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濕解毒方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

2024-02-20 01:42張新春劉世舉
河南中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抗炎

張新春,劉世舉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8

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生在結腸和直腸的慢性炎性疾病,以腹脹、腹痛、黏液膿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2]。研究發現,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因素包括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其他因素導致的腸道黏膜損傷及腸道菌群紊亂等[3-4]。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理特點為腸黏膜的炎癥反應,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紊亂導致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引起腸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腸黏膜受損,導致腸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進一步引發潰瘍的產生。西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以對癥處理、改善患者的癥狀為主,氨基水楊酸類、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為臨床常用藥物,但長期用藥則易使患者產生藥物依賴性,給患者帶來額外的身心負擔[5-6]。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病機為濕熱邪氣侵襲腸府,熱盛肉腐,損傷腸絡,同時濕性黏滯,導致癥狀的纏綿難愈,濕邪久積生熱,故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瘽窠舛痉綖楹幽现嗅t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方,多年應用于臨床,頗具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收治的60例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8~51(31.53±8.63)歲;病程1~14(6.53±2.73)個月。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19~55(32.53±8.14)歲;病程1~13(6.43±2.99)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審批號:2023HL-014)。

1.2 診斷標準參照《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的共識意見》[7]制定診斷標準,包括腹脹腹痛,反復發作的腹瀉,黏液便,里急后重等癥狀;同時需符合《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8]的辨證標準,包括腹瀉,便下黏液膿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

1.3 病例納入標準(1)年齡18~65歲;(2)無嚴重的基礎疾病者;(3)符合上述診斷標準;(4)對于治療方案充分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書者;(5)資料齊全并自愿接受療效隨訪者。

1.4 病例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3)未按要求用藥治療或自愿放棄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給予美沙拉嗪腸溶片(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9980148),每次2片,每天3次,口服。

1.5.2 治療組給予化濕解毒方,具體藥物組成:白頭翁30 g,陳皮12 g,黃柏10 g,黃芩15 g,黃連 10 g,蒲公英15 g,白及15 g,木香6 g,延胡索9 g,秦皮10 g,地榆碳15 g,山藥3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劑,每天2次。

1.6 觀察指標

1.6.1 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變化情況,主要癥狀包括腹脹、腹痛、黏液膿血便及里急后重等,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分、1分、2分、3分。

1.6.2 腸道菌群檢測取新鮮糞便稀釋后接種于瓊脂培養基中,以培養基計數法計算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岐桿菌等菌落數。

1.6.3 疾病活動指數(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治療前后統計患者體質量下降、糞便性狀及便血3個癥狀的評分,按照癥狀嚴重程度分別計分0分、1分、2分、3分,DAI評分為三者均值。

1.6.4 內鏡評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腸鏡檢查,主要項目為腸鏡下出血、糜爛及潰瘍等3方面,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分別計0分、1分、2分、3分,內鏡評分為鏡下所有癥狀均值。

1.7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9]。有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消失,癥狀積分減少率≥80%;好轉:臨床癥間斷偶發,癥狀積分減少率為30%~<80%;無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不明確,癥狀積分減少率<30%。

癥狀積分減少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有效率=(有效+好轉)/n×100%

2 結果

2.1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為93%,對照組有效率為80%,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分)

2.3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變化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后腸道菌群中大腸桿菌數量低于本組治療前,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數量高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變化情況

表3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變化情況

組別n時間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岐桿菌 對照組30治療前9.68±0.615.91±0.576.19±0.61 30治療后7.79±0.57?7.54±0.57?8.15±0.58?治療組30治療前9.66±0.885.87±0.766.39±0.5730治療后5.74±0.57?△9.86±0.89?△9.79±0.65?△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4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DAI及內鏡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DAI及內鏡評分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前后DAI及內鏡評分比較 分)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發作的腸道炎癥反應性疾病,其中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腸道黏膜上皮損傷,屏障功能減弱,細菌和毒素侵入腸黏膜,炎癥細胞浸潤等均可引起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10-11]。但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免疫功能紊亂,炎癥因子的表達異常、環境、易感基因及腸道微生物等多個要素均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具有相關性。西醫治療潰湯性結腸炎多采用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此類藥物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短期內療效尚可,但長期使用會出現藥物依賴性、停藥易復發、藥物耐受性差及不良反應多等缺點[12]。

腸道微環境是建立在腸道微生物群、腸道黏液層及腸道免疫細胞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腸道的菌群中雙岐桿菌、乳酸桿菌屬于益生菌,同時還有腸桿菌等病原菌。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微生物環境中,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降低,組成結構改變,黏液成分發生異常,黏蛋白等成分合成減少,微生物屏障及黏液屏障的破壞,促使病原微生物趨近上皮屏障,腸上皮遭到破壞,引起腸黏膜潰瘍病變。腸道菌群是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腸道炎癥進展中具有關鍵性作用,腸道菌群作對患者機體自身代謝、炎癥進展、腸黏膜功能及機體免疫功能等均具有影響。潰湯性結腸炎患者腸道黏膜被破壞,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導致腸道炎癥的加重[13]。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是人體常駐益生菌,也是腸道菌群的重要組成成分,大腸桿菌則是造成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14-15]。腸黏膜屏障包括腸黏膜上皮、腸黏液及腸道菌群等。腸道菌群屬于腸黏膜的生物屏障,由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等共同構成,腸道菌群的失調是腸黏膜屏障功能紊亂的主要誘因。一般情況下,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由于腸道內環境中益生菌減少,致病菌增加,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腸道微生物還可產生抗炎作用的代謝產物,調節免疫系統、促進腸上皮細胞分泌修復因子,也可促進杯狀細胞產生黏蛋白,進一步加固細胞間的緊密連接,保護腸道的完整性。同時,腸道菌群還參與潰瘍性結腸炎的免疫調節,格蘭陰性菌中大腸桿菌可促進釋放脂多糖,破壞上皮屏障,引起炎癥因子的釋放,如TNF-α、IL-6、IL-12等,進一步參與腸道炎癥的反應[16]。因此,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過程中調節腸道菌群,可有效改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黏膜炎癥的進展,從而改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17]。DAI可反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病情進展,內鏡評分更直觀的評價患者腸黏膜損傷狀況,以上各種指標客觀與主觀相結合,對于患者病情診斷更具有指導意義。

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學“痢疾”“泄瀉”等范疇。飲食不節,外邪入侵,情志內傷等是主要的病因?!端貑枴ぬ庩柮髡摗吩唬骸笆筹嫴还?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五臟……下為飧泄,久為腸辨?!薄毒霸廊珪吩疲骸敖裰不紴a痢者,正以五內受傷”“凡里急后重者……在脾胃?!敝嗅t藥在疾病的診療過程中以辨證論治為主要原則,具有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的整體調節優勢,同時還具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等優勢[18-19]。中醫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調節腸道內益生菌和致病菌,修復受損的腸黏膜,刺激腸道菌群相關代謝產物等而發揮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20]。本病主要誘因為正氣虧虛、六淫入侵、內傷飲食等。本病初始為虛證,隨著病情的進展,表現為由實轉虛,并逐步發展成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等特點。因此,中醫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以清熱解毒為主,濕熱邪氣聚集下焦,加之濕邪黏滯難除,應同時配合化濕利濕之法,使得濕邪有所出路,則疾病向愈。

化濕解毒方中白頭翁為君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黃連、黃柏及黃芩共為臣藥,具有清利上中下三焦濕熱邪氣;佐以秦皮清熱燥濕、收澀止痢,陳皮、山藥健脾益胃,蒲公英利濕消癰,木香行氣止痛,可改善腹脹癥狀,延胡索理氣止痛,地榆碳收澀止血,白及收斂止血;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排毒消癰之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白頭翁含有三萜皂苷類及白頭翁素等,具有抗菌、抗炎和鎮痛等作用[21]。黃連含有生物堿類、木脂素類及黃酮類等成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22]。黃柏含有黃酮類和生物堿類等成分,具有抗炎、抑菌及止瀉等藥理作用[23]。秦皮含有香豆素類、木脂素類及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作用[24]。山藥含有甾體皂苷類、黃酮類和酚苷類,具有抗炎、免疫調節等作用[25]。黃芩含有黃酮、三萜皂苷等,具有抑菌、止瀉、抗炎及鎮痛等作用[26]。蒲公英含有酚酸類、萜類、甾醇類等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和胃腸保護等作用[27]。木香含有生物堿及蒽醌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潰瘍等作用[28]。延胡索含生物堿類、甾體類和有機酸類等,具有鎮痛、抗潰瘍等作用[29]。地榆碳含三萜皂苷類等成分,可抗菌、抑制炎癥介質[30]。陳皮含有生物堿,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31]。白及含有聯芐類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調節、促進愈合、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潰瘍及抗病毒等藥理活性[32]??v觀本方,以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為主要作用,可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減少致病菌種,增加益生菌的含量,有效改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化濕解毒方治療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確切,可調節患者腸道菌群數量,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猜你喜歡
潰瘍性結腸炎抗炎
“結腸炎”背后的親子關系問題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鎮痛作用分析
牛耳楓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熏硫與未熏硫白芷抗炎鎮痛作用的對比研究
足底潰瘍性扁平苔蘚合并普禿一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
愈瘍消潰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30例
辨證論治慢性腹瀉型結腸炎45例
治療脾腎陽虛型潰瘍性結腸炎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