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1)干預后男性糖尿病患者體重、BMI、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較干預前下降(P<0.05),且干預8周與14周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女性患者上述指標干預14周較干預前下降(P<0.05)。(2)干預后糖尿病患者VO2max較干預前增加(P<0.05),但干預8周與14周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3)干預后女性握力和男性坐位體前屈,干預14周女性坐位體前屈均較干預前升高(P<0.05),干預8周男性坐位體前屈與14周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4)干預后糖尿病患者閉眼單足站立時間較干預前延長,男性選擇反應時較干預前縮短(P<0.05),女性干預14周選擇反應時與干預前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5)干預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及女性血糖較干預前下降(P<0.05)。結論:體醫融合干預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健康體適能水平。

關鍵詞:體醫融合干預;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血糖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24)01-0001-07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ports and medicine integration on blood sugar and fitnes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promoting sports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aged 45-65 year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ecruited for 14 weeks of sports and medicine integration intervention.Fasting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and body composition, maximal oxygen uptake, grip strength, sitting flexion, standing on one foot with eyes closed,selective response time and other healthy fitness indexes were tested before intervention, at 8 weeks and 14 weeks respectively. SPSS26.0 was used for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Body weight, BMI, fat weight and fat percentage of male diabetic patients decreased after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8 and 14 weeks of intervention(P<0.05). In female patients, the above indexes decreased after 14 weeks of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2) After intervention, VO2max of diabetic patients wa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8 and 14 weeks (P>0.05). (3) Females grip strength and males sit forward after intervention,and females sit forward at 14 week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sitting flexion at 8 weeks and 14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4) The time of standing on one foot with closed eye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long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time of selective response in males was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and the time of selective response at 14 weeks in female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5) HbA1c and female FBG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Sports and medicine integra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Key words:Sports and medicine integration interventio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FBG

我國第八次糖尿病調查顯示,18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達11.2%,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以中老年居多[1]。糖尿病可累及心腦血管、腎臟、周圍血管、視網膜等臟器,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和自我血糖監測被稱為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2]??梢?,糖尿病預防與控制離不開體育和醫療元素,需采取“體醫融合”方式。

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提出“體醫融合”。我國各地積極探索基于社區、醫院及多部門合作的體醫融合模式[3]。2017年8月,安徽省體育部門、衛生部門、運營企業三方協作,啟動“1+1+1”的體醫融合模式[4],并在合肥市廬陽區、肥西縣、界首市、蕪湖市弋江區開展深化試點工作[5]。本研究以安徽省體醫融合試點中的蕪湖市作為實地考察單位,以45~65歲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關注對象,對比分析“體醫融合”干預對該群體健康體適能、血糖的影響,以期為體醫融合實證干預積累數據,為促進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體醫聯合防控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蕪湖市弋江區“體醫融合”試點項目管理組負責招募社區居民,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運營企業共同組織完成受試者個人信息采集及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體適能等指標測試工作。本研究從招募的受試對象中,選取符合選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43名糖尿病患者為干預對象,其中男性15人,女性28人,基本情況見表1。

選入標準:①45~65歲,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6.5%[1];②PAR-Q問卷回答均為“否”;③無明顯高血壓、高血脂及其他并發癥;④近三個月無規律運動習慣;⑤能夠按照研究要求,自愿、主動配合干預活動。

排除標準:①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明顯,餐后隨機血糖高于16.7mmol/L;②有急性感染或酸中毒等并發癥的患者;③糖尿病伴有嚴重腎病、腎功能衰竭;④糖尿病伴高血壓(超過200/100mmHg),使用藥物仍未控制平穩或體位變化血壓波動大者;⑤糖尿病伴有嚴重心臟病、眼疾病患者。⑥嚴重的糖尿病足患者。

1.2 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測試

受試者禁食8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2管5ml靜脈血。由蕪湖二院檢驗科工作人員,使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ITACHI Automatic Aralyzer-3100)和使用美國BIO-RAD伯樂D-10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分別進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測試。

1.3 健康體適能測試

使用日本Tanita MC-180MA身體成分分析儀、德國ergosana XC1000 功率自行車、CAMRY電子握力計、JH-1442 電子坐位體前屈測試儀、TecnoboDY PK254平衡測試儀、EP202/203反應時測試儀,在安徽省蕪湖市戈江區奧體中心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各指標的測試操作規程,進行健康體適能相關指標測試。

1.4 干預流程

第一步,健康篩查。干預前進行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飲食用藥情況及PAR-Q 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受試者的基本情況;第二步,健康體適能測試與評價。對符合運動條件的受試者,進行身體成分、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肌肉力量、柔韌性、平衡能力、反應能力等方面的測評;第三步,開展體醫融合干預。由蕪湖市中醫院、人民醫院、蕪湖市體育局等選派的7名內科醫生及1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共同組建“體醫融合”團隊,開展為期14周的聯合干預;第四步,體醫融合干預效果評估。干預8周、14周分別復測健康體適能,干預14周測試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與分析。

正態性檢驗使用Kolmogorov-Smirnov,符合正態分布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不符合正態分布,采用中位數(25%分位數,75%分位數)表示。不同性別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不同時間點比較,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或Friedman檢驗。

2 結 果

2.1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成分的影響

表2顯示,女性肌肉重量個體差異較大,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體重、肌肉重量高于女性,而脂肪百分低于女性,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但BMI和脂肪重量無統計學差異(P>0.05)??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成分具有性別差異。男性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的體重、BMI、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均較干預前下降,且干預14周與8周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女性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的BMI、脂肪重量,以及干預14周的體重、脂肪百分比低于干預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前后受試者的肌肉重量無明顯變化(P>0.05)??梢?,體醫融合干預對男性糖尿病患者身體成分的改善效果好于女性,但該方案對肌肉重量無改善作用。

2.2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

表3顯示,糖尿病患者VO2max無性別差異(P>0.05)。干預8周、14周男性及女性糖尿病患者的VO2max水平均高于干預前(P<0.05),但干預8周與14周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梢?,體醫融合干預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2.3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影響

表4顯示,女性握力個體差異較大,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握力大于女性,坐位體前屈則女性高于男性,均具有性別差異(P<0.05)。此外,男性糖尿病患者干預14周的握力、干預后的坐位體前屈均較干預前增加,且干預14周的坐位體前屈與干預8周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女性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的握力、干預14周的坐位體前屈好于干預前(P<0.05),但干預8周與14周間無差異(P>0.05)??梢?,體醫融合干預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柔韌素質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2.4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和反應能力的影響

表5顯示,糖尿病患者的閉眼單足和選擇反應時個體差異均較大,干預前不同性別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平衡及反應能力無差異(P>0.05),但閉眼單足站立和選擇反應時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男性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的閉眼單足站立和選擇反應時均較干預前改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女性患者干預后的閉眼單足站立、干預14周的選擇反應時好于干預前(P<0.05),但干預不同時間點男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平衡和反應能力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梢?,體醫融合干預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平衡和反應能力的積極作用。

2.5 體醫融合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關指標影響

表6顯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個體差異均較大,干預前不同性別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無統計學差異(P>0.05),僅干預14周女性血糖低于男性(P<0.05)。男性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糖化血紅蛋白較干預前下降2.86%,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女性患者干預后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干預前(P<0.05),其中糖化血紅蛋白下降8.45%??梢?,體醫融合干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女性效果優于男性。

3 討論與分析

3.1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性別差異

研究發現,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體重、脂肪百分比、肌肉重量、握力和坐位體前屈等健康體適能指標,具有性別差異,其中男性體重、肌肉重量和握力高于女性,而脂肪百分比和坐位體前屈低于女性(P<0.05)。該結果與部分報道一致[6-7],這一結果符合性別特征。女性因雌激素水平較高,更容易沉積脂肪,故而脂肪百分比高于男性,而男性因雄激素水平較高及體力勞動較多,導致體重、肌肉含量、握力高于女性[8]。女性則因肌纖維較細、關節周圍韌帶較薄弱等因素導致柔韌性好于男性[9]。因此,研究者在進行健康體適能相關研究時,要考慮性別因素。

體質指數、最大攝氧量、閉眼單足站立和選擇反應時比較顯示,無性別差異(P>0.05)。該結果與部分研究存在分歧,報道顯示男性體質指數、最大攝氧量高于女性,其它兩個指標無差異[10]。本研究糖尿病患者的部分健康體適能指標未呈現男性好于女性的特點,可能與糖尿病有關。糖尿病為代謝性消耗性疾病,可引起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功能下降,也可造成感覺功能障礙、視覺受損[1],而這些變化,導致上述指標受影響。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健康體適能結果與國民體質測定標準(2023年修訂)對比發現,體脂率得分為60分,最大攝氧量70分(男性)、80分(女性),握力55分(男性)、60分(女性),坐位體前屈60分(男性)、70分(女性),閉目單足站立50分(男性)、30分(女性),選擇反應時50分(男性)、55分(女性)[11],與相關報道一致[12-13]。由此可見,糖尿病可引起患者健康體適能下降,力量、平衡、反應能力均相對較差,這與糖尿病病理生理改變有關。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重視運動療法,輔助控制血糖,延緩病程發展的同時,提高健康體適能水平,進而提升生活質量。

3.2 體醫融合干預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影響

研究發現,8周體醫融合干預可降低男性糖尿病患者體重、BMI、脂肪重量及脂肪百分比,增加男性坐位體前屈、女性握力,延長閉目單足站立時間,縮短選擇反應時;降低女性患者體重、脂肪百分比,提升最大攝氧量??梢?,體醫融合干預對改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具有積極作用。該結果與報道部分一致,其中身體成分(肌肉重量除外)下降,力量、柔韌素質、有氧耐力提升[13-14]。

(1)身體成分。太極拳、五禽戲及廣場舞均屬于有氧運動項目運動時脂肪參與能量供應,進而對降低體重、脂肪重量及脂肪百分比具有積極作用。但由于干預采取的有氧運動對肌肉力量練習不足,加之糖尿病為代謝性消耗性疾病,進而肌肉重量變化不大[15]。此外,關于男性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成分干預效果好于女性,可能與干預前男性基礎體重大,肥胖比例高于女性有關,更容易通過體醫融合聯合干預改善身體成分。關于14周體醫融合干預對男性患者體重、BMI、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的改善效果好于8周,而肌肉重量及女性的上述指標無差異,也可能與男性身體成分的特征有關。兩個時間點的肌肉重量未見差異,則可能與運動方式缺少抗阻訓練內容有關。

(2)心肺功能。三種運動干預方式均為有氧運動,太極拳練習常運用腹式呼吸,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擴胸動作對增強肺功能具有一定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每搏輸出量量,有助于改善心血管機能,提高心肺功能[16]。五禽戲練習時要求運動者呼吸自然,動作與呼吸密切配合,對增強呼吸肌收縮能力,提高肺泡彈性,增大胸廓擴張幅度,延緩肺泡老化具有積極作用[17]。廣場舞通過增加呼吸深度和強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18]。但最大攝氧量指標產生影響效應較小,8周與14周間無差異,與該指標受遺傳高達93.5%有關[19]。

(3)柔韌素質。體醫融合干預改善坐位體前屈,主要與太極拳練習中的壓腿、踢腿、涮腰、擺胯等動作,可改善下肢及軀干柔韌性;五禽戲練習中很多動作能很好活動肢體關節,使軀干和肢體得到拉伸,對鍛煉者腰部、下肢肌肉力量及脊柱的柔韌性均具有很好改善作用;廣場舞進行各種轉體、轉髖、送髖等活動,肢體間的快速動作轉換和協調配合完成練習,對改善柔韌素質具有很好效果[18]。柔韌素質較差的男性糖尿病患者,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干預效果更明顯,進而出現男性14周效果好于8周。女性患者的柔韌素質則明顯好于男性,故改善效果隨時間變化幅度較小。

(4)肌肉力量。體醫融合干預對改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握力具有積極作用,主要與太極拳、五禽戲和廣場舞的練習動作中,均需要上肢參與,進而提升反映上肢力量素質的握力水平。

(5)平衡能力。體醫融合干預延長閉眼單足站立時間,增強靜態平衡能力與三種運動均可鍛煉下肢肌肉,增強本體感覺、前庭覺以及視覺等功能,進而改善平衡能力[20-23]。

(6)反應能力。體醫融合干預縮短選擇反應時,提高反應能力,與運動時手、腳、眼的配合,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反應速度,手部及上肢的鍛煉還能增加其靈活性等有關,進而縮短反應時間[24-26]。

此外,力量、柔韌、平衡、反應等素質的改善,未呈現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而明顯增加的變化趨勢,可能與干預過程遭遇新冠疫情,干預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也可能由于體醫融合干預后期,各項素質的上升幅度緩慢,需要更長周期才能產生與8周差異性的變化,說明運動干預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3.3 體醫融合干預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關指標影響

研究表明,8周體醫融合干預可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該結果與相關報道相近[27-28]。主要原因包括:(1)體醫融合干預中醫療部分,加強飲食與藥物治療的同時,開展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礎教育,培養糖尿病患者養成自我監測習慣,提升受試人群健康素養,合理飲食及規律用藥,有助于血糖控制。(2)體醫融合中的運動干預促進糖代謝,通過誘導GLUT4蛋白表達,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效率,還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和氧化應激水平等機制達到降糖效果[13,18,29]。已有研究發現,有氧結合力量練習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下降6%[30],本研究男性下降2.86%,女性下降8.45%。結果的差異可能與受試對象種族差異、運動方案設計不同相關。此外,本研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體醫融合干預降低血糖的效果不佳,可能與男性患者用藥等依從性較差,吸煙、飲酒、高糖高脂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多于女性,男性超重肥胖比例較高等因素有關。

4 結 論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體適能整體水平偏低,部分身體成分、力量及柔韌素質具有性別差異。14周體醫融合干預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成分,提高心肺功能、柔韌、力量、平衡及反應素質,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糖尿病防控工作中,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高度重視健康教育、自我血糖監測和飲食控制,還應形成規律的體育鍛煉習慣,積極采取體醫融合方式,幫助該群體控制病情,提高健康體適能水平,防止糖尿病合并癥的發生與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

[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1,41(8):668-695.

[2]鄒大進.新五駕馬車,精準控制糖尿病[J].江蘇衛生保健,2018(2):14-16.

[3]岳建軍,王運良,龔俊麗,等.后疫情時代體醫融合新取向:健康儲備[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47(4):112-117.

[4]李彥龍,陳德明,常鳳,等.體醫融合模式:國內實踐與國外經驗雙向考察[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2,40(3):34-41.

[5]中國體育報:安徽啟動體醫融合深化試點工作[EB/OL].[2020-06-24](2023-10-20)http://tiyu.ah.gov.cn/tyzh/tywh/tybl/119152681.html.

[6]郭燕,王亮,嚴亞瓊,等.武漢市老年人健康狀況、身體活動與健康體適能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11):2420-2424.

[7]張江霞.公務員群體健康狀況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因素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4):40-45.

[8]喬永濤,劉惠雙,劉杰.不同年齡段、性別體檢人群人體成分對比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3):4254-4256.

[9]張蘭榮.柔韌素質的解剖生理基礎和訓練[J].體育教學與訓練,1991,13(6):31-32.

[10]馬海峰,喻世偉,王興放.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骨密度及血管硬度的關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3(4):84-91.

[11]《國民體質測定標準(2023年修訂)》.[2023-08-01](2023-10-20)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01395/c25880704/part/25880716.pdf.

[12]蔡莉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2):57-61.

[13]常鳳,杜可新,李國平.不同運動方案對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適能促進效果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5):559-564,568.

[14]趙軍勤,趙清,張滔.過渡期運動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體適能及體脂的影響[J].現代醫學,2016,44(7):1027-1029.

[15]常鳳. 2型糖尿病運動干預方案及策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5.

[16]李宗祥,劉一平.不同方式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形態和功能的Meta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3,41(3):87-96.

[17]王強. 健身氣功·五禽戲對男性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6.

[18]李小玲,陳賢,李凌云,等.不同運動方式廣場舞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肺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3):14-16.

[19]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4:319.

[20]高寒,曲峰,張小航,等.廣場舞和普拉提練習提高中老年女性抗跌倒能力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6):139-147

[21]Penn IW, Sung WH, Lin CH, et al, Lin PH.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Tai-Chi on balance and lower-limb strength in older adults[J]. BMC Geriatr, 2019,19(1):235-242.

[22]Xiao Z, Li G. The effect of Wuqinxi exercises on the balance function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female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J]. Am J Transl Res,2021, 13(6):6710-6716.

[23]Palermi S, Sacco AM, Belviso I,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ai Chi on balance improvement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Aging Phys Act,2020,28(5):787-797.

[24]朱寒笑,郟孫勇,陳雪蓮.16周新編五禽戲鍛煉對老年女性身體機能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8,23(4):499-500.

[25]鄒維,程秀宇,李卓.太極拳對老年人群體適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3110-3112.

[26]余喬艷,鄧陳亮.廣場舞練習對老年女性身體素質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2):293-295.

[27]Li X, Si H, Chen Y, Li S, et al. Effects of fitness qigong and tai chi o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PLoS One,2020,15(12):1-16.

[28]Xia TW, Yang Y, Li WH, et al. Different training durations and styles of tai chi for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J].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9,19(1):63-75.

[29]Tsang T, Orr R, Lam P, et al. Effects of Tai Chi on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ham-exercise-controlled trial[J]. Age Ageing,2008,37(1):64-71.

[30]Loiaala A,Grounstroem K, Rinne M,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endurance and strength training on metabolic control and arterial elastic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nbetse mellitus[J]. J Am Coll Cardiol,2009,103(7):972-977.

猜你喜歡
血糖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居家監測血糖需要“4注意”
減肥好難!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餓
慎防這些藥物升高血糖
測血糖,時段不同講究多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豬的血糖與健康
確診糖尿病要測五次血糖
測血糖 時段不同講究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